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奕辰(「地球環境問題與對策」課程助教)
「地球環境問題與對策」這門課,是由台大理學院「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位學程」的老師們所設立的必修課程。從學程名稱就可以注意到,這個學程非常重視跨領域的研究。以氣候變遷為例,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議,聚焦在減少溫室氣體以進行溫度控制,那麼如何透過新科技或碳交易等手段來減少碳排放量,不僅需要足夠的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瞭解地球環境運作的機制,也需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瞭解國際組織、政府、企業等如何進行治理。
不同領域的匯集,才能辯證並尋找出適合的對策;「地球環境問題與對策」這門課的設計,即是要訓練學生進行跨領域研究的能力。我們以「人」與「環境」之間三種不同的互動方向——天災、人禍與資源——為基礎來進行設計,這三大主題各有四週,其中前三週進行書報討論,第四週進行該主題的期中報告。
大水後的城市成為人類垃圾場(圖片來源/flickr@Luc Forsyth)
環境對人的「天災」
在「天災」的主題中,我們首先從風險治理的角度,探討人們在應對不可預測的災害時,透過哪些機制來化解;接著我們進一步去觀察災害之下的不均發展,瞭解為什麼同樣的天災,不同的人群所受到的影響為何有巨大差異;最後我們因應新媒體的出現,探討傳統媒體與社群媒體,如何在災害發生時,扮演不同的防災訊息傳播角色。在「天災」主題的期中報告,我們則分組模擬顧問公司,分析颱風假決策的SOP,探討其中的運作機制與現存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台北橋交通一景(圖片來源/中央社檔案照片)
人對環境的「人禍」
在「人禍」的主題中,我們首先從環境影響評估著手,延續先前討論過的風險治理,探討為何台灣的環評有這麼多的爭議,而爭點又在哪裡;其次我們深入探討環境破壞背後重要的原因,也就是環境外部成本沒有被內部化,且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所造成的問題;最後我們以都市為例,探討土地、水、空氣等在城市發展中所受到的破壞,以及市民與政府回應的方式。在「人禍」主題的期中報告,我們分組比較台灣企業在國內以及在海外的汙染行為,如何進行後續處理,並且模擬環保團體,以撰寫國會說帖的方式,申論如何從「制度」著手提升企業的環境意識。
地球人的永續「資源」
在「資源」的主題中,我們首先以漢人為主的社區為案例,探討居民如何形成特定的自主單位,以組織的形式發展出資源共同管理的模式;接著我們再以原住民部落為例,探討一般漢人所不熟悉的部落傳統知識,如何有效而永續地管理特定土地上的資源。最後我們拉回更廣大的尺度,探討即將步入後工業時代的台灣農業,如何被犧牲,又如何找尋出新的定位。在「資源」主題的期中報告,我們分組模擬新創企業提案,思考如何善用資源作出一隻環境友善又勞工友善的「道德手機」。
在期末小組報告中,我們以新店溪畔的都市原住民部落「溪州部落」為個案,配合三大主題之中討論到的議題,進行產品設計,包含部落的災害韌性地圖、野菜文化的文宣折頁、介紹部落自然資源的動畫、討論部落拆遷爭議的問紙傳單,以及部落與新店溪自然環境的衛星地圖懶人包。
蓋在沿海保護區的美麗灣大飯店(圖片來源/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一個異花授粉的嘗試
從高中文理組分野,到大學科系的分別,進入高等教育的學生,往往已經習慣於埋頭在自己的領域鑽研。雖然在專業度上有所提升,然而對於研發所需的創新,或是當代高度爭議的議題處理,仍需要不同領域之間的「異花授粉」,才能不斷找尋出新議題的新對策。例如大家最有感的颱風假決策,除了氣象科學知識之外,也牽涉到公共治理、風險溝通、勞動政策等專業。
在這門課中,我們從天災、人禍、到資源管理,逐一探討「人」與「地球環境」的互動,包含相關的理論、制定的政策、實踐的成果等。我們期待未來可以有更多這樣的課程設計,使不同領域的學生與教師,能夠在未來參與實務行動或制定相關政策時,擁有更高的敏感度,可以顧及並處理人與環境在不同面向上的牽連與影響,同時也能意識到不同人群之間的複雜與多元性質。這對於人民決定國家如何應對氣候變遷,或是邁向永續發展,都是必要的能力。
文章來源:食養人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