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活動預報]

2016.01.06(週三)【政治系】趙永茂教授退休感謝會暨感恩茶會

 

2016.01.07(週四)【經濟學系研討會】

 

2016.01.07(週四)【新聞所】新聞資訊視覺化作品展Visual Journalism

 

2016.01.14(週四)【政治系博生論壇】景氣差,考公職?報考公職數與經濟指標之關聯(1980-2014)

 

2016.01.20(週三)【臺大社會科學院104年望年餐會】

[榮耀分享]

賀本院新聞所同學榮獲2015 PeoPo公民新聞獎

[國際交流]

政治系林子倫副教授出席巴黎舉辦之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1)

[活動報導]

【社會系系友演講】《成為他自己:全人,給未來世代的教育烏托邦》

 

【風險研究中心】臺灣風險社會論壇暨記者會:COP21後臺灣氣候變遷治理走向

 

【社會系學術演講】邁向跨國公民身分的東亞:台灣、南韓與中國

 

【東亞民主研究中心】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呂曉波教授蒞臨演講

 

【東亞民主研究中心】東亞民主研究計畫越南、柬埔寨調查完成及臺灣調查資料釋出

 

【頤賢講座】黃重球董事長

[專題報導]

【社工系】課程創業與地方營造的思考:從坪林茶鄉開始的自然安心計畫

[人事動態]

【職員介紹】院辦公室新進同仁 謝怡茹組員

[專班園地]

2016.01.06(週三)【經濟學系在職專班專題演講】

聯絡信箱:
cossnews@ntu.edu.tw


2016年01月06日【政治系】趙永茂教授退休感謝會暨感恩茶會

 

本院政治系趙永茂教授將於2016年2月1日榮退,為感謝趙老師多年來對政治系的付出與貢獻,以及其對學生們辛勤的指導與教誨,由趙老師的學生發起,政治系提供協助,將在趙老師退休前,即本學期「地方政府與管理」最後一週上課時,舉辦感謝會暨感恩茶會。資訊如下:

時間:01月06日(週三)14:20-16:10
地點:新社科院大樓1樓101和碩講堂教室(上課教室)
                                        108教師休息室(茶會地點)。
流程:〈101和碩講堂教室 〉14:20-14:50 趙老師講課
                                               14:50-15:10 院長、系主任、學生代表致謝
           〈108教師休息室〉     15:10-16:10感謝茶會。


2016年01月07日(週四)【經濟學系研討會】

【個體經濟、產業組織與貿易】
講 題:Complex Disclosure
講 者: Daniel Martin (Northwestern MEDS)
時 間:01月07日(週四)13:30-15:00
地 點:社科401
聯絡人:王道一老師(3366-8411)
承辦助教:楊禮禎(3366-8447)
 

【經濟史】
講 題:Childhood Obesity and Self-Esteem
講 者:Elaine Liu(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Houston)
時 間:01月07日(週四)15:30-17:00
地 點:社科302
聯絡人:樊家忠老師(3366-8359)
承辦助教:陳映曄(3366-8460)


2016年01月07日【新聞所】新聞資訊視覺化作品展 Visual Journalism
 

時 間:01月07日(週四)17:30-20:30
          (17:30開始為BUFFET時間)
          (18:30正式開始)
地 點:新聞所103教室(復興與辛亥路口 近科技大樓站)
指導教授:Archie Tse、Simon Bramley、林照真
發表學生:鄭婷宇、趙軒翎、吳佳穎、林宜蓁、王怡蓁
                  曾華銳、李怡欣、柯佳寧、吳淑鈴、蕭涵方
                  陳涵文、羅椀齡、陳鷖人、簡鈺璇
活動介紹:
自這堂課開課以來,已經連續三年都有作品發表,現場並將邀請實務界觀摩討論,目前中央社、天下雜誌、聯合報等媒體都會有人來,其他關心視覺圖表的媒體還在邀請中。
一月七日傍晚,也備有buffet,歡迎大家一起享用。除了觀摩外,也歡迎自己人出席,慶祝一年的開始,以及這學期即將結束。
竭誠歡迎大家,同學的作品很精彩,請大家光臨指教!


2016年01月14日(週四)【政治系博生論壇】景氣差,考公職?報考公職數與經濟指標之關聯(1980-2014)

 

論文題目:景氣差,考公職?報考公職數與經濟指標之關聯(1980-2014)
發表人:王貿(臺大政治系博士班)
評論人:洪美仁助理教授(台大政治系)、董祥開助理教授(政大公行系)
時間:2016年01月14日(週四)19:00
地點: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台大社科院大樓七樓東側(辛亥路後門)713討論室
報名:一律以線上報名,請email至 d01322007@ntu.edu.tw,供餐採登記制,請註明葷            素;報名受理之後若有事無法前來請再來信告知。

論文摘要:
公職報考人數之多寡,時常被視為經濟景氣的反指標,只要報考人數上升,大多會假定當時的經濟景氣較差,反之亦然。然而,這樣的情況是否真的存在?其又可能隱含什麼意涵,是本研究之旨趣。本研究整理我國1980年至2014年報考公職數據與公私部門薪資比、失業率等相關經濟指標,使用多元迴歸模型檢證其間之關聯,檢視上述情況是否存在。本研究希望能夠初步回應公私部門選擇之影響因素,俾利未來作為公務人員考選、待遇議題之參考,及公私部門工作環境之檢討。
關鍵詞:公職考試、部門選擇、公私部門薪資比、失業


2016年01月20日【臺大社會科學院104年望年餐會】

 

    時屆歲末,本院在教職員工生的共同努力下,於教學、研究、服務均有良好的表現,備極辛勞,誠表感謝,期盼在新的一年能有更好的成果。
   本院望年餐會訂於2016年1月20日(週三)18時30分在水源會館(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6號2樓)
舉行,敬請 蒞臨。
敬祝 大安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蘇國賢 敬邀


聯絡人/電話:
王欣元秘書(3366-8426)
呂玉方幹事(3366-8433)

▲TOP

 賀本院新聞所三組同學榮獲2015 PeoPo公民新聞獎

 

「PeoPo公民新聞獎」為公共電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共同舉辦。鼓勵對於公共議題有興趣的朋友,以各式影像紀錄器材,記錄拍攝動人的地方故事與公共議題。

短片報導組


譚竹雯、蘇思云、陳柏文與廖家慧「臺灣獼猴的哀鳴」

特別獎


陳柏文「消失的溫泉」

廖家慧、蘇思云、王怡蓁「超級教室 教孩子自己找答案」

▲TOP

政治系林子倫副教授出席巴黎舉辦之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1)

   

     政治學系林子倫副教授出席在巴黎舉辦之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1),並受邀在 COP21 會議的第一天(11月30日),出席這場由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秘書處(UNFCCC Secretariat) 所舉辦的場邊會議 (Side Event),回顧並討論「2015氣候與能源世界公民高峰會」(World Wide Views on Climate and Energy) 的重要成果,這場邊會並登上UNFCCC 官方媒體網站。本場會議的主持人Yves Mathieu,是WWViews高峰會的全球召集人,並邀請到7位國家召集人分享各國之經驗與成果。WWViews高峰會於2015年6月6日於全世界共76個國家同步召開,一共舉辦了97場論壇,召集了世界各地10,000名公民分享他們的觀點。

    台灣WWViews場次由台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辦,林子倫副教授擔任台灣場召集人,當天在台北、台中、台南市同步舉辦,除了召集超過 300位公民共同審議之外,也邀請到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三位市長,三位市長在現場聆聽公民審議結果,同時也將台灣的三場公民審議成果匯交給公約秘書處。

▲TOP

2015.11.19
【社會系系友演講】《成為他自己:全人,給未來世代的教育烏托邦》

   

    11/19(四)是社會系系友劉若凡新書《成為他自己:全人,給未來世代的教育烏托邦》演講。講者花兩年時間改寫其榮獲2013年碩士論文田野工作獎的碩士論文。本次演講除了簡介的書的內容以及研究心得,獎者也以台灣第一所體制外中學校友的身分,分享其成長的心路歷程。

    該書的核心提問是全人中學這種另類的學校,是否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要教學生什麼?又要怎麼教?人本教育提倡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實際操作會遇到那些困境,又如何解決)?講者強調,青少年教育的特殊地位、人本教育的出現和全人中學的目標、制度及實作,必須放在當代社會中關於「好教育」的論述、想像中,始能理解。這是橫跨二十年的學校制度史研究,可以連結到1980至1990年代的諸社會運動及理念,包括對中等教育、升學壓力的反叛,還有高等教育的自治、言論自由。

   進入學校內部的分析則更加深刻。教育本身有方向性,又要師生平等,這如何可能?講者在密集、全天的參與觀察中,發現教師主要是透過同儕的地位系統來引導學生達到某種自由。然而,同儕卻演化出好學與叛逆的兩個群體,彼此折衝、甚至往背離人本精神的方向發展。學生為追求自由付出了各種代價,也對自由有更多的反思,得到比自由更多元的答案。本書說明「自由」是在特定時空脈絡中形成的某種教育目標和價值,而其實踐也遭遇各種波折又演化,從中可看店師生等行動者的詮釋和學校制度的運作和變遷。這本書談自由,更談學生詮釋、行動的成長過程。比起大部分談論小孩教育方法的書籍,這本書論及小孩怎麼看自己的成長過程,還有該過程怎麼放在更廣泛的制度中來理解。

    本場演講高朋滿座,包括曾系主任嬿芬、講者碩論指導老師林副教授國明及多位老師出席,會後提問亦相當踴躍。其中,獎者認為關於該校學生家長的提問相當重要。12/17(四)為有本學期最後一次社會系學術演講,由韓國延世大學社會系元载渊(Jaeyoun Won)副教授探討台灣、中國與南韓的公民身份議題。下學期仍有數場學術演講,詳情請關注台大社會系臉書


2015.12.16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臺灣風險社會論壇暨記者會:COP21後臺灣氣候變遷治理走向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於2015年12月16日舉行記者會,公布第一手COP21與臺灣息相關的決議資訊,以及「臺灣民眾氣候變遷態度調查」。並且邀請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臺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以及臺灣青年氣候聯盟政策研究長謝尚融等人針對主題進行與談。

 首先由國立臺灣大學社科院風險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周桂田主任主持,探討氣候變遷的社會風險議題,公布民眾氣候變遷態度調查關鍵數據。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林子倫副教授則公布第一手COP21與臺灣息相關的決議資訊,並邀請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士與談。

 在論壇的第二階段,由臺灣青年氣候聯盟謝尚融政策研究長針對COP21會議進行分析與政策建言,並且與關心氣候變遷議題的現場民眾進行Q&A對話,現場參與民眾十分熱絡,活動圓滿落幕。


 2015.12.17
【社會系學術演講】邁向跨國公民身分的東亞:台灣、南韓與中國

   

   12/17日是本學期最後一場社會系週四演講。講者元載淵(韓國延世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有令人驚豔的學術經歷,主持人劉華真副教授也表示講者是主持人在美國求學期間重要的學長。

   講者從南韓華僑孫啟瑞的故事開頭,說明南韓華僑90%祖籍山東,但同時有南韓、台灣(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種可能的身分歸屬。講者將中國比喻成生父,而台灣是養父,南韓則為出生地,並以此群體的特殊性,切入後冷戰東亞地區的公民身份議題。公民身分是社群成員的一種身分,區分他者與我群。本次演講聚焦1990年代以後韓國華僑的轉變。

   南韓雖有130年的華僑移民史,但長期沒有中國城,沒有非常富有的華僑,數量也沒有增加,是南韓社會中不被看見的群體。1998年以前,未成為南韓人的華僑受到種種財產權和企業所有權的法令限制,直到經濟危機後的新自由主義轉型才開始放寬。同時,赤色中國改革開放後,山東省成為南韓最大的貿易夥伴,相信反共復國是「好中國人」的南韓華僑,慢慢與中國形成連結。爾後,台灣的民主化與台獨意識的興起,則讓長期未居台灣的南韓華僑重新思考自己的公民身分。

   整場英文演講偶爾穿插講者流利的中文,演講後的提問與討論也相當熱絡。包括中研院謝斐宇老師提問,南韓的經濟自由化與民主化時間重疊,為何講者聚焦經濟自由化的效果,或者要如何區分兩種效果?本系吳嘉苓亦提問公民身分的討論上,「生/養父」的比喻和「生/養母」是否有理論上的差異?還有聽眾針對中國的朝鮮族提問。提問討論後,多名老師仍參加會後點心會,分享提拉米蘇時討論研究、聯絡感情。下學期社會系仍會繼續舉辦學術演講活動,詳情請關注台大社會系臉書


2015.12.18
【東亞民主研究中心】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呂曉波教授蒞臨演講

講題: 比較政治與中國研究的前沿課題與研究方法
參與人員:張佑宗教授、陳明通教授、俞振華教授、黃旻華副教授、吳文欽助研究員、黃凱苹博士後研究員、潘欣欣博士後研究員、魏德榮博士後究員、及國發所與政治所碩博士生 
主辦單位:東亞民主研究中心

 


2015.12.21
【東亞民主研究中心】東亞民主研究計畫越南、柬埔寨調查完成及臺灣調查資料釋出

 

     2015年亞洲民主動態調查第四波調查計畫,越南地區已於11月完成面訪調查;柬埔寨則於12月完成面訪調查。而第四波臺灣調查資料已於2015年12月21日公開釋出,提供給學術界人士參考、使用,請於東亞民主研究中心網站下載申請書後提出申請,謝謝。


2015.12.17
【頤賢講座】未來電業面對的挑戰-能源是選擇題or是非題?  黃重球董事長

     黃重球董事長在今天演講中提到,台灣電業未來必定會面臨減碳與非核兩項挑戰。面對全球高度重視的減碳議題,台灣目前已經擬出兩項減碳計畫: 2050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 2005 年排放量之 50% 以下; 2030 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 2005 年排放量之 80%,這些目標對於以火力發電為主的台灣都會造成很大的衝擊。除此之外,日本福島核災後,國內非核的聲浪逐漸抬頭,然而作為減碳手段之一的核能發電,在面對減碳的壓力下,是否應完全廢除,這是未來台灣社會必須面對的難題。

    在社會形成共識之前,黃董事長認為目前能積極推動的兩項措施便是節電與再生能源。他提到台電已積極投入風力發電的架設,也很鼓勵民間舖設太陽能光電板, 重新設定了 2030 年再生能源累計裝置容量達 17,250MW 的目標。不過黃董事長也提到,不論是環保設施或是再生能源,都相對昂貴,在追求低碳、非核、安全與環保的同時,電價上漲是必然的趨勢。台灣社會除了面對未來能源政策要有共識外,也需要相當大的毅力來適應這些生活上的改變。

▲TOP


◎陳羿潔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課程助教

【社工系】課程創業與地方營造的思考:從坪林茶鄉開始的自然安心計畫

 

    大桌環境整合股份有限公司的創辦人,李佳璇以及郭名揚,於12月18日來到台大社工系「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課程演講。從課程實習到創業,名揚從「學生」的角度,帶領我們看見他在這段旅程當中的所見所思,以貼近我們的身分來分享他對坪林、台灣茶以及地方營造的思考;佳璇則是從山不枯的團隊運作當中,坦誠分享如何經營一個公司並持續實踐對於坪林茶鄉的地方營造。

旅程的起點:與坪林結緣
    名揚與坪林的第一次結緣,是從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規劃實習課開始,從課程出發,他開始投入地方,並與地方人們互動,初次進入社區場域的他,也面臨過挫折,他笑著說道:「剛開始他們講話我都聽不懂!」他聽不懂的是「茶」的語言,坪林人從生活到生意都圍繞著茶產業,男女老少一開口都有本茶經。
    坪林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位在台北到宜蘭之間,自從國道五號及雪山隧道開通後,縮短了人們從台北到宜蘭的時間,卻也讓來到坪林的人減少,使得原本能作為遊客中繼站的坪林受到衝擊;另一方面,坪林作為水庫保護區,因此土地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坪林唯一的產業就是茶產業。
    在學校課程中,名揚做了許多學習與嘗試,因為對茶非常陌生,所以他去閱讀跟茶有關的相關書籍,同時也向茶農學習製茶;另外,也有透過市集擺攤,嘗試進行環境友善茶品的銷售,或是對茶農二代進行課輔等多樣化嘗試。

旅程中的持續思考:課程結束之後?
    當課程結束,這些計畫、行動、人,應該何去何從?名揚在這個過程中持續地思考,要怎麼「延續」?怎麼「規劃」?需要什麼樣的「團隊」?另外,在城鄉所的大桌精神背後,有著共同討論、共同參與、平等發言、一起決策的概念,名揚提到他們常常會說:「幫助地方」,但他常在想,到底最後是誰幫助誰?他所希望的「幫助」,是大家可以一起共好、可以一起在這裡面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於是在今年初(2015年),大桌環境整合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並且發展出「山不枯」(Sanbuku)的品牌。
    山不枯(Sanbuku),源自日文的山腰,山腰是人跟自然交界、一個共生的地方,象徵人與環境共生、永續的精神,就像山一樣不會枯萎。

旅途風景:賣茶又不只是賣茶的台茶復興
    大桌環境整合針對茶產業以及推動山不枯品牌,有很多細緻的想法,他們不只是「賣茶」,更要傳達的是成熟採摘的茶園守護方式,因此,他們推廣減量用藥及合理化施肥的「安心栽培」,以及不施藥、無化肥的「自然栽培」,且他們認為採摘方式與製茶方式是要讓土地可以健康,同時也要讓喝的人能夠健康,佳璇更打破台灣人對高山茶的迷思,她指出「高山確實有好的種茶條件,但不見得是好的製茶環境;中低海拔(丘陵地)也能種出好茶。」
    所謂的台茶復興,意味著台灣茶應該被用一種新的方式、新的價值去看待,名揚問到:「想到茶,你會想到什麼?」他認為「茶」作為農作物,它的品質、味道,必須回到源頭的生產,也就是回到茶樹、土地的自然狀態。因此,他們推廣台灣茶,除了傳遞背後環境友善的概念之外,也希望鼓勵下一輩喝台灣茶,讓台茶的種植與傳承能夠繼續延續下去。

旅途風景:不在地卻又在地的地域營造
    除了推廣茶之外,他們也接案子參與坪林的地方事務,最近,他們透過「山里街訪」影片,讓在地用心經營的好商家得以被看見,經由與店家老闆的訪問,這些在地的文化與故事就被傳遞出來。同時,這樣公共論述的形成,也將不同的人之間的關係,進行重整與連結,他們希望當地人看見影片後,能理解貼近地方的語言,進而願意再回到這個地方。這個作法也使得區公所、坪林茶業博物館與地方商家有所連結。佳璇表示,影片在茶業博物館播放後,關係漸漸發生改變,不只是地方商家與區公所的關係,他們團隊與地方賣茶的商家之間原本的競爭關係也有所變化,人跟人之間的信賴關係開始被打開...... 

未完待續的旅程
    從課程的「學生」到公司的「創辦人」,角色的轉變帶著不同的思考,跳脫學生身分後,有著更多的可能性,大桌環境整合股份有限公司,仍在旅途中不斷地摸索與嘗試。

▲TOP

【職員介紹】院辦公室新進同仁 謝怡茹組員

 

學歷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2010-2014)
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政論組
(就學中)

院辦負責的業務
本院公文收發文、研發相關業務、貴儀採購、東亞學程、中國大陸研究學程等業務。

 自我介紹
    我的家境純樸、重視教育,培養我自小的閱讀習慣。而我的個性雖較為安靜,但做事很有責任感且總是全力以赴。目前正在積極探索各種類型的電影跟音樂,以及尋求慢跑的極限,是工作之餘的興趣領域。大學畢業後,便以推甄入學方式錄取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目前仍在就讀之中。今年有幸錄取高考三級一般行政,並於年底分發至社會科學院院辦。雖然初任公職人員,仍有許多尚需學習的事務,但由衷希望能將我所學的專業,以宏觀的視野和對公共服務的熱誠,學以致用。

▲TOP

2015年01月06日【經濟學系在職專班專題演講】
【在職專班專題演講】

講 題:未定
講 者:管中閔 教授 (台大財務金融研究所)
時 間:01月06日(週三)19:00-21:20
地 點:普通103
聯絡人:毛慶生老師(3366-8361)
承辦助教:張嘉凌(3366-8440)

本院經濟系、政治系、國發所皆設有碩士在職專班,專班學員為來自政府單位及社會各界的菁英,社科通訊特別設立專班園地,除了介紹專班的招生及課程訊息之外,也希望能報導專班的活動、介紹學員、促進學員與在校生的互動,歡迎專班學員踴躍投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