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Vol.121 發刊

目次

社會創新.行動中
作者 / 高禎臨(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女性的日常,舊城的永恆:《中城浮世繪:生活劇場裡的女性圖像》出版紀事

這些女性因為對於生活帶著真心、付出力量,舊城的每一段微小歷史都成了她們永難忘懷的吉光片羽。我們小心搜集了這些珍貴的記憶,也希望藉著文字的記載與傳播,讓大家看見一篇篇將女性人生與中區歷史綰合在一起的報導;這既是女性們的故事,也是中區的故事,也是在座落在不同時間點上的、臺灣的故事。

社會創新.行動中
作者 / 葉維俐(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左營團隊博士後研究員)

邁向宜居社區(下)——「共度舊城」共創反思

這次《共度舊城》的合作經驗讓我們反思專業者的加入,能彌補大學團隊和學員在戲劇表演上的不足;只是當執行團隊、導演、劇場學員們三方各有所堅持時,執行團隊應作為「中介」角色,有著更堅定的立場以及更多的協調溝通,在尊重各方意見之外,或許可以更積極地介入,透過環節的設計,引導大家在歧異中找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想法,逐漸形成共識。

社會創新.行動中
作者 / 陳佳君(前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前草團隊專任助理)

閒置空間活化的可能性:從前草地區一塊畸零地談起(下)

社區本身就是多元的組成,不同社群、單位各有不同立場及考量,而大學帶著人力和資源進入社區,能補足社區有所不足之處,但實際操作仍需仰賴社區伙伴的在地經驗和協助。因此,協作過程中需要適時召開會議,邀請里長、社區具有號召力及熱忱的在地居民、地方組織等利害關係人一起凝聚共識。避免大學團隊一頭熱地在社區執行在地營造,卻無法縫合大學與社區的願景落差

他山之石
作者 / 周睦怡(海洋大學海洋觀光管理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菖蒲學園:運用藝術和創造力拓展「正常」的視野

「如果每個人都做不一樣的事情、各自展現獨特性的話,就沒有同種東西在品質上的優劣之分。如此一來,人與人之間不就能更平等相處,生活也能更多元豐富嗎?」園長這段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也啟發我對於共融有更豐富的理解與思考。將差異性重新框設為獨特性,讓每個人能自由地發揮所長,認可彼此的能力和特殊性;這些差異性不是障礙,而是帶來創新和創意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