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國際期刊審稿原則與常見問題
講員:何明修教授
日期:2020/7/14
整理:謝巧薇
本場工作坊的講者是臺大社會系何明修教授。何明修老師具有豐富的國際期刊投稿與審查經驗,本場工作坊便針對國際期刊分為投稿經驗分享、審稿經驗分享二部分進行。
一、國際期刊投稿經驗分享
針對國際期刊的投稿,講者從中英文學術寫作原則與環境的比較談起,不時以自身經驗穿插分享投稿、修稿時的重要考量與心態準備,最後則以社會學領域的期刊為例,分享對近年國際期刊的觀察。
首先,就英文學術寫作而言,講者提到,寫作國際期刊絕不是「中翻英」,兩者不只使用不同語言載具,寫作內容、面對的讀者,甚至提問的方式都大不相同。且相較於中文期刊動輒兩三萬的字數,英文期刊的字數限制大多為八千至一萬字。因為字數有限,英文期刊的寫作往往開門見山,在前兩段就把重點敘述完畢,文獻與理論的探討也較簡潔,每一句都務求精簡必要。尤其開頭和摘要是一篇文章中最為重要之處,建議留到最後書寫。而若一篇文章有兩個以上的亮點,可以考慮拆為兩篇文章,不必抱著非得寫出「曠世巨作」的心態。
接著,講者以臺灣勞動和社會運動為例,指出研究意義之所以成立,是因為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社會脈絡。但是當國外的讀者不清楚這個脈絡時,必須證明這個研究為什麼重要。以新聞產製來比喻國際期刊的寫作亦是如此:哪些臺灣的新聞會被刊上國際媒體的版面?哪些則是他人連看都不看的?講者分享到,自己在寫作時,會從theoretical puzzles出發,找出自己所研究的現象和理論有何矛盾或相異,並試圖解釋其意義,思考如何讓他者也關心這項議題。
講者還談到,好的研究並不只是運用許多新穎的方法或數據資料,而在於是否具有「觀點」。同時,研究也要能善用「包裝」的藝術和主流對話,因為這是學界共同認識的基礎。他觀察到,許多關於臺灣的英文論文並不是提出「新」事物,經驗資料也並非特別珍貴或難得,而是具有能和主流國際學術社群連結的觀點。因此,可以補充或加入新觀點的方式,讓他人能夠參與、瞭解。講者也特別強調,「不要測試審查者」。與其運用專有名詞或纏繞的行文把學術文章寫得深奧,不如讓大家都讀得懂。畢竟,可以把艱深複雜的事物說得清楚明白,才能見得寫作者真正的功力。
至於寫作前的準備工作,講者提到,一定要先設定投稿目標,並想好備案、及早規劃;如果有機會參與會議,一定要再將論文投稿發表,才不致於浪費。在投稿前,則可以先大致瞭解該期刊的編輯群、目標、領域和關注的議題,並且在行文中適度引用該期刊的論文。此外,寫作者可能也要考量期刊的排名和屬性。以社會學領域而言,SSCI排名的前二十名中,專門探討「觀光」的期刊就占了三名,老牌的Social Forces卻掉到第四十六名。講者認為,這反映出學科越來越分工零碎,也讓學術新人面臨選擇:究竟是要投到「退化中」的老牌期刊?還是新穎、排名前面、但是在資深學術社群卻相對不知名的期刊?怎麼樣對CV更有幫助?都是學術新人必須有意識去抉擇的問題。
最後,講者也就面對審查意見時的心態提出建議。一般而言,三個月是「合理等待期」,通常三個月沒有回信就可以寫信向主編詢問。初次投稿時,也不要覺得投稿就一定會被接受。講者笑說,學術這個場域就是「相互傷害」,可以等到心平氣和時再仔細閱讀審查意見,重點是不要讓整個心態掉進去。而在修改回稿時,一定要清楚標示修改內容,並以一封簡要的cover letter說明回應;如果是無法處理的R&R,或被直接退稿,除非有重大缺失,不然建議趕快再投稿,不需要看到嚴厲的評論就完全否定自己。
二、國際期刊審稿經驗分享
從審查者的角度來說,講者分別就國際期刊的編輯和審查人選,以及常見到的問題分享。首先,講者談到,審查時的重點是溝通,以改善論文為目標。主編不一定每篇文章都會看,但是他會看審查意見。
審查者又是如何被挑選出來?這涉及主編的認知、人脈。尤其國際期刊的主編權限往往很大,許多刊物是長期由同一人擔任編輯,刊物本身即反映編輯對這個知識的界定。此外,常被引用的文章作者、投稿者提供的建議名單或迴避名單、相近領域的作者,甚至是AI根據題目與摘要關鍵字搜尋後提出的推薦名單,都可能是審查者名單的來源。近幾年來,國際期刊有越來越傾向公開審查者的機制。
而在擔任審查者時,講者提到,英文流暢度非常重要,將影響審查者對文章的第一印象。至於審稿時常見到的問題,則包括:出現通篇的事實性錯誤,例如拼錯重要人名;文中使用「離地」的用詞,如臺灣的族群衝突,通常會使用ethnic issues,而不是racial problems,否則會讓人懷疑作者是否和當地脈絡脫節;套用理論不當,或者是只為了對應理論,而過於特意操作量化變項;沒有方法論;以看似先進的方法,證明人盡皆知的常識;為了進行多個案的比較而過度簡化脈絡等。上述這些,都是論文寫作者應特別避免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