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第140期電子報 2021.12.22


(一) 2022 Passion Worker臺大人職場手冊

《2022 Passion Worker臺大人職場手冊》學生編輯團隊以《非直達車就業指南》為主題,內容模仿旅遊指南,以多種旅遊方式比喻22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臺大校友的職業生涯,呈現精選景點與不同風格的旅人心得。希望能減輕在校學弟妹對未來的焦慮感,體會並非所有的職涯旅程都能一路直達目的地,但是非直達的路上,也有迂迴的美。

(二) 線上職能診斷免費做─「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

由教育部推出的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提供職業興趣探索和職能診斷,協助學生規劃職涯發展方向,並增進對職場趨勢的了解,以更有目標、動機的加強職場就業相關職能,提高職場競爭力。

  • 平台網址:http://ucan.moe.edu.tw
  • 使用方法:初次使用請先於平台申請帳號,並參考「UCAN使用指南」了解各項服務。

★平台使用如有問題,可透過平台「聯絡我們」頁面提出問題或與職涯中心聯繫。



● 找到與工作相處的最佳模式—專訪「台通」Podcast主持人張家倫

採訪、撰稿/呂翊熏

廣播節目「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主持人張家倫,成功在新一波Podcast浪潮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職。「台通」憑藉獨特的幹話風格,與從動畫「天竺鼠車車」到27億的威力彩獎金的多元主題,在排行榜上佔有一席之地。不論在外人或是自己眼中,現在的主持工作都相當適合張家倫,但與工作相處融洽的他,職涯路途並不平順,甚至是花了許多時間繞路,才從過去的經驗梳理出自己的「工作地雷區」,並找到拆除地雷的方法,建立與工作相處的最佳模式。

戲劇系與劇場工作

高中就讀師大附中三類組的張家倫,最初的科系志願是生物相關科系,但近一步了解才發現,原來自己感興趣的「生物科普」與「生物學」間存在著落差。作為一門專業,生物學囊括的範疇極廣,除了有趣的部分,也包含自身能力無法駕馭的部分,於是決定讓生物停留在興趣層面,打消了就讀相關系所的想法。時間快轉到差不多要決定備考方向的高二下暑假,曾經參加「康輔社」,因此對表演產生熱情的張家倫,在朋友推坑後,決定以戲劇系為目標。

被問到大學時是否有繼續接觸感興趣的生物科普時,張家倫幾乎沒有猶豫地回答了「沒有」,因為戲劇系實在太忙了。他回憶大學時光,每個禮拜五都要拉著超大的拖板車,把表演用的佈景從位在系館的工廠,運到作為表演場地的鹿鳴堂。張家倫笑著說道:「每次我拉拖板車時都在想『我不是來念書的嗎?我到底在幹嘛?』」。由於高中就有認識戲劇系的學長,以及接觸表演藝術相關工作,張家倫對戲劇專業並不陌生,真正進入戲劇系後,從前認知中表演藝術模糊的輪廓,則變得越來越清楚。

不過真正意識到「進入業界」意味著什麼,還是在畢業的當口。約莫大三、大四時,大部分的同學會透過系上老師或學長姐的介紹,開始實習,然而不論是實習工作、課程的期末展演,或是社團的表演活動,都是短期的任務,並非真正把表演當成職業。一旦性質從任務變為職業,被賦予的期待、產生的壓力,以及自身的期望都會改變,得花更多心力處理表演以外的事物,於是熱情消耗的速度加快。而意識到對表演的熱情不足以支撐自己留在業界後,張家倫將進入劇場界工作從未來的職涯選項中劃掉。

熱情不是所有問題的解方

面對職涯選擇的岔路時,張家倫會思考多種可能,並將所有的「如果」一一列出,特別是「最差的情況」。張家倫認為,若連最差的情況都能接受,就能對自己的選擇做到「不後悔」。下定決心後,他將一切的「如果」拋諸腦後,不再無謂地想像,因為就算想了,也沒辦法回到當時改變自己的決定,面對現在的選擇才是真正該做的。

反覆思考後,張家倫選擇的第一份工作是和朋友創立「活動行銷公司」。雖然喜歡戲劇系,學業表現也不錯,就當時的情況而言,不管是請老師寫推薦函出國唸書,或是去藝術大學攻讀碩士,都是有機會的,但因為跟朋友早有約定,張家倫最終選擇創業一途。「活動行銷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幫業主規劃各式發表會與表演活動,而張家倫擔任的是「活動企劃」,具體來說,就是負責與表演者溝通、共同規劃適合的表演內容,協調燈光、音響等器材,跟戲劇系所學的專業技能不能說完全相關,但也小有重疊。

本以為學生時期合作愉快的這群夥伴,能夠帶著熱情,把公司越做越大,然而創業兩年後,公司卻因為內部意見不合而解散,大家各奔東西。回顧這段過往,張家倫認為創業失敗的原因除了不夠熟悉產業、社會經驗不足,也因為大家都沒有意識到「錢的重量」。他提到創業時,自己與夥伴們常忽略每個人對錢的想法都不同,也沒有認知到錢的影響力,想靠著熱情與衝勁就把事業做起來,最後卻被現實狠狠地潑了一盆冷水。

從過去經驗調整求職條件

第二次面對職涯的岔路,張家倫決定回歸專業,找一個能夠應用所學的工作,於是選擇了「建築顧問公司」。出身戲劇系設計組的他,利用過去課程所學以及劇場經驗,在建築設計的過程中負責提供「使用者意見」,補足建築師缺乏的劇場知識,以利設計更符合劇場工作者需求的表演場地。這份工作符合張家倫最初希望應用專業的期望,實際工作後也發現自己相當適合。然而,由於與上司在工作模式上出現意見分歧,這份工作僅僅做了半年,就以辭職告終。

最初的兩份工作經驗,讓張家倫意識到自己工作上的「地雷區」,是原本以為自己能夠忍受的「人際衝突」。「人」這個因素帶來極大的影響,累積至目前的兩份工作,都是因為無法忍受人際衝突而結束。創業時雖然與多年好友共事,但原本的和諧卻因對工作的投入程度不同、理想不同而被破壞,當彼此的關係不再是平等的朋友,而是上司與下屬,私下的交情反而會成為溝通的阻礙。張家倫說自己並不排斥與同事當朋友,但從朋友變成同事真的先不要。

於是找第三份工作時,張家倫希望可以從事「不須要與他人合作,能夠自己獨立完成的工作」,再加上想要嘗試文字創作的想法萌生,他希望這份工作能在經濟與時間方面都支撐創作。於是新的職業理想條件從能燃燒熱情、發揮所長,更新為能保有自主性,並且提供足夠的空閒時間讓自己嘗試創作,而最後找到的是「運動服飾店店員」。

對工作的期望降低,卻更能包容

張家倫的第三份工作是運動服飾店Patagonia的銷售店員。Patagonia曾經是創業時期活動行銷公司的業主,不過選擇這間公司不只是因為有過不錯的合作經驗,還因為自由的企業文化。張家倫藉由創辦人Yvon Chouinard曾說過的「如果今天適合衝浪,就放下工作去衝浪。1」來說明Patagonia的企業文化,是希望員工在依靠工作維生之餘,能不被工作限制,盡情從事他們熱愛的戶外活動。對於想保有自主性與空閒時間的張家倫來說,運動服飾店店員的工作堪稱完美。另外,張家倫發現,當自己對工作的期待下降,只求能維持生活所需,並將成就感來源改為工作以外的事情後,對工作的包容度不減反升,這反而是自己最自在的狀態。不過,雖然努力避免人際衝突,但服飾店店員的工作最終還是因為「人」的因素而結束了。當時Patagonia正在進行企業調整,原本自由的企業文化被積極推銷的方針所取代,張家倫的工作模式與新主管強調銷售量的想法產生衝突。當工作越線至私人領域時,張家倫選擇離開。

建立自己與工作間的平衡

從運動服飾店辭職後,張家倫繼續尋找可以支持文學創作的工作,最後在好友── 同為Podcast「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主持人之一的李毅誠,經營的便當店「吃吃便當」落腳。雖然和創業時期相同,是跟認識的好友一起工作,不一樣的是,為了避免發生衝突,張家倫一開始就做了預防措施。他跟好友表明自己只是「打工仔」,不參與決策,和自己無關的業務絕對不插手,選擇用約定彼此界線、職責歸屬的方式找到共事的平衡,而不是完全依靠熱情。

在便當店打工時,曾經有另一個選項出現在張家倫的職涯選擇中──脫口秀演員。實際上台表演後,張家倫發現雖然自己具備成為「表演者」的技能,但比起迎向觀眾、面對鏡頭的幕前表演,自己傾向待在幕後,而後來的Podcast主持工作正是微妙地介於「幕前」與「幕後」之間。

談起Podcast主持工作,張家倫說過去戲劇系的經驗,讓自己比較知道「該怎麼講話才能讓人笑」。他特別強調是「怎麼講話」,而不是「講什麼話」。用聲音表演不只關乎所訴內容,語調的高低等聲音的其他面向也可以製造各種不同的效果,因此,張家倫的「輔助型」主持工作,雖然不參與腳本製作,但因為更仰賴現場反應與使用聲音表演的技巧,其實不如聽起來簡單。他也提到,從高中的社團開始,經歷戲劇系四年,再到劇場建築設計工作、便當店兼職時期的講稿撰寫兼職,自己都在表演藝術相關的圈子中持續開闊視野,於是在鑑別作品上,比一般人更敏銳。雖然自己的主持可能還沒有達到心中理想的級別,不過長期累積而有的眼界讓他知道該如何達到。

不論是面對學業或工作,張家倫都會優先做好眼前的事情。他認為人沒辦法為未來做萬全的準備,面對突如其來的機會或意外,最多能做到的就是讓自己不被過去的事情拖累,所以待到行有餘力時,他才會做更長遠的規劃。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也是時時刻刻累積經驗、調整想法,讓自己有能力應付突發狀況。如果能好好面對眼前的事情,就算沒有成功、沒有獲得技能,至少也能獲得經驗,以及思考上的成長。

窮酸背包客的終極職涯追求

「不想要當無聊的大人」,是張家倫對於職涯選擇最初的想法,現在回想起來,他認為自己的職涯選擇也確實不同常人,甚至從科系選擇開始就非主流。職涯的旅途走到現在,張家倫發現比起工作能帶來的好處,工作帶來的壞處更須要被重視,尤其因為大家經常忽略工作的「長期性質」。工作的時間跨度不只是求學階段的三年、五年,可能是十年、十五年,甚至更久。工作終究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愉快的工作帶來的往往是不愉快的生活,而能解決如此困境的方法便是發現並排除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負面因素」。但這些負面因素得花些時間耐心尋找,張家倫說自己也是經歷過幾份工作的洗禮,才漸漸發現自己的地雷區,因此他鼓勵大家不要害怕換工作,好好認清自己的負面因素、予以排除,才能讓生活跟工作都舒心。張家倫形容職涯旅途中的自己像是「窮酸背包客」,赤腳走過一個個不同的職業後,隨著每一個階段獲得的經驗,慢慢調整方向,最終找到自己與工作相處的最佳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We have a policy that when the surf comes up, you drop work and you go surfing” (Yvon Chouinard, 2016)




● 當一個創造美好事物的好人—專訪綠藤生機共同創辦暨營運長廖怡雯

採訪、撰稿/紀泰永

隨著環境變遷,世人越來越重視環境永續;而廖怡雯在參與橘子工坊的實習過程中,看見她所尊敬的長輩,為臺灣的綠色經濟默默耕耘,便毅然決然放下金融業的工作,選擇跟大學時期的同學踏上創業之路。儘管起初受阻,但廖怡雯在人生的旅途中,選擇聆聽內心的聲音,並決定為自己的信念,勇敢一回。如今,以「環境永續」、「捨棄不需要」為品牌核心概念的綠藤生機,5度蟬聯B型企業「對世界最好」環境面向大獎,廖怡雯將信念化為綠藤,蔓延得更廣更遠,用更有深度的答案,期待為世界帶來更多的美好。

來場尋找意義的旅行!

來到綠藤辦公室的門口,便看見以綠色為主體的裝潢,在臺北東區的商辦大樓群中獨樹一幟;走進綠藤,會議室透著令人溫暖而放鬆的朱黃燈光,廖怡雯則在裡頭,準備接受採訪。綠藤創辦11年來,追求維護環境、永續發展的意義,而追求意義,正是廖怡雯在旅行時所奉承的圭臬。廖怡雯以去布拉格的旅遊為例,當時她被日本漫畫家浦澤直樹的《Monster》所吸引,其中的故事背景便是在布拉格;又因她平時對音樂的熱好,便促成了這趟尋找意義的旅行。

在創業初期,廖怡雯從金融業穩定工作,來到充滿不確定的生技產業,遇到研發失敗、資金不斷減少,事情更是常常不符預期;爾後綠藤逐漸茁壯,須要面對來自客戶、廠商、員工的壓力。當提到這一路上是否有過迷惘、想要逃離的時候,廖怡雯坦言說一定有,但每當碰到難關,她便會回顧創業的初衷,以及想要透過綠藤實踐什麼。重新審視過後,往前邁開的腳步才會更大更踏實。

「所以一開始找到那個意義跟動力很重要,因為它會幫你在這段時間遇到迷惘時,回頭去看,到底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以及透過這件事想看到什麼樣的發生。如果你很清楚,那中間這個迷惘真的是迷惘嗎?」對廖怡雯而言,每遇到一次挑戰和疑惑,都讓內心越發堅強,追尋的意義更加巨大。

人生是減法的累加

回到選擇大學科系時,廖怡雯表示,當時對於自己未來想做什麼,並沒有很明確的想法,也因此,選擇科系便成了一種排除法:法律條文的背誦使她望之卻步、文學的世界縱使令人為之嚮往,但當時的她則擔心畢業之後的出路。從文法商當中排除後,商科似乎比較有機會賺錢,財務金融學系便成為她最後的決定。「當時真的不知道要做什麼,但有時候就選下去,也沒關係。」

但大學 4 年的學習過程中,廖怡雯並沒有因此從中發現對財務金融學系的熱情,反倒是一種不排斥、不厭惡的狀況。畢業後,廖怡雯也跟著周遭同學進入金融業工作,但年復一年編寫總體經濟報告,讓她覺得倍感空虛。「工作4、5年後,還是沒有真的覺得想要做什麼,可是開始發現更不想要做什麼。」

廖怡雯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斷排除自己所不想做的事情,而在減法的過程中她嘗試藉由轉換,去尋找下一階段的動力:她主動去拜訪橘子工坊的林碧霞博士,發現原來一個對的產品,能夠達到清潔的效果,並且降低環境的負擔,更能從中獲得應有利潤,客戶、廠商、環境互利共生,達到三贏的局面。廖怡雯才發現在金融業的空虛是來自懷疑自己對這個社會有什麼幫助,而自此開始,她選擇嘗試用她的存在,對身邊以及這個社會再好一點點。

「每個人找到觸動下一階段的動力不一樣,時間軸也不一樣,沒有說幾歲一定要立定志向,或是說這個時候大家都知道做什麼,而我沒有跟上,並不代表落後別人。因為每個人是活在不同的時間軸的。」廖怡雯還提到,過往在財務金融學系的學習、金融業的工作經驗,都成為綠藤這11年來的養分,儘管在當下並不清楚這些歷練究竟會將她帶往何處,但所有的一切都會累加,使自己成長。

傳承美好事物

創造一切美好事物開端都須要評估。談到評估,廖怡雯以Apple Inc. 前首席傳播官Guy Kawasaki《創作的藝術》中的3個目標做為依據:想要透過創業去保存一些美好的東西嗎?嘗試去校正一些不應該的想法嗎?又或者單純想要對這個世界帶來美好。綠藤起初種植的有機芽菜,乃至現在對環境友善的保養產品,廖怡雯想要讓市面上不夠透明抑或是可被取代的成分消失,渴望打造讓這個世界更健康的事物。

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鄭涵睿的父母親,便是橘子工坊及主婦聯盟合作社的創辦人林碧霞和鄭正勇博士。廖怡雯提到,除了同樣是生機產業的橘子工坊,主婦聯盟藉由團購,讓生產者能夠安心地生產優質產品,這些經驗的成功都能夠做為創業的借鏡。於是廖怡雯等人便嘗試透過商業力量,讓這些經驗變成產品,藉由品牌的影響力去影響更多人,把長輩的知識和理念繼續傳承下去。

「不敢說我們有多聰明,但我們不笨,又很努力。如果我們又有一個那麼好的老師,儘管任何評估在初期都很難百分之百成功,可是我們真的知道為什麼想做,確實有可能可以做出來。」於是廖怡雯便跟著另外兩位同是財務金融學系的同學(許偉哲、鄭涵睿)離開原本的工作,將手中所擁有的資金投入種植芽菜。然而一切並不如預想般一帆風順,整體營運陷入損多於益的狀況,但依舊相信他們所堅持的信念會被看見。

廖怡雯說,當你找到自己的品牌可以傳遞給消費者的價值,並且發現消費者看待產品的價格,確立彼此之間的「願付價格」,這樣便有機會打入市場。綠藤將保養和日常永續環境負擔做為連結,連結與消費者之間的價值觀,貼近彼此,5度蟬聯「對世界最好」環境面向大獎的 B 型企業。成功並非一蹴可幾,廖怡雯選擇用努力,以及利用過往所學,傳承他們所認為的美好事物。

身穿綠領,讓地球更好

隨著大家對生態環境越發重視,越來越多人決定身穿「綠領」:以友善環境為原則的工作者。擁有成為綠領的意念固然值得鼓勵,但是在面對生態破壞、地球急遽變動的現在,許多技能是必須具備的。

廖怡雯談到,所謂綠領、綠能永續,都是挑戰去處理解決最複雜的議題——全球氣候變遷,這個全人類面臨最大的問題。這個時候光是一個領域的人絕對無法解決,也因此跨領域溝通成為必備能力。廖怡雯舉例,如同管理學院與工學院、PM及工程師,彼此之間所擅長的領域天差地遠;縱使你不會寫程式,但如果能夠與工程師對話,那便有機會產生跨領域的團隊合作。而在工程師的眼裡,所有的PM也是客戶。瞭解不同領域的想法,結合跨領域的能力,才能使解決問題的可能性提升。

然而世上的問題千奇百怪,有時候連問題本身為何都不甚清楚,談何解決?廖怡雯強調,擁有獨立思考和邏輯推理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不管你在哪個領域,你都會須要去面對問題、處理問題,甚至要能夠先定義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如同先前提到的漫畫世界觀,也都是經過作者苦心積慮的思考,透過無數人的驗證,才有清晰的故事脈絡。臺大擁有非常多社團,藉由探討議題、舉辦活動等等事務來鍛鍊思考架構,廖怡雯也推薦臺大的學弟妹積極參與。

如果擁有許多技能,卻不懂得表現,那往往也苦無發揮之處。廖怡雯提到,培養出好的簡報能力,去清楚地陳述你的主張,並且讓對方理解,才能使對方認同你的理念。回憶臺大就學時期,廖怡雯笑說當遇到團隊上台報告,都打死不上去發表;但因為創業的緣故,她必須一直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才練就一身好口才。無論內向或外向,簡報能力已經是成為綠領必備的軟實力。

當一個好人

廖怡雯說,這世上分成兩條路,一條是路跡明確、暢行無阻;另一條則是充滿荊棘,前途未明,儘管路途上十分艱辛,但路上的風景是別人所看不見的。也因此,她很感謝當初的自己,選擇踏上這條不一樣的道路。如果人生是一趟旅途,廖怡雯是永遠懷著初心的旅行者,每天醒來都是第一天,面臨嶄新而不同的挑戰。「這樣我就可以每一天重新去感受、發現新的東西」。

「雖然很老派,但我會說,當一個好人。」廖怡雯以鄭博士為例,鄭博士從小因為喜歡葡萄,對植物學非常有興趣,也因此大學只有填臺大園藝系一個志願,爾後便到德國攻讀農學博士。儘管當時在德國已取得終生教職,但他受到臺大的邀請,便放棄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職業生涯。鄭博士想要將在德國所學引進臺灣,在臺灣開啟對於有機農業不同的想法。

「臺大人相對是擁有比較多資源、富有資質且願意努力的;除了成就自己之外,臺大學弟妹真的可以再去成就更大的一些東西。所以當一個好人是一個好事,可以讓這個世界、社會或臺灣這個地方,因為你的存在而有多一個更好的事情發生。」

「這世界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我們勇於提問,而且答案很有深度。」廖怡雯對環境永續提出疑問,並且毅然決然地選擇回答;而綠藤,正是她的答案。這個世界因為廖怡雯,已經變得更有意義,如果更多人願意用行動創造意義,那麼名為美好事物的花朵,將開得滿坑滿谷。



(一) 未央庭揭牌儀式

(二) 履歷撰寫與面試技巧講座

(三) 留學講座

德國/波蘭場次講座花絮

瑞士/荷蘭場次講座花絮

英國/法國場次講座花絮

日本/澳洲場次講座花絮

加拿大/美國場次講座花絮


★更多資訊請上職涯中心網站首頁最新消息或本中心求才求職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