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臺大新聞所電子報第35期

 

年度重要活動包括卓越新聞獎特殊貢獻獎得主張乾琦談戰地攝影、首度發布假訊息大調查、平面媒體產業大調查、探討數位平台與新聞業如何共榮、電視媒體制度與公視發展等。 

這些活動,邀集了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文化部長李永得、NCC主委陳耀祥、NCC委員林麗雲、前政務委員郭耀煌等政府代表;公視董事長胡元輝、中嘉數位董事長郭冠群、Google 公共政策資深協理陳幼臻、Meta  公共政策協理陳奕儒、LINE Today  資深總監彭瀞儀等業界代表,以及法政傳播學界之學者專家與會,進行跨界交流與分享。 

新聞所新聘重量級實務教師,TVBS新聞部副總詹怡宜、過癮科技創辦人鄭凱駿開授「影像報導」課程,Matters 創辦人張潔平開授「兩岸三地新聞專題」,為課程注入新的能量。 

深受敬愛的實務教師陳柔縉因意外離世,我們也與台大圖書館合作舉辦陳柔縉紀念展,彙整其出版的經典書籍,並展出難得一見的手稿與其生平紀念。 

 

—— 2022年假訊息年度調查發表暨高峰論壇 ——




假消息年度報告出爐!9成民眾支持立法建立平台自律機制


記者/黃立安

近年來假消息氾濫,18日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公布假訊息年度調查結果,調查顯示,高達9成3的民眾認為假消息對社會影響嚴重,調查也指出,民眾認為政府與媒體平台應限制假消息的傳播。對此,會中特別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主委陳耀祥、Google、Meta及Line平台高層,共同針對平台如何管制假消息進行討論。

 
—— 電視媒體制度論壇 ——



電視媒體面臨挑戰 產官學盼健全市場體制、壯大公共電視

記者/黃立安

台大新聞所今(30)日舉辦「電視媒體制度」論壇,從產業結構、內容品質與政策規劃三面向切入,探討商業電視與公共電視的發展。會中邀集產、官、學界代表,指出電視新聞的市場產業變化以及提供活水的建議,新任公視董事長胡元輝並提出公共媒體的挑戰與未來規劃。

 
—— 新聞產業與平台責任論壇 ——



首度平面媒體產業大調查 報業十年營收砍半第四權角色面臨挑戰

文字/劉騏瑋

台灣首個平面媒體產業調查結果公布,印證新聞業雪崩式衰頹的慘況!調查結果呈現三大重點:新聞消費市場萎縮、廣告營收衰退,以及新聞工作機會減少。平面新聞業營收大幅衰頹,尤其報紙十年營收幾乎砍半;相對地,數位平台襲奪廣告市場,在內容流通上,一方面影響新聞導流,一方面扮演內容篩選的角色,致使傳統媒體的第四權角色受到挑戰。

新聞業攸關民主 李永得支持平台為新聞付費 郭耀煌呼籲政府積極推動新聞媒體轉型策略

文字/劉騏瑋

台灣首度平面新聞產業調查結果公布,文化部長李永得回應指出,新聞業與大型平台關係失衡,影響言論自由、民主體制,政府勢必要有所介入,「文化部的基本立場是支持新聞付費」。成大特聘教授、前政務委員郭耀煌也建議,政府應積極規劃推動新聞產業之數位轉型策略,讓臺灣成為全球接收華人圈訊息最可信賴的來源。

數位平台挹注新聞業發展 學者提四種模式

文字/劉騏瑋

面對新聞業營收大幅下滑,使用新聞內容的數位平台該如何負責?台大新聞所所長洪貞玲提出四種路徑,包括市場力與議價模式、著作鄰接權模式、設置基金或是課徵稅金等模式,呼籲平台業者與新聞業界真誠溝通,協商出共識方案。雜誌公會理事長、天下雜誌董事長吳迎春也呼籲,數位平台應展現誠意,政府應協助新聞業與平台談判。
 

—— 新聘實務教師帶來課程新氣象! ——

2022 年起,新聞所新聘三位實務兼任教師,補充實務課程的新能量! TVBS 新聞部副總經理詹怡宜、影像工作者兼過癮科技創辦人鄭凱駿合作開授《影像報導二》,遞補前公視經理林樂群退休後的專業空缺;屢獲華文新聞獎、Matters 創辦人張潔平開授《兩岸三地新聞專題》,為這門停擺多年的課程注入新氣象。本期電子報專訪三位實務教師,了解他們的課程特色、對新聞志業的看法,以及對學生的誠懇建議。

一、專訪詹怡宜:「不要因為路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

記者/曾子軒

2022 年 2 月開始,TVBS 新聞部副總經理詹怡宜重回畢業多年的台大校園,從學生轉變為教師的身分。身為TVBS開台元老及重要主管,又是《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的金鐘主持人,詹怡宜撥冗到新聞所授課,讓學生近距離親炙風采,不再只是螢幕上的遙遠身影了。

二、專訪鄭凱駿:「不只是 journalism,還要有 storytelling」

記者/曾子軒

本學期開始的週二晚上,在台大新聞所 103 教室的《影像報導二》課堂上,你會看到一位穿著運動休閒服、貌似學生的黝黑男子,正熱情地跟學生討論自己參與製作的國際影像作品。他是鄭凱駿,影視公司過癮科技的創辦人,從台大新聞所畢業生,轉而成為新聞所的兼任實務教師。

三、專訪張潔平:「建立起自己的宏觀框架,才能去理解社會。」

記者/黃立安

「我想帶給你們的是不一樣的世界觀,如果你感到很困惑、很迷茫,這正是我要的狀態。」在台大新聞所「兩岸三地新聞專題」的第一堂課上,新聘實務教師張潔平向台下30多位學生講出她教學的期待。對張潔平來說,教學的目的是要給學生不同的世界觀,讓學生慢慢去建立起對事物的框架。

 

—— 陳柔縉老師紀念展 ——




陳柔縉紀念展開幕座談 媒體人及學者推崇作品的時代意義

記者/黃立安

台灣文史作家陳柔縉於2021年末意外過世,徒留遺憾。為紀念這位驟逝的書寫大家,台大圖書館於4月28日推出陳柔縉紀念展,首度公開陳柔縉手稿、畫作與資料卡,呈現作家寫作背後的扎實功夫。開幕座談中,與會者感嘆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但也認為她留下來的寫作方法與求知、求真的精神,給予當代新聞從業者、文史考掘者以及年輕學子重要啟發。


 
—— 活動分享 ——


【焦點演講】張乾琦談烏克蘭戰地攝影:面對不公不義 我有責任去紀錄

記者/劉騏瑋

本年度卓越新聞獎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得主、國際知名攝影師張乾琦,在臺大新聞所現身說法,分享4度前往烏克蘭戰地拍攝的經驗。直擊戰爭殘酷的同時,他表示,到前線長期紀錄,不只是身為影像記者的責任,更是從國際事件中看見自己、看見台灣的途徑。面對「台灣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烏克蘭」的擔憂,張乾琦從烏克蘭人保家衛國的決心中體悟:「想要避戰,其實就是全面備戰。」

 

------------------------------------------------------------------------------------------




【紀錄】新聞所學生分享出國交換經驗 建議善用校內獎助資源 依據自身需求與興趣選擇校系

記者/劉騏瑋

在臺大新聞所學生會主辦的出國交換分享會中,三位同學分享至日本、德國及比利時交換的申請經驗。她們認為,出國有助於拓展視野、豐富文化體驗,也建議有意申請者從環境、課程與制度考量校系,並依據需求規劃學習進度。
 
------------------------------------------------------------------------------------------



【紀錄】外媒記者經驗分享:當能力俱足,機會就是你的

記者/劉騏瑋

臺大新聞所所學會於 10 月 12 日晚間舉辦「台灣記者在外媒」講座,吸引 20 餘位同學參與交流。出席分享者包括台灣外籍記者聯誼會會長兼《德國之聲》記者楊晧暐(William Yang)、《Almost》創辦人Kassy Cho、《華盛頓郵報》記者蔣曜宇(Vic Chiang)及《德國之聲》記者鄒宗翰,他們皆有台灣與外媒的工作經驗,從中看出,他們主動爭取每一次機會、持續累積經驗與作品,更能善用社群媒體關注世界脈動、建立個人品牌。
 
 

歲末年初,迎接2023,臺大新聞所祝大家新年快樂、平安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