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報區 │ 訂閱電子報 │ |
第三屆年輕天文學家交流會報導 | 第二屆物理生物與生物物理學者交流會報導 | |
2023/3/17-19 | 2023/4/29-30 | |
年輕天文學家交流會的主旨為協助年輕天文新進人員在研究計畫撰寫、學生的指導與教學、社區推廣及服務等面向,提供不同世代的經驗傳承與討論。在研究部份...
|
會議講員除物理領域研究人員,更邀集生物學家如中研院細生所李奇鴻所長、生化所何孟樵副研究員、分生所陳昇宏助理研究員、生醫所徐經綸助理研究員等發表演說...
|
|
物理實作平台年會報導 | ||
2023/5/6 | ||
會議中邀請六位各校教師分別分享在學校中關於教學實驗所做的創新,課程如何安排,以及這些創新之後學生的反應及回饋是否正向。
這些不同程度的改變在一學期實驗課、多學期實驗課或是全校性普通物理實驗的改變,也討論了因應疫情以線上教學的方式如何做實驗課的規劃。與會者大多是各校對於改動實驗教學方法有意願的教師們,彼此討論及分享不同的教學環境,如何安排及規劃有特色的實驗課程。而這些改變,是否真能刺激學生有正向的學習... |
── 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溫昱傑助研究員領導團隊研究成果
撰稿 / 陳宣豪 (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帶電水界面」主導許多自然現象,與各種地質、大氣、生物和技術應用有關,對於先進觸媒和能源儲存裝置的發展非常重要。以環境為例,水的pH值很難匹配礦物表面的中性pH值,所以界面處會有表面電荷,當礦物溶解或生長而改變礦物表面電荷及周遭水溶液的離子組成時,會影響海洋...
|
── 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洪崧富助理教授參與跨國團隊研究成果
撰稿 / 許芷辰 (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日常食衣住行中,現代人過度仰賴石化工業產品、燃燒化石燃料作為能源推進,以上種種釋放的二氧化碳作為溫室氣體將引發一系列氣候變遷事件,於是各界單位無一不在尋找、開發永續新科技。利用電化學原理將二氧化碳還原成其他能在能源產業中帶有經濟價值的產物,除了能減少碳排...
|
── 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楊明德特聘教授領導團隊研究成果
撰稿 / 黃愷翊 (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無人機越來越常被應用在精準農業,相較於衛星影像必須配合其運行週期且拍攝解析度較差,無人機具有快速、方便、低成本的特性,可在較低的高度飛行,有助取得更加清晰的物體影像,相當適合作為農作物生長的監測工具。目前無人機影像已成功使用於作物分類、雜草檢測和生長監測...
|
── 逢甲大學統計學系陳婉淑特聘教授參與跨國團隊研究成果
撰稿 / 陳婉淑 (逢甲大學統計學系特聘教授)、科學推展中心編輯部
COVID-19大流行在東亞國家/地區的發展與西方國家發生的情況截然不同,值得深入了解並發現具洞察力的訊息。研究團隊透過英國牛津大學COVID-19政府回應追蹤資料(OxCGRT),評估政府對疫情所採用之措施,其專注在日本、韓國、香港和臺灣東亞政府當局的回應上,並特別強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