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訂閱/取消訂閱歷史回顧 第73期電子報  2014.6.2

最新活動


    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簡稱「職涯中心」,主要提供在學同學及畢業校友有關生涯規劃與就業所需的各種資訊及服務。近期活動如下:

  1. 歡迎同學至「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UCAN」,免費做線上職能測驗!
  2.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UCAN」可協助大專學生瞭解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更有目標、更有動機的強化相關職能,教育部發展「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UCAN),結合職涯探索及職能診斷,以貼近產業需求的職能為依據,增加學生對職場趨勢的暸解,並透過自我診斷,提高職場競爭力。
    目前診斷平台能提供同學職業查詢、職業興趣診斷及職能診斷等等服務。

    平台網址:http://ucan.moe.edu.tw
    使用方法:
    1. 請由首頁左邊使用者登入
    2. 直接點選帳號申請
    3. 依流程指示操作即可完成帳號密碼之申請
    4. 並且能開始做測驗,完成測驗後可以馬上得到結果。

    ◎同學若有問題,可直接由網頁與平台之"聯絡我們"提出問題或與職涯中心聯繫
    TEL: 3366-2046;MAIL:career@ntu.edu.tw


  3. 職涯適性評測
  4. 職涯中心目前推行職涯適性評測並提供諮詢,同學可以個別報名職涯興趣測驗,測驗是採用成人生涯興趣量表,時間約需20~30分鐘,並將於測驗結束後提供諮詢,協助同學了解測驗結果。

    ◎有興趣同學請職涯中心首頁 >> 學生 >> CPAS職業適性診斷測驗 >>填寫表單後來信預約
    TEL: 3366-2046;MAIL:career@ntu.edu.tw



 鄧雅云:勇敢追尋夢想──談廣告與學習力

文/黃珮慈 照片提供/鄧雅云 




畢業於台大國企所,活潑熱情的個性於談話之間表露無遺。
現任職於奧美互動行銷公司,對於廣告與數位行銷領域業有許多堅持與理想。


還記得前陣子長榮航空「I see you。你的眼界可以轉動世界」的廣告嗎?或是孔雀餅乾「你的吃法,我來示範」中各式創意的吃法?又或是遠傳電信的「開口說愛,讓愛遠傳」?相信大家對於這些廣告都不陌生,也對於其中有質感、具創意、真情表露的畫面回味再三。沒錯,這就是廣告的魅力。


出國開拓視野

在國企所求學時期,因為了解自己個性較open-minded,鄧雅云決定前往美國交換學生一年,也的確在這段珍貴的經驗中大開眼界。「原本以為美國人的思想都很開放,但是在我學校所在的紐約中北部其實很保守,甚至很多同學不太知道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對我來說很新鮮,打破之前對美國人的一些看法。另外讓我思考的點是很多人認為美國人比較隨興、很high,可是其實他們對於法律的遵守和公民的素養很高。比如說車子看到人即使沒有紅綠燈也會禮讓,或是在迪士尼裡面除了玩樂之外還有很多培養教育小孩的知識與理想,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我那時觀察到,台灣似乎比較少這種跳脫出課堂以外、生活中思考學習的東西。這段經歷中,我會開始發覺以前都是好好一路念書上來,反而比較少深入思考如何繼續生命。不過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比較多元化、也比較多不同的想法,這是一個好現象,因為生活中多一點個人的獨立思考跟學習機會是好的。」



勇敢踏出夢想的第一步

返國畢業後,不巧遇到金融海嘯,當時工作不好找、選擇不多。因為家人覺得當公務員比較穩定,所以鄧雅云第一份工作幸運地考進台北捷運公司。雖然任職一年多間遇到的主管都不錯,但因為自己的個性不太適合,所以決定離開,「當自己真的去做然後發現不適合,就會更勇敢地多方嘗試。」

談起為何後來選擇走廣告業,鄧雅云說:「一開始並沒有考慮廣告業,因為對傳播領域接不深。後來因緣際會有朋友建議說我的個性很適合,就一腳踏入試試看。一般來說很多人都對行銷有興趣,但現實面大品牌鮮少雇用新鮮人,且在企業內,通常只會接觸到單一品牌。」鄧雅云考量到傳播產業可以在短時間接觸大量的客戶、大量累積不同的經驗,「這些歷練是很紮實、可貴的,對於未來想要留在廣告業還是往其他行銷領域發展來說,都是寶貴的經驗。而奧美互動行銷是以數位行銷為主,由於我個人對網路很有興趣,所以選擇朝這方面發展,希望可以快速累積經驗。」

進入廣告業後,有趣的工作內容讓她感覺海闊天空,天天都充滿豐富多元的體驗。鄧雅云笑著說,「我以前念台大時,大家覺得考試沒考好天會塌下來;但是現在我工作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有設計、文案、程式動態,甚至到攝影公司、製片公司等等,會發現讀書和文憑其實不是那麼重要。真正有一技之長和專業的話,絕對不會怕找不到工作。」


瞬息萬變的時代,需要最強的學習力

廣告業是個辛苦而且變化快速的行業,所以要有非常強的學習動機跟熱情,鄧雅云充滿熱情與自信地說:「工作上會接觸到很多不同領域的客戶,要得到客戶的信賴就必須自己很用功、事前做很多功課,也需要一直維持這樣的熱情,願意幫客戶想得比他還要多、比他更在意他的品牌與活動,才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說真的,廣告業很累,但是它學習的密度跟速度是很高的。我進奧美時對自己只有一個期許:就是每天都要很認真的學習,把每件事情都做好。」

為什麼會特別對數位行銷領域懷抱著熱情呢?「我是個比較貪心的人,或可以說是左右腦平衡並用的人,對很多事情都很有興趣,例如我可能對專精數字的工作沒辦法,但是若需多方兼具一些基本能力,我可以做得比較好。加上我心裡期待工作是要愉快的,辛苦沒關係,重要的是有收穫有意義。選擇奧美互動做數位行銷跟我興趣很廣泛有關係,我希望工作內容活潑,而不是天天都只做某一種類型的專案。」在廣告業中,數位的發展最為快速,像前幾年大家都只是單純做網站、banner廣告,但現在有QR code等方式和手機結合,未來行動裝置會有更多可能,如google glass這種穿戴設備。不斷有新的東西改變,這就是數位行銷與廣告業令人著迷之處。


深入了解目標客群需求

同一個商品要打入市場時,在不同的傳播管道中會有不同的做法。對於看報紙的族群、使用手機或是上網的族群,設計的訊息角度跟方式就會不一樣。「現在的廣告不可能只單一做某個channel,比如說IKEA,你可能會在電視上看到它的廣告,你可能會在網路上看到它的banner,如果是會員你可能還會收到他的eDM,你到實體店面還會有折扣等等,我們稱之為360度的傳播。」

有別於一般大眾接觸到的線上電視廣告,數位廣告可以很精準地對目標客戶群溝通,做精密的tracking,「比如說你看到的yahoo廣告,會針對不同年齡層做出相應有興趣的廣告,年輕的二十歲的人就有比較高的機會看到tutorABC或是104的廣告。」

說起印象深刻的專案,鄧雅云眉飛色舞地說起與客戶IBM合作的數位專案,打破一般IT產業較傳統嚴肅的方式(舉辦seminar、正式的報導文章),而是用活潑生活化的方式與客戶對話。「大家對工程師的印象都是宅宅,喜歡打電動、看漫畫等等,所以我們用他們喜歡的format溝通,他們會比較能接受。透過採訪一些IT人,我們去傾聽他們的心聲,找到消費者洞察。IT人都覺得自己角色卑微、只是被叫來修電腦的,工作沒甚麼價值。我們就從這個點切入,其實IT人可以做的不只這些,扣進他心裡的聲音,告訴IT人他們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透過建置一個IT人的社群平台,讓他們來分享心聲、討論等等;並將所有工作上碰到的痛苦情境畫成漫畫,例如每天都要修機器要加班,然後只要有機器壞了就要被call回公司沒辦法好好休假。「最終目的是要幫助IBM跟這群IT人溝通。背後傳達的訊息是告訴他們,你的工作困境與痛苦,IBM都了解,而且透過IBM的產品與服務,可以為你的工作加值,不用再一天到晚花時間修機器和排除故障。」這個平台不但成功建立起客戶(IBM)與目標受眾(IT人)的雙向對話,也獲得了亞洲區數位獎的肯定。



廣告業需要的能力──把自己當作一塊海綿

當我問到廣告業的學歷門檻時,鄧雅云認為雖然研究所畢業會有比較紮實的邏輯訓練,對於重視策略思考能力的數位行銷領域會有幫助,但廣告業並不會以學歷當門檻,而是看你是否有強烈的動機與學習進步能力。

以廣告業務來說,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很強的學習力和主動的態度,太內向或是害怕與人溝通互動的,可能就不適合。「現在的年輕人很習慣網路的溝通,也就是只打出一句話而非一篇文字,但是我們的工作常常會需要正式的溝通,所以更要加強文字能力及溝通技巧。」

鄧雅云也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常因家裡照顧得太好會比較被動,在工作需要換一個心態。「在學校可能是老師派一個功課給你,你再去讀、去考試、去準備。但是在工作上你必須主動去發掘問題,並在問問題之餘可以主動地提出解決辦法,很多年輕人在提問題的同時我會觀察他是否會自己想辦法。第一次不會問完之後,下一次是否可以舉一反三。因為未來要獨立面對客戶,所以是否可以自己找出答案甚至預先想到問題,都是很重要的,不能再是一個指令一個動作。」是否具有主動性跟積極性,是衡量是否適合廣告業的關鍵。一般來說,台灣學生比較守規矩,老師沒說我不敢做、老闆沒說我也不敢問,但是廣告業就是要自己先想好所有的可能性跟相對應的對策。

面對奧美公司這樣全球性的組織,鄧雅云認為應該更努力,願意把自己當成是一塊海綿去吸收,從最基礎學起。「我有看到一些新人比較眼高手低,會認為說我已經從國外唸書回來或是從某某大學畢業的,為什麼近來還是做庶務類型、非常基本的工作?但是每個人新進一家公司都是最菜的,一定會接觸到很多dirty jobs,只是說你在做這些事情的同時,旁邊是有很多東西值得你去觀察學習。所以要調整好心態,而且要耐操。」就像鄧雅云所說,相信我們只要秉持著海綿般的學習態度,一定可以有發光發熱的一天。




  • 企業導師請益之旅現場直擊

  • 公司:格林文化
    時間:2014.5.7

    撰稿人:林月先同學

    台大職涯中心於102-2學期規劃了十五場「企業導師請益之旅」,帶同學親臨企業內部,並由企業主管擔任導師,提供企業資訊與職場建議。而今日(5/7)則是第九場,共計十一位同學參訪格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講演開頭先由參與同學自我介紹,除了兩位同學分別來自生農、生科學院,其餘同學皆來自文學院,不過幾乎每位同學皆表示「我也是看格林童書長大的!」緊接著,張玲玲副總經理即拿出一疊繪本開始與同學分想格林文化的工作內容。

    「什麼是圖文書?」她分想最喜歡的畫家安東尼布朗的作品《當乃平遇上乃萍》,帶同學理解畫面如何藉由細節說故事。另外,她也展示數本從世界各地蒐集而來的稀有繪本,各式裝禎超越同學們對圖文書的想像。

    格林文化是一家深耕繪本市場的出版社,十本書中只有一本是文字書,其餘皆是圖文書。張副總表示格林文化特殊之處在於「自製書」,一般出版社的稿件來源有二:尋找國內稿件或爭取國外版權,而格林文化的版權書、自製書則各占一半。一般出版的工作流程大至是翻譯、潤稿、排版、封面設計、校稿與行銷宣傳,但在格林文化,若為版權書,文字還需經大幅改寫,以符合兒童閱讀語彙;若為自製書,則要從故事發想開始,還要尋找風格適合的畫家。

    「作圖畫書如拍電影。」張副總說道,編輯需將一個完整的故事切成數張不完整但又具連續性的圖,因此具有創意與邏輯能力尤其重要,語言與文字敏銳度只是基本能力。接著,畫家會根據此「分鏡圖」畫一份草圖,而編輯則要負起考據之責檢查圖的連貫性、是否符合時空等細節,「主角的頭髮不能忽常忽短吧!」她笑著補充,這是一個不斷溝通的過程,分鏡圖、草圖會不斷修改以達到最好的故事效果。

    圖文自製書的版稅會預付給創作者,因此出版社有很大的銷售的壓力。若一本定價兩百五十元的書,版稅為10%,預付二十一萬,則至少需要約八千本才能達收支平衡。不過張副總信心十足地宣示「本本賠錢還是要做!」,自製書是格林文化的重要資產,格林文化除了店面販售、直銷外,最大的資金來源就是自製書的海外版權。

    最後,格林文化創辦人郝廣才先生意外現身。他補充表示,台灣出版市場小,必須拓展國際市場,而格林文化已是國際化數一數二的出版社之一,且自製書雖無版權書在國際市場的銷售保證,但若成功則利潤可觀。不過,出版業是需長期累積的產業,「偉大的事不是做一件事就偉大,需要靠平常好事的累積,累積成習慣、反應,時機成熟,自然就偉大了。」因此把每一本書都做到「好」就是格林文化目前的方向。郝先生最後勉勵同學,若想改變世界就要投入不成熟的系統,嘗試無中生有、創造性的事物,「人多處無風景,當你有能力時就挑難走的路吧!」


    公司:格林文化
    時間:2014.5.7

    撰稿人:外文系四年級 王宇莉同學

    回想參訪格林文化的前夕,心情難捺興奮和緊張。興奮的是,終於有幸一探伴我走過童年歲月、仍持續在我人生中刻畫軌跡的文化養分源頭;格林之於我,用「夢寐以求的工作場域」形容毫不為過,但其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卻在我心頭隱隱添上一絲不安與怯懦,擔心自己不符合格林的期待,也害怕格林在我心中幻滅所帶來的失落。然而,我多慮了!在格林內部的三小時中,三位與談分享者的提點讓我確定自己的性格很適合格林「不斷抱持樂觀態度面對新挑戰」的工作態度,即使格林的經營理念與製作方向與我的想像有些差異(是“good difference”!),卻也激發我重新檢視自己的位置,思考自己如有幸加入格林的團隊,能為格林提供怎樣的不同觀點。

    一步入格林,我不斷告誡自己:「冷靜冷靜!」,卻怎樣也無法壓抑內心的激動、小粉絲模式遂立刻啟動——明亮寬敞的工作空間淡香浮動,環牆而立的書架上琳琅滿目、像是把人摟進用精簡文字與色塊織就的懷抱,不妙!誰能抗拒在這裡工作的誘惑?我不能控制地咧著憨呆的傻笑四處張望(甚至腦中小劇場已經一路演到安靜閱讀的孩子在旁陪伴我在沙沙書頁翻動聲中埋首工作),直到張玲玲副總編輯搬著一大落書進會議室我才斂色佯裝穩重(直到踏出格林才又任憑內心的雀躍情緒亂迸)。張副總編以溫軟的聲音簡短介紹自己的背景、格林創立的初衷、以及格林與一般出版公司形態上的差異:格林的特出處在於先有發想而後尋求繪者合作的自製書,由於創意發想時常需要借助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位置,以求呈現豐富多元的題材,因此擔任格林的編輯並不墨守自己原先的本科專業,而有許多接受不同領域知識活水的機會與必要性,有別於一般企業的一成不變,這點十分吸引我。張副總編提到《大師名作繪本》系列源於詹宏志先生的策劃,核心發想是將文學作為歷練孩子的重要課題;我想起這學期在「近代歐洲社會與閱讀文化」課堂中得知「圖書館」一詞指的不只是「有牆的實體圖書館」,還能指「彙編多源材料的套書」,《大師名作繪本》很成功地詮釋後者,我想身為忠實書迷的我無法客觀地評價自己是否在這套羅搜不同地域、文化、體裁的故事的迷你圖書館中獲得歷練的程度,但這套書無疑啓蒙我對文學的熱情、更成了我選讀外文系的長效催化劑,有志憑藉圖文載體成為不同文化與世代的橋樑(在接觸批判理論之後,我瞭解這個天真的志向需要考量到其背後的複雜運作模式而須作修正,然而我始終相信文字具有改變的力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張副總編強調編輯不但需要創意,更需要邏輯概念。創意展現在自製書的在內容與形式上的構思、選任風格最能完整表達出該題材的繪者,而看似與文書性質八竿子打不著的邏輯概念則展現在與繪者來回討論、檢視草稿時於細節處力求連貫性與統一,而製作一本書的流程,則有賴目前任職格林文化、同樣畢業自外文系的賴映竹學姊借由一本關於「大小對比」的自製書如何從無到有誕生的例子具體呈現在我們眼前。

    最後登場的是郝廣才總編,我對這個意料之外的安排感到非常驚奇(中間休息時間我被一間沙發上堆滿東西的開放式辦公室吸引,遂冒著憨膽往裏頭一瞥,正巧看見貌似嚴肅的郝總編,太措手不及了只能打著哆嗦躲回會議室)!有別於前兩位分享者,郝總編採用問答方式進行回應,我個人問的問題不大高明,但是從共行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與郝總編的答覆中獲益良多。針對格林的自製書似乎少見本土的題材、以及配合的台灣繪者一問,郝總編分析原因出於台灣題材不夠、人才不夠應付出版量的考量,強調唯有國際性的製作團隊才能生產國際性的題材、才有國際市場。這點其實我抱有懷疑:舉例來說,對於《大師名作繪本》我自然感念在心,但是回顧生命經驗,我發現自己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連結十分薄弱;我不禁思索,該怎麼在開闊台灣兒童讀者眼界之餘,兼顧與這塊土地的聯結以及本土文化的傳承。從大二開始我陸續接觸後殖民文學與亞美文學,因而更加留意各式文本中「他者」如何被再現,我很好奇,透過文學、透過繪本再現這塊土地上的人景風物,在國際上是否也有舞台?即使語境稍有不同,郝總編一句「邊緣才會有力量,邊緣才是最大主流」卻很能引起我的共鳴,我直覺聯想到後殖民理論家 Homi Bhabha 強調的便是夾處在所謂主流文化霸權中的罅隙力量。如果有機會在格林文化工作,我希望能透過童書這個探及型塑自我身份認同本源的載體,提供一個批判性的平台,不只在引介主流論述之餘偷渡他處狹縫文化的聲音,更期許將台灣的觀點帶往國際,締結一個由邊緣文化組成的聯盟。

    身為大四生,我不免對未來感到焦慮,而在我決定未來人生仄徑方向前,我將赴美國進修一年,研讀少數族群與亞美相關論述。出版業一直是我欲求的職業方向,然而指導教授希望我往學術的高塔邁進、父母則希望我考取公職,這些壓力讓我在將近人生交叉口的關頭彷徨。「讀到臺大了,就不要再選擇安穩的工作;身為女生,反而走不同道路的機會變大」,郝總編的一番話聽在耳裡感受著實深刻。或許我不會成為偉大的人,但是我終會找到自己熱情所在,在推陳出新的挑戰中堅持把事情做好,或許哪天回頭一看,我也能欣慰地肯定自己邁下的點滴足跡。

    謝謝格林文化,謝謝臺大職涯中心。這是一個即將離開校園的學子所能收到的最好的畢業禮物。


    公司:里仁
    時間:2014.5.9

    撰稿人:園藝暨景觀研究所 梁智超同學

    搭著臺灣大學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的順風車,我們有幸造訪致力於營造有機家園的里仁公司。一走進門庭若市的里仁超市,看著婆婆媽媽們此起彼落的呼喊著門市人員,詢問新鮮蔬果的來源與保存期限,這是位在里仁門市販售的情形。

    里仁作為有機商品的通路商,目前已在臺灣成立98家直營店,透過直營經營的方式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施行。為了在臺灣各地推廣有機農業,與農民採取契作方式保障農民基本的生活需求,使農民無須擔心所生產的有機商品無處可銷售。近幾次的食安危機更加凸顯出里仁致力於對環境、人類及食品友善的理念是在正確的道路上,透過營造與生產者、消費者互助、信賴的方式,達到對生態保護、經濟發展、及食品安全三贏的局面。

    想要進一步了解里仁或是其他企業營運模式嗎,趕快報名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的企業導師請益之旅。


    李總經理分享里仁成長的過程及對於有機發展
    的看法,施比受更有福是李總向大家傳授的開心秘訣

    誰說有機蔬果一定又醜又小,
    看看這一顆又一顆肥美的木瓜

    架上陳列各式各樣的有機商品,各個產品開發
    的初衷皆是為了幫助農民解決採收後的問題


    公司:TI台灣
    時間:2014.5.15

    撰稿人:工程科學與海洋工程所碩一 張喬陽同學

    參加企業導師之旅之前有先瀏覽過德儀的官方網站,頓時才發現原來德儀產品的應用並非印象中的狹隘,舉凡汽車電子、通訊設備、感測器及投影機等等領域都可以發現其蹤跡,在科技產業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本次活動是參訪位於中和區的封裝測試廠,一進入門口,隨即看見外國人與員工正在討論開會,小型會議室中也有員工的課程訓練,然後我們跟隨任職於製造部門的學長實際參觀產線上的實際情況,學長也很熱心的為我們講解廠房內每一區域的工作內容,並介紹IC封裝的流程及細節,從Wafer saw、Wafer bond到Molding、Top mark、Open short test等等,使我們更實際的瞭解整個封裝作業過程,而且還可以看見機台的運作情況。

    除了產線的參訪外,HR部門也為我們介紹德儀的歷史、企業價值與文化以及培訓人才的一系列計畫,當中,就如同HR所說,TI不僅是Texas Instruments也是Training Institution!尤其對學生或新鮮人更是不吝嗇的提供許多訓練,例如:各種暑期實習、領袖菁英海外培訓計畫及科技菁英培訓計畫,德儀肯花大錢培訓新人,期待他們的未來是能夠影響全球,對大家來說真是莫大的鼓舞!此外,目前正在培訓的學長也分享經驗給我們,讓我們看見在LDRP中是具備什麼特質的人。

    感謝德州儀器願意給我們機會參訪,從過程中,我逐漸瞭解招募職務的工作內容、德儀的企業文化、封裝測試廠的實際運作情形、半導體的相關技術以及人才培訓的內容。對我來說,不僅認識業界的實際情況,並發現自我需要強化的能力,利用在學期間提早準備,此趟請益之旅真是獲益良多!


  • 最後一哩-邁向職場工作坊,讓你準備充分,前進職場!!

  • 職涯中心為強化臺大同學的職場競爭力,協助同學順利進入職場實習或求職,擴大原有的履歷面試工作坊,自102-2學期起開始辦理「最後一哩工作坊」課程,聘任知名職場專家,規劃包括履歷撰寫及模擬面試、簡報技巧、職場髮妝及穿搭等一系列主題課程,協助臺大同學為踏入職場做最好的準備。102-2學期共計辦理10場次共計34小時的工作坊(場次表如附件),強調互動與演練,開放報名後即場場額滿,迴響熱烈。


    5/16履歷撰寫及模擬面試工作坊-嚴顧問與同學模擬個人面試情境


    5/16履歷撰寫及模擬面試工作坊-同學模擬面試討論情形


    05/20職場基礎髮妝實務-同學互相練習化妝技巧


    05/20職場基礎髮妝實務-講師教導同學如何挑選粉底色號



  • 可勵爾CAREER小學堂

  • 臺大學務處職涯中心於2014年再推出的全新課程—可勵爾CAREER小學堂,特別聘任職場大師親自授課,貼身教導,幫助同學練就一番強大的溝通力及禮儀力,為就業做最好的準備,成就幸福職場人生!本學期小學堂系列課程共10堂,滿意度高達95%,相信同學都能收穫滿滿,能提早為進入職場做準備。


    主題:APEC人際風格自我開拓

    撰稿人:經濟系四年級 吳盈萱同學

    在人際風格APEC這堂課當中,倪肇強老師將人格型態區分為四種不同的基本型態,並透過內在我、現實我、社會我以及實際我,讓我們可以更加透徹的了解自己。原本對於自己的人際風格並不清楚,但是經過這堂課後,我才真正地發現自己個性中最深層的問題,老師也毫不保留的提供一些意見讓我們可以有改善的方向,讓自己可以更輕鬆的面對不同風格類型的人,進而做到「用別人喜歡的方式,對待他們」。


    主題:我行我塑_打造職場形象

    撰稿人:經濟系四年級 吳盈萱同學

    在我形我塑這堂課當中,林婉如老師針對每位參與的同學,對於我們希望展現給別人的感覺提供意見,因為我的身高並不高,所以老師建議我不要將頭髮留太長。我希望給別人專業、成熟但不強勢的感覺,而老師建議比較正式的場合能將頭髮盤起來,並且適合穿篇粉色系的上衣,就可以中和黑色西裝外套的俐落強勢的感覺。而這麼多的搭配方式,僅僅只是塑造自我形象中的一小部分,還有許多則是由聲音、姿勢、表情與身體動作來表現,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聽老師談其他的內容。



  • 臺大實習計畫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nternship Program, NTUIP

  • 為縮短產學落差,促進學用合一,讓臺大人成為就業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人才品牌,為企業培養最優人才,與企業達成學用雙贏的良性循環。自本(2014)年度起,全面推動「臺大實習計畫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nternship Program, NTUIP」

    相關活動如下:

    05/27(二)10:00臺大實習計畫NTUIP全面啟動記者招待會

    05/29(四)14:00 NTUIP—成功實習的秘訣

    06/11(三)14:00 臺大實習計劃NTUIP企業人資分享會



★更多資訊請上職涯中心網站首頁最新消息或本中心求才求職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