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89期(電子版35期)2007.09.15

小編來報報
  • 小編來報報
  • 服務停看聽
  • 從鬼稻到蓬萊 Rice: from Wild to Mild
  • 田邊光彰與我和蘭香會
  •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藏品展系列三:漢代陶器特展
  • 線上文學書房學習英語的好幫手
  • 熱烈歡迎新鮮人!「新鮮人導引」活動
  • 新生使用圖書館注意事項
  • 醫分館9-10月講習課程
  • 互動你我他
  • 原住民族月活動—原民中心博碩士論文展與導覽活動
  • 醫分館醫學9-10月電影欣賞節目表
  • 多媒體服務中心新鮮主題推薦 — Bonjour, Paris!‧日安巴黎
  • 2007年4至7月期刊捐款贊助芳名錄
  • 2007年7月台大人文庫捐贈芳名錄
  • 細說校史館
  • 【校史漫談部落格】96年9月號
  • 小編來報報

    新學期新氣象,本期館訊非常有看頭,新鮮人導引及使用圖書館事項,要抓住新生的眼光外,醫分館還安排了圖書館目錄使用及資料庫講習課程,有興趣的人可以多加注意及參與!還有還有,在國際化的社會裏,英語能力舉足輕重,「線上文學書房學習英語的好幫手」,著實提供學習的訣竅!美學是不分日夜的,只要有心,處處皆學問,在這個月份裡,讓我們好好感受漢代時期陶器之美以及鬼稻的故事,既美麗又科學的呈現。

    >>回目次

    捐贈暨開幕儀式:2007/09/18 10:00


    展覽日期:2007/9/18~2007/10/31 (特藏組開放時間)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五樓特藏資料展覽區

    我們每天吃的白米是怎麼來的?早期臺灣的野生紅鬚稻,為什麼被稱為鬼稻?鬼稻的祖先來自何方?又是如何飄洋過海落地生根?從野生稻到農民悉心栽培的蓬萊米,臺大圖書館將帶給您稻米精彩演化歷史,歡迎您於9月18日至10月31日一起到臺大圖書館五樓特展資料展覽區來聽聽臺灣稻米的故事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暨農學院與圖書館將於9月18日至10月31日於臺大圖書館五樓特藏資料展覽區舉辦「從鬼稻到蓬萊:臺北帝大蘭香會捐贈田邊光彰先生作品展」,展覽內容包括田邊光彰先生12公尺鬼稻手繪作品、「蓬萊米之父」磯永吉教授相關手稿與試驗儀器、本島出土碳化稻穀標本米及展示栽培稻馴化過程之多媒體展覽。

    日籍藝術家田邊光彰先生多年來推廣國際野生稻復育工作不遺餘力,以巨型野生稻主題創作宣揚保育理念,本次展覽在臺北帝大豫科蘭香會協助下,將展出本校獲贈之田邊光彰先生12公尺鬼稻手繪作品及照片,同時配合以稻米演化為主軸,一併展出「蓬萊米之父」磯永吉教授相關手稿和早期試驗儀器,與本島出土六百年到四千八百年前不等的五批碳化稻穀,此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更提供多媒體展覽品,詳述野生稻馴化成為栽培稻的「超級洲理論」,以及五千年以來台灣栽培稻的可能起源。

    展覽內容:

    (一)、田邊光彰先生作品:鬼稻手繪紙本,12公尺長。另展出田邊先生在世界各國推廣野生稻復育工作的照片。

    (二)、鬼稻:展出臺灣的野生紅鬚稻榖粒實體、巨幅掃描式顯微鏡榖粒外觀,與室外盆栽。

    (三)、稻之演化:本島出土五千以來的碳化稻穀。稻演化多媒體影片。

    (四)、百年前在來稻的栽培:百年前稻栽培照片五幅。古除蟲農具。

    (五)、磯永吉與蓬萊稻:磯永吉教授手稿、使用儀器、竹子湖蓬萊稻原種田古照片。

    田邊光彰 先生 簡歷

    1939

    出生於神奈川縣

    1961

    多摩美術大學雕刻學科畢業

    1971~75

    遍訪南美、歐洲、中東等50餘國

    1976

    在橫濱開始創作巨型雕塑作品

    1979

    作品 [KONZAI ""] 在日本The Hakone Open-Air Museum, 的第一屆Henry Moore大獎中得到Giacomo Manzu特別獎

    1982~85

    在日本各地展出作品

    1986

    韓國首爾展出榖粒雕塑作品「首爾・籾・熱傳導」

    1987

    閱讀到野生稻資訊

    1989

    日本現代雕塑展展出榖粒 [漂之榖粒]

    1989

    東京Gallery Seiho展出榖粒個展[浮之榖粒]

    1991

    在中國浙江省立博物館展出[榖粒 1989];
    在日本福導縣いわき市展出鬼稻 [榖粒1991]

    1992

    在東京秀友畫廊舉行鬼稻雕塑個展

    1993

    在日本靜岡縣清水市中央圖書館展出[榖粒-(10) 1992] ;
    在菲律賓國際稻米研究所展出[鬼稻-(8) 1992]與手繪稿

    1994

    受邀菲律賓國際稻米研究所,戶外裝置 [榖粒-1994 野生稻的發芽];在東京IRRI Day展出鬼稻作品;將[鬼稻I-(7) 1992]呈獻給泰國王室;王室開始野生稻保育計畫,並邀請田邊先生參與。在中國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永久陳列其作品

     

    1995

    横濱翠嵐高校裝置;縣立横濱翠嵐高校裝置 [榖粒-(3) 1992];
    竹田直樹博士著『彫刻家・田辺光彰 21世紀公共藝術』

     

    1996

    在東京都新島設置「鳥-海濱植物原生地:新島」;
    横濱市港北區松設置「鳥-野生植物(日吉)」

     

    1995-1997

    在泰國 Pathum Thani稻米研究中心設置 [榖粒-1997鬼稻原境保育)
    在青森縣五戸台地設置「原農耕圏」

     

    1998

    在印度中央稻米研究所展出作品Exhibited his work [榖粒-(4) 1992];
    横濱極楽寺裝設 [榖粒-1989]

     

    1999

    在美國Maryland羅斯福高中設置 nstalled [榖粒-(4) 1992]

     

    2000

    さいたま新都心、神奈川縣立藤野芸術之家等地設置各類昆蟲雕塑品

     

    2001

    大阪法善寺上方浮世繪館展出三件作品「野生稻」「內部」「看天田」。 靜岡市立登呂博物館開個展

     

    2002

    在印度中央稻米研究所裝設Installed [榖粒-2000];
    在尼泊爾國際野生稻研討會展出鬼稻手繪圖與 41 張照片

     

    2003

    在靜岡大學裝設 [大學];
    在大阪府立彌生文化博物館展出「榖粒-野生稻原境保育2003」

     

    2004

    在澳洲達爾文溼地中心展出Exhibited [榖粒-(9) 1992] ;
    在横濱市松の川綠道裝設「爬虫類」

     
    2005 在古巴哈巴那Museo Nacional de Historia de las Ciensias "Carlos J. Finlay"展出 [榖粒-2005]  

    2007

    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榖粒 田邊光彰 台灣 2007」

     

    (推廣服務組 陳韋涵)
    >>回目次


    田邊光彰與我和蘭香會

    田邊光彰稱呼我為"先生",其實我們間並無師生關係。他是一個雕刻家,我是對藝術作品作評論的人,立場雖異,但同是參與現代美術的夥伴。我在1970年代中間,經人介紹認識他。當時他曾屢次出國旅遊,增加見識,頗有雌伏待發之勢。因之,我勸他開個展發表作品,並代勞做作品的推薦。因此緣故,繼後他有創作,必定請我批評指教,敘述感想。如此經30年的記錄,就是整理在Mitsuaki Tanabe網路上的拙文。

    田邊於1987年,在韓國國立首爾現代美術館庭園內設置的"穀粒"作品開始,對稻作的起源問題寄莫大的關心,更對野生稻燃起極大的探求心。不久,他和抱有此種遺傳學上貴重資源的野生稻將會因在人為人災消滅的危機感的少壯農學家佐藤一郎博士,聯合提倡"野生稻的自生地保育"觀念,並把其理念附托於"穀粒"的造型化,作為一貫的創作風格到現在。在他的創作過程中,下面的兩點,我給與高度的評價。

    1. 促進藝術與科學相互連繫的實踐。這兩種分野的結合與強化是繼20世紀的重要課題。2006年8月,倫敦大學的科學史.哲學科的阿塞.密勒教授,曾經在東京大學舉辦的"次世紀文化研討會"演講中強調該兩分野的共同作業與緊密化。田邊應是夙就把該概念付之實踐的少數藝術家。
    2. 藝術領域引進最新科技的成果,開拓新表現法。田邊的製作積極採用不鏽鋼材料的壓延.鑄造.切削的技術成果。特別是利用鑄造的"穀粒"造型,親自操作Arc Air Gouging (電弧氣吹切割) 的技法。應用此種創試而產生的新表現,一定會在很多分野的次世代帶給啟發性的典範。

    在3000度攝氏以上的高熱,金屬切削飛散的技法,必須配合旺盛的體力與集中力。三年前,有機會和田邊閒聊時,他曾提及希望自己的體力氣力均能勝任時挑戰這種技法。當時他也談及不鏽鋼業長期不景氣後開始回復的事情。我即時給他承諾協助實現他的願望,願盡微力幫忙,就是保證提供所需最起碼的費用。

    問題是這樣的作品要裝飾在那裏?(田邊的用語不是"裝飾",而是"提案";現代美術家的他,作品不是裝飾品,而是第一義上是理念的表明)。就此問題上,田邊和我曾一致決定"贈送作品的對象是臺灣"。理由是,臺灣曾經有野生稻的自生,而現在也在做野生稻群落的回復努力中。雖然涉及私事,我個人每次看到田邊"穀粒"的創作品,都會想起太平洋戰爭末期個人在臺灣就讀臺北帝國大學豫科時,和學友一起分住農家,從事幫忙水稻收割作業的往事。那個時候的體驗,讓我深深體會"粒粒皆辛苦"的意涵。爾來經歷60多載的今天,看到切割瘢痕累累的田邊的"穀粒"作品,讓我深切的想及把它當作稻作辛苦的歷史的開端,奉獻給緬懷的臺灣土地。端初做為供物,不是單為懷念舊情,而是做遙祭洋洋廣闊的未來。

    想及於此,我很快與臺北帝大豫科時期以來的親友賴春和兄連絡,告訴他我的心情,並托他介紹可能會接受此作品的單位。賴兄很快就和造形作家的千金純純小姐,認為國立臺灣美術館是最適宜的場所,並承勞駕到臺中交涉,獲得該館同意作田邊光彰展與捐贈展示作品的榮幸。賴兄的回信,我至今仍珍藏在身邊。

    田邊與我,其後曾訪問該美術館兩次,做展示前的商量。雖然在這期間,有館長的異動,現任館長薛保瑕女士,對已定的計畫沒有做任何變更。不但如此,在第二次拜訪研商時,薛館長還親自對展示位置與方法做建言,給我們諸多幫助;如展示場所選廣闊的大廳,並為了增加迫力,建議雕刻作品以外,另加一點創作等。這個追加的作品就是日後決定要寄贈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的"畫"(Drawing)。這個薛館長的建言,激起田邊氏的感奮,為了該創作的構想製作,乃再多花若干的時間。

    另外一方面,我等到展覽會會期的擇定,把寄贈該作品的首尾經過,向臺灣與日本的兩蘭香會會長報告,並告知想用"蘭香會有志會員"的匿名捐贈,獲兩會長的諒解。這是日本蘭香會在解散之前的事。

    這個時候,田邊的追加作品已告完成。作品具有優異的迫力,足以回應薛館長的期許。精細且具活力的描線,佈滿作品的四周,迫力感令人觀為嘆止,恰與雕刻作品成好一對。

    我把作品捐贈的經過逐一告知賴春和先生,如此,我的內心對順利進展的事情得以心安理得的感念,但同時也發現捐贈人名義的難題,因為捐贈的對象均屬國立的機構,如果使用匿明捐贈,是否會很失禮?想及於此,難免有深刻的煩悶。我到底怎麼做較好?幸虧賴先生了解我的心情,乃在前次蘭香會新年會的席上,提議以臺灣蘭香會的名義捐贈,並獲出席會友的同意。田邊和我,對臺灣蘭香會的授權(authorize)非常感激,並引為自傲(開幕典禮的致辭另付)。

    還有,際此展覽會及作品捐贈時,田邊與我個人擬提議的是,曾經失去野生稻自生地的臺灣,應該整理必要的知識.技術.實驗場所,使成功復原野生稻群落,在國際社會上能把握住自然回復的主導權。由於過去的濫開發,失去自生地的東南亞各國,現在亦開始反省。又聞澳洲亦開始把野生稻做為新的資源(野鳥與野生動物繁殖所需的飼料),著手育成其群落。

    在此殷切期待,臺灣能夠提供這些國家所需的Know how(新技術)的新世代人的出現。

    作者:蘭香會 野村太郎 先生

    譯者:臺大農藝系名譽教授 賴光隆

    野村太郎 先生簡歷

    1927年(昭和2年)生於日本東京。四歲時隨在船公司工作的父親移往臺灣。從基隆中學考入臺北帝國大學豫科文科肄業二年。轉入日本武藏高等學校文乙,畢業該校。進入東京大學德國文學科,因學費不繼,中途輟學。在翻譯、美術研究分野積業績,1967年擔任法政大學教授,多摩美術大學講師。詩人草野心平主持的詩誌"歷程"同人。主持人逝世後退出。年屆退休後參加國際美術評論家連盟(AICA)的日本會員,從事美術評論。

     

    (蘭香會 野村太郎
    >>回目次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藏品展系列三:漢代陶器特展

    展覽日期:96年9月4日(週二)至97年1月20日(週日)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一樓中庭


    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08:00-21:00 週六至週日08:00-17:00
    (9月17日起)
    週一至週六08:00-22:30週日08:00-17:00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展覽簡介:

    中國在距今約三千五百年前的商代中期,已經出現施釉且以高火度燒造的灰釉器,近代學者經常將這類高溫灰釉器稱作「原始瓷器」或「原始青瓷」。歷經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到了東漢 (25-220A.D.)又在浙江省上虞地區燒造出胎、釉可與成熟瓷器相嫓美的施釉陶瓷,這種被稱為成熟「青瓷」的作品即是在高溫灰釉器的基礎上精練、改良而成的。在漢代(206B.C.-220A.D.)除了高溫灰釉器之外,還有在低溫陶胎上進行彩繪的彩繪陶、施加印紋的印紋陶,以及施罩鉛釉的鉛釉陶器。漢代不同材質的器物經常出現共通的器形或裝飾特徵,而低價位的陶器也經常模仿高價位的銅器或漆器之器式。此次配合展出的青銅鈁,可以提供觀眾參考比較之用。

    今日得見之漢代陶器,多屬墓葬之隨葬品。其中包括鼎、鈁、壺等禮器,耳杯、盤、匜、薰爐等用具,及瓶、瓿、罍、瓮等容器;另外也有像倉、囷、灶、磨、水井、望樓等模型,以及動物及樂舞、庖丁、僕役等俑類。這都是為了要提供墓主在地下仍可享受舒適愜意的生活。相對日常器用的尺寸,模型和俑類比例大多縮小,僅具象徵意義。

    此次「漢代陶器特展」展出藝術史研究所收藏之漢代陶瓷,包括青瓷標本、高溫灰釉器、鉛釉陶器、印紋硬陶、彩繪陶及灰陶。希望透過這些作品的展示,能使大眾對漢代的生活及陶瓷工藝特徵有更多的瞭解,至於個別展品的年代訂定或可能用途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則請參見各展品說明牌和特展圖錄上的解說。

    如有相關問題請洽圖書館閱覽組,聯絡電話:(02)3366-2365

    (閱覽組人社 蔡淑玲)
    >>回目次


    線上文學書房 - 學習英語的好

    臺大圖書館數位學習網專題課程《線上文學書房》(English Literature Online)是為有興趣終身學習英語,並想利用英語提升個人人文素養的臺大同學,精心設計的英國經典文學導讀。

    教授英語領域課程的老師常聽到同學抱怨,進了臺大英語反而退步了,因為高中時期還會背幾個單字,大學英語卻甚麼都沒學到。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我願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與同學交換一下個人看法。

    國內英語學習者,長久以來都停留在高中課本式的英語,文章內容淺顯,單字都有中文註解;句子的文法結構也都經過改寫,以符合嚴謹狹隘的文法規則,但讀起來都不像自然真實的英語。其實,學習英語應有階段性:高中期間學英語目的是為考試;進入大學與畢業後,英語應成為一項可與國際接軌並獲取各種知識的工具。

    為符合課程目標,高中英語課本中的單字及句法皆經過國內英語編輯委員(大學英語教師)的控制,與真實英語(也就是一般受過良好教育的英語母語人士所閱讀的材料,如報章雜誌、小說詩歌等)有相當大的差距。國內市面上發行的英語雜誌,為顧及銷路並滿足一般大眾需求,將文章刪減為短小輕薄的三百字段落,除了內容稍有不同之外,其編撰方式與高中英語讀本大同小異。因此閱讀再多篇,僅學到幾個新單字,對提升英語能力不會有任何突破。更嚴重的是,教科書模式的英語通常導致學習者無法適應原汁原味的英文作品,包括文學作品,報章雜誌等,學習者卻步不前,亦無法鼓起勇氣嘗試。

    若要將英語當成終生學習的目標,同學們必須重新調整對英語的心態:閱讀英語不必再局限於查單字,更不必花時間檢視句子的文法結構。大學生應以輕鬆愉快的心情看待英語,消除對英語的恐懼,讀不懂、聽不懂也不必有挫折感。

    《線上文學書房》提供了輕鬆學習英語的平台,希望同學透過英語這個有利的工具,得到閱讀文學的樂趣。為了幫助同學順利培養閱讀文學作品的習慣,我特別邀請多位臺大外文系教授講解作品內涵及提供與作品相關的背景知識。老師們於導讀中提到的精彩部分,亦特別製作文字檔與聲音檔供同學下載。同學可依個人興趣,聆聽文本朗讀的聲音檔(相信同學們會有興趣嘗試聽一小段),不必查單字,隨著朗讀的聲音,持續大段大段地閱讀,必定可以猜到故事大意。同學需要一些耐心,利用此種閱讀模式測試自己獨立閱讀長篇英語的能力,千萬不要因為幾個看不懂的字就立刻放棄。

    《線上文學書房》最重要特色是提供同學們可以下載的聲音檔。目前mp3、mp4、iPOD等均非常普遍也易於操作,一般人多用來下載音樂,利用它來增進英語能力的人士並不多。使用《線上文學書房》的同學,可下載個人有興趣的作品,隨時隨地聆聽老師們的導讀及文本內容。

    我特別強調「隨時隨地聆聽」這種方式,因為這是一個省時省力、一舉數得、增進英語能力的好方法。這個好方法還可以糾正我們對聽英語的一些錯誤要求,例如:(1)聽英語需要一個無噪音的環境;(2)聽到的英語不但每一個字都要唸的清清楚楚,而且要唸的很慢。事實上,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是在有噪音的環境下聽人說話,也不可能每個字都聽到,因此聽英語也應練習在眾聲喧嘩中聽,如此才有真實感,並可鍛鍊個人猜測文意的能力。至於「說」英語的速度,同學可透過文本的朗讀,練習聆聽及大聲跟讀正常速度的英語。在此建議同學練習在各種場合(走路、慢跑、午休、吃便當、整理房間、健身房、等公車、坐捷運等),都戴著mp3隨時隨地聽,像聽音樂一樣,將目標放在聽英語的語調、節奏,但不需要字字都聽懂。如此,同學們一定可以達到目前英語學習最流行最先進的方法:移動學習(Mobile-Learning)。過不久,同學們就會發現自己的英語進步了。

    有興趣使用線上文學書房的同學,可先點聽「廣泛閱讀與英語學習」,在這部分我與王珊珊老師討論了廣泛閱讀對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並提供一些閱讀方法。特別值得同學嘗試的方式,就是利用小說中的精彩片段聲音檔,跟著文本朗讀,大聲唸出來(shadow reading, echo reading),即可達到練習英語發音及語調的目的。

    不習慣閱讀長篇小說的同學,不妨先從個人熟悉的故事開始點聽,如《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等。另外我也選了與作品相關的網站,給有興趣的同學當作延伸閱讀的資料。經常瀏覽網站的同學皆知,選擇優良有權威的網站,需要相當的專業知識,因此依據我個人的專業,針對每部作品挑選了最可靠及有權威的網站,並製作了簡單的網頁介紹,推薦給同學參考、瀏覽。同學們千萬記得,閱讀網站只要挑選自己有興趣的部分即可,不必細讀。

    最後,懇切希望同學能花一點時間閱讀英國經典小說及莎士比亞名劇,增進您的英語閱讀、聽力及口語能力。希望《線上文學書房》能幫助您有效地使用英語,得到閱讀文學的樂趣,充實您的大學生活,提升您的人文素養,使您成為一位真正能與世界接軌的高級知識份子。加油!!

    (臺大外文系 周樹華副教授 )
    >>回目次


    熱烈歡迎新鮮人!

    上網參加「新鮮人導引」活動豐富獎品等著您

    所有臺大新鮮人請注意!只要您是本(96)學年度的大學部新生、轉學生或研究所新生,趕快把握機會,上網參加圖書館數位學習網為您量身打造的「新鮮人導引專題課程,透過有趣又實用的數位課程認識臺大圖書館,這裡有豐富的學術寶藏、完善的讀者服務、舒適的館藏空間及輕鬆的學習氛圍,都是您生活及學習的最佳夥伴。

    完成所有課程後,也別忘了小小的課後測驗,試試看自己吸收了多少內容,通過測驗的新鮮人,即可至總圖書館1樓參考諮詢櫃檯參加3重的有獎活動,獎品有禮券、iPOD shuffle、自行車、圖書館各式紀念品等。獎項豐富、課程實用、方式有趣,您還等什麼?趕快連上圖書館數位學習網吧!

    活動對象:96學年度大學部新生、轉學生及研究所新生
    活動網址:圖書館數位學習網專題課程「新鮮人導引
    活動日期:9月20日至11月30日
    領獎地點:總圖書館1樓參考諮詢櫃檯(電話3366-2326)
    活動方式:

    (推廣服務組 郭雅方)
    >>回目次


    新生使用圖書館注意事項

     
    1. 新生持學生證即可憑卡入館、辦理借書及使用自習室,但請持本人學生證,勿轉借使用,違者依圖書館讀者違規處理辦法處理。
    2. 進館請關手機或調為無聲,並遵守圖書館閱覽規則各項規定,共同維護圖書館安寧及環境,違者依本館讀者違規處理辦法處理。
    3. 設定個人密碼及修改個人資料及電子郵件帳號
      (1) 預約、續借圖書及線上查詢個人借閱紀錄均須輸入個人證號及密碼,個人證號為學號+檢查號,新發證+0,補發1次+1,例如學號B95100001,未補發學生證者,請輸入b951000010及預設之密碼。圖書館為加強防護讀者個人資料檔,自95學年度新生資料轉入即預設密碼為身分證字號英文字母加後四位數字,例如:身分證字號B123456789,密碼為b6789;僑生或外籍生,則密碼預設為a加生日(月月日日),例如生日為8月30日,密碼為a0830。
      (2) 如要更改密碼,請連至圖書館網頁(http://www.lib.ntu.edu.tw)—查詢個人借閱狀況http://tulips.ntu.edu.tw/patroninfo*cht,輸入原先之帳號密碼,依畫面指示更改之。
      (3) 更改個人地址電話及電子郵件信箱:圖書館系統自動寄送之預約取書、提醒還書及逾期通知等圖書館借還書服務通知,均預設寄至本校計中提供學生之電子郵件信箱,如須修改,亦請連至圖書館網頁(http://www.lib.ntu.edu.tw)—查詢個人借閱狀況http://tulips.ntu.edu.tw/patroninfo*cht,輸入證號密碼登入後點選修改個人紀錄更改之。
    4. 借書冊數及期限規定
      (1) 大學部學生借書以二十冊為限,借期三十日。
      (2) 碩士班學生借書以四十冊為限,借期六十日。
      (3) 博士班學生借書以六十冊為限,借期六十日。
      (4) 預約書借期縮短或分館室等館藏單位借書期限或有不同者,敬請留意。
    5. 借書逾期歸還將課滯還金,每冊每逾一日以5元計算(多媒體服務中心外借資料每件每逾期一日以50元計),敬請如期歸還,以免受罰。

    讀者借還書相關問題,請聯絡圖書館閱覽組流通股(電話:33662353tulcir@ntu.edu.tw)

    (閱覽組流通 洪玉珠)

    >>回目次


    醫分館9-10月講習課程

    一、新鮮人課程:

    (一) 課程內容:

    (1) 圖書館導覽:介紹臺大醫圖的服務與設備,使讀者對本館的館舍、館藏及服務項目有全盤的認識。
    (2)臺大館藏目錄系統(TULIPS)功能介紹:查詢臺大圖書館館藏(包含圖書、期刊、視聽資料、電子期刊、電子書等所有類型的館藏資料)、查詢個人借閱狀況、線上辦理圖書預約與續借等,讓您順利查找圖書館資源。

    (二) 預約辦法:請班代與本館預約上課時間。

    二、 固定課程:

    課程名稱

    上課時間

    講習地點

    主講人

    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

    9月26日(三)
    10:00~11:00

    醫學院103講堂

    陳肇宇

    MEDLINE

    9月27日(四)
    15:00~16:00

    醫分館四樓
    多媒體學習中心簡報室

    林銀英

    PubMed & RSS

    10月3日(三)
    10:00~11:30

    黃菊芬

    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

    10月4日(四)
    10:00~11:00

    醫學院103講堂

    陳肇宇

    EndNote X1

    10月16日(二)12:00~13:30

    醫院西址第七講堂

    應家琪

     

    三、 固定課程線上報名網址:http://ntuml.mc.ntu.edu.tw/action/index.htm

    (醫分館 林銀英)
    >>回目次

     

    原住民族月活動—原民中心博碩士論文展與導覽活動

    原住民族月-教育文化週活動

    民國83年8月1日,是「原住民」的正名日,總統令修正公布第三次憲法增修條文,終於回應原住民族十年來的訴求,將「原住民」入憲,也正式將戰後以來沿用40餘年之「山胞」正名為「原住民」,這也是8月1日為原住民族日的由來。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為響應原住民族日活動,將今年8月定為原住民族月,舉行各種相關活動,而8/29~8/31即為教育文化週。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配合教育文化週活動,展出典藏之博碩士論文,並製作海報依撰寫年代、學校、主題等,簡要介紹典藏論文。展出該中心典藏博碩士論文時,亦配合原民會教育文化週活動,舉辦該中心以及臺大圖書館的參觀導覽活動。

    教育文化週活動的主場地為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原民會規劃接駁車,便利民眾往返劍潭及臺大。在教育文化週期間,計有三梯次近80人到臺大參觀,來者分別為台北縣原民局、桃園縣原民局以及劍潭主場地的與會民眾,主要以布農族及阿美族為主,年齡層涵蓋成人、青少年及小孩。民眾參觀中心時,對於中心的館藏、各種設備都很有興趣,也不時發問,如清兵時間的加禮宛、大港口事件相關資料、樂譜相關資料等,在中心工作人員講解下使其對中心的成立以及各項施設有所認識。導覽時,若民眾對多媒體資料的內容感興趣,亦當場播放DVD、CD等讓民眾欣賞。

    此次活動,讓許多部落人士對原民中心、圖書館有更深入的了解,參觀的民眾在結束導覽行程後,對於能參加此次活動都感到很滿足,有人表示能參加此次的導覽感到很幸福,也有人覺得教育很重要,應好好教育下一代。透過此次活動,能讓更多的原住民族民眾認識、了解原民中心;而中心也可藉機與原住民族民眾互動,了解原住民族讀者的需求,以提供適當的服務。未來中心將規劃定時導覽活動,促進大眾對中心及原住民族相關資料的了解。

    (原民中心 曾詩穎)
    >>回目次


    醫分館醫學 9-10電影欣賞節目表

    ★★歡迎您前往觀賞★★

    放映日期/時間

    影片名稱

    醫學主題

    放映地點

    9月19日(三)
    11:30~13:30

    愛在心裡口難開

    強迫症

    醫院西址
    第七講堂

    9月20日(四)
    16:00~18:00

    永不遺忘的美麗

    愛滋病

    醫學院
    103講堂

    9月21日(五)
    12:30~14:30

    1公升的眼淚

    脊髓小腦病症

    公衛大樓
    201階梯教室

    10月25日(四)
    11:30~13:30

    馬拉松小子

    自閉症

    醫院西址
    第七講堂

    10月26日(五)
    12:30~14:30

    神鬼玩家

    強迫症

    公衛大樓
    201階梯教室

    (醫分館 林銀英)
    >>回目次


    多媒體服務中心新鮮主題推薦 — Bonjour, Paris!‧日安巴黎

    ★★《巴黎我愛你》新鮮報到 + 精選電影推薦★★

     
     
     

     

    (視聽服務組 洪元元)
    >>回目次


    2007年4月至7月期刊捐款贊助芳名錄

    「華人頂尖、世界一流」是本校努力的目標,在追求教育卓越、研究卓越之際,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充實,是學校教研競爭力的基礎。有鑒於此,圖書館致力於提升館藏及服務,期能與世界著名大學並駕齊驅。目前每年續訂既有期刊因學校受高教經費短絀之影響,竭誠希望您慷慨解囊,支持現有期刊永續訂購及新訂期刊,以提昇本校教學研究品質及國際學術研究地位。 

    期刊捐款贊助芳名錄

    捐贈人

    畢業系所

    畢業年

    捐贈金額
    (2007年度)

    用途 (捐款贊助之期刊)

    備註

    蘇郁琇

    政治系

    1970

    1,000

    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2007)

     紙本期刊

    施佳慧

    --

    --

    2,000

    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2007)

     紙本期刊

    蔡欣潔

    --

    --

    1,000

    Drugs

    紙本期刊

    蔡燦宇

    經濟系

    1990

    2,000

    Economic theory

    紙本期刊

    洪皓程

    材料所

    1993

    10,000

    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紙本期刊

    蘇秀文

    經濟系

    1999

    1,000

    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紙本期刊

    王清煌

    外文系

    1986

    5,000

    Studies in language

    紙本期刊

    陳冠倫

    海洋所

    2001

    1,000

    Analytica chimica acta

    紙本期刊

    江雲祺

    --

    --

    18,000

    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紙本期刊

    陳哲伸

    --

    --

    3,000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電子期刊

    嚴淑惠

    --

    --

    2,000

    Securities regulation law journal

    紙本期刊

    林孟潔

    經濟系

    1996

    2,000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紙本期刊

    林美珠

    --

    --

    6,000

    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紙本期刊

    郭島亞朱華

    中文系

    1997

    1,000

    國文學 解釋と教材の研究

    紙本期刊

    郭信川

    工程海洋所

    --

    7,00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電子期刊

    方威尊

    農推所

    1997

    1,20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電子期刊

    葉靜屏

    法律系

    1997

    4,00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電子期刊

    黃傅偉

    法律所

    2004

    400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紙本期刊

    葉銳生

    商學系

    1973

    8,00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電子期刊

    梅國忠

    地質系

    1992

    2,40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電子期刊

    石曉華

    社會系

    1993

    800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 a pub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紙本期刊

    吳夢翔

    地理系

    1989

    8,000

    Deep-sea research. Part I, 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

    紙本期刊

     

    (系統資訊組 陳靜慧)
    >>回目次


    2007年7月台大人文庫捐贈芳名錄

    圖書館感謝以下臺大人之熱心響應,加入「臺大人文庫」行列,並期望更多臺大人的參與,讓您的著作伴隨臺大邁向頂尖!

    「臺大人文庫」收藏辦法

    1. 舉凡現任或歷任教職員工、歷屆校友及在校生等所有臺大人的著作、譯書或編審作品,都是「臺大人文庫」之收藏目標,歡迎捐贈。
    2. 「臺大人文庫」的藏書將永久典藏,專架陳列; 所有藏書目錄亦將置於圖書館網站上開放查閱。
    3. 留名典籍:圖書館歡迎著者於贈書上親筆簽名或題記留念,讓您的典藏更形珍貴。
    4. 各位臺大人的日記、筆記、自傳、信件、手稿、歷史照片、剪報、證書、繪畫、攝影、教材等圖文聲音資料,也是本文庫擴大蒐集的範圍,同樣歡迎捐贈。

    贈書聯繫方式

    • 聯絡人:王昭分
    • 電話:+886-2-33662295
    • Email:dianewang@ntu.edu.tw
    • 地址:臺北市10617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2006年7月贈書芳名錄

    捐贈者

    書名

    作者

    吳宗錦

    台灣關鍵時刻

    吳宗錦

    雲遊神州萬里行

    加州。故鄉。夢

    飛越太平洋

    青澀的歲月

    張俊雄

    世紀之辯

    張俊雄

    張崑雄

    魚兒的世界

    張崑雄

    張東君

    動物魔法廚房

    張東君

    陳光華

    電子文件自動處理之研究

    陳光華

    引文索引之建置與應用

    檔案的故事續集

    檔案的故事

    張鑄勳

    析論現階段台澎防衛作戰構想

    張鑄勳

    余朝權

    產業競爭分析專論

    余朝權

    生產力管理

    組織行為學

    現代行銷管理

    現代行銷學

    生產力系統設計與應用

    尹章華

    中國物權與臺灣經驗

    尹章華

    第三代(中國)民法典之法理分析(附草案)

    朱利安

    做個有禮貌的地球人

    朱利安

    海外旅遊傳奇

    國際商務禮儀

    國際禮儀

    李遠哲

    世紀之交的台灣與世界

    李遠哲

    李遠哲訪談與言論集

    Yuan Tseh Lee publication 1~10

    賴東明 譯

    大才中才小才-開創運勢的行銷

    賴東明

    一個廣告人的自白

    廣告鬼才吉田秀雄

    賴東明

    賴東明談廣告行銷傳播-三十年廣告情

    賴東明

    市場行銷致勝之道-商品觀

    樂活人生

    給災區小朋友的一封短信

    2005小朋友給主播的一封短信

    2007小朋友的短信~給鄰居

    賴東明先生研究-全方位的廣告人

    2005父親給兒女的一封短信

    2006父親給兒女的一封短信

    2004.11 阿公阿嬤給阿孫的一封短信

    給父親的一封短信

    給父親的一封短信(二)

    給父親的一封短信-第三輯

    給母親的一封短信

    給母親的一封短信(二)

    張素華
    魏茂國

    堅持賴東明,冒險楊淑鈴

    賴東明

    柯澤東

    海商法論

    柯澤東

    海商法修定新論

    千禧年跨世紀法學之演進

    蔡耀明

    佛學建構的出路

    蔡耀明

    佛學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訊

    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

     

    (系統資訊組 陳靜慧)
    >>回目次

       
     

    【校史漫談部落格】96年9月號!! http://gallery.lib.ntu.edu.tw/

    校史館BLOG公約:

    (1) 如有謾罵、不雅、不實、侵害隱私或離題過遠的留言,校史館得刪除之。
    (2)回應文章時,儘量註明引據以及圖片出處,敬請尊重著作權。
    (3) 歡迎投稿,historygallery@ntu.edu.tw
    (4) 投稿時請註明:姓名、身分(例如:1988年圖館系畢業),以及是否改以暱稱發表校史小故事。
    (5) 校史館在不影響語意的情況下,有權修飾投稿文句。

    臺大天文台

     

    這個狀似休閒渡假的小木屋,位於校園哪個角落呢?它坐落於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的屋頂上,是個學生專用的天文台,過去只有臺大天文社的同學們,才有機會一親芳澤。


    (台大校史館 張安明)
    >>回目次

    編輯小組
    發  行  人:
    項  潔
    編輯小組:
    宋志華、李明錦、吳憶慧、洪翠錨、陳小玲、陳雅琦、張慈玲、黃瀅芳、葉佳潔、趙麗卿、鐘文君、謝孟君、郭雅方
    本期主編:
    吳憶慧、葉佳潔、謝孟君、郭雅方
    編輯行政:
    童敏惠、黃淨如
    版面設計:
    高巧倫
    NTU 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