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最新消息]

東亞研究學分學程106-1即將開始招生!歡迎學生申請!

 

本院成立「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

[活動預報]

 2017.08.10, 15, 23【風險中心】「環境影響評估社會影響評估技術規範」草案公聽會

[榮耀分享]

 恭賀社會工作學系博士生李靜玲、謝文中榮獲科技部106年度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獎勵

[國際交流]

 九州大學經濟學院與本院經濟系聯合論文發表會

 

【頂尖大學聯盟計畫】哈佛演講系列—雷雅雯

[活動報導]

【大陸中心午餐演講】POST-12 JULY 2017 RULING AND BEYOND: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東亞中心】Asian Barometer Survey Wave5 Planning Meeting, July 6-8, 2017.

 

【風險中心】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 系列講座

[學術研究]

 國發所葉國俊教授發表The impact of 2007-08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stability and enlargement of the EMU

[專班園地]

 歡迎專班學員踴躍投稿

聯絡信箱:
cossnews@ntu.edu.tw

東亞研究學分學程106-1即將開始招生!歡迎學生申請!

      

本學程所指之東亞,係指亞洲東部各國,包括東北亞的日本、韓國、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等,以及東南亞的中南半島諸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尼和新加坡等國。
東亞國家現代化的經驗是異於西方資本主義發展進程,因此在學術的研究上受到矚目和重視。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區域建制和會議的發展,例如ASEAN、APEC等,使得東亞國家的政經實力更受到矚目。此外當前美國和歐洲陷入債務風暴之際,東亞國家當前的角色顯得不容忽視。
鑑於東亞研究,在當前有其重要性和時效性。為提供本校學生完整的東亞研究訓練,期使本校學生對於東亞的相關議題有較深入而完整之認識,故設置本學程。另因本學程重視英語授課,最主要目的在於讓本地生於本校就讀期間,即得以英語上專業課程,提升其英語水準,進而更有意願於未來參與海外教育計畫;同時亦有該主題聚焦的課程,得以行銷本院特色和專長,有助於提升海外學子前來本院就讀或交換之意願,以期綜合提升本院之國際化水平。
基此,本學程要求學程學生必須修滿至少二十學分之規劃課程,其中至少三門須為全英語課程,歡迎對東亞有興趣的學生或者欲提升自己英文能力之學生申請!本學程規劃已久,並且力邀專精東亞研究各領域之教授合授《東亞導論》課程,機會難得!歡迎申請!
本學程申請時間為自即日起至2017/08/21止
■本學程詳情請點社會科學院網站臺大學分學程申請網,機會難得,敬請期待!


本院成立「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簡稱亞比中心,英文名稱 Global Asia Research Center,簡稱GARC)業經106年6月8日社會科學院105學年第2學期第2次院務會議、106年7月25日第2958次校行政會議通過,由社會系藍佩嘉教授擔任中心主任,將同時發揮整合校內學術資源、建立國內比較研究社群,開發校外與國際學術資源,以及培育社會學研究人才等多項功能。
       過去數十年來,台灣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人口、族群、性別、家庭各方面都經歷了重大變遷,社會科學界也累積了相關的豐富研究成果。本院的客家研究中心,秉持對族群與多元文化的社會關切,累積了重要的基礎成果,擬擴大研究範圍與視野,轉型為「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

 該中心初步將以東亞各國比較為研究重點,未來逐步擴大到東南亞等其他地區的比較研究。研究主題如下:

家庭、人口與性別
東亞各國普遍面對低生育率、人口老化、照顧短缺等社會問題,以及不婚、不生的趨勢,比較不同社會的性別政治、代間關係、生殖科技使用的變遷。

族群與移民
關注亞洲內部日益頻繁的婚姻移民、勞動遷移、投資與專業移民、退休移民等人群流動現象。研究不同社會面對族群差異與政治,如何發展多元文化議程、保障少數族群權益。

經濟、勞動與教育
不同亞洲國家如何因應全球經濟變遷、產業轉型、教育改革的挑戰,以及勞動人權保障、階層化流動、教育不平等、青年貧窮等議題。

公民社會與社會運動
不同亞洲國家如何經歷民主化、政治轉型過程,以及不同類型的社會運動與公民倡議的發展軌跡。

都市發展與治理
比較亞洲重要全球城市的發展模式、城市治理的政策分析等。

文化、宗教與消費
探討流行文化的跨國產業、宗教的跨國傳播模式、跨文化消費、觀光旅遊等新興文化現象。

       該中心成立之後,計劃與各國際學術機構建立合作與交流的網絡,促進研究人才的跨國合作,並推動研究生的共同教學與協力訓練。預期中心在成立五年之後,將可成為亞洲地區重要的社會研究機構,建立國內學者的研究社群、活絡比較研究能量,並透過國際學術活動、研究報告的發行、及國際重要學術期刊論文與中英文專書的出版,向國際學術界展現中心的研究成果,提升台灣社會科學界在雅洲研究領域的能見度,並建立與相關研究機構的學術合作與交流。
       除直接與國際重要機構積極合作外,中心也將扮演中介的角色,作為與院內各系所、中心及老師、社團、學生的溝通橋梁,積極辦理學術交流活動,並吸引更多國外學生至本院各系所就讀,實質的協助院內各單位邁向國際舞台。


▲TOP

2017.08.10, 15, 23【風險中心】「環境影響評估社會影響評估技術規範」草案公聽會

 

社會影響評估(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SIA)旨在調查、評估政策和開發計畫案的社會影響,促進溝通和社區參與,協助達成社會共識。我國環境影響實施以來,其制度設計和實務操作飽受批評,特別是現有環評制度相當強調自然環境影響之預測及評定,而在主觀感受、社會價值、經濟及社會環境影響等層面,卻未設置適當的調查要求和評估方法。有鑒於此,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受環保署委託研究,針對國際間社會影響評估相關發展,並針對國內情境、相關法規作出整理和分析,並諮詢專家與機關意見,研擬適於我國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下之「社會影響評估技術規範」草案,為我國環評制度的革新,提供政策建言與研究資源(詳請參見)。

臺中場
■時間:2017年8月10日(星期四)
14:00- 16:00 (13:30~14:00報到)
■地點:東海大學社科院SS524室
■報名:請點我報名

高雄場
■時間:2017年8月15日(星期二)
14:00- 16:00 (13:30~14:00報到)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社科院小劇場
■報名:請點我報名

臺東場
■時間:2017年8月23日(星期三)
10:00- 12:00 (09:30~10:00報到)
■地點:臺東縣政府社會福利館4樓第一會議室
■報名:請點我報名


▲TOP

 

 恭賀社會工作學系博士生李靜玲、謝文中榮獲科技部106年度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獎勵

    

  ▲TOP

2017.06.26
九州大學經濟學院與本院經濟系聯合論文發表會 

甫於去年與本院簽訂交換學生協議的九州大學經濟學院,為了加深與本院交流,6月26日由該院瀧本太郎教授、儲梅芬教授帶領9位研究生來台,本院則由經濟系林明仁主任、陳釗而教授率經濟系研究生,齊集於本院舉行論文發表會,互相觀摩彼此的研究成果。

本院與九州大學經濟學院於2016年1月完成交換學生協議簽訂後,同年開始互相派遣學生,雙方學生對於能夠至對方學校研習極具意願。該院將本院視為重點合作對象,除定期來訪,也希望將來輪流於臺、日兩地舉行類似本次的師生交流會,長期合作目標也希望能擴大至交換教授、雙聯學位等模式。

   


2017.07.04
【頂尖大學聯盟計畫】哈佛演講系列—雷雅雯 

由本校和其他11所台灣大專校院組成的頂尖大學策略聯盟,與教育部指定之數所國際頂尖大學,在教育部經費挹注下合作執行教研人員互訪及共同舉辦學術活動。本校為頂大聯盟與美國哈佛大學合作窗口,由本校社會科學院和法律學院實際負責與該校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領域之交流。2017年哈佛大學三領域學者陸續到訪台灣,5月15日政治學王裕華教授、5月18日經濟學Benjamin Golub教授、6月14日社會學Paul Yunsik Chang教授已在本院完成演講,7月4日則由社會學雷雅雯教授發表以"The Contentious Public Sphere in China: Law, Media and the Dilemma of Authoritarian Rule"為題的演講,雖是暑假期間,仍吸引滿座的師生到場。

雷雅雯教授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留學耶魯大學與密西根大學,並在哈佛大學取得教職,是備受學界期待的優秀青年學者。雷教授當日的演講題目與她即將於本年11月出版的新書同名,是她耗費數年方能取得初步成果的珍貴研究心血,當天除了不藏私地向聽眾分享研究所使用的資料蒐集和分析方法,也勉勵在場同學選擇自己真正感興趣的研究題目,才能全力投入並獲得有價值的成果。
 

   


  ▲TOP

 

2017.06.05
【大陸中心午餐演講】POST-12 JULY 2017 RULING AND BEYOND: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題目:[106年6月5日午餐演講]POST-12 JULY 2017 RULING AND BEYOND: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時間:2017/6/5

地點:臺大社會科學院713討論室(臺大社會科學院大樓7樓)

主講人:Dr. Vivian Louis Forbes

背景:
Distinguished Research Fellow and Guest Professor, CIBOS, Wuhan University
Adjunct Research Professor, National Institute for South China Sea Studies, Haikou
Senior Visiting Research Fellow, Maritime Institute of Malaysia
Adjunct Professor,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2017.07.06-08
【東亞中心】Asian Barometer Survey Wave5 Planning Meeting, July 6-8, 2017.

       Asian Barometer Survey Wave5 Planning Meeting
July 6-8, 2017
Taipei
Co-organized by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and
Center for East Asia Democratic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17.06.27, 07.04
【風險中心】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 系列講座

文/中心助理研究員 王涵

       

       為向大眾推廣本中心年度風險分析報告,並傳散能源轉型相關知識,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系列講座於6/27以及7/4連續兩週分別於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辦公室以及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舉辦。

6/27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場次深入能源轉型-從外部成本治理到社區參與學習
第一場由本中心陳潁峰研究員(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擔任主持人,首先以齊柏林導演生前提到環境與綠能(太陽光電的設施)間的衝突開頭,提到能源轉型需要有更全面的思考並且有學習的機會。接續由中心趙家緯博士後研究員以及高淑芬研究員(佛光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針對〈能怎麼轉〉一書寫作內容演講。

[能源外部成本的治理挑戰與出路]
趙家緯博士後研究員以能源外部成本為題演講,說明能源轉型與外部性的問題。演講開頭趙家緯博士簡單介紹外部成本,接著說明為了要改善外部成本狀況,首先必須將外部成本量化,並且將之納入決策考量。而聯合國2009年也委託智庫針對外部成本研究,指出全球外部成本(溫室氣體排放、空氣污染等)已經高達全球GDP的13%,由此可知外部成本不可輕忽。最後以四個重點以及能源轉型治理建議做結。首先目前的能源轉型應該重新去思考建構,以外部成本內部化治理為入徑,並且將外部成本內部化做成本效益分析,再來則是針對化石燃料補貼的改革以及能源稅的訂定需要具體明確時程。

[地方能源轉型的社會學習與公民參與]
高淑芬研究員首先以地方能源轉型需要公民參與及社區共學作為開場,並說明缺乏民眾參與的台灣太陽光電市場以及在轉型過程面臨的挑戰。接著針對社會學習的概念與內涵做介紹,說明社會學習是種互動、循環修正的過程。並且以日本的「藤野轉型」運動與「藤野電力」公民電廠為例,說明「藤野電力」工作坊,開課教民眾組裝電力,上完課後便可帶回家使用並且也教導民眾利用溪水發電以及移動式太陽能。而也有越來越多社區居民前來上課,並拓展到其他地方,因此「社區型公民電廠」其實有很多不一樣的可能。

[與談]
接續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與談,以公民團體觀點參與討論。說明創造再生能源不同發展結構的重要性,並且提及現今地方政府在能源治理的工作上重要性逐漸浮現。從2016年新政府上台到2017年電業法修法,陸續有許多能源治理的新制度在被討論以及制訂,除了知識上的論述同時也要再加上政治機會,才得以實現能源轉型。最後以現今正處於新的體制建立的時間點上,找到一個對的路徑是接下來首要之務做總結。而後在與會民眾熱烈的發言與講者的對話互動結束這場講座。


7/4左轉有書X 慕哲咖啡場次集眾力,一齊轉-以群募平台搭建全民參與綠能橋樑
第二場由本中心趙家緯博士後研究員擔任主持人,開場介紹本中心以及年度風險分析報告並且讓民眾初步認識講者。本講座除了邀請書及共同作者陳惠萍做主題演講外,也另外邀請主婦聯盟以及環境保護聯盟NGO團體與談。

首先由〈能怎麼轉〉書籍共同作者陽光伏特家陳惠萍共同創辦人主講,介紹台灣電力結構與太陽光電發展狀況,並讓民眾了解如何將再生能源與群眾募資結合。由於網路是很大的社會運動力量來源,並且平台特性為資訊透明,公民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參與,參於同時除了共享綠能外也能降低原先的相對剝奪感。陽光伏特家平台有推動兩個模式包括綠意共享以及綠能公益。綠意共享提倡只需要一片太陽能板的價格就可以共同投資電廠,讓所有人都能成為太陽能電廠的合夥人。而綠能公益則是相同的方法,只是受益者非個人而是放大愛心將電廠收益直接轉予、捐助需要幫助的團體,桃園國際兒童村是第一件案子,未來也將持續努力推動。總結時陳惠萍共同創辦人說明,陽光伏特家在做的事也是為了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希望把綠能帶到社會最弱勢的角落。

 接續由主婦聯盟吳心萍主任以一起種一度電為題與談,吳心萍主任首先介紹主婦聯盟從反核到能源轉型的背景。接著說明公民和發電間的連動性,歐洲有2800家能源合作社,社區若享有發電的自主權和額外的經濟利潤,居民的接受度也會提高。針對公民電廠,除了介紹丹麥、荷蘭、日本國家經驗外,並且說明主婦聯盟在公民電廠以及綠電生產合作社上的努力,同時提出建設公民電廠所遇到的行政困難,包括缺席的地方政府、電價上缺乏誘因等問題,未來都需要予以改善。

  

再來是由台灣環保聯盟陳秉亨秘書長與談,直接點出發展綠電需要有誘因。並且提出能源轉型遇到的各種問題,包括電費不合理、社會大眾對於能源缺乏概念、基層推動人才不足、台灣對能源缺乏想像力等。接著舉日本做為例子,日本在推廣綠電的同時會包裹其他服務讓人民更有感,在此方面臺灣需要多加學習。除了點出問題外,也介紹了台灣環保聯盟針對再生能源推廣所做的努力如近年來在推廣的綠能三小箭,希望讓人民有感並且使再生能源利益留在社區。這三項計畫從綠能與宗教結合、綠能部落以及綠能咖啡車,顯示出綠能有無限的可能。最後在熱烈的與談與對話中結束這場講座。

  

詳細報導詳見風險中心網頁


▲TOP

國發所葉國俊教授發表The impact of 2007-08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stability and enlargement of the EMU

■Author:
Ya-Chi Lin
Kuo-Chun Yeh

 

■Published In: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ume 20, Issue 2
May 2016
Pages 624–634

經濟系蔡宜展教授於Macroeconomic Dynamics期刊發表期刊論文
■Abstract:
Before 2007/08, the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EMU) was expected to be enlarged on schedule, but the European sovereign debt problem, triggered by the exogenous US sub-prime crisis, not only has revealed the EMU's fiscal coordination failure, but also has weakened regional financial integration. The stagnation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will therefore increase the cost of sustaining a monetary union, which in turn slows EMU enlargement and ruins the reputation of the euro. This paper aims to measure the damage to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to provide a more precise answer on real interest rate parity (RIP) convergence. Our estimation indicates that RIP between the EMU and some accession candidates is still valid after the interruptions of the financial crises. However, convergence of real interest rates cannot be achieved until 2030. This implies the EMU authority must strengthen regional financial integration to solidify the EMU and then be able to re-start enlargement.

 
 

本院經濟系、政治系、國發所皆設有碩士在職專班,專班學員為來自政府單位及社會各界的菁英,社科通訊特別設立專班園地,除了介紹專班的招生及課程訊息之外,也希望能報導專班的活動、介紹學員、促進學員與在校生的互動,歡迎專班學員踴躍投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