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歷史報區  │  訂閱電子報  │ 

臺灣響應聯合國「IYBSSD─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系列活動啟航        2022年臺美合作計畫年度審查暨研究成果研討會報導
2022/8/15   2022/8/9-11
「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IYBSSD—臺灣系列推廣活動」啟動典禮,蔡英文總統親臨到場,並為啟動典禮鳴笛啟航。系列活動以「扎根科學,永續臺灣」為旨...
 
國科會與美國空軍基礎科學研究中心的合作始於2002年,一直維持良好而密切的合作關係,共同致力於奈米科技的發展,且取得傑出研究成果。2021年起雙方研議新的...

 

── 中央大學物理系郭家銘教授與地科系陳建志教授領導團隊研究成果
撰稿 / 張鳳吟 (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渺子成像術的實際應用最早可追溯回1950年代,Eric George利用蓋格計數器推估澳洲礦坑隧道上方的岩層厚度,但初期的相關研究並不多,一直到這世紀初一些突破,大家對渺子成像術的興趣日益俱增,成為近期蓬勃發展的研究領域。臺灣於2019年推出「沙克爾頓計畫」,旨在鼓勵國內...

 

── 臺灣大學材料系陳俊維特聘教授與中研院原分所余慈顏副研究員領導團隊研究成果
撰稿 / 蔡宜靜 (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為改善能源問題,各國更是陸續提出「2050淨零排放」計畫,淨零轉型不約而同的成為各國的目標,綠色能源的發展更是「淨零排放」的成敗關鍵,然而替代能源的最佳首選——太陽能更是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也因此光學性質優異的鈣鈦礦材料(Perovskite)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黃崇源教授領導團隊研究成果
撰稿 / 楊渝惠 (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黃崇源教授及柯伊娜研究學者自2020年起,以距離較遠的高紅移類星體為目標,進行光譜觀測與分析,意外發現了紅移約6.5的蝎虎座BL天體。蝎虎座BL天體為黑洞的一種,當黑洞質量高達一百萬個、甚至數百億個太陽那麼大,就被稱為超巨質量黑洞。大多的大星系都有一顆超巨質量黑洞...

 

── 政治大學統計學系余清祥教授領導團隊研究成果
撰稿 / 鄭淳澧 (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網球大滿貫賽事是全球最重要的年度網球賽,單打比賽會有128名選手參與,採單淘汰制,即需要127場比賽才能決定冠軍。此研究中採用Glicko模型,並利用EDA(探索式資料分析)引入新的變量,評估可否提高模型的預測準確性。Glicko模型是一種在職業西洋棋中的貝氏(定理)分析方法...

 

 

      
瑞士科學家們發現一種具有記憶性的化合物
@ 明日科學
這些像玻璃的功能性設備,在速度、能量消耗及小型化方面,都可能勝過典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子產品,且能提供仿神經型態電腦...

研究發現無線傳輸能量技術 未來有望直接透過空氣充電
@ 明日科學
研究人員使用紅外線雷射光,來發射功率400毫瓦的光到至少30公尺的距離處。這足夠對小型感測器進行充電,雖然隨著時間演進下去...

比普通鑽石更堅硬!太空隕石發現「神祕鑽石」
@ Technews
藍絲黛爾石比常見立方結構有不尋常的六邊形結構,主要從太空隕石發現,可能起源於數十億年前與小行星發生災難性碰撞的矮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