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訂閱/取消訂閱歷史回顧   第122期電子報  2019.11.22

最新活動


(一)留學講座

為協助臺大學生拓展海外求學之路,建構探索留學資源管道,深入探詢相關資訊,2019年留學講座安排加拿大、日本、澳洲、紐西蘭、英國、德國、法國、荷蘭、瑞士、美國等官方辦事處暨教育中心代表,介紹各國留學申請流程與資源。

◆ 10/24(四) 18:40-20:40 /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
     英國文化協會 教育長徐薇芝
     台北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 教育經理董佩蘭
     法國教育中心 代表曾馨弘
◆ 11/11(一) 18:40-20:40 /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
     瑞士商務辦事處 副代表Béatrice Latteier
     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
◆ 11/20(三) 18:40-20:40 / 博雅101教室
     美國教育資訊中心教育顧問暨發展主任 傅鏡平

請至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actID=20191304_17報名

(二) 履歷撰寫與面試技巧系列講座

1.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 學務處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
2. 講座內容:
    鼓勵學生瞭解履歷撰寫的重點、學習面試時應對的技巧,期許學生在面對求職歷程時
    ,能完整呈現個人學職涯特點與特質,順利踏出求職第一步,故辦理「履歷撰寫與面
    試技巧」講座。
3. 講座大綱:履歷撰寫技巧須知、面試須知、實際案例分享。
4. 講座日期:108/11/25(一),晚上6:30至9:00
5. 講座地點:博雅教學館101教室。
6.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額滿為止。
7. 報名網址:https://bit.ly/34VEylx
    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三) 歡迎同學至「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UCAN」,免費做線上職能
        測驗!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UCAN」可協助大專學生瞭解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更有目標、更有動機的強化相關職能,教育部發展「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UCAN),結合職涯探索及職能診斷,以貼近產業需求的職能為依據,增加學生對職場趨勢的暸解,並透過自我診斷,提高職場競爭力。

目前診斷平台能提供同學職業查詢、職業興趣診斷及職能診斷等等服務。平台網址:http://ucan.moe.edu.tw>

    使用方法:
    1. 請由首頁左邊使用者登入
    2. 直接點選帳號申請
    3. 依流程指示操作即可完成帳號密碼之申請
    4. 並且能開始做測驗,完成測驗後可以馬上得到結果。

★同學若有問題,可直接由網頁與平台之"聯絡我們"提出問題或與職涯中心聯繫

(四) Passion Worker臺大人職場手冊

今年的主題為「大學無用論?」,編輯小組透過此反思性的議題,採訪了來自不同領域的 20 位臺大校友,請校友們分享在進入職場多年後,對大學生活的反思與觀點。

本刊物用文字呈現了臺大校友極具思辨、勇敢追求人生的一面,希望藉學長姐的寶貴經驗以協助學弟妹們在大學、職場及追尋人生方向上擁有新的視野。本期電子報精選出二篇特稿刊登,預計12月4日正式出刊,屆時同學可以憑學生證或校友證到職涯中心免費領取實體書。


比起畫航道,學會逆風而行更重要一外交官

採訪/撰文:陳姿伶

劉仕傑
學歷:臺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組
           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中國研究專班
現職:外交部薦任秘書


劉仕傑畢業於臺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以及清大社會研究所碩士,現在服務於外交部,擁有豐富的外交經驗,曾任職於我國外交部歐洲司中東歐科科長,並曾派駐到帛琉、洛杉磯。2018年曾參選市議員,是我國第一位帶職競選的外交官。但這位時常在個人粉絲專頁針砭國內外時事、發表對外交事務看法的外交官,在面對刊物主題「大學無用論」 卻認為大學是無用的,政治系於外交工作幫助不大。

忙碌的大學生活,收穫卻在課堂外

大學時期的劉仕傑很忙,卻不是忙著當個乖乖上課的好學生。從台南北上來台北讀書,離開父母的他有如脫韁野馬,忙著打工、忙著當家教、忙著參加棒球校隊、忙著處理人際關係,著迷於文學,甚至創立了PTT楊照版。「畢業之後就會覺得這些東西很無聊,但是在你還在讀書的時候就覺得都很重要」,他回憶到。但當問到會不會對過去的這段不務正業的時光感到後悔,劉仕傑認真地思考了一會兒,篤定地回答:「不會後悔。因為你在當下也覺得說已經把人生活得很徹底了,在當下我都這樣覺得。我當下沒有太多選項,我覺得我已經很努力的在過我的人生,這樣就好啦!」

劉仕傑大學時看了很多課外的閒書、雜書,本科系的課程卻不怎麼投入。「因為我真的覺得那時候政治系的課滿差的,沒什麼用,很多老師也沒有想好好上課。」但他也補充到現在臺大政治系的師資脫離了黨國色彩,已經比他大學時期改善很多。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雖然不是個認真的學生,但政治系的課程對於不打算從事學術研究的他確實沒有太大的幫助。因為政治系並不能訓練出明確可以「拿來賣錢的技能」,若論邏輯思考能力上的幫助又太過無形抽象。「大學無用論?對,沒錯,無用論。」他說,甚至連準備外交特考,都只要去補習班上課就足夠了。「所以很多考上外交部或是那些西文組、法文組、日文組的這些,都不是念本科系的,都是去補習班蹲個半年,就會教你怎麼解題啦!」

反倒是大學時看的課外書以及打工等課外活動經驗的累積,成為往後生涯發展重要的養分。他認為,做過的事情都會留下痕跡,因此也建議學弟妹:保持忙碌,多嘗試無論課內、課外的事物,這些最終都會在生命中累積。其中,他尤其強調多閱讀的重要,可以在無形中培養思維能力。「我覺得看書是很好的事,不一定要記住,書幾乎都是看完就忘記了,但是你的邏輯、你的思維都慢慢地在養成。」如今回憶大學時光,大部分的記憶早就隨著時間斑駁,最令他懷念的不是某個課程、某個教授,反而是臺大「自由的空氣」,「它可以接受一個像我這種不好好念書的學生,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是讓我覺得臺大最難得的東西」。

回顧焦慮茫然的歲月,真正重要的不是人生規劃

十餘年的成長歲月被履歷表輕輕一篩,只剩下漂亮的校名和學位。「如果你看我的履歷,臺大政治畢業、清大的中國研究碩士然後考上外交部,好像也沒什麼挫折感,但是你要知道那裡面的日子怎麼過的」,劉仕傑感慨地說道。未被篩下的,是大學到碩士畢業後考上外交官前,那日復一日的徬徨掙扎。脫韁野馬要奔向何方?在考上外交官之前他著實沒有答案,只能跌跌撞撞地前進。回顧自己的生涯發展,拿的實在不是一個人生勝利組的劇本,劉仕傑訪談中也曾擔心,分享這樣的故事是否能對學弟妹有所幫助?因為考上外交官之前的他總覺得自己像個「loser」。「我爸會跟親戚朋友說我兒子唸臺大畢業,但是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在就業市場幾乎是沒有競爭力的」。而考外交特考的動機,主要也不是出於對外交事務的熱忱,「我家境並不好,聽說當外交官的待遇不錯,想說我自己又是學這個的,雖然沒有好好讀書,但是應該有機會。」從大學畢業到當兵、考研究所、外交官,劉仕傑只是一路且戰且走,這樣的生命歷程反倒讓他覺得並不會特別建議學弟妹一定要做好生涯規劃。「念大學的時候每個人的人生都一團混亂,在找尋自己的價值、在找尋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東西。所以根本沒有力氣去思考你要怎麼規劃。而且這種規劃的東西都有很多外在的因素不是你可決定的,所以我覺得不需要做什麼規劃。」他認為,重要的反而是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夠接受挫折的人。

相較於政大等學校,臺大政治系考公職的風氣較不盛行,許多系友畢業後前往海外深造,或是留在國內的媒體界、政治界工作,像他一樣成為公務員、成為外交官的其實是少數。當問及外交特考的相關建議時,他坦言政治系於外交特考並沒有太大的幫助,相關的政治科目都可以在補習班學到,反倒是長年累積的語言優勢更為關鍵。但他也自認英文能力在臺大的學生中稱不上是頂尖,只是本身具有英文天分,平時又常閱讀《經濟學人》等英文刊物,加上豐富的人生經驗累積,最終幫助他成功在外交特考的口試中脫穎而出。

想當外交官?先接受它作為公務員的本質吧!

劉仕傑認為外界對外交工作有很大的誤解,並沒有想像的光鮮亮麗,充滿了各種戰略思考,負責推動國際關係、簽署法案、處理中美貿易大戰,或是成天西裝革履地參加紅酒餐會。他也不諱言,外交人員的工作是很無趣的,無論是駐內或是駐外的工作都和其他部會一樣,本質就是公務員,總是在處理繁雜的表格、庶務性質的事務。因此他也建議想要成為外交人員的學弟妹,首先應當確認自己的個性是否適合做公務員,並且充分地了解這份行業,不該對外交事務充滿不切實際的憧憬和幻想,或是純粹因為自己的外文能力優異而報考,卻忽略了個性才是做得長久的關鍵。他舉例道,許多年輕的同事高分錄取,但工作不久便辭職了,幾乎都是因為發現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因此,他也建議有意成為外交官的學弟妹可以透過他的臉書粉絲專頁以初步地了解外交工作,另外,他也歡迎對外交工作、議題有問題的學弟妹可以看他的新書或主動和他聯繫。

當然,相較於一般的公務員,外交官有更多機會出國,因此劉仕傑也認為確實相較起來稍微有趣一些,「像我其實也很感謝我有機會進來這一行,因為我家裡很窮,我沒有機會出國,它讓我有機會去國外工作,所以這點我覺得我沒什麼好抱怨。」但即使派駐國外的生活經驗較為新鮮有趣,外交官仍需面臨許多挑戰。外派在異鄉,除了個人家庭、生涯規劃受到影響,當地物質條件的適應、孤身在異鄉心情的調適都是很大的挑戰。調適失敗的,或者得憂鬱症,或者因為不適應氣候而客死異鄉,都是曾經發生在許多同事身上血淋淋的經驗。但外交工作還是有其迷人之處,否則他也不會做十餘年之久。一方面雖然是因為報考前他也不曾對外交工作有太多不切實際的美好幻想,另一方面,還是與個性有關,他認為「對我來講,去認識一個新的朋友,這個事情本身是蠻有趣的。我要去認識一個新環境,不管是哪個國家、哪個洲,然後去接觸不同的文化,這些東西是我覺得這一行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除了建議有意成為外交人員的學弟妹思考個性是否適合做公務員以外,劉仕傑認為想成為外交人員的人個性上也要喜歡適應不同生活,「因為你可能見不同人、派駐不同地方,因為有時候是很孤單寂寞的,有很多挑戰。需要很常跟不認識的人一起吃飯。如果是那種很怕生的、不喜歡跟不認識的人吃飯,或是不知道跟不認識的人要聊什麼東西,你可能不太適合考這個,因為這是我們的工作。」而劉仕傑認為自己在這方面,除了天生的個性本就較為擅長應酬,此前的人生經驗也有或多或少有所幫助。

給學弟妹的建議

劉仕傑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就連外交官這份做了十餘年的工作,在去年選舉過後也開始動搖、心生離開念頭,因為公務員的性質與他喜歡的政治工作本身是有所牴觸的。直到現在,他也還在探索真正適合自己的事物。因此當談及給學弟妹的建議時,相較於技能,他更強調個性與心態,才能應對不斷改變的人生。

1.磨練個性,找到適合自己個性的工作

劉仕傑認為,技能多半可以在工作中學到,更沒有什麼技能是非你不行,因此他認為個性是否適合那份工作是相當重要的。「你的個性是不是勤勞、能跟同事相處,是不是能夠重視team work,這些東西我都覺得遠比那些履歷表上的什麼技能來的更重要。」他以自己去年選舉聘用助理的經驗說明,相較於其他大學的學生,他明顯感受到臺大的學生時常不夠吃苦耐勞、配合度不夠高,因此體認到以雇主的角度臺大學生很可能因此不會成為首選。他總結到,「以老闆的角度來講,真的會比較在意你的個性能不能為這個組織、這個公司、這個團體帶來價值,而不是什麼你會excel、你會powerpoint、英文考幾分。」雖然後天很難對個性做出太大的改變,但他認為多打工會對磨練個性有所幫助,而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出能吃苦並且善於團隊合作的個性。他也強調,了解自己的個性有助於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而臺大學生要尤其注意不要好高騖遠。

2.保持喜歡學習新東西的心態

劉仕傑認為政治系的課程對於從事外交事務並沒有太大的幫助,甚至連外交特考所考的專業科目爾後在實務上也幾乎不會運用到,因此保持喜歡學習新事物的心態是相當重要,除了可以幫助自己掌握不同職場需要的能力,進入職場後這樣的心態仍要繼續保持,「因為有很多人是進入職場之後,就不再去吸收新知,這蠻可怕的。」

3.大學畢業前至少掌握一種外文

「講起來很老生常談,但是我覺得起碼把一種外文學好」,他說,「這個就是會讓你以後一輩子都多一扇窗去看東西。」語文並不是短期間能培養的能力,因此他特別建議大學時期一定要至少學好一種外文,將來才會更有能力接觸新聞、刊物、書籍等第一手資訊。

4.用行動證明自己有實踐的能力

他認為,現在的職場上最欠缺的是在口頭之外證明自己真的有實踐能力。「所以我覺得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學弟學妹大學的時候,找一件事情、找一群朋友、訂一個可行的目標,然後去做到它。」這件事情不需要很偉大,但要有一點點難度,以向雇主證明自己實踐的能力。例如,一起做一個電子周刊、拍一個影片,設定預期的讀者/觀眾並努力去達成,這些都可以附於履歷上證明自己有「get things done」的能力。以他自己的求職經驗為例,在成為外交官前,曾負責專案翻譯以及在新聞業工作。幫助他找到工作的不是臺大政治系本身,而是他以過往的經驗和作品證明自己的英文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5.學著接受挫折是常態

「畢業之後,會遇到很多比你更強、比你更優秀的人,你會遇到很多陰險的人、不想要看你成功的人。所以要有能夠去接受挫折的很強壯的人格是很重要的。你要說去做什麼準備的話,我都覺得不需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在踏出校園的時候,可以去面對這些風雨的那種個性。我覺得如果你有做到,那就夠了。」他以棒球比喻:好的打者打擊率有三成已經很不錯了,但那也表示十次打擊中有七次失敗,因此要學著接受失敗和挫折是常態。而他自己,也是在這樣屢敗屢戰的過程中成長,如去年選舉落選,他也沒有因此沉溺於挫折中,反而持續不懈地堅守崗位,並重新探索生命的價值。

回顧他的人生旅程,雖然並非總是有朝著明確的目標而順利的前進,但旅途中的每一片風景、每一種經歷、每一次摔跤,都累積成為生命成長的養分,使他茁壯而堅強。今天的他,依然需要面對職場上的困擾、職涯上的選擇,但他已能坦然面對每一個挑戰。「所以讓你成為一個可以接受挫折的人吧!」,劉仕傑堅毅地說道。

後記
本篇採訪於2019年6月,同年9月,劉仕傑於粉絲專頁宣布辭去外交職務,結束十一年的外交生涯。




人生沒有一個時間表-從電影特效化妝師、舞者到工程師

採訪/撰文:葉妮姍

鄭雯芠
學歷: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經歷:臺灣大學機車研究社長、電影特效化妝師、鋼管舞者
現職:優拓資訊軟體工程師


鄭雯芠大學就讀臺大政治系。畢業後首先成為一名電影特效化妝師,近年透過線上課程轉行成為軟體工程師。擁有豐富經歷的她,在人生路途上是一個勇於不斷踏出舒適圈、追求強大的女性。面對刊物主題「大學無用論?」,鄭雯芠認為大學對她來偏向「無用」,她表示在這個時代,總有各種方式可以學習,未必需要大學課程這個媒介。

在人生中,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時區

在一般人看來,鄭雯芠擁有一段較長的自我探索時期。高中時,因為崇拜公民老師,她選擇了臺大政治系。但真正到了大學,她發現自己對政治並沒有太大熱情,因此課餘時間都花在大量閱讀、看電影、聽音樂中。畢業後,她旅居過澳洲、英國,從事過電影特效化妝師、網頁工程師等職業。

在生涯的各個階段,她時常聽到「為什麼要做這個?」或是「是否會害怕轉換跑道失敗?」等問題。面對這些疑問,鄭雯芠表示:「我希望自己不斷踏出舒適區,做不擅長的事,這樣舒適區就會越變越大,像打遊戲時開地圖一樣。這是我這輩子一直在跟自己玩的遊戲。」她指出——人生沒有一個標準的時間表,並分享了網路上廣傳的一首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大意是說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旅途。有人年輕就登上高位,卻不久後離開人世;有些人年老才完成夢想,但幸運地能長命百歲。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但其實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時區有著自己的旅程。鄭雯芠說:「在人生這條路上,沒有一步是白走的。有些人很早就知道自己要什麼,有些人的興趣多元,花了很多時間尋找方向;有些人活得長,有些人離開得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依照個性和經歷的不同,路也不會一樣。」

雖然看似繞了遠路,但是鄭雯芠知道自己沒有白白地浪費光陰,她盡可能追逐感興趣的夢想,並嘗試讓自己擁有著更沒有遺憾的人生。心理學研究顯示,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放棄投入多年的職涯、時間和心力,而是在死前發現自己沒有嘗試實踐內心的夢想。此外,正是因為每個人的時間表不一樣,所以只要自己還有夢想、還未放棄,就沒有人可以說自己失敗;同時,也因為所有人的時間表都不一樣,所以沒有一種類型的人的可以代表「最好的人生」。

成為電影特效化妝師——在片場中認識了自己的能與不能

談及「如何成為電影特效化妝師」,鄭雯芠分享道當初接觸的契機是大學畢業後去澳洲時,遇到熱愛特效化妝的朋友並一起看了《特效化妝師大對決》的實境節目。當時,影片中血腥、鬼怪的特效妝吸引了她的注意,讓她覺得可以「創造」類似的效果是很有趣的事情。回臺之後,恰巧遇到臺灣特效化妝師開課,她便去報名上課。課程一結束,才剛學會特效化妝兩個月的鄭雯芠,就主動詢問工作室是否有相關工作機會,並開始了她特效化妝師的職涯。後續幾年,她開始在片場工作,協助前置作業如製作假肢,以及替現場演員進行特效化妝。她曾經幫警匪片《綁架者》製作受傷、彈孔、瘀青的特效,一個人負責了整部電影的特效化妝設計與執行。

雖然喜歡化妝,但鄭雯芠卻很不習慣在劇組生活。在工作的同時,她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個性沒有那麼喜歡與人接觸。她雖然相當享受「創作」的感覺,卻不太習慣應付人——但為了要拍攝好一齣戲,化妝師時常要和一群人綁在劇組數個月,緊密地朝夕相處。一個成功的化妝師,除了化妝技巧之外,更重要的反而是察言觀色、與人交際的能力。在團體活動中,一個安靜、不愛說話的化妝師,很可能會被他人貼上難相處和孤僻的標籤。「劇組的工作經驗,使我認識自己個性上的能與不能。」

除了個性以外,業界對女性不友善的氛圍也讓鄭雯芠感到不自在。她表示,臺灣的電影界是一個性別意識有待加強的場所。她曾遇過借「按摩」之名,隨意碰觸女性身體的導演,也遇過收工後硬邀女性去喝酒的工作人員。有一次,鄭雯芠遇到一位錄音師不停用訊息騷擾她,無視對方以後,對方改由把信塞到房間門縫,甚至打電話到飯店房間、到門口堵人等等。然而,當她嘗試反應和求助時,化妝組長的回應竟然是訕笑。組長不僅不幫忙,甚至還會在騷擾者出現時,開玩笑地對她說「你老公來找你了」。長期生活在這種對女性不友善的環境,使鄭雯芠時常感到不舒適和被霸凌。

學習鋼管舞、修習服裝設計——鍛鍊身體,平靜心靈,追求極致的美

在劇組的負面經驗,使鄭雯芠消沉了一段時間。當時的她,待在家中不停地閱讀,躲避與外界的接觸。然而,在鄭雯芠的內心,卻始終不甘心就這樣被社會現實打敗。因為貫穿她人生的,是一個始終想要追求所謂「女性的強大」的慾望。大學的她,曾當過機車研究社社長、參與劍道校隊,期望可以克服自己的弱點、打破性別的界線,不受拘束地做任何想做的事。

「她一直想變強,但不是以陽剛的路線去和男性硬碰硬—而是以具有美感、女性化的方式,溫柔卻有力量。」這是訪談時,鄭雯芠伴侶對她的評價。因此,在那段消沉的時間中,當鄭雯芠無意間於 YouTube 上看到鋼管舞的演出紀錄,頓時就被鋼管舞這項美麗又需要強大力量的運動所吸引。

「一直覺得舞者使用自己身體的方式,跟普通人不同,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每個動作都有自己的韻律感、節奏。」學習鋼管舞,讓鄭雯芠重新看待自己的身體。鋼管舞不僅是一種表演,更是一個挑戰極限的運動,舞者會時常在運動中受傷、留下瘀青,但於此同時,也會鍛鍊舞者心靈和肉體上的堅韌,這正是鄭雯芠所尋求的強大。

「我總是被美麗的事物吸引。」鄭雯芠認為,美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的態度,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各個選擇,都能實現這種態度。鋼管舞讓她擁有強壯的肉體和堅忍不拔的心智,這是一種身體與心靈層次的美。此外,鄭雯芠從小就喜歡塗鴉、做手工藝,她非常欣賞注重細節的工匠精神;在時尚風格方面,她偏好的「美」則是屬於五、六零年代的設計,經典又優雅。因此除了學習鋼管舞之外,她還報考了實踐大學開設的服裝設計全修班,想親手製作喜歡的服飾。由於在縫紉的時候必須安靜下來、有耐心地做,才能縫得漂亮、不車歪,當時的鄭雯芠花了所有的精力、專注力來創作。她形容那時的日子「洗滌了身心靈」,讓她重新享受獨處的樂趣,並沈浸在自己的成長之中。

經歷了這一段「復原期」,鄭雯芠逐漸意識到「人其實根本不需要畏畏縮縮地活著」。因為這世界上大家都是一樣的,煩惱著自己的煩惱,沒有人會一直盯著你看,也沒有誰是特別的。她表示:「無論之前你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那對你將來要怎樣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決定你人生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己。」

成為工程師——在社會上找到舒適的定位

為了尋找自己在社會中合適的位置,鄭雯芠在復原期之後,決定再給化妝工作一個機會,她希望能繼續從事喜歡的創作工作,脫離較惡劣的劇組環境,轉而朝向時尚、美妝領域發展。鄭雯芠前往英國進修,拿了倫敦 Academy Of Freelance Makeup 的證照,去了紐約時裝週,跟隨彩妝大師學習。此外,她也試著在不同的領域找尋更多的可能性。2018 年初,鄭雯芠無意間發現臺灣工程師胡立所開設的「程式導師實驗計畫」線上培訓課程。在加入計畫之前,鄭雯芠並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或適合寫程式,但她還是決定嘗試看看。「反正先試再說,大不了就像愛迪生說的:I have not failed. I’ve just found 10,000 ways that won’t work. 」

雖然當時課程已經結束招募,她還是積極地寄信給計畫的負責人,負責人也受到她電影特效化妝師身分、英國留學的背景所吸引,提供她加入計畫的機會。然而,兩年前的她,不僅沒任何程式背景,對電腦甚至不是很熟悉。因此,一學期課程結束後,鄭雯芠覺得自己能力仍不足,於是又主動報名第二期的課程,並且把前一期的作業,全部重做一次到滿意的程度。全力衝刺的時期,她甚至每天花超過十小時學習,從早上六點起床,一直研究到晚上睡前。在一年的努力下,鄭雯芠帶著自己精心完成的作品,開始尋找工作,並在面試時充分展現了她在學習上的野心和積極。最後,她順利錄取許多公司,連課程導師都相當驚喜她找工作的過程如此順利。

目前的鄭雯芠,在優拓資訊擔任軟體工程師,而對渴望挑戰自我的鄭雯芠來說,瞬息萬變以及需要不斷學習的網頁開發領域,是一個相當夢幻的工作。此外,因為大部分都在解決電腦的問題,這也使得不喜歡與人接觸的鄭雯芠,可以既享受創造的快樂,但又不需要處理太多的人際煩惱。面對自己性格上的獨特之處,鄭雯芠認為,一旦接觸到不擅長的事物,應該要特別投入、嘗試去做,並把它處理好。經過這些年,她覺得自己已經盡力地去克服過,並幸運地找到一個順應自己個性的舒服方式。「我花了很大的努力去面對挑戰,也逐漸學著接受自己。找到以上兩者的平衡,我覺得就可以了。」

大學只是人生旅途的一環

最後,回顧刊物主題「大學無用論?」。擁有豐富學習經驗的她,認為大學的用處,其實僅僅是讓學生在脫離義務教育後至工作之前,擁有一段自我探索的過渡時間。因為在大學以前,學習內容都已經被體制決定;直到大學後,人們才擁有一些決定學習方向的自由。然而,習慣自主學習的鄭雯芠同時也覺得,在這個資源豐富的時代,即使沒有大學,學生也可以輕易接觸各種學習資源。因此對於那些已經有明確方向並了解自己的學生,鄭雯芠覺得其實不一定要讀大學,並鼓勵學生「可以直接去學你想學的東西」。

鄭雯芠認為,大學就是一個探索自己的過渡時間,但對人生的探索,卻也不會因為大學的畢業而結束。對於那些在生涯上,時常覺得焦慮並且害怕跟不上他人腳步的人,鄭雯芠溫柔地說「這是你自己的旅程,好好看著自己就好。」—因為人生沒有時間表,沒有人能跟別人擁有同樣的世界,每個人都會走出自己獨一無二的道路。


★更多資訊請上職涯中心網站首頁最新消息或本中心求才求職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