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Vol.68 發刊

目次

社會創新.行動中
作者 / 林子園(暨南國際大學水沙連人社中心專任助理)

歷史聚落保存與活化之術:日本奈良今井町

今井町的文化保存方式,是公部門從上而下的倡導與說服,到民間自發性的討論與組織,也能發現他們重視的不是「模板式」的保存,而是整體聚落的傳統文化與生活機能,換言之,一連串在臺灣看來像是「活化」在地的方案,實際上對在地人來說,正是復甦與保存文化的手段。從今井町的案例,映照此刻正尋求轉型的中興新村,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社會創新.行動中
作者 / 李瑞源(Paparil Tavali,暨南國際大學水沙連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舞動翅膀,跟著巴宰活力飛翔

2017年暨大人社團隊在愛蘭教會辦的「船山講古」活動,不僅蒐集到了許多巴宰族的傳說故事,也以此為契機,成為開展民族教育的動力來源。或許,當一個文化已經準備好了的時候,只需時機一到,掌握風起一刻,便能鼓動翅膀,讓眾人仰望美麗身影翩翩飛舞。巴宰文化如是,埔里平埔文化亦如是。

社會創新.行動中
作者 / 彭欣華(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推動與協調計畫專任助理)

大學 X 社區 環境永續行動:暨大與埔里空污減量運動(上)

許多人認為空污的來源就是大型工廠、火力發電廠、境外霾害,必須靠政府有所作為才能改善。其實生活中也有許多污染來源,只要我們改變日常行為,就可以獲得改善。暨南大學以智庫與後援團的角色,參與埔里PM2.5空污減量自救會的行動,共同為小鎮的空污減量努力,也開展出更多元的環境永續方案。

臺日大學聯盟通訊
作者 / 新作坊

臺日大學的社會參與和人才培育:「在地實踐教學創新工作坊」小記

「在地實踐教學創新工作坊」集結了臺灣、日本十二所大學參與,活動聚焦於「在地實踐課程發展與教學實作」、「在地改革人才媒合教育」及「通識教育與在地實踐」三大主題,探討大學社會參與的過程裡,如何透過教學、課程、實作、研究的施行,帶動學生的學習、捲動老師的參與、滾動社區或產業伙伴的協力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