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
 
編輯室回首頁回中心網站過期電子報訂閱或取消
 

Learning How to Teach, Teaching How to Learn

劉院士幽默的教學風格有口皆碑講者/劉炯朗 (中央研究院院士),文/顏雅娟 (臺大新聞所)

教學是怎麼一回事?劉院士表示,無非就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以及激發學生學習的原動力三大類。然而,很多人可能會以為第一種「灌輸」(To instruct) 是比較低階的教學法,導引 (To invite) 與啟發 (To inspire) 是比較高級的教學法,其實不然。more

第一次的接觸──飛雁團隊報導系列一

右:社工系鄭麗珍教授,左:英文系俞燕妮講師文/陳乃綾(本中心特約記者)

什麼是飛雁計畫?飛雁計畫是在做什麼的呢?對參與者能帶來什麼幫助嗎?過去幾年本中心不斷推行飛雁計畫,但仍偶遇不知情的師長提出以上疑問。飛雁計畫是參考國外大學的作法,透過由資深教師擔任 Mentor,對申請成為 Mentee 的新進教師,在教學、研究工作上給於提攜與協助,共同在學海中不斷前進的制度。more

我的學思歷程

陳聰富教授【新生入門學習書院系列演講之三】
講者/陳聰富(臺大法律學系教授),整理/劉蘊芝(臺大外文畢)

今天來跟各位談談一些讀書的想法。一開始準備這個演講時,我不知道該講些什麼。我的女兒告訴我:「爸爸,你求學的過程很奇特,講這個大家比較不容易睡著。」因為我喜歡說故事,所以今天我會講講自己的故事,也講一些別人的故事。more

有效閱讀的方法:SQ3R

大學與高中的學習方式不同 文/符碧真(本中心規劃研究組組長)

筆者於 97 學年度開設「大學學習與生涯探索」新生專題課程,發現大一新生對大學學習有些難以適應。究竟高中與大學的學習有何差別?高中的讀書方式可否適用於大學學習?對於這兩個問題,筆者曾經非正式的對 200 多位台大學生進行開放性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高中與大學的學習有明顯差異。more

情緒與學習效果(下)

憂鬱對認知歷程的影響講者/陳淑惠(臺大心理學系副教授),整理/賴慧玲(學習促進組幹事)

學習除了要有動機和方法,還要有能夠維持學習的機制。我們已經提過情緒的改變可以產生動機讓人改變,而情緒也必須妥善處理才能讓大腦發揮壓制干擾因素的能耐、管控學習的機制。情緒同時扮演著觸動和干擾的力量。將情緒與大腦控制種種條件加起來,就能預測出一個人學習效果的好壞。more

一個隨時隨網歡迎我的知識美地

一個隨時隨網歡迎我的知識美地作者/王淑怡 (四季軒書房)

今年三月,我被診斷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的問題。認識自己有注意力的問題後,感覺生命重新開始,而我最希望做的事情就是念書,因為過去學習的挫折已經讓我斷定自己是個沒有辦法讀書、不夠聰明、沒有毅力的人,學習的過程中少有體會到知識的樂趣,因此決定給自己一年的時間,重新認識學習。more

 
  • 這一個學期以來,中心陸續舉辦了多場精彩的演講。四月初,中心有幸邀請到中央研究院院士、前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教授蒞校演講,針對教學這一主題分享其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與理念。看似嚴肅的主題,透過院士幽默睿智的談吐表達,不但觸動人心,也帶給聽眾相當大的啟發。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