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5
【大陸中心午餐演講】POST-12 JULY 2017 RULING AND BEYOND: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
題目:[106年6月5日午餐演講]POST-12 JULY 2017 RULING AND BEYOND: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時間:2017/6/5
地點:臺大社會科學院713討論室(臺大社會科學院大樓7樓)
主講人:Dr. Vivian Louis Forbes
背景:
Distinguished Research Fellow and Guest Professor, CIBOS, Wuhan University
Adjunct Research Professor, National Institute for South China Sea Studies, Haikou
Senior Visiting Research Fellow, Maritime Institute of Malaysia
Adjunct Professor,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
2017.07.06-08
【東亞中心】Asian Barometer Survey Wave5 Planning Meeting, July 6-8, 2017.
Asian Barometer Survey Wave5 Planning Meeting
July 6-8, 2017
Taipei
Co-organized by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and
Center for East Asia Democratic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17.06.27, 07.04
【風險中心】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 系列講座
為向大眾推廣本中心年度風險分析報告,並傳散能源轉型相關知識,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系列講座於6/27以及7/4連續兩週分別於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辦公室以及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舉辦。
6/27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場次深入能源轉型-從外部成本治理到社區參與學習
第一場由本中心陳潁峰研究員(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擔任主持人,首先以齊柏林導演生前提到環境與綠能(太陽光電的設施)間的衝突開頭,提到能源轉型需要有更全面的思考並且有學習的機會。接續由中心趙家緯博士後研究員以及高淑芬研究員(佛光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針對〈能怎麼轉〉一書寫作內容演講。
[能源外部成本的治理挑戰與出路]
趙家緯博士後研究員以能源外部成本為題演講,說明能源轉型與外部性的問題。演講開頭趙家緯博士簡單介紹外部成本,接著說明為了要改善外部成本狀況,首先必須將外部成本量化,並且將之納入決策考量。而聯合國2009年也委託智庫針對外部成本研究,指出全球外部成本(溫室氣體排放、空氣污染等)已經高達全球GDP的13%,由此可知外部成本不可輕忽。最後以四個重點以及能源轉型治理建議做結。首先目前的能源轉型應該重新去思考建構,以外部成本內部化治理為入徑,並且將外部成本內部化做成本效益分析,再來則是針對化石燃料補貼的改革以及能源稅的訂定需要具體明確時程。
|
|
[地方能源轉型的社會學習與公民參與]
高淑芬研究員首先以地方能源轉型需要公民參與及社區共學作為開場,並說明缺乏民眾參與的台灣太陽光電市場以及在轉型過程面臨的挑戰。接著針對社會學習的概念與內涵做介紹,說明社會學習是種互動、循環修正的過程。並且以日本的「藤野轉型」運動與「藤野電力」公民電廠為例,說明「藤野電力」工作坊,開課教民眾組裝電力,上完課後便可帶回家使用並且也教導民眾利用溪水發電以及移動式太陽能。而也有越來越多社區居民前來上課,並拓展到其他地方,因此「社區型公民電廠」其實有很多不一樣的可能。
[與談]
接續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與談,以公民團體觀點參與討論。說明創造再生能源不同發展結構的重要性,並且提及現今地方政府在能源治理的工作上重要性逐漸浮現。從2016年新政府上台到2017年電業法修法,陸續有許多能源治理的新制度在被討論以及制訂,除了知識上的論述同時也要再加上政治機會,才得以實現能源轉型。最後以現今正處於新的體制建立的時間點上,找到一個對的路徑是接下來首要之務做總結。而後在與會民眾熱烈的發言與講者的對話互動結束這場講座。
7/4左轉有書X 慕哲咖啡場次集眾力,一齊轉-以群募平台搭建全民參與綠能橋樑
第二場由本中心趙家緯博士後研究員擔任主持人,開場介紹本中心以及年度風險分析報告並且讓民眾初步認識講者。本講座除了邀請書及共同作者陳惠萍做主題演講外,也另外邀請主婦聯盟以及環境保護聯盟NGO團體與談。
首先由〈能怎麼轉〉書籍共同作者陽光伏特家陳惠萍共同創辦人主講,介紹台灣電力結構與太陽光電發展狀況,並讓民眾了解如何將再生能源與群眾募資結合。由於網路是很大的社會運動力量來源,並且平台特性為資訊透明,公民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參與,參於同時除了共享綠能外也能降低原先的相對剝奪感。陽光伏特家平台有推動兩個模式包括綠意共享以及綠能公益。綠意共享提倡只需要一片太陽能板的價格就可以共同投資電廠,讓所有人都能成為太陽能電廠的合夥人。而綠能公益則是相同的方法,只是受益者非個人而是放大愛心將電廠收益直接轉予、捐助需要幫助的團體,桃園國際兒童村是第一件案子,未來也將持續努力推動。總結時陳惠萍共同創辦人說明,陽光伏特家在做的事也是為了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希望把綠能帶到社會最弱勢的角落。
接續由主婦聯盟吳心萍主任以一起種一度電為題與談,吳心萍主任首先介紹主婦聯盟從反核到能源轉型的背景。接著說明公民和發電間的連動性,歐洲有2800家能源合作社,社區若享有發電的自主權和額外的經濟利潤,居民的接受度也會提高。針對公民電廠,除了介紹丹麥、荷蘭、日本國家經驗外,並且說明主婦聯盟在公民電廠以及綠電生產合作社上的努力,同時提出建設公民電廠所遇到的行政困難,包括缺席的地方政府、電價上缺乏誘因等問題,未來都需要予以改善。
再來是由台灣環保聯盟陳秉亨秘書長與談,直接點出發展綠電需要有誘因。並且提出能源轉型遇到的各種問題,包括電費不合理、社會大眾對於能源缺乏概念、基層推動人才不足、台灣對能源缺乏想像力等。接著舉日本做為例子,日本在推廣綠電的同時會包裹其他服務讓人民更有感,在此方面臺灣需要多加學習。除了點出問題外,也介紹了台灣環保聯盟針對再生能源推廣所做的努力如近年來在推廣的綠能三小箭,希望讓人民有感並且使再生能源利益留在社區。這三項計畫從綠能與宗教結合、綠能部落以及綠能咖啡車,顯示出綠能有無限的可能。最後在熱烈的與談與對話中結束這場講座。
(詳細報導詳見風險中心網頁)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