文/賴柏安(「地球環境問題與對策」修課學生)
種滿高樓的台北盆地(圖片來源/David Hsieh)
都市是現代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根據聯合國統計資料,2008年全球居住於城市的比例首度超越了農村居民;到了2050年更會有超過70%的人口居住於都市,人口向都市集中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人口的聚集對發展有正面的影響,與此同時卻也不可避免的越來越擁擠、髒亂,即使是沒有工業區的都市,大量的機車、轎車也在空氣中留下了大量的廢氣和懸浮粒子。在「地球環境問題與對策」這門課,「人禍」主題的最後一週來到「都市發展中的環境治理」,簡旭伸老師藉由論文選讀,帶著同學思考身為都市的一部份如何謀求最適宜,並且也最平等的生存環境。
在褐地重建家園
城市不是個一成不變的地方,它更像是一個不斷變動的有機體。各式各樣的人們帶著相異的想法與目標,進出一座城市,帶來好的變革也可能帶來壞的影響;隨著時代的變動,城市也會成長或萎縮,受到汙染的工業區可能必須轉為住宅用地。在這樣的關切下,中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李翠萍針對污染區的治理問題做了相關研究〈褐地重建中的社會資本與政府效能:日本熊本縣水俁市有機汙染個案分析〉。
「褐地」(brown field)意味著在自然生態、經濟、社會層面逐漸凋零、低度使用的地區。日本熊本縣的水俁市,就是因為日本四大公害事件「水俁病」而受到廣泛注意的褐地之一。水俁原本是個水產豐富的小漁村,窒素化學公司(窒素是日文中氮元素的意思)設立的化肥工廠帶動了當地的發展,許多當地人也是該公司的員工。然而該公司將工業廢水排放至海灣卻造成了沒人預料到的影響:海鳥、貓、家禽家畜首先出現異狀,1956年第一個人類病例也出現了口齒不清、步行困難、狂躁等症狀,並且個案逐漸增加。但在當時發病原因仍不明朗,普遍被認為是遭受「天譴」而染上的傳染病,病患及家屬不僅遭受病痛折磨,同時也必須承受大眾歧視的心理痛苦。窒素公司與政府在初期僅以消極慰問、隱瞞證據等方法應對,首位人類病患發病後的十年才被認定為公害、二十年後方開始施工處理海灣。經過治理,水俁市在2008年成為日本六大環保城市之一,號稱為褐地重建的典範。
然而,當地居民卻因為水俁病而分裂成不同的立場:非病患家庭害怕並歧視病患家庭、窒素公司員工與非員工間對於公司去留有不同的想法、漁民不希望汙染事件曝光使漁獲無法賣出、非漁民則希望問題受到重視並解決。極端的利害關係也是褐地地區的特質,社會事件導致社會資本的減損,卻也正需要社會資本的幫助來重建地區,因此社會資本的重構極為困難。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一詞在學界尚未有一致的定義,大致上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互信關係、無形規範、溝通網絡等有助於社會行為的東西,李翠萍則透過訪問當地居民、協助重建的團體、政府官員的方式去建構當地社會資本的形貌。〈褐地重建〉一文希望提醒大眾:重建不只是汙染的除去、給予一個虛名那麼單純的事情,從具體的產業、生計問題到社會資本的重建是相當漫長的旅途。當水俁市成為環保典範城市,從外界看來似乎就已擺脫過去水俁病的汙名,然而當地居民與重建團體所關切的卻並非如此:「把水俁的教訓只轉換成環境保護的概念有點問題。到底該如何處理患者的問題才是重點,所以我並不認為水俁已經重建」、「這裡的人口減少了很多,年輕人逐漸離開,這並不叫真正重建」。對於當地居民來說,將垃圾做二十三種分類或許只是政府治理的華麗包裝,儘管具有正面積極的意義但並沒有重建一座家園。
窒素公司與政府在初期僅以消極慰問、隱瞞證據等方法應對,
首位人類病患發病後的十年才被認定為公害、二十年後方開始施工處理海灣。(圖片來源)
環境衝擊如何評估
對於快速發展的城市來說,土地使用型態的變更是十分頻繁而不可避免的,尤其是都市邊緣的擴張地區,而要在最大發展的同時減緩對自然環境的衝擊,科學量化的計算與評估顯得極為重要。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系師生鄒克萬、郭幸福與柯佩婷合作的〈評估都市土地使用變遷之自然環境效率:以永康市為例〉即以此為目標,意欲整合分析土地使用變遷對自然環境的衝擊。
本研究目的在於提出一個自然環境效率評估架構,很湊巧的班上正有一位永康市居民可以評論其效率評估架構的成果。結果就如同多數的量化研究一般,大家不斷指出此研究的缺失與不足,例如:評估「效率」使得高產值又高污染的土地使用方法,能有和低汙染低產值的方法一樣的評量結果。然而作為一個評估都市使用效率的客觀數據化模型,這個方法對於評估都市中大面積土地的功能轉換還是有相當程度價值。
誰有乾淨空氣
都市之中人們的居住品質會隨著階級、經濟能力甚至種族、性別而有所差異。然而這種現象在不同的城市又會有不同的展現,一樣住在郊區的房子有可能是因為無法負擔市中心的房價,抑或者比較享受遠離喧囂的生活。階級產生差異化的生活體驗,但再進一步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而公共政策的目標之一,就是要解決這一點。
〈乾淨空氣何處尋?空氣汙染暴險人口及地理不均等分布〉由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李崇睿研究助理所作,旨在建立一個可以探討交通汙染暴險人口地理分布及特性的評估方法,以作為後續政府治理的參考。
主要的評估方式是民眾住家與交通路線距離的遠近,包括水平與垂直距離,並將馬路的車流量納入考量。以台北為例:暴險人口多聚集於市中心,且與高教育程度者、所得高、女性呈正相關。不過很遺憾的,同學們對於此篇論文採取相當不信任的態度。除了量化分析普遍存在的問題,例如假設太簡單、未考慮在地因素,而最嚴重的問題是:論文將住家受到汙染的程度直接等同於個人受到汙染的程度。根據同學的經驗,撇除行動不便者與老人,普通上班族、學生等等一天待在家中的時間不超過一半,因此這項假設非常令人懷疑。
討論中,有同學大方分享空汙監測相關的實務經驗:儘管台北的空污測站密度數量是世界數一數二的,但仍不適合用來度量小尺度的空氣汙染。而環境監測的技術目前仍屬於發展階段,即使是現在最專業的測量儀器仍會出現許多預料之外的情況,例如將植物代謝所生產的碳氫化合物同樣計入空氣汙染物,導致低開發地區空汙測量值飆高。儘管不是這周的上課主題,課堂中的討論再一次的帶我們回顧了現代科學的不足。
台北橋交通一景(圖片來源/中央社檔案照片)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人們會繼續生活在都市。如果社會大眾及有影響力的資本家不重視環境價值,污染與環境爭議也會持續發生:都市越來越擁擠,都市人離「適宜生存的平面」卻越來越遙遠。
文章來源:食養人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