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Vol.102 發刊

目次

社會創新.行動中
作者 / 徐葆權(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助理)

「超展開」的社會實踐:記訪談睦怡

身為「計畫總辦的博後」,睦怡常被大家認為是老師的代言人,但她認為自己跟大家就是伙伴關係,總辦與執行團隊同在一艘船上,總辦的角色是傾聽大家的想法和困難,提供支持和協助,與團隊一起解決計畫執行所面對的問題;以個人而言,她認為關心甚至參與這些議題都是責無旁貸的一件事,也體認到這些努力的過程,就是為了孩子跟自己的未來在奮鬥。

社會創新.行動中
作者 / 蘇瑾珮(暨南國際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學生)

市場行動紀錄簿:埔里第三市場友善環境行動(上)

在許多人理解環保價值的今日,即使大多數人認同愛護環境的重要性,仍然會忽略生活中造成污染的可能性,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市場要打造出「友善環境」的嶄新面貌,不僅政府應推動公共決策,民眾也應喚醒對環境的關懷與愛護,自發落實環保理念。但改變所帶來的未知變數,讓習於傳統市場本來樣貌的民眾卻步,究竟該如何改變市場現狀,讓「友善環境」的精神融入當地的生活日常呢?

社會創新.行動中
作者 / 陳姵君(前成功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助理)

別秤斤論兩買柳丁,咱賣的是一棵樹:果樹認養方案的幕後真情告白(下)

處在從慣行農法轉型有機農法之間的農人,只能自我懷疑又自我打氣地緩慢前進。許多人說柳丁做減藥栽種是「笨蛋」,農友私下反駁:「我才不是笨蛋勒!我是憨人。」「憨人」是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卻堅定地往別人認為行不通的方向(友善耕作)走。我跟文福哥說:「對於未來,我不知道也無法跟你保證,唯一清楚的是我確信我們這條路是對的。」我跟阿銘哥說:「沒有憨人,怎麼凸顯這件事的價值?」我也跟自己說:「相信自己,相信小小的漣漪會擴大的。」

臺日大學聯盟通訊
作者 / 新作坊

疫起在地方創生機:2022臺日大學聯盟線上工作坊側記(上)

這場「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工作坊」,以「後疫情地方產業與發展:日本地域振興協力隊與臺灣青年工作站經驗交流」為主題,由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邀請臺灣與日本各三位與地方創生相關的參與團隊或個人,分享自己在島國一隅,和地方的人們一起挖掘在地資產、關注地方議題、解決地方/社群需求的工作及生活經驗。過程中,多位講者也特別提到,面對Covid-19疫情衝擊,地方工作者和病毒共存的因應及調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