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新訊息] |
活動消息:
演講:Helium isotopes in the ocean |
|
|
[全變中心專欄] |
【原民生態智慧】
人類學看阿美族「野菜文化」:生態寶藏挖不完 |
|
[國際重要新聞] |
永續發展與社經衝擊:
Human Extinction Isn't That Unlikely
【閱讀全文】
大氣化學與公共衛生:
Long-term exposure to particulate air pollutants associated with numerous cancers
【閱讀全文】
氣候變遷:
Hellish Heat Could Spark ‘Climate Exodus’ In Africa And Middle East
【閱讀全文】
今環境與生態變遷:
Hungry Polar Bears Decimating Seabird Colonies
【閱讀全文】
|
|
[國內環境新聞] |
沿海大批死魚 越媒體關注台塑鋼廠排放
【閱讀全文】 |
|
[課程資訊] |
歡迎申請104學年度第2學期地球系統科學學程、永續資源學程以及能源科技學程。
|
|
|
活動訊息 |
|
演講 : 「灰色食品」的科技與社會
|
❝當我們在巷口早餐店就可以享用物美價廉,標榜「非基因改造黃豆」、「有機認證」,或者是「安全屠宰肉品」時,心中可曾閃過一絲絲懷疑,想天下怎有如此好事?但大多數人選擇不深究這些「不敢戳的祕密」,讓食安建築在含混政策與個人僥倖上,從而開出灰色食品的滋生空間。❞
第二場「食安與社會研究」專題講座邀請到陽明科技與社會所的郭文華副教授,他將從「科技與社會」(STS)的角度揪出我們生活中的「灰色食品」!
▎時間: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一12:30~14:00
▎地點:台灣大學全球變遷中心202室 (靠醉月湖側)
▎報名連結:http://ppt.cc/a4OrY(以預估午餐數量)
「食安與社會研究」講座預告:
▋06/07 青年創業環境友善茶行動/台大城鄉所張聖琳 、大桌環境整合
|
|
|
|
|
|
|
|
|
|
|
|
人類學看阿美族「野菜文化」:生態寶藏挖不完 |
|
|
|
傳統環境知識的前瞻性
長期在台東阿美族都蘭部落做田野的羅素玫,研究領域包括儀式、性別,原住民傳統生態智慧等課題,近年來更從文化人類學的觸角往生態學延伸,進行文化多樣性結合生物多樣性的跨領域探討,更從1998年開始成為都蘭部落年齡組織拉贛駿組的成員。
阿美族的野菜知識,作為一種原住民傳統環境/生態知識的研究方法,她先就人類學脈絡梳理之,說明「傳統生態智慧」(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Ecological Knowledge)根源於兩個研究取向,其一為「民族科學」,另一是「不同民族對自然過程的理解」。又因晚近這兩個研究取向和其他領域、當代問題整合之應用趨勢,例如生態保育、永續發展、環境資源管理等問題,使得傳統生態智慧愈發成為一個成熟的學科領域。
加拿大生態人類學家柏克斯(Friket Berkes)對傳統生態智慧的解釋——乃一個整合式社會生態體系的觀點,則包含世界觀、社會制度、土地與資源管理系統、土地與動植物的地方知識的層次套疊。此外,羅素玫主要以英國人類學者艾倫(Roy Ellen)的定義來介紹傳統生態智慧體系的特徵,比方殊異於普遍性科學的「在地性」——源自於特定的地方、具有一整體經驗,並且是生活在當地的人所生產出來的;礙難用書寫替代、必須以「口述」的方式做傳遞,或是用「想像」和「示範」的方式。
即便到了今天,野菜雖廣受消費者喜愛仍可能被誤讀成「貧窮食物」,又其知識系統非建構成如現代知識般的百科全書,一般人不容易學習,坦言「它不是一個人人平等的知識,因此,人類學的語言扮演一個中介。」正是羅素玫給自己置身學術研究、部落田野之間的轉譯定位。
草食民族:就是愛吃「苦」
阿美族最擅長利用野菜,且嗜苦為樂,早期央託族人協助調查,卻常不得其門而入,原來採集野菜的地方屬於秘密基地,她們非常重視野生種源,原住民的環境智慧實際把文化多樣性扣連到生物多樣性,在日常生活裡充分運用在地知識,代代相傳守護。
羅素玫並補充幾個田野觀察,像45歲以上多具備一定的野菜知識,但不採神農嚐百草方法,乃承繼過去流傳下來的既有系譜;最重要的原則是絕不取而竭之,需要時才去拿,不排斥他人使用個人領域(對方通常回贈其他野菜或改良工具),一群人共同採集後無論多寡會再均分,若採多了則分享給親友或年齡階級組織等等文化習慣,在在顯現出「分享」的精神及實踐,蘊藏永續發展之思維。
不過,採集亦包括海洋的定義,她指出,「有趣的是,陸地跟潮間帶採集,都是女性的生態知識多過男性,但一到捕魚區,便又是純男性的領域,鮮少女性。」性別分工區隔分明,導致迥異的傳統環境知識系統。
土地到餐桌 搶救野菜文化承傳
原住民族主體認同的呼聲益發高昂,並積極文化復振,同時,耆老亦凋零迅速,「需要把傳統說得更清楚。」以前族人與自然關係緊密,能辨識食用的野菜超過200種,因求學、工作等因素人口大量外移,鬆脫了連結土地的臍帶,新生代認得的野菜頂多10幾種,「大家很有危機感,體認到再不藉由文字、影像等不同媒介來記錄,這些生態知識就沒了,而傳承如何發揮創意、活力卻仍保持原有的豐富性?」新工具與時俱進、新生代的參與,所可能造成的原貌改變,所有傳統存續面對的挑戰都一樣。
所以,需要對話、展開行動。比如自1995年起在豐年祭(kiluma'an)前辦理青少年、青少女訓練營(Pakalungay),即為社會文化與生態知識的合作,從中帶動各項文化研習,近年來新添野菜採集。
極端氣候之下,原生野菜也難逃受到影響,「很多植物種不好、種不出來。得做更多事情,除了保種,還要能適應未來環境條件。」最後,羅素玫提醒社會變遷演替,都蘭到台東市僅20分鐘車程,交通方便外來新移民踴躍,往昔土地資源部落共享、採集生態多元興盛,今整個山區幾乎私有化,削弱傳統生態智慧的累積,但新移民不乏友善農業,彼此應該多交流,「人與植物的邊界或關係,開放且通達,外來的因子如何留在生命裡,並嘗試同歷史扣合在一起。」共創都蘭的新機會。
出處:
人類學看阿美族「野菜文化」:生態寶藏挖不完 【出處連結】
|
|
|
|
|
|
|
全球災難風險 |
Human Extinction Isn't That Unlikely
《全球災難風險》報告指出,核子武器、氣候變遷、流行病將會成為人類近年來面臨到的最大威脅,在未來一百年,有9.5%的機率發生人類大滅絕的事件。
【閱讀全文】 |
|
|
|
禁栽油棕 |
Indonesia could ban new palm oil plantations to stop forest fires
印尼政府近日宣布禁止在雨林區焚燒土地以栽種油棕,以防止開墾油棕園時可能造成的森林大火。 【閱讀全文】 |
|
|
亞洲稻米生產 |
Food security fears rise as Asia’s top rice producers suffer from drought
近年來亞洲地區乾旱頻仍,稻米種植者產量減少,不得不提高價格,造成經濟和糧食問題。 【閱讀全文】 |
|
|
極端氣候與經濟 |
Economies could shrink by mid-century due to scarce water - World Bank
世界銀行指出,氣候變遷將造成可利用的水資源減少,導致生產量減少而衝擊國家經濟。 【閱讀全文】 |
|
|
|
|
|
|
|
空汙與癌症 |
Long-term exposure to particulate air pollutants associated with numerous cancers
研究指出,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包括工廠燃燒產生的碳氫化合物和重金屬,將會使人類罹患癌症的風險提高22%。 【閱讀全文】 |
|
|
|
乙烷 |
Fracking in the US causing global surge in dangerous gas, study finds
美國開採油頁岩氣排放250000噸的乙烷至大氣,乙烷濃度上升造成呼吸問題、眼睛疲勞,也會傷害農作物。 【閱讀全文】 |
|
|
二氧化碳與植物 |
Rising carbon dioxide levels will help and hurt crops
NASA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濃度提升時,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會提高,蒸散速率則減緩,將有助於作物生長。然而,氣候變遷導致的災害也會使作物損傷。
【閱讀全文】 |
|
|
墨西哥霧霾 |
Smog Stays Bad; Mexico City Extends Traffic Cutback
為了減輕霧霾,墨西哥政府將車輛禁行管制的規定延長,以減少汽車所排放的臭氧濃度。 【閱讀全文】 |
|
|
|
|
|
北非中東酷熱 |
Hellish Heat Could Spark ‘Climate Exodus’ In Africa And Middle East
科學家預測中東和北非到2050年時,氣溫將會上升至華氏114度,在2100年前,氣溫將會上升至華氏122度,屆時將會有許多氣候難民。 【閱讀全文】 |
|
|
|
印度森林大火 |
Uttarakhand Fire: Glaciers May Melt Experts Fear
科學家指出,印度北阿坎德省連日的森林大火使得帶著黑碳顆粒的煙霧與灰燼覆蓋冰川,讓冰川變得更容易融化。 【閱讀全文】 |
|
|
熱工傷 |
Workers face 'epidemic of heat-related injuries' due to climate change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際勞工組織(ILO)指出氣候變遷下,戶外工作者將面臨炎熱氣候造成的職業傷害風險,部分熱帶國家白天的可工作時間將減少10-15%。 【閱讀全文】 |
|
|
極端氣候與兒童 |
As global temperatures rise, children must be central climate change debates
科學家預測在2050年以前,全世界將有2億個氣候難民,大部分的氣候難民為兒童。然而,這個問題尚未受到重視。 【閱讀全文】 |
|
|
|
|
|
|
|
北極熊 |
Hungry Polar Bears Decimating Seabird Colonies
氣候暖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不易捕獵待在冰上的海豹,漸漸轉往攻擊陸地上的海鳥。 【閱讀全文】 |
|
|
|
智利紅潮 |
'A silent catastrophe': Chilean fishermen protest failure to mitigate toxic 'red tide'
智利湖大區(Los Lagos)的南部海岸最近遭有毒的紅潮侵襲,導致大量魚類和貝類死亡。當地漁民因為漁獲量急遽減少,經濟受到衝擊而上街抗議。
【閱讀全文】 |
|
|
下雨和地震 |
Researchers Blame Rain for Causing Some Earthquakes
研究指出雨水裡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會隨著雨水滲入阿爾卑斯山斷層的岩體,加重岩石壓力並弱化岩石硬度,使得岩層更容易斷裂,引發地震。
【閱讀全文】 |
|
|
白頭海鵰 |
Critics question mine exploration near Alaska eagle preserve
阿拉斯加的奇爾卡特河是白頭海鵰過境時的棲息地,但近日一項礦業探勘計畫將可能會破壞這些嬌客的棲息地。 【閱讀全文】 |
|
|
|
|
|
|
|
|
|
美國豬 |
美豬公聽會 專家學者齊聲批
【閱讀全文】 |
|
|
|
鮕鮐 |
鮕鮐不見了 桃縣議員促重生態
【閱讀全文】 |
|
|
小黑蚊 |
嘉義山區小黑蚊猖獗 民眾不堪其擾
【閱讀全文】 |
|
|
除草劑 |
除草劑除草 謀殺了舊山線美景
【閱讀全文】 |
|
|
地下水汙染 |
嘉發地下水污染 桃要求整治
【閱讀全文】 |
|
|
滯洪池 |
高雄永安滯洪池 解水患塭魚不外流
【閱讀全文】 |
|
|
蘇花改 |
蘇花改 張揆:賀陳旦8年沒碰實務 要給他新觀念
【閱讀全文】 |
|
|
廢水汙染 |
五股又見廢水汙染 民眾直呼檢舉無用
【閱讀全文】 |
|
|
台灣獼猴 |
彰化二水台灣獼猴疑遭毒殺 調查緝凶
【閱讀全文】 |
|
|
|
|
|
|
|
|
|
|
|
|
|
|
|
|
|
|
|
學程公告 |
學分學程新增能源與環境導論(228 U3150)課程,歡迎選修!
申請地球系統科學學程、永續資源學程以及能源科技學程的同學,請至 教務處學分學程管理系統 提出申請,申請完成後下載申請表,於每學期加退選結束後一週內將申請表連同成績單送交全球變遷研究中心辦公室。 |
|
|
|
|
學程課程規畫表 |
永續資源學程課程規劃表
地球系統科學學程課程規劃表
能源科技學程課程規劃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