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訂閱本報 | 瀏覽歷史報區 |
【大雪】12月7日。小雪大雪,煮飯唔察(客諺)夜長晝短,白天吃完早飯,煮午餐時間又到。
【冬至】12月22日。冬節月中央,無雪也無霜(冬至在月中,當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諺語】新年頭,舊年尾:一個是開始一個是結束,在這兩個重點時間,必須特別謹言慎行。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十日發行

 

專題研究 末永仁1915年在臺中的起手式(上)
人物故事 洄游的農藝OB
專題報導 桃園3號香米介紹
農藝天地 臺灣稻米小故事
會務報告


 

末永仁1915年在臺中的起手式 (上)

1910年,24歲,剛逢喪偶之痛的末永仁渡海來臺,初任嘉義農事試驗場技手,他銜悲忍痛,勤奮調查做研究,發表論文得獎而受到倚重。1915年調任臺中農事試驗場,自此開啟人生的新頁,和同時在臺中輔導米質改良農務的磯永吉,攜手共創臺灣稻作發展的歷史。第一步就是育種大計畫,請看這位只有高農畢業的技手,展現不平凡的起手式。

 

命中定數

 「子不語,怪力亂神」,殆無疑義。但是有一次偶然在日本相命「姓名判斷」 (せいめいはんだん)網站,看到有命理師以末永仁的名字為例子,從「姓名學」觀點上進行批命,他批出的結果,讓我們提筆寫這段故事時,平添幾分哀愁。真的是時耶乎?命耶乎?

命理師是這樣講的,原文字照列如下:

人運9劃 凶—薄幸 消極的 短命 逆境 孤独 知力 衰弱
外運9劃 凶—薄幸 消極的 短命 逆境 孤独 知力 衰弱
地運4劃 凶—破滅 感情不安 不遇 困苦 不満 感情不安定 苦労 分割 放棄
天運10劃 凶—多難 大凶 破滅 不遇 孤独 極端
總運14劃 凶—孤立 自滅 不遇 不如 トラブル(trouble (麻煩)) 虚無 虚偽 心弱

如果人的一生,真的有如此所謂冥冥中的「定數」,那麼對末永仁來說,這個定數是開始於1909年。這一年,他才23歲,這是凡事還無法雲淡風輕的年紀,尤其是在人生大悲大痛時…

圖1 在日本相命「姓名判斷」網站有命理師以末永仁的名字為例 子,從「姓名學」觀點上進行批命。 [https://seimei.linkstudio.biz]

新鰥心情

末永仁是1886年3月15日在緊鄰現今日本福岡市的福岡縣大野城市大城 [おおぎ],舊筑紫郡有山有水的大野村出生,父親末永郁次是大野村第四任村長。1905年他從大分縣三重農學校 [現在的大分縣立三重農業高校] 畢業後,就任職福岡縣農務課農事試驗場,是一個勤勞守份的基層技術人員。他也跟那一輩的鄉下人一樣,順著年歲早早成了家,生了一個男嬰。做為一個僅有縣立高等農校學歷出身、個性又是安分勤勉的基層技術人員,如果不是因緣際會,大概很難有大波大浪的人生;想必他也是有隨波逐流的本意,就和他的幾十戶鄉親,一心一意掩藏在大野山村那深深的皺摺裡,從春到夏,從秋到冬,默默地接受大野山村隨意給予的溫存或粗暴,他就和家人死心踏地在這個大野村落裡數算著日子,沒有什麼遠走天涯的理由與企圖,能讓他改變這個安穩的現狀,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就是人生,於願足矣。

只不過天常不從人願,也不像是「天將降大任」少年絶藝須難得的世出賢才,這就是命理所說的「劫數」了。1909年,末永仁絕沒想到23歲的青春年華,他竟會家逢喪偶的變故,還留下一個嗷嗷待哺的男嬰。他的一花一世界頓時間風雲變調、變色,讓他無所適從,最嚴重的是情感的傷痛,整個人像折斷的枝椏傾頹了下來。他在三重農業高校的學長豐田力圖「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厦之將傾」,或許豐田學長用的恰是這一年 (1909) 日本明治維新著名武將西鄉隆盛那首大家所傳頌的「七言絕句」—「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死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來鼓勵這位頹喪至極的小學弟。其實,此時此刻「七言絕句」還嫌懸格過高,「離開傷心地、絕地再起」才是最簡單的理由。豐田學長建議他,日本初領臺面臨農業技術人員不足的問題,是否就遠走臺灣另起爐灶?

於是,1910年末永仁把男嬰寄託給雙親照顧,拎著簡單行李走出原先掩藏他的大野村落,孓然一身栖栖惶惶地來到了台灣,落腳在嘉義廳「嘉義農事試驗場」擔任「產業技手」,開始摸索才剛起步的臺灣稻米品種改良。此時,他最需要的是能讓他沉湎其中的工作,好鎮住那顆在動盪中破碎的心,來慢慢療養。至於他的人生是否能在這個異鄉重新站立起來,似乎還言之過早。

鳳凰涅槃

根據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āmāyaṇa,意即「羅摩的歷險經歷」) 的敘述:保護神毗濕奴 (點燃熊熊烈火,垂死的鳳凰投入火中,化為灰燼,再從灰燼重生,成為美麗輝煌永生的火鳳凰。涅槃的意思是火的熄滅或風的吹散狀態,被人寓意寂滅、解脫、不生。鳳凰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七次涅槃,七次重生,並在重生中達到昇華,最終獲得永生,這就是佛家說的「鳳凰涅槃」 (Phoenix Nirvana),平凡人家所傳說中的「不死鳥」。

1910年24歲的末永仁也是歷經人生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他的浴火重生,不需多至七次涅槃,七次重生。他孤孤單單來到臺灣嘉義才2年餘的1913年4月20日,就在《臺灣農事報》第77期發表了一篇極具份量與格局的論文—〈嘉義廳下米作改に對する意見〉;這篇論文的內容架構如下,很難想像,它是出自一位僅具高農學歷的「產業技手」(產業技士) 之手:

一、緒言
二、米作改良ノ方針
  (1)、積極的ト消極的改良
  (2)、集約的ト粗放的改良
(3)、直接的ト間接的改良
  (4)、個人的ト共同的改良
三、米作改良方法
A、米質改良
  B、耕種法改良
   (一)、米種ノ改良
(二)、耕作法ノ改良
(イ)、肥料
     (1)、製糖會社トノ關係
(2)、施用料トノ關係
     (3)、施肥期トノ關係
(4)、施肥法トノ關係
     (5)、肥料普及ト株數トノ關係
(ロ)、耕鋤
(ハ)、撰種其他
四、農業行政ノ改良

末永仁這個研究的調查是從1911年3月開始,到1912年12月完成的。在時間點看,這是他來到嘉義的第二年,就全心投入工作;固然這是帝國新領地的重要工作,但是帝國領臺已屆16年,他初來乍到隨即「劍及履及」投入工作,毋寧相信這是他想藉工作來麻痺那悲傷的心。他在嘉義中埔、店仔口、斗六、西螺、土庫地區,調查農家的「看天田」與「兩期作田」的「稻作作業經濟」與「甘蔗作作業經濟」,以充分了解當時嘉義地區農家生產農作的特質,作為米作改良方針的決策參考。

末永仁在進行這個研究調查的時候,也正是總督府內「在來種改良派」與「日本內地種導入派」爭執最激烈的當下,他在論文中對於「在來種改良派」在臺灣南部阿緱廳與鳳山廳紅米的去除,給予高度的肯定,但也明白指出臺灣本地米的缺點:品種太雜、形狀差異大、「粘氣」太少、朣 (胴) 割米多、腹白多、屑米多。他也用了一個極淺顯的數據—「中村種」一升總粒數六萬一千五百粒、「鳥咬種」八萬一千粒,顯見本地種米粒太小。因此他呼籲,先前「在來種改良派」的成就視為「第一次米種改良」;接下來就讓兩派各針對各自品種的缺點進入「第二次米種改良」,他特別提出「メンテル」(孟德爾) 定律,亦即在「雜交育種」公平較量。

這篇論文洋洋灑灑22.5菊8開印刷頁,這等份量在《臺灣農事報》確實罕見,編者特地在文末有個附言,稱讚論文的行文嚴謹,說它針對嘉義廳提出很有見地的觀察研究;同時也說明,該篇論文是參加「第一回嘉義農會技術員製作品展覽會」得到一等獎的作品。看來這篇嘔心瀝血之作,對於末永仁會有很強的激勵作用;另外,稍早的1911年12月20日,也在《臺灣農事報》第73期發表一篇極短篇4.5頁的論文—〈稻の品種改良に就て〉的磯永吉,一定也會注意到末永仁的論文,這將會是他們兩個素昧平生、天差地遠的人,在日後能肝膽相照的契機。

圖2 1913年4月20日,末永仁在《臺灣農事報》第77期發表了一篇極具份量與格局的論文—〈嘉義廳下米作改に對する意見〉。

一條泥土路、四片牆壁一間厝

《列子•湯問篇》裡說:「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末永仁來到臺灣三年了,他沒有「志在高山」,也沒有「志在流水」,只有志在異鄉忘掉喪偶的傷痛,重新再走人生路。

三年來,原「嘉義廳 (農會) 嘉義農事試驗場」雖已改隸為「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嘉義支場」,但依舊是像他1910年初來時一模一樣的光景:一條泥土路、四片牆壁一間厝。他每天像孤魂野鬼,白天在偌大的試驗田裡過著「鹹酸苦澀攏總有」的平凡日子,夜晚在這四片牆壁一間厝完全的孤獨裡,自己舔舐傷口。1913年4月20日他在「第一回嘉義農會技術員製作品展覽會」得到一等獎的那篇論文〈嘉義廳下米作改に對する意見〉,稍稍撫平了在異鄉半浮沉的舊傷痛,但是他終究在太偏遠、太荒涼的地方,他也畢竟是太渺小、太微不足道的角色,所以在得獎一陣喧嘩熱鬧之後,一切都像船過水無痕,又歸回像嘉義支場一般的孤寂與荒涼。

只不過,才過一年的1914年2月8日,末永仁在「第二回嘉義農會技術員製作品展覽會」中,又以兩篇論文—〈嘉義農場經營ノ実際〉和〈嘉義廳農業政策ニ対スル卑見〉再度獲得入選一等獎的殊榮,這就絕非是偶然了—這個沉潛4年的傷心人,已然有了他自己對嘉義廳下的稻作,甚至是對全臺灣稻作發展獨到的看法。在這屆作品展覽會的評審過程中,有兩位評審委員細心「聽」出這個遠在嘉義的小人物,連續兩年作品中所流露之「高山流水」之志。兩位評審委員:一位是即將辭官返回日本的「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場長藤根吉春,一位是才來臺灣兩年、甫升任技師在臺中輔導米質改良農務的磯永吉。

圖3 三年來,原「嘉義廳嘉義農事試驗場」改隸為「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嘉義支場」,依舊是像他1910年初來時一模一樣的光景:一條泥土路、四片牆壁一間厝。末永仁每天像孤魂野鬼,白天在偌大的試驗田裡過著「鹹酸苦澀攏總有」的平凡日子,夜晚在這四片牆壁一間厝完全的孤獨裡,自己舔舐傷口。

不次的拔擢

是時也,總督府對當時臺灣稻米改良已有明確的態度—傾全力輔助由長崎常領銜的「在來種改良派」,強力制約藤根吉春領導的「內地種導入派」,使得引進的日本稻沒有經費支持研究,也走不出研究單位。

兩位評審委員藤根吉春與磯永吉對末永仁不受制約的羈絆,而連續在論文中提出「第二次米種改良」以及「メンテル」(孟德爾) 定律的見識與膽識,心有戚戚焉。在當時,所謂制約看似官樣文章,其實在總督府直系系統卻無所不在。他們也都相信末永仁是有備而來,但是他也不是莽撞的人,很顯然的是他已經握有可靠的「預備試驗」或「預先規劃」。於是兩人相談結果,他們都認為「臺中廳 (農會) 農事試驗場」會更適合末永仁,也能就近與在臺中的磯永吉配合。因此,1915年末永仁被調離開嘉義,來到臺中履新。古川勝三 (2018) 在〈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讓臺灣成為「蓬萊米」之島的推手—末永仁〉一文中說:「… (這) 兩個人都是1886年出生,…,更重要的是對日本種的稻米品種改良抱持高度熱忱。磯永吉是個頭腦聰慧、擅長社交,並且具有行政上和政治手腕的人。相對地,末永仁是個勤奮不懈的人,個性溫厚踏實。在研究上,擔任技師的磯永吉負責理論面,在他之下的技工 (佐) 末永仁則專注於現場的實踐面,兩個人相輔相成,…」確實很貼切地描述了這時期末永仁與磯永吉開啟很成功的共事、分工關係。

就在末永仁來到臺中的這一年,磯永吉讓他一手擘劃一個育種大計劃。

圖4 1916年時任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部長的大島金太郎,前往臺中廳農事試驗場視察,與該試驗場人員留影 (前排中央大島部長,其左右分別為磯永吉和末永仁),這一年是末永仁來到臺中一手擘劃的育種大計劃進行的第二年。[古川勝三. 2018. 改變臺灣的日本人系列:讓臺灣成為「蓬萊米」之島的推手—末永仁.  com,Nippon Communications Foundation. https://www.nippon.com/hk/column/g00518/1895/ ]

育種大計畫

末永仁1915年在臺中所啟動的育種大計畫概略如下:

I.生產力育種

第一年—原種採集。1915年第一期作及第二期作,在各產地成熟期期間的「立毛田」*(タチゲ 即將收割的成熟水稻田,日本江戸時代起對水、旱田農作物即將收穫前的稱呼),每品種選穗拔取2000穗。
第二年—純系分離試驗。2000穗內挑選最好的500穗分別發芽育苗。各穗育苗中,選出50苗單本植種一列。生育期中,各列性狀調查,確認優良純系,從500列中選出最好的100列 (100系),再從中選出30系。 第三年—遺傳力試驗。30系種子各自育苗,每系選出強健苗500株,單本植。經品質、收量調查,確認選出最優10系。
第四年—生產力試驗。10系在各生產地進行生產力試驗,並與選拔前同品種進行對照試驗。

II.特定性狀育種 (1915年起每年分年分期進行)

第一期作純系分離試驗。每一品種選出30系。
第二期作純系分離試驗。每一品種選出30系。

大計畫進行三年後,臺中廳農會在1918年6月30日,發行有關1917年進行的「遺傳力試驗」及「純系分離試驗」過程與成果報告《稻育種事業》(第三輯),我們從中才看見末永仁細膩的心志。首先,這個育種計畫是針對臺灣在來種水稻所做的,這是當時總督府最當道的育種方向。其次,第一部分是在做生產力的改進,臺灣當時的在來稻品種都是地方品種,都是未經雕琢的璞玉,可進行嚴苛的選種。1915年兩期作總共進行了30個品種各自產量排名前10系的選拔,都創下7%-15% (第一期作)、2%-18% (第二期作) 的增產。

 

圖5 1917年進行各選系遺傳力試驗的育苗框。

圖6 1917年遺傳力試驗的田間生育調查。

圖7 1917年遺傳力試驗個別收穫,當時還在使用「摔桶」打穀。

 

圖8 大計畫進行三年後,臺中廳農會在1918年6月30日,發行有關1915年採 集的原種進行「純系分離試驗」、「遺傳力試驗」及「生產力試驗」的過程與 成果報告《稻育種事業》(第三輯)。

 

圖9 1915年第一期作的「烏殼仔種」,從37系選拔產量排名前10系,生產力試驗結果,對原先來源品種總系每反 (10畝) 糙米增收15%。

真正的企圖

其實,第一部分的試驗,從育種理論上講,是理所當然的,尤其對這些沒有經過人為選拔過的在來稻品種,更是有可立竿見影的效果。至於第二部分特定性狀的純系分離,末永仁採用單株選拔的企圖,我們從臺中廳農會1918年的《稻育種事業》(第三輯) 就看得更清楚了。末永仁說過,那時在臺灣各地農家栽種的品種多達上千種,他說:「…一千種以上の品種も亦適地適種を採用しました結果,不良品種が淘汰されて品質が向上しました...」[這些上千種的品種,採用適地適種的結果、再把不良品種淘汰,品質就會向上提升] ,這理念正是當時總督府的政策,也是「在來種改良派」長崎常最執著的夢想,但卻是拙於執行的空想—圓粒型米與米品質的「連結」。

從1915年起,末永仁每年兩期作共選拔30個在來稻品種 [含糯稻],除了一般農藝性狀的講究之外,非糯稻重點就是糙米的「圓粒型」與「品質」;能夠選出圓粒兼具優良品質的純系,就是當時總督府與農事試驗場上上下下一致的目標。截至1918年的《稻育種事業》(第三輯) 的印行,末永仁至少已經選拔過90個品種。就以1916年為例,第一期作選拔了「五腳齊種」、「紅腳大花種」、「下腳烏尖種」、「清油種」、「幼粒花螺種」、「紅腳赤殼大花種」、「菁心仔種」;第二期作選拔了「天順早種」、「轄仔種」、「圓粒」、「南路早種」、「新種」。此其中,以「清油種」為例,該品種是在臺北、新竹、苗栗、南投、斗六、鹽水港 [今嘉義縣西南部、臺南市北半部]、臺南、蕃薯寮 [今高雄旗山]、鳳山、阿緱、桃園很普遍栽種的品種,來自這些產地的57個總系中,長粒型糙米品質分屬上、中、下各有2、12、20系;圓粒型糙米則各有5、12、6系,選出30系,長粒型各有2、6、9系,圓粒型各有5、7、1系。繼代繁殖後,圓粒型與好品質始終無法達到預期能夠「連結」;即使二期作在臺南、南投名為「圓粒種」的品種也不例外。「在來種改良派」長久以來的美夢,在末永仁的手中逐漸破滅。

 

圖10 「清油種」是在臺北、新竹、苗栗、南投、斗六、鹽水港、臺南、蕃薯寮、鳳山、阿緱、桃園很普遍栽種的品種,來自這些產地的57個總系中,長粒型糙米品質分屬上中、下各有2、12、20系;圓粒型糙米則各有5、12、6 系,選出30系長粒型各有2、6、9系,圓粒型各有5、7、1系。繼代繁殖後,圓粒型與好品質無法達到預期能夠「連結」。

 

圖11 第二期作在臺南、南投地區廣為栽種,即便名為「圓粒種」的品種,在其繼代繁殖後,粒型依舊在圓–長之間持續變化,而且圓粒型與好品質也無法達到預期能夠「連結」。

劍指「短廣花螺」

1915年開始的「原種採集」、「純系分離」、「遺傳力試驗」、「生產力試驗」的育種程序,末永仁手中有了連篇累牘的臺灣在來稻農藝性狀的數據,讓人看了眼花撩亂,但是在他心裡是有譜的。到了1918年,這些數據的完整性終於浮現—它們涵蓋了當時「限定品種」的水陸稻別、期作別、秈糯稻別、早晚熟、護穎狀態、莖色、芒之有無、稃色、稃毛之有無、稃尖/護穎/柱頭色、米粒大小、米粒型、草丈、分糵、穗長、著粒疏密、止葉狀態 [姿勢] 等十七個特性與性狀。這就是後來做聚類分析傑卡德係數 ( coefficient) 的根據,「米粒大小」及「米粒型」就赫然其中,其用心之深,自不待言。最後,它們成就了磯永吉在1919年7月13日,由臺中廳農會出版名為《臺灣稻的分類》的鉅著。

在這本鉅著中,除了將臺灣400年來在來稻做了前所未有的科學分類分群之外,很重要的結論,就是在聚類分析中,明白指出「短廣花螺」和當時臺灣各地第一期作的「眾花螺們」—花螺、硬尾花螺、烏殼花螺、紅殼花螺、白殼花螺、高腳花螺、矮腳花螺、低腳花螺、幼粒花螺、赤骨花螺;以及中間作的白殼花螺、紅腳花螺—它們之間不是「變異」的關係。「短廣花螺」獨立一系,自身也不存在「遺傳變異」。因此,意指「在來種改良派」仍困獸猶鬥,意圖在「短廣花螺」糙米米粒的長寬比1.56~1.58近乎日本稻米的圓粒型,要再創造出優良的稻米品質已毫無希望。它終究只不過是臺北與宜蘭地區的第一期作很普通的品種,它的產量、千粒重及米質都很平凡,一點都不出眾。

末永仁這個育種計畫的起手式,後來也被磯永吉寫進他1939年的《水稻耕作法講義》最為育種典範,及至1945年的《增補 水稻耕種法講義》依舊保留在章節中,可見深受磯永吉的重視。

 

圖12 1919年7月13日磯永吉將他們在臺灣在來稻品種的聚類分析研究用最通俗的方式呈現,由臺中廳農會出版名為《臺灣稻的分類》的鉅著。

 

圖13 「短廣花螺」─ 這是「在來種改良」派長崎常最後的寄望,孤注一擲的「賭本」品種,在傑卡德分枝圖中孤伶伶地遠離了其他在來稻「限定品種」,落腳在第45群,顯示它的特異以及沒有群內的變異。其實,這也告訴我們「短廣花螺」的「圓粒型」是絕無僅有的一例。  

【 未完待續】                           

謝兆樞/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聯盟磯小屋團隊

回頁首


 

洄游的農藝OB

張贊化先生,1958年從臺大農藝系畢業,畢業後輾轉從農藥業、飼料業而進入鰻魚業,並在鰻魚業發展至事業的巔峰,退休後回來關心母系的發展,類似於鰻魚的洄游,似乎是冥冥中的安排,這條洄游的鰻魚 ,游入了農藝系歷史的深處,揭開了一段磯永吉先生與臺籍友人之間的感人情誼。

前言

第一次見到贊化學長是在2017年的年初,他的夫人蕭嘉美女士的告別式場合。雖遭逢喪妻之痛,對於前來弔唁的親友,贊化學長仍從容優雅的回禮表示感激之意。憶及每年的春天,當系友會發出召開大會的通知不久,系上秘書就會接到贊化學長的電話,和善而爽朗的聲音從電話的另一端傳來,說是要認捐贊助活動費一萬元,並祝系友會圓滿成功。自2009年起從未間斷。我也受秘書之催促回電表達感激之意,但是始終無緣見他本人一面。沒有預料到,往後跟他會發展出密切的互動,甚至不可思議的連結到農藝系的前輩老師磯永吉先生與其姑丈吳鴻先生的一段友誼。

農藝OB

系友會的組織是我在系主任的任內擬定的,是在極大的壓力下不得不成立的,當時全臺各大學各系所絕大多數是因為此種壓力才成立的。壓力的來源是2007~2009年大學系所評鑑,由教育部主導的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統籌指揮向各大學下達嚴苛的退場令。院校若是評鑑不及格必須閉校,系所若是不及格必須合併或裁撤。臺大是最後一批接受評鑑的學校,校內的各系所系友會組織紛紛趕在2009的6月評鑑前成立。從2008年的9月被告知要接受評鑑,並在該年年底才得知系友會的組織居然占了評鑑分數的1/5(20%)。由於時間上極端的匆促,每個系所都忙得人仰馬翻,本系幸好從10年前以來(大約1997開始)即由系上的劉麗飛教授陸續收集系友通訊。第一次大會在2009年的3月7日(星期六)上午成立,雖然大雨傾盆,系友從屏東高雄趕來參加盛情感人。就在這種氛圍下,聯繫了不少前輩系友,贊化學長是其中之一。

多數的前輩系友在參加過幾次系友會後,圓了一樁Reunion的心願後就逐漸淡去,只有贊化學長,持續在贊助。而且與系上的互動日益密切。告別式之後的幾個月,臉書上出現了一張照片,是一張農藝OB重逢敘舊的照片,其上有出現在告別式場合的蘇新(1958)、鄔宏潘(1960)、郭華仁(1972)幾位農藝OB。這幾位都在告別式儀式結束後留下來與贊化學長致意。敘舊的地點是在著名的鰻魚餐館肥前屋以及相隔不遠的優の咖啡。

 

圖1 農藝OB在中山區天津街的優咖啡相聚。由左至右為:蘇新、張贊化、鄔宏潘、郭華仁、蘇新嫂。

沒想到事隔數月,接到郭華仁的message說是學長希望多認識系上的成員,包括系秘書魏麗祝小姐。自此開始了跟學長的互動,在這之前我僅止於在電話上感謝他贊助系友會。更沒想到往後贊化學長與磯永吉學會的不可思議的緣分。

鳥飛魚躍

我是在1974年完成大學學業的,大學的畢業紀念冊上題有師長的鼓舞之詞:「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更有贈言是從自己的專業出發放眼世界的胸懷,當年的畜牧系系主任贈言即是:「牧牛、牧羊、牧萬物」。據此推測,50年代的畢業生贊化學長,也是受著類似的鼓舞,當年的學生能更要肩負著復興國運的重任。贊化先生在其父滕昌先生的開示下,改變鑽研學術之初衷,開始創業,經由農藥代理商、製造商而進入鰻魚飼養與銷售產業。經由努力,逐漸有成,而後被推選為鰻魚公會之理事長,藉由公會之組織確立臺灣優良之飼養環境與程序,並開拓外銷的日本市場。臺灣的鰻魚產業曾在其帶領之下與日方商談取得合理的進口待遇,造就出產業的榮景,也為其創造了可觀的財富。從其大學所學之專業「農藝」出發,逐步擴展,由幫助農作物生長的農藥,進而至農作物製成的鰻魚飼料,最後擴充至農產品(鰻魚)的銷售,這樣的生涯進程,也接近了前述師長的贈言:牧牛、牧羊、牧萬物。

在這兩年來跟學長互動時,聽其敘述生涯概要,大致瞭解如前段所述,雖然其心中頗感自豪,但是對於當年跟著汪厥民教授在農藝系專心致志學習生物統計的日子仍然不時縈繞於心。在餐敘時,他不時提起往昔醉心於生物統計學之奧妙,除涉獵艱深的統計理論,也學習以機械式的手搖計算機之運算來探索資料所暗含的現象。早在1950年代,DNA的雙螺旋股線尚未揭密之前,對於農作物之研究,不論是遺傳或是育種領域都需要藉助於統計學。1958當年大約10位左右的畢業生僅有兩位選擇生物統計學為專攻,一為張贊化,另一即為林燦隆。前者師事汪厥民,後者師事張魯智。當年生物統計研究室只有三位教師:汪厥民、張魯智、葉樹藩。林燦隆先生後來赴東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並返回母系任教,在65歲前的半年因肝癌病逝。

可能是臺北帝大的遺緒使然,學生以研究為志業。贊化先生卸下鳥飛魚躍的生涯之後,不時憶起在農藝系短短一年的專攻生之生涯,這可能是從鰻魚產業洄游農藝的契機。當郭華仁傳來訊息,希望我安排系上成員與贊化學長見面之時,我思索良久,覺得學長先來認識磯永吉學會的成員可能會是系上接納洄游的學長的最適當的方式。學會的工作是整理並撰寫臺灣農藝學的歷史,學長其實是屬於歷史的一部分。因此,第一次跟學長的餐敘是介紹學長認識學會的成員。就是這份機緣讓學長洄游至農藝學系歷史的深處,溯及臺北帝大時代。

漢學世家

學長的祖先係來自於福建晉江縣鑑湖的張家,移民來臺輾轉遷徙至雲林莿桐。祖父那一代起即以漢學傳家。其父張林滕昌先生除了通曉漢學之外,而且也接受日治時期的師資教育,於1920年完成四年制的早期臺北師範的教育,並在家鄉任教,在鄉里中為人所尊敬。臺北帝大文政學部的植松安教授曾經造訪過其祖父家以及大姑的婆家,並留下照片。臺灣光復後,滕昌先生曾接受當時臺南縣縣長袁國欽之邀請擔任臺南縣之參議員。在繼承家業之後以長兄代父職,滕昌先生對於出嫁的姊妹極為照顧。贊化先生曾經敘述其父為照顧孱弱而枯瘦的大姑,特地聘請西醫為其醫治並聘請中醫為其調理身體。終於從瀕死邊緣救活,至為感人。

贊化學長的成長過程無處不是漢學,例如贊化學長之名字「贊化」兩字其意義即來自於禮記中庸之「贊天地之化育」,而在其寓所中至今仍懸掛一幅字「天覆地載」亦出自禮記中庸。據其敘述,在其祖宅即有「天覆地載」一幅字,是其父的日籍友人所贈。

贊化先生的小姑張林妙女士在日治時期接受良好的教育,畢業於長老教會的長榮女中,並考取產婆學校(臺北帝大醫學部附屬醫院四年制的產婆養成所)。大約是1930年左右完成學業。這個大概是當代婦女能夠接受到的最好的職業教育。因為出身漢學世家之故,相較於當代的人,對於教育的價值有更深刻的認知,父親及姑姑都接受良好的公費教育。張林妙的夫婿吳鴻先生在1950年代與磯永吉先生並有相當的情誼。這段情誼是因為贊化學長的緣故才得以為我們所知。

雖與贊化學長相處不久,但是他那獨特的從容與優雅,一直是我好奇的一點,漢學的家世很可能是原因之一。滕昌先生次子盤桓,就讀臺大期間,應校園臺南同鄉之邀赴約參加讀書會聚會,發現是共產黨的地下組織,即不再參加聚會。雖然如此,仍被警總以知情不報之罪名羅織入獄,滕昌先生多方營救,沒能成功。但是轉念建議其子在獄中閱讀古書,四年間在獄中飽讀古書,漢學世家之視野果真是恢弘,視災厄為修行之機運。據贊化先生敘述,其兄文筆極佳,筆下常現古風。

洄游的OB

據推測,磯永吉先生在臺灣光復後,曾經有一段時間以臺大第一農場作業室作為其研究室,1957年返回日本,留下相當數量的文獻及書籍。在47年後的2004年,才被劉建甫先生發現,國史館也依據這個發現,在2006年製作了《異人的足跡》影片敘述磯永吉先生的事蹟。鑒於磯永吉先生與農藝系的深厚淵源,在臺灣的農作物研究歷史泰半是跟磯永吉先生有關連的,因此農藝系的幾位卸任系主任倡議組成磯永吉學會,以挖掘及報導系上的歷史,來彰顯先人的成就並鼓舞年輕的學子。2013年的3月學會在此氛圍下成立,幾個課題等待學會去探索:臺北帝大的農學科歷史探詢、蓬萊米的前世今生、臺灣光復初期的稻作育種家、磯永吉先生在留用其間其顧問工作的情形等等。

學會將探索所得的故事陸續以電子期刊以及實體書之出版,期望與農藝行業的從業以及社會大眾分享此等農藝人與農藝作物的故事。2017年6月20日出刊的電子報《米報》,莊健隆先生撰寫的「磯先生與我的父母親」。該文中刊出一張關鍵性的照片。(圖2)作者多年來也一直想要知道除了其父莊維藩先生之外其他與磯永吉先生交往的人士的背景。

 

圖2 前排中央為磯永吉先生

該文於2017年6月20日刊出,並貼在農藝系系友會FB上,不久之後立即由贊化學長指認出照片中的莊維藩局長(位於磯永吉右側)。更進一步在2017年7月7日的餐敘中指認出吳鴻先生(位於磯永吉左側)。

 

圖3 2017年7月7日的餐敘,贊化學長指認出照片上的關鍵人物吳鴻先生。照片人物,由左至右為:劉建甫、黃錫柱、林珠孌、謝兆樞、張贊化、彭雲明。

指認出關鍵人物之後,贊化學長與其表妹吳美滿女士(吳鴻先生之長女)通電話,並且安排在2017年的9月18日,親自帶領學會的成員南下臺南拜訪吳美滿女士。該次的拜訪,獲得很多的資訊,也讓我們瞭解到磯永吉先生在留用其間可能感到無從伸展,因為他已經卸下農試所所長之職務,沒有任何行政資源可以調度,唯一在職務上可以幫助他的只有在日治時期受過正式農業教育的嘉農畢業生(如:吳鴻、康國樑)以及高等農林畢業生(例如;傅承禹)或是帝大的畢業生(例如莊維藩)。美滿姐家中的照片在向我們敘述這些往事。

溯溪深入

吳女士家中保存了大量的照片,更幸運的是感覺到好像是一連串連鎖的機運,透過美滿姐而認識了其所屬的長老教會的教友康勝夫先生(康國樑先生的公子),也提供了珍貴的照片。

 

圖4 2017年9月18日受美滿姐招待在度小月美食館享用晚餐。 這些照片配合了其他來源所獲得的照片,勾勒出當年磯永吉先生留任時的省府顧問的工作情形,大致上是擔任農改場講習的講師(照片由莊健隆提供)

圖5 磯永吉獲留用後的工作之一是擔任講習會的講師。 以及在專人陪同下訪視(照片由吳美滿提供)

 

圖6 磯永吉獲留用後的工作之二是重點視察。本照片是在龍芳工廠視察。由吳鴻及徐慶鐘陪同。

 

圖7 磯永吉外出視察,由徐慶鐘(手插腰者)、莊維藩(左二)、吳鴻(左一)陪同。推測這是在1950.12.30莊維藩調職農復會之前的照片。 磯永吉先生離臺前的辭行合照,以及返國之後3年的問候卡顯示了這一段友誼。

 

圖8 1957年8月返國之前來臺南向朋友們辭行的磯永吉夫婦。

 

圖9 返國之後3年,磯永吉先生以照片權充問候卡寫了幾個字問候吳鴻先生及當年合照的朋友。

 

圖10 問候卡的正面是磯永吉先生盛裝觀摩農業機械施作的照片。除了上述講習會結束後的合照,我們也很幸運的獲得磯永吉先生的手稿影本「台灣稻の育種學的研究」,這是臺南改良場稻作研究室的羅正宗研究員所提供的。對於當年講習會的內容更加有感覺。

 

圖11 磯永吉先生的手稿。推測是在講習會時提供給學員使用的。

 

圖12 第二張的右上角有註明是臺灣省政府等字樣。

贊化學長好像是洄游的鰻魚,在大學畢業之後,游向人生的大海,成就了一番大事業,退休之後,因為念念不忘與汪厥民先生相處的短暫學術生涯,洄游至農藝學系,再引領著農藝學系主導的磯永吉學會,洄游至農藝系歷史溪流的深處,探索當年的農藝系兼任教授、省府農林廳的顧問的磯永吉先生,當年留任時的事蹟。不只如此,當年農藝系的教師也下鄉視察與指導農業研究及生產的機構,他們在下鄉時也由當地的農林單位主管陪同,歷史溪流的深處也有贊化學長恩師當年的的腳印。一張照片顯示了這個不可思議的腳印。

 

圖13 農藝系的前輩老師汪厥民先生與吳鴻先生的合照。

照片背面顯示的日期是1957年10月,正是贊化學長跟著汪老師在認真學習的大學四年級,60多年來他從不知道老師還認識姑丈,真是令他難以思議。

結語

我在撰寫這篇文章之時,正是2018年的世界盃足球賽進行期間,贊化學長在洄游的過程中關鍵性的指認出吳鴻先生,開啟另一個窗口,讓我們對於磯永吉先生在被留用的11年間的事蹟,能有更多而深入的瞭解。有如在世足賽的淘汰賽中踢進了關鍵性的一球,令人極端興奮。我有幸參與這一段洄游的過程,特別紀錄下來與大家分享這段故事。                

彭雲明 /磯永吉學會前秘書長

註:

1. OB係Old Boys之簡稱。在此文中是指農藝系之系友。因為系友贊化先生與農藝系關係密切,因此暱稱其為OB。

2. 贊化先生從農藝系畢業60年後,來參與系友會與磯永吉學會的活動,並協助挖掘農藝系的歷史,因此本文以游入農藝系歷史的深處來比喻。

回頁首


 

磯小屋科普講座系列26

桃園3號香米介紹

桃園3號米的育成者林孟輝先生懷有願景,希望將臺稉4號的「香氣性狀」與臺稉2號的「優良米粒外觀」性狀兩者相結合,創造出新的香米品種。歷經10年的努力,從1994年至2004年,終於成功的育出新品種並命名為桃園3號香米。楊志維先生則是從2009年起歷經10年推廣此香米品種,獲得相當的成效。我們邀請讀者來閱讀這一段桃園3號香米的故事。

前言

稻鄉軟橋社區

今天要來跟各位分享這個桃園3號香米的故事,還要用實際的行動支持這個香米的產業,在座的各位在演講結束後可獲得小包裝的香米贈品。我個人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任職已經10年了,場裡所賦予我的任務就是做水稻的育種。桃園農改場的轄區範圍是北從基隆南到新竹,正式進入今天的演講主題之前,先讓各位一覽轄區內的稻鄉美景(圖1)。

 

圖1 稻鄉竹東軟橋社區鳥瞰圖。此處的一位農友以有機栽培的方式種植桃園 3號香米。   

這張投影片所顯示的稻鄉是位於新竹縣的竹東軟橋--軟橋社區,社區稻農雖有施用化肥但是沒有噴農藥,有些稻農更是使用有機質肥料,而通過有機驗證,不噴藥是他們社區的共識。軟橋社區歡迎大家前往參訪,社區尚有頤禾園是採行自然農法。該處每一塊田區大約1分多地(31公尺長寬)面積不算大,整個社區的水稻田面積大概有20幾公頃,連除草劑也沒有施用,純粹以割草方式除草,是一個生態友善的社區,所以推薦歡迎大家有空去走走逛逛。軟橋社區位於竹東往五峰的路上,社區產銷班有位班長偏愛種植桃園3號香米,種植面積7公頃,也就是全社區20幾公頃的三分之一。這7公頃都通過有機驗證。社區中有好幾種農法,亦即友善農法、有機農法、還有自然農法。

香米的香氣種類   

今天演講內容大綱大致包含有:前言、桃園3號育種緣起、桃園3號的育成經過、桃園3號特性、桃園3號推廣、以及一個簡單的結語。在今年5月份的第一次香米系列演講,水稻界的前輩已經提到過香米的故事,花蓮場宣大平學長講述了臺稉4號,臺中194則由育種者許志聖博士親自介紹,他們都有講到香米育成的背景故事,我就接續來介紹桃園3號。

水稻產量在1970年之後已經足夠全島的食米所需,之後的育種目標都是以食米品質為導向。優質米為育種的目標,其中有一項是香米育種。我推測在5月時,花蓮場的秘書宣大平博士已經介紹不少有關香米的香氣相關的知識,我再稍微提一下。   

香米是一種具有特殊香氣的稻種,不管是在田間的種植或者是收穫,以及儲藏與碾製還有煮飯跟品嚐,都會有一個芳香的氣味或是食味,這是該香米所散發的特殊味道。香氣主要是受到遺傳影響,但是環境也會影響它的香味多寡。在水稻成熟的時候,若是溫度比較低的話香氣則會較濃郁。由於香氣是屬於揮發性的,所以若是溫度高則香氣就經由揮發而散失。   

在國外,最主要是有兩種香米:一是Basmati,另一則是Jasmine。Basmati是產於印度及巴基斯坦的秈稻,香味類似爆米花香,這個形容詞只能勉強形容其氣味;還有一個產於泰國的Jasmine香米,以這兩種為主。而臺灣主要是具有芋頭香味的稉稻,像是臺農72號、臺稉4號以及下一小時賴明信博士為各位介紹的臺農71號,它們的香氣都是來自日本的稉稻品種大正撰,所以我們桃園3號也是來自於這個親緣。

全臺香米簡介   

各位請看一下臺灣稉稻香米品種的系譜圖(圖2),從民國66年(1977年,大約是我兩歲的時候)嘉義農試分所最早投入香米的育種的工作,是以日本品種大正撰,來跟國內的品種來做雜交,經過10年,在民國76年(1987年)育成臺農72號香米,這是國內第一個香米品種。自此開啟了各改良場從事香米育種的風潮。三年後,民國79年(1990年)花蓮場育出臺稉4號的香米品種,是嘉農育266與嘉農育258之後裔,帶有大正撰的香氣基因(嘉農育266與嘉農育258是育成臺農72號香米的中間品系)。

 

圖2 臺灣稉稻香米品種系譜圖。最早育成的稉稻香米是臺農72號,其育種者是楊遜謙先生等5人,細節請參閱《稻香》一書第309頁。其次則是桃園3號的母本臺稉4號。臺稉4號係奠基於臺農72號的育種。

臺稉4號之後就是臺農71號香米,這是臺中霧峰農試所郭益全博士等人的育成品種,在下一小時,賴明信博士會有詳細的介紹。臺農71號是以日本的品種絹光當母本,並以臺稉4號為父本做雜交,然後在民國89年(2000年)選出來命名為臺農71號香米,再之後就是民國93年(2004年)桃園3號香米的命名。   

桃園3號則是利用臺稉4號當母本,並以臺稉2號作為父本,來進行雜交。一如前述的臺農72號及臺農71號香米,也是經歷過10年的時間選育,在民國93年(2004年)命名為桃園3號。香米育種的風潮在桃園3號之後仍然持續,後續育成的有臺農74號與早熟的臺南13號香米品種,還有高雄147號香米品種,由高雄場育出。   

除了前述的這些具有芋頭香味的稉稻香米,也有一些稉稻香米具有另外的香味,有別於芋香。例如,在5月份許志聖博士講述的臺中194號香米,他是用有爆米花香的秈稻Basmati與臺稉9號(公認為食味最佳的品種)做雜交,然後選出臺中194號香米。臺東改良場則是利用臺中194號跟臺東30號做雜交然後選出臺東35號。這個也是以Basmati種源來當做親本,所以這一系列的香味不太一樣,比較偏向秈稻香米的爆米花香。   

農業改良場的重要任務,就是要配合政府的政策,上級交辦的事是很重要的。每一農改場對其所育成的品種,必須負責原原種的純度維持與繁殖,以桃園3號為例,這是桃改場前輩育出來的,我們算是後進,就是要做好保種及推廣的工作。除了前述的第一要務,我們也必須持續做品種改良,要育出產量穩定、兼具優質及耐逆境的稻種。此外栽培技術隨稻種而異,更要與時俱進,像是合理化施肥、友善環境栽培,最後是朝向有機稻作栽培。我們也要兼顧推廣行銷,像現在我在講臺上跟大家介紹桃園3號香米,就是做推廣。

桃園3號的育種緣起

育種的構想   

香米育種的緣起,主要是消費者對良質米的需求日趨殷切。所以桃園農改場也從事香米育種。育種的構想是來自轄區內產銷班的需求。因為轄區是採用臺稉4號做成小包裝米,並以「新屋芋香米 」為商品名行銷,但是他們發現一個大問題,由於臺稉4號心腹白比率高,米粒外觀不討喜,米商希望我們能做改善。因此桃改場就著手進行臺稉4號香米的雜交,以臺稉4號當母本(具有香氣),配上外觀漂亮的父本(減少心腹白),應該會是可行的策略!亦即將香味及漂亮外觀兩性狀相結合。臺稉2號是臺南場育出的品種,米粒外觀晶瑩剔透,符合我們的需求。回顧其育成的過程,不難發現芋香香米的系譜,其實都有一個日本的血緣在,就是大正撰的血統。(註解:米粒的心與腹的定義如註解 圖3 所示)

 

圖3 米粒的心與腹   

桃園3號就是以臺稉4號和臺稉2號當作親本而進行雜交後選育的成果,因為水稻是自交作物,所以想要獲得這兩個性狀結合的新稻種,就必須要做雜交,讓兩者的基因重組。在此育種的構想下,民國83年(1994年)開始做雜交,雜交之後經過後續的後代的選拔(圖4)簡述如下。

 

圖4 桃園3號的育種構想是擁有臺稉4號的香氣並導入臺稉2號的優良米 粒外觀。

桃園3號育成經過

初級、高級與區域試驗   

育種的過程就是經過雜交、後代選拔、觀察試驗這幾個階段。在臺稉4號與臺稉2號雜交之後,育種者要將選到的優良單株種下去,觀察其植株是否還有外觀上的變異,這是初步的觀察試驗(參見圖5的F6及F7,即第6代及第7代)。如果觀察試驗沒有問題,亦即,經過幾代的自交後遺傳質已經純化了,育種者就會進到第一年的品系試驗,就是說我們要調查單位面積的產量,這個算是初級的品系試驗。

再來就是進到第二年,稱為高級品系試驗,除了觀察產量外還加上米粒外觀及食味。然後再下一個階段則是進到區域試驗,區域試驗要依賴全臺灣的改良場的相互合作。比方說,桃園場希望按照前述的構想育出一個新品種,除了主要的育種目標是芋香味及漂亮外觀之外,作為栽培品種必須要滿足的特性也要做檢定,例如要做抗病性及抗蟲性的檢定病害及蟲害的檢定,還有倒伏性的檢定,肥料的適當用量的決定,是否容易穗上發芽及脫粒性的難易等等,這些性狀都是我們在命名及推廣此品種時要描述的。這些檢定的工作都有賴各改良場間的相互合作,在各場分別進行某些特性檢定。在這互惠的合作中,米質是由臺中改良場統一來做,抗蟲的檢測則由嘉義農試分所負責。   

在區域試驗的階段,新育成的稻種將會種在全臺6處地區性的農改場進行產量試驗。區域試驗要做兩年四期的試種。最後還要有一個儲藏試驗,就是說這個米可以存放幾個月不會變質。這一連串的育種程序,項目繁多,通常需要10年時間,最後匯集所有的紀錄提出命名申請,在民國93年(2004年)命名為桃園3號香米。

 

圖5 初級、高級品系試驗與區域試驗。83年雜交之後的後續工作。符號F6的意義是雜交後的第6代。F是Filial的縮寫其意義是世代(generation)。雜交後的第一世代(臺稉4號X臺稉2號)以F1來表示,上圖顯示命名前一直純化到第15代F15了。   

以上就是桃園3號的選育過程(圖5),此品種是我們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第一個香米品種,從民國93年(2004)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比我在桃改場任職時間還要久。我是民國97年(2008)才到任,所以我是負責推廣。香米沒有吃過沒關係,我們今天就可以給大家帶回去品嚐,我也不是說3號就一定很好吃,好不好吃是主觀的,大家分享一下就好。

桃園3號的特性

米粒外觀 植株外觀   

如果磯小屋志工要對參訪者解說的話,可以摘要性的敘述其品種的特性。大約就是說它有芋頭的香味,相較於同樣具有芋香氣的臺稉4號,桃園3號的白米粒外觀略勝一籌;對於香氣與米粒外觀旗鼓相當的臺農71號(益全香米),桃園3號的植株則相對的較為粗壯不易倒伏。   

本品種在一期作時會有一些背白,亦即米粒背部有白色之痕,但不是整粒都呈現白色(米粒背部的定義,請參閱前述的註解 圖3 )。它的稻穀產量穩定,這是區域產量試驗得到的結果。其實產量是隨年度氣候而稍有變化,大致上是1公頃生產五、六千公斤(烘乾之後),脫粒率跟穗上發芽比較低,相對於其他品種落粒的比率低,適合機械收穫。它的穗上發芽率亦低,換而言之,就是說它其實比較會休眠,沒有辦法第一期採收之後,馬上用在第二期的育苗。因為它有休眠性,就是說比較不容易發芽,必須要儲存一段時間讓它打破休眠,才可以用來育秧苗。

對於病蟲害其實也是參考就好了,抗病性與抗蟲性變化很大,育成的當下可能有抗性,但經過數年則未必仍有抗性,因為病菌有新的生理小種或是害蟲有新的生物小種出現。我覺得這些都是給民眾參考的,病蟲害有些抗性,還是要注意。

香氣的生成與生長環境

一般而言,香米的香味會隨著氮肥施用量增加而降低,這個也是跟香氣形成的生理路徑有關,在施肥量少、生長溫度低、灌溉水量少的逆境生長條件下,會刺激它增加香味的形成與釋出。如果生長環境很好肥料很多,就比較不會有二次代謝物香味分子形成,香氣量減少並不一定是品種純度改變,很可能是受生長環境的影響。因此在栽培香米的過程中,氮肥施用量要盡量降低,不要過量使用。對於稻熱病以及水稻螟蟲比較沒有那麼好的抵抗性,因為香米植株散發香氣,可能也會吸引病害與蟲害上身,所以也不要太苛責它,因為很好吃大家都想要吃。

桃園3號的推廣

命名後的推廣   

桃園3號在民國93年(2004年)命名,經過兩年後,在95年就針對其註冊一個商標,名稱為「新香」寓意為新屋的香米。「新香」是桃園場所申請註冊的商標,無償的提供給轄區的農會使用,就是如果包裝上標示「新香米」,表示裡面一定是桃園3號這品種所產出的白米。我們以免費授權的方式作為推廣的策略,用這個商標來與其他香米做區隔。   

命名之後也要做一些示範,這也是推廣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在命名之後就會在轄區內挑選一些地方、鄉鎮來做示範點,種桃園3號給農友看,順便跟他們介紹,這個就是當初推廣情形。我們陸續對轄區內幾個鄉鎮進行土壤檢測,以及灌溉量調查,最後種出來的桃園3號米,我們也會來做農藥的檢測,確保生產的是食用安全的新香米。小包裝香米產品的行銷則在在各大賣場進行,也藉由地區性的廣播電臺搭配一些活動跟消費者互動,來推廣「新香米」。觀眾聽眾可能多少都聽過桃園3號米或「新香米」,實際品嚐過的人可能不多。因為大部分的消費者,以為香米都是益全香米。

三級繁殖   

在示範推廣的過程,我們會跟農友敘述它的栽培技術,這個是在北部的環境來跟農友講說要怎麼種,種出來的品質會比較好,例如:秧苗插植的株距要疏開一點,避免密植;之後是曬田、穗肥施用時間的決定以及抽穗期要充分灌水,最後是適時的收穫,低溫的乾燥,這樣才會得到好的米質,接下來我會針對每一個步驟跟大家講一下。       

  

圖6 良種繁殖與三級檢查制度。   

因為我們政府有三級繁殖制度(圖6),育成單位如有育出新品種,就要以「原原種田」嚴格的栽培管理環境下,負責維持這個新品種的遺傳質的純度,並且要繁殖足夠的種子供「原種田」的經營者去種植,進而將原種田所採收的種子交由「採種田」的經營者種植,「採種田」經營者所收穫的種子則供給農民種植。透過三級繁殖制度儘可能地維持農民所種植的水稻的純度。一般農民和育苗場都是跟經營「採種田」的經營者來購買種子而不是直接跟桃改場購買,因為我們沒辦法供那麼大量的種子。所以桃改場是位於三級繁殖制度的第一級,必須嚴格做管控,原原種純度一定要做檢查,檢查合格才可以釋放出來,所以我們每年都在做原原種的純度檢查,這個工作都由種苗改良繁殖場的種子檢查室去負責,因為有這個制度,可以確保我們品種都很純,沒有異品種混入。   

縣市政府挑選優良農民並輔導其經營「原種田」,並以這個「原種田」採出來的種子提供給「採種田」的經營者來繁殖。有一些採種田的經營者本身就是育苗場的經營者,本身就有在育苗。要經營「原種田」及「採種田」沒有那麼容易,所以縣市政府會慎選農友來經營。除了依循政府的三級繁殖制度來推廣之外,我們另外也透過「技轉」的方式,技轉給業者良好的稻種,而產銷班、農會或是育苗場如有意推廣桃園3號,可以來申請「技轉」,桃改場就會提供他「原原種」,經營者取得「原原種」的種子之後,自行做後續的原種及採種繁殖。   

一般農民在種植過桃園3號之後,大多會反應其想法與意見,下列兩點是較常聽見的種植後心得。一是氮肥施用量越多越是會促成病蟲害的發生,另一則是第一期稻作比較會有稻熱病的發生。關於這兩點,其實是一般稻作栽培所遭遇的共同問題,一般作物氮肥過量較易於招致病蟲害的發生,掌握合理的氮肥施用量,其實可提升食味品質。種植的農戶也普遍反應穀粒在低溫下儲藏時,其香味比較容易保存。

生產好米   

所以我們要讓稻米品質好,要從這幾個面向來努力(圖7),當然品種已經確定就是桃園3號,再來要針對栽培、土壤、環境、氣候條件,再來就是收穫、乾燥、碾製。 這幾個面向都要去串連,都要做得很好,才可以讓這幾個新品種的香米,可以充分展現其優良品質。要生產優良的稻米一定要注意每一個環節,下列將依序介紹。           

 

圖7  生產好米幾個努力的面向

土壤調理   

首先要土壤培育,優良的土壤培育,首重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增加的方式是將水稻收穫後的稻桿切碎,並將切碎的稻稈翻入水田的土壤內,以此種方式增加水田土壤內的有機質。

秧苗培育   

其次我們來說明育苗的工作。我們的建議是以200公克的種子播種成一箱秧苗,亦即育苗箱的播種量約為200公克的種子,育苗的種子也會經過選種、消毒、浸種、催芽動作,在200公克的播種量下,秧苗生長的密集程度大概看起來就是這個樣子,以肉眼檢視育苗箱時還看得到育苗土沒有完全被秧苗遮蔽。有些播種密度高的用意是要秧苗長快一點,但是秧苗品質會不好。播種量高達300公克時,秧苗密集,肉眼看不到秧苗底下的育苗土。其實種子的用量較少還可以節省成本。第一期作時北部氣溫較低,所以育秧苗時,相對容易推廣疏播桃園3號種子,由於南部氣候比較熱,業者希望趕快完成育苗,在同一育苗設施內可育出好幾批秧苗,北部的氣候沒有辦法育出好幾批,所以業者可能只顧好一批就行。北部一期育苗到插秧大概一個月,所以200公克種子量生長的茂密程度,其實也是很密集的。

插秧時機

再來就是插秧的作業,北部偏重3月初插秧,剛好是驚蟄(3月6±1日)的時候,2期大概在立秋(8月8±1日)之前。每公頃大概220箱,這是建議。因為我們北部在一期的時候 3月、4月有可能會遇到一些低溫,所以插秧之後,在秧苗期還是會遇到低溫。再者是一期收穫大概在6、7月,這時候溫度高,北部高溫大概30幾度,會造成穀粒充實速度太快,所以一期作所生產的米粒比較白,白天的溫度太高充實太快,米粒裡面有空隙,在光線下就是呈現出白色,這是一期稻作比較會有的情形。那二期就是碰到後期東北季風,因為第二期是8月插秧, 10月就開始有東北季風,然後會影響到後面的生育。第二期變成從高溫到低溫,是故穀粒充實期溫度比較低,造成第二期的米質比較好。第二期作的米粒外觀比較漂亮透明,這跟充實溫度有關,由於慢慢累積,第二期作的米質比較好,但是產量低。

插秧密度

其次談插秧密度,以8寸為主,就是24公分。因為行距固定都是30公分,株距會調整為8吋,有的二期可以稍微改一下7吋,因為二期天氣熱它剛開始插秧比較不會分櫱,可以密植一些,株距縮短為7吋,但是縮短為6吋時,就過於密植了。株距8寸時看起來會比較通風,病蟲害也會減少。插秧的秧苗支數我們會建議5到10 支,實際操作時不太容易做得精準。   

我們場裡有做秧苗支數多寡對於產量效應的試驗(圖8),一共五種處理:1支、5支、10支、15及20支,來比較究竟是種植支數多少是最適當。其實這個產量試驗是以慣行栽培方式進行的,就是說我們用化學肥料有合理的用量,來看各種處理對產量的效應為何。生長過程的照片顯示:在秧苗支數為20支時,秧苗長得比較快,因為稻株對於土壤肥力與生長空間有競爭之故。植株長得快些,穀粒收成也相對提早。而只插1支秧苗的處裡,秧苗的生長沒有競爭的壓力,植株緩緩成長,從遠處眺望幾乎是看不出來是有插秧。等到插秧一個半月之後,亦即四月底,每支秧苗逐漸長出分櫱,每一叢之間的空間逐漸縮小,最後產量是沒有顯著的差異,只是一支秧苗的處理其收穫時間較長比起其他支數的處理延長了一週。在實際稻作生產的操作上是不可能只插1支秧苗,因此不用擔心收穫期延後的問題。插秧支數多,所花的費用是比較高的,雖然說是秧苗支數多成本較高,可是有時候農友還是比較偏愛秧苗支數多的插秧方式,尤其是田區有福壽螺的問題,插20支秧苗福壽螺大概會吃掉5到10支。其實我們這個產量調查,都是收割一百叢稻株來做產量比較。至於插秧苗的支數是否會影響米質,則是要去試吃才能判斷,這一部份我們沒有去試吃,但我們這個試驗是以慣行栽培來進行,有合理用藥控制。

 

圖8  秧苗支數的處理試驗。

氮肥用量   

我們也會跟農民推廣合理化施肥觀摩(圖9),到各鄉鎮去辦示範觀摩,讓農友親眼觀察。一般而言,在臺灣北部,肥料用量是不會太多,而且因為北部氣溫較低,因此病蟲害也沒有那麼嚴重,噴藥也減少,這是一連貫的效應。氣溫不高比較不會讓植株吸收肥料,陰雨的天氣也讓肥料流失掉,植株的生長代謝比較緩慢,所以我們都會到轄區各改良場做合理化施肥示範,跟農友強調合理化施肥的重要性,其實很多病蟲害都跟肥料用量有關,所以我們在北部所推薦氮素的用量是1公頃 100到120 公斤。當然這是有分基肥、一追、二追、穗肥這樣去施用。施肥與灌水的時機也會跟農民說明。

 

圖9 合理化施肥示範觀摩   

還有就是稻株生長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是要曬田,曬田的目的就是抑止分櫱數,使稻株不要長得太大叢,因為後期長出的分櫱都是無法結穗的無效分櫱,或是結穗太晚造成抽穗不整齊。   

在幼穗形成的時候(圖10-11)要灌水,然後穗肥就是施在這個時間點,穗肥就是施在幼穗形成的時候。這是要撥開來看才有辦法辨識出來,無法根據外觀來判斷。開始長幼穗,小時候在底下,開始長,慢慢長起來就是施穗肥的時間,然後慢慢變長成「大肚」(亦即孕穗期),此時從外觀上才能看到(圖12) 。          

 

圖10 幼穗形成期的管理:灌溉與施穗肥

 

圖11 幼穗形成期的管理:灌溉與施穗肥。     

 

圖12 孕穗期的灌溉管理:輪灌。孕穗期是蟲害防治的最後時間點。

蟲害防治   

蟲害防治也是要在還沒抽穗之前,也就是趁稻穗還沒抽出來之前趕快防治,等抽穗之後就來不及了。遭害蟲咬過的稻穗會形成白穗,若是觀察到有白穗出現,那就表示有蟲在裡面吃,所以你的蟲害防治工作要掌握孕穗最後時間點,細節則要參考《植物保護手冊》,我們桃改場也有病蟲害諮詢的服務,在座的聽眾是否曾經有利用過這項服務?我在此強調蟲害防治的最後時間點,不要忽略掉這個時間點。

灌水考量(圖13)   

孕穗期輪灌的意思是稻田湛水(註:湛,音同「暫」,深的意思),等水乾了之後再灌水,儘可能讓水田中的水流動,不一定是要一直維持湛水的狀態,但是如果水源充足,是可以維持湛水狀態。接下來在抽穗開花期則要灌水,維持湛水狀態,充實期可減少灌溉量,以輪灌的方式就好了。

 

圖13 各生育階段的灌溉管理。期間需要停止灌水曬田。

成熟階段   

稻株開花授粉之後,進入穀粒充實的成熟階段。大致上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乳熟、糊熟及黃熟。米粒在乳熟期就有汁液,在糊熟期像漿糊一樣,最後黃熟就可以割了。收穫時間的判定大致以這個稻穗後端的穀粒出現有兩三粒黃綠色即可收割。因為稻穗抽穗後,先開花處則先進行穀粒充實,亦即會從稻穗的尖端先進行充實,由上而下。所以用來判定是否可以收割的是下端,下端大致兩三粒穀粒呈現黃綠色時即可以收割。收穫日期過早或過遲,對於米質都有不利的影響。

穀粒乾燥   

對於穀粒乾燥的程序,我們推薦農友用3段式風烘乾(圖14),可以避免米粒發生胴裂的現象。 如果穀粒乾燥的速度太快,穀粒在碾成白米時會由於胴裂而變成碎米,所以我們推薦三段式的來烘。最後碾成的白米經過冷藏能保存比較久。一般家庭購買的小包裝米,真空包裝打開了之後也是建議存放在冰箱。不建議在室溫下儲存,因為我們臺灣的環境就是潮濕,室溫下比較會出現米蟲。  

 

圖14 3階段的穀粒乾燥過程。乾燥過程也是良質米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 ,桃改場推薦3階段的乾燥方式。

生態友善

農改場之前都是以慣行栽培為主要的輔導方向,現在則著力於推廣「友善與有機」。部分種植桃園3號米的農友,採行「友善栽培」,亦即施肥但是不施藥。像是竹北地區曾獲得過冠軍的農友田守喜先生每個禮拜六會在「新瓦屋」的農民市集,向消費者推薦他的米,是不噴藥,但是有合理化的使用一些化肥(圖15)。

另外是我之前提到的竹東軟橋有機米,該處的彭班長種植的桃園3號米通過有機驗證(圖16),竹東7公頃,彭班長他都自己在做,跟班員一起,從育苗、插秧、收穫都有,耕作及收割的全副機器都自行操作。還有一位是新屋地區有一個稻米產銷班,這第7班也是生產有機米,他就是用我們的新香商標。有機米的品種是桃園3號才可以使用這個商標,產品包括:有機糙米與有機白米。我們轄區內的除了使用桃園3號的品牌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商標(圖17),例如:觀音的甘泉米、還有八德的德穗米、德鶴米、雲霄米、以及大園的大賀米、還有新屋的芋香米,他們都加入桃園3號的生產與行銷。

 

圖15 田守喜先生與冠軍米。

 

圖16 軟橋社區的彭班長以及其生產的有機桃園3號米。

 

圖17 桃園3號香米以不同品牌銷售。

經典好米

桃園3號香米,在民國93年(2004年)命名後經過6年的時間,在農友努力之下,終於在民國 99年(2010年)榮獲十大經典好米的榮銜。自此以後,桃園3號在全國稻米的競賽都沒有缺席,我們轄區內的參賽者,通常至少有一位獲獎。今年(民國108年)有一位觀音地區的農友,獲得臺灣好米組的亞軍,這是屬於慣行栽培,不是有機栽培。

典範農友

我們轄區的新屋稻米產銷班第8班,他們推廣桃園3號比較成功,已經由爸爸蘇順基傳給下一代蘇柏嘉接手(圖18)。有些青農他們在地的組成--大專業農,「新屋芋香米」就是他們的品牌,今天我就是拿他們的米跟他們購買來分享給大家,也希望藉此推廣一下。這是「陸穀人家」,網路都有銷售。還有一位農友就是大園陳燕卿(是男生)獲得神農獎,他就是民國99年第一次以桃園3號品種的「大賀米」得到十大經典好米。現在也傳給下一代接手。

 

圖18 典範農友蘇順基與其產銷班所生產的新香米。

結語

俗云十年寒窗苦讀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育種工作也頗為類似,十年間沒有人知道你在投入何種事業,一直到了育出一個品種之後才有人知道。水稻的育種工作真的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育種者的內心期盼有大家的鼓勵跟支持。鼓勵跟支持不只是拍拍手的掌聲,更要以具體行動來支持水稻育種工作,國產的好米若是能出現在餐桌上就是最好的支持。這種支持能帶給我們育種人員一個求新求變的動力。今天簡單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在桃改場10年推廣桃園3號的經驗。希望大家繼續支持臺灣的好米,感謝!

楊志維博士/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副研究員

後記

本文是記錄楊志維博士在2019年10月19日上午在臺大農藝學系的演講內容。演講內容先是由葉麗華做成演講逐字稿,之後經由彭雲明順稿,及蒯宜生做最後潤飾而成。香米系列演講一共舉辦4場,前兩場安排在5月25日,分別由許志聖及宣大平兩位講述臺中194香米及臺稉4號香米;後兩場則由楊志維與賴明信分別講述桃園3號香米及臺農71號益全香米。這四場演講都做成錄影,但是只有後兩場能在youtube上觀賞,前兩場由於錄影操作疏失,僅錄下影像,聲音闕如,只好日後設法做補救。

磯小屋自從2012年6月開始開放民眾參訪,至今已經有7年多了,參訪的民眾對於良質米的香米頗感興趣,導覽的志工不時的被問到有關於香米的種種問題。這是我們磯永吉學會主辦「香米系列演講」的緣由。除了邀請許志聖、宣大平、楊志維及賴明信四位專家來做演講之外,我們也請上述四位講者們提供相關的香米種子,這些種子種在磯小屋前面的水稻展示槽,讓解說志工與訪客有機會親眼去觀察這些優良的香米,並感受育種家的努力成果。在今年的第一期及第二期作都種植了香米。尤其是第二期作的種植,是希望能體驗在較低的生長溫度下香米的香氣相對的較濃郁。(圖19)

 

圖19 磯小屋前的香米稻株。這是第一期作插秧後幾週的生長情形。

這四場演講對於提升志工的稻作知識,有相當程度的助益,讓他們更能瞭解多年以前磯永吉先生進行水稻品種改良的過程,亦即,透過遺傳學的知識以及以雜交技術創造新的組合,最後以無比的耐心來觀察雜交的後裔,並選拔出優良的組合。還有就是,讓志工了解: 雖然擁有優良的遺傳質,在水稻生長各個階段的栽培管理,諸如:育秧、種植密度、施肥、灌水等等對於米質的優劣都有關鍵性的影響,這也是前述的四位專家所強調的。演講的中除了知識的傳授之外,整個過程充滿了講者與聽眾的互動及趣味性。磯永吉學會對上述的四位專家在此表達誠摯的感謝。(彭雲明)  

回頁首

 

 

臺灣稻米小故事

臺灣稻米小故事,像是一幅幅稻米風情畫,也像是臺灣早期稻作小百科,內容豐富多元,穿插許多珍貴古老的圖像,帶領我們去親近農事,了解農耕,知性的傳遞中富含趣味性。

本期為您介紹八則小故事。除了談古老的農具和古典的稻種,也敘述了水稻病害的「王哥柳哥」以及「在來種改良派」長崎常的瑞典朝聖之旅,歡迎一起來閱讀。

故事 -14. 一張百年前的老照片

「 中村種」移出臺北城

翻閱蓬萊米在臺灣發展的歷史,對那些從日本熊本農事試驗場九州分場引進的明治古典名種,歷經1896-1907年的流離困頓歲月,以及對那個時期的農藝專家,種不出稻米,又無力解決成謎的難題,都會心有戚戚焉。這大概是出於專業的同理心。

後來,這個困境,由藤根吉春 (1864-1941) 巧妙地在1907年將這些古典名種移出臺北城,委託給臺北廳農會,竟然出現了轉捩點。臺北廳農會的農藝專家,在淡水、小基隆 (三芝)、金包里 (金山) 各支廳轄下較低溫的「山手高地」 (面山邊坡高地) 一年一作的水田,找到了一線生機。到了1912年,藤根吉春的夢想不但逐漸實現,而且在日本市場上,也出現了來自臺灣的日本種稻米。農藝專家的身影與心境,感同身受。常常會在這些產量數據之餘,幻想著百年前水田上苦盡甘來的榮景與氣勢。

旅美日裔攝影家 Michael Yamashita (1949- ) 「一直在找尋人和地景之間的關係,找回歷史散佚片段,拼湊出更完整的故事是他不變的核心,... 在探究過程中,圖片紀錄也為歷史增添了厚度…」;這也讓我一直想挖掘一張可以表達前述故事的圖像,卻久久不可得。

金包堡大坪庄看到「 中村種」

日前,皇天不負苦心人,在百年前的雜誌上無意間找到一張老照片—「台北廳金包堡大坪庄に試作せる內地水稻 (中村種)」(1912)。照片可新鮮得熱度還在,這些密集書庫 (compact stack) 中的文本資料都已在嚴重脆化中,有一天都將會成為粉塵。趕緊把它收在我們的小故事裡,永久保存。

Michael Yamashita 說:「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信哉!

 

圖1 台北廳金包堡大坪庄に試作せる內地水稻 (中村種) [《臺灣農事報》第 71號 大正元年十月二十日] (1912).

故事 -15. 「異種分離法」

磯永吉最早的身影

1912年臺灣稻米的故事何其多?這一年的3月31日,26歲的磯永吉大學才畢業就來到臺灣,任職於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職位是「技手」(技佐)。他隨即在12月21日的第73期《臺灣農事報》發表了一篇很長的論文—〈稻の品種改良に就て〉 [論稻品種的改良]。這篇論文在當時堪稱是繼前一年 (1911) 長崎常在第60期發表的〈メンデリズムの遡源〉[孟德爾主義的溯源] 之後,又是一篇在本雜誌屬於格局破表的力作。

ニルソン氏的「異種分離法」

在論文中,磯永吉用了一點篇幅,介紹了瑞典スワレフ (Svalöv) 農事試驗場場長ニルソン [Hjalmar Nilsson (1856-1925)],同時更推介ニルソン氏在1891年出任瑞典種子協會 (Swedish Seed Association) 會長時,和當時歐洲的育種大師們,不約而同的在當地創用「異種分離法」。磯永吉說的「異種分離法」其實就是「系統選種法」,這是後來育種家所常用的「單株選種法」的基礎。在論文中,磯永吉也放了兩張照片,一張是他和試驗場同事在第二期作的育種田進行「異種分離法」;另一張是「內地種」與「在來種」水稻分離出來的「異種」。那個時候,「內地種」(日本種) 在平地還是生長得七零八落,是很令他「殘念」的結果,倒是「在來種」在照片中清楚看到「格仔」(Keh-a) 和短廣花螺 (Té-kòng-hoe-lê)。這個選種法在明治維新前後的日本水稻,已經是篤農及育種家的最愛,磯永吉的推介,很快在臺灣的水稻育種也被定於一尊。更有趣的是,磯永吉的論文,引發了那時候已經紅遍半邊天的「在來種改良派」領導人長崎常的興致,他是學農業經濟的行政官僚,他突然對育種學寄予厚望,很想知道瑞典ニルソン氏的「異種分離法」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是後話了。

 

圖1 磯永吉和農事試驗場同事在第二期作的育種田進行「異種分離法」。

 

圖2 「內地種」與「在來種」水稻分離出來的「異種」。左半是「內地種」(日本 種),右半是「在來種」。

故事 -16 揚水器

引水灌溉

日語「揚水器」(ようすいき=水をくみ上げるもの) 就是水田的引水裝置。早年臺灣的水田的灌溉,一直都是很艱難。尤其水田都是毗連而建,灌水的時間,大家都是同時需要的。通常插完秧到分櫱盛期,是絕對不能缺水。之後,放掉水進行曬田。在抽水幫浦普遍化之前,農家半夜搶水時有所聞,從搶水衍生出來的「狠話」—「田無溝水無流」(Tshân bô kau tsuí bô lâu),可作為關係決裂的宣示。

踏﹝水﹞車、龍骨車

其實,臺灣的水田,一直到二戰結束,都還有三分之一是很缺水的,這多半是地勢與水道的落差所致。所以早年的水田很依賴人力引水,最常見的就是照片中的「踏[水]車」 ( ta̍h [-tsuí-] tshia) 和 「龍骨車」(liông-kut-tshia)。這些照片拍攝於1914年的南臺灣,很能表達一百多年前典型的的水稻農家。「踏[水]車」是一個人站在較高大的水車,穿著「棕蓑」(tsang-sui蓑衣),帶著日式的笠帽;「龍骨車」則多人一起合力踩,有說有笑辛苦的時間比較容易過。

 

圖1 「踏[水]車」是一個人站在較高大的水車,穿著「棕蓑」(tsang-sui蓑衣),戴著 日式的笠帽。這張照片日本味很濃,原來「踏[水]車」是從日本引進臺灣的裝 置。按照大蔵永常在文政5年(1822年)的著作『農具便利論巻之下』,「踏 車」(とうしゃ・ふみぐるま)或「水車」(みずぐるま)是在寛文年中(1661 年至1672年間),大坂農人橋的京屋七兵衛和京屋清兵衛所發明製造出來的; 到了宝暦至安永時期(1751年至1780年間),在日本諸国漸漸普及開來。後 來,日本領臺,也把這種引水裝置引進臺灣農家。

 

圖2 「龍骨車」是多人一起合力踩,是早年水田最常見的景色。大家踩踏水車 時,有說有笑辛苦的時間比較容易過。「龍骨車」日本人也直接稱之「り ゅうこつしゃ」,這是三國時期 (約公元200年後) 魏國 (今陝西) 的馬鈞 所發明的,所以這是道地中國傳統的農具,在臺灣也較為普及。

故事 -17 竹子湖「嘉義晚2號」

又是1912年!這一年有一個水稻品種從日本來到嘉義,跟那些1896-1900年就來到臺灣的明治古典名種比起來,它足足晚了十幾年,顯然這個敬陪末座的應該不是什麼古典名種,但是後來它的地位卻超乎想像,而且是常被磯永吉掛在嘴邊的好品種。要講它,就必須先從日本古老的神話故事講起。

神話伊予

日本最古老的史書《古事記》(こじき、ふることふみ) (711年) 上卷,有關日本列島諸國的誕生 (国生み) 的神話篇裡,有傳說開天闢地的神祇—既是兄妹、也是夫妻的伊奘諾尊 (イザナギ) 與伊奘冉尊 (イザナミ) 在創造「伊予国」時,還特地給「伊予国」取了一個好名字—「愛媛」(えひめ),意思是「可愛的公主」。據說這就是古時候的「伊予国」現在稱為「愛媛縣」名字的緣由。日本愛媛縣也一直沒有辜負她這個神祇賜予的好名字,打從明治維新開始,她就積極配合維新政府脫亞入歐的方針,引進歐美科技,讓縣裡的產業能現代化脫胎換骨;同時,也努力整理地方的文化歷史,使愛媛縣更是一個有氣質、有內涵的縣份。

「伊予仙石」

稻米在愛媛縣的農業僅次於「伊予柑」(イヨカン),和豬肉並列第二農產;然而在「1918年米騒動 (こめそうどう)」卻受創極深,是故愛媛縣農事試驗場一直對稻米的產業,都戰戰兢兢。愛媛縣農事試驗場成立得很早,對水稻地方品種收集及改良不遺餘力。1911年,他們從地方品種「仙石」(せんごく) 以純系選種法選出「伊予仙石」(いよせんごく);1912年「伊予仙石」就來到嘉義,在末永仁手中繁殖開來。後來,磯永吉和末永仁又從「伊予仙石」選出「嘉義晚2號」,這個新品種一直是他們兩位育種家口袋中的法寶,也一直只在嘉義推廣種植。

「嘉義晚2號」

在回顧台灣蓬萊米的發展史時,磯永吉言必稱「伊予仙石」與「嘉義晚2號」,說它們對台灣稻作貢獻非凡,因為1925年當名聲日正當中的「中村」在竹子湖採種時突然受到稻熱病為害,瀕臨全面崩潰時,立刻進駐竹子湖原種田進行採種,及時解救因「中村」罹病導致糧食危機的就是「嘉義晚2號」,1926年大家才認識這個來自嘉義讓人眼睛一亮的好品種。「伊予仙石」在日本愛媛縣也一直沿用了39年,所以她的好就不在話下了。

2018年第一期作,在竹子湖睽違了93年後,我們終於又把「嘉義晚2號」種回她所熟悉的水田,這是歷史的一刻,也是竹子湖記憶裡應該補回失落的一角,沒想到這牽動遙遙相隔兩地的古老故事,只是因為這小小稻株血脈的因緣!

 

圖1 2018年第一期作,在竹子湖睽違了93年後,我們終於又把「嘉義晚2號」 種回她所熟悉的水田。正中央這塊田就是「嘉義晚2號」;其下及其右是「中 村」。上方其他的都是「臺稉9號」。

故事 -18 打 (脫) 穀機 2

日本早期脫穀也很落後

閱讀早期《臺灣農事報》,日本人報導臺灣早年農家的打 (脫) 榖裝置很好奇,他們稱之「本島在來の脫穀機」,他們直接用臺語語音,寫成「削桶 ((siah-tháng)」,還說削桶裡面有「桶梯 (tháng-thui)」、高高圍住削桶的麻布簾稱為笨仔 (pn̄g-á)。一把把稻穗打在桶梯時,粟仔 (tshik-á 榖籾) 跳在「笨仔」內,再掉落在桶底。作者還在一旁放著「回轉式打榖機」照片以示對照,言下之意好像是「本島在來の脫穀機」真的很落後。

明治維新開始於1868年,當時日本在農業科學確實引進歐美先進的農場試驗、品種整理與選種理論 (異種分離法、純系選種),因此這方面臺灣依舊停留在篤農生產階段,臺日在農業生產科技上確實有相當大的差距;但是在稻作農機具的使用,它除了是科技,還涉及源遠流長的稻作文化歷史,作者所持「本島在來の脫穀機」的落後觀點,我倒是很存疑的。

千歯扱き

後來,我參閱了(日本) 国立国会図書館書誌 ID026036170《発明に見る日本の生活文化史》一書中的〈農具1シリーズ 脱穀〉,果然有了比較明確的答案。日本江戸時代 (1603-1867) 的農書《農具便利論》就提到元禄年間 (1688-1704) 打 (脫) 榖裝置「千歯扱き」(せんばこき) 被發明出來。它是一種像梳子的固定裝置,其打(脫) 榖的重點不在「打」,而是用人力將稻束的回「抽」,讓梳齒把榖粒「刮」下來。從元禄年間乃至明治年代 (1868-1912),「千歯扱き」一直都是農家主要的打 (脫) 榖機具。明治年代「千歯扱き」開始出現改良 (千歯扱きを改良して),梳齒從竹製進步到鐵製;1904年更有大町伴二的「踏扱稻扱」、1909年有馬貞吉的「足力稻扱器機」的發明,腳踩式迴轉打榖機的雛型於焉誕生。到了大正時代 (1912-1926) 這種農機具才開始從人力朝向動力發展 (人力から動力へ)。

回顧這段打 (脫) 穀機的演進過程,顯示日本領臺時,兩地的機具其實是旗鼓相當的,沒有先進與落後之別,腳踩式迴轉打榖機一出現在日本,就立即引進臺灣的。至於「千歯扱き」與「削桶」[或作「摔桶」(siak-tháng)] 孰優孰劣,見仁見智,都是農家很辛苦的收穫工作。

 

圖1 從元禄年間乃至明治年代 (1868-1912),「千歯扱き」(せんばこき) 一直都 是農家主要的打 (脫) 榖機具。 https://assets.clip-studio.com/ja-jp/detail?id=1700588

 

圖2 「千歯扱き」是一種像梳子的固定裝置,其打(脫) 榖的重點不在「打」, 而是用人力將稻束的回「抽」,讓梳齒把榖粒「刮」下來。http://www.tanbo-kubota.co.jp/foods/tools/13.html

故事 -19 . 朝聖

動機

1912年3月31日,26歲的磯永吉來到臺灣,12月21日就在第73期《臺灣農事報》發表的論文—〈稻の品種改良に就て〉 [論稻品種的改良],介紹了瑞典スワレフ (Svalöv) 農事試驗場場長ニルソン [Hjalmar Nilsson (1856-1925)],更推崇ニルソン氏在1891年創用了「異種分離法」;同時期,磯永吉自己也用相同的方法在田間做起水稻的選種工作。我曾說過這篇論文引發長崎常對ニルソン氏及其選種法的興趣,亟欲一探育種的究竟,這絕非是我小人之心 [度長崎常君子之腹] 或純屬我的臆測。

成行

因為,隔年 (1913年) 年初長崎常就親自走訪了一趟瑞典スワレフ農事試驗場與瑞典種子協會。試想,這一年長崎常47歲,那時候他所領導的「在來種改良派」的氣焰正盛,總督府挹注經費在他身上,冀希能在臺灣固有的在來稻選出粒型與口感跟日本內地種相似的品種。他雖然不是學育種出身,但這幾年在阿緱廳與鳳山廳農會對臺灣在來稻已頗有經驗,而且手上已經有一個粒型狀似日本稻的「短廣花螺 (Té-kòng-hoe-lê)」,只差一個口感,他的豐功偉業就將達標。26歲的小學弟如此放言推崇並身體力行ニルソン氏的「異種分離法」,他豈能視而不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於是就索性結伴同仁遠赴瑞典スワレフ朝個聖,取個經,說不定「短廣花螺」的口感,就會在識得「異種分離法」真諦而手到擒來。這一趟同行的有總督府技師:東鄉實、石田研。

言必稱ニルソン氏

回來之後,長崎常在1913年的《臺灣農事報》發表了一篇長文〈瑞典の育種事業に就て〉[76期] 和一篇極短文〈臺灣米改良の理論〉[78期]。在像極了遊記的長文裡,他介紹了瑞典スワレフ農事試驗場與瑞典種子協會的種子儲藏庫,還特別由石田研技師拍了一張ニルソン氏的照片,殊為珍貴。文中,他特別記述了一段在育種圃看到「ニルソン氏は純系選種を行ふて居るの傍に於て尚はこれに團體選種を施し…」[Nilsson氏在進行純系選種的近旁,也同時 (對照著) 進行相同的集團選種…],這似乎當下給了長崎常有了近乎朝聖者所追尋的「聖靈啟示」。

 

圖1 瑞典スワレフ (Svalöv) 農事試驗場1。

 

圖2 瑞典スワレフ(Svalöv) 農事試驗場2。

 

圖3 瑞典種子協會的種子儲藏庫。

 

圖4 由同行的石田研農學士親自掌鏡的ニルソン氏。

長崎常談育種

至於長崎常那篇極短文〈臺灣米改良の理論〉就是「身行萬里半天下」的力作,是萬里迢迢朝聖之旅,真正的目的,文中他開始談臺灣在來稻的育種改良的理論了;對於一個不是學農藝、沒有學過作物育種學的行政官僚,談育種理論的勇氣跟他在1911年第60期《臺灣農事報》發表的那篇〈メンデリズムの遡源〉[孟德爾學說的溯源] 一樣,讓人刮目相看;但接著而來的談育種理論與實施,就不免讓人猶豫了起來。

因為他說,在「本島刻下の改良」是有望如此這般地進行的—在這紙B5半頁不到的文章裡,他列舉了不少片假名 (カタカナ或片仮名) 的外來語術語與人名。除了他此行在瑞典面見的ニルソン氏之外,他提到了「メンデルズム」、「ドフリ—ス」、「キ—トレ—」*、「ドクトル ヘ—ス」、「バ—バンク」、「レグラチヨン」*,顯見文章雖短,但是他還是用了一番心力,為臺灣「本島在來種」擘劃了一條可走的蹊徑,就如同瑞典ニルソン氏在小麥所走的一般。

「メンデルズム」[孟德爾學說] 是育種家最根本的依據,他不能不講;「ドフリ—ス」[Hugo Marie de Vries 1848-1935] 是「突變」的發現者,這是他一心的寄望;「ドクトル ヘ—ス」[Dr. Hays / Hayes],對長崎常文中的「ヘ—ス」,學過作物育種學的人必須「辨文字於毫芒」,才能一窺他內心的想望。他的一個「ヘ—ス」是涵蓋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農藝系、州立農事試驗場一代育種宗師Willet Martin Hays (1859 -1928) 及其接班弟子Herbert. K. Hayes (1884- 1974)。Hays用單株選種自創百株法 (centgener plan),他的弟子Hayes 將之修改成株行法 (plant-to-row method);如果再把Harry. H. Love (1880-1966) 的穗行法 (head-to-row method) 納進來,就是「純系選種法」(pure line selection) 完整的歷史。長崎常的一個「ヘ—ス」,顯示朝聖之旅過後他的育種功力今非昔比。至於「バ—バンク」則是至今日本人都還很崇拜的Luther Burbank (1849-1926),是「Burbank馬鈴薯」 (Russet Burbank 品種) 的育成者,只有小學畢業的學歷,卻從突變中選出至今仍為麥當勞薯條以及餐廳烘培用馬鈴薯的當家品種。日本至今都還有給小朋友念的故事書書名為《植物の魔術師たち バーバンクとミチューリンの物語》[植物的魔術師Burbank與米丘林的故事]。

死胡同

由以上分析長崎常的短文,朝聖過後的他,對於「短廣花螺 (Té-kòng-hoe-lê)」,只差一個口感的育種最後一里路深具信心,他的育種哲學再簡單不過:針對突變進行單株選種。此後經年,他就這樣在阿緱廳與鳳山廳農會試驗場全力以赴。直到6年後,小學弟磯永吉的研究結果,才告訴他那是一條死胡同。

 

圖5 長崎常赴瑞典朝聖回來之後,在1913年的《臺灣農事報》78期發表的極短 文〈臺灣米改良の理論〉。

  *, 1913年78期《臺灣農事報》的責任編輯有附言說,長崎常的短文〈臺灣米改 良の理論〉有參考文獻,但因篇幅關係予以刪除。所以「キ—トレ—」與「レ グラチヨン」意義不明。

故事 -20 . 早年臺灣水稻病害的「王哥-柳哥」

臺灣話的「王哥柳哥」(ông--ko-liú--ko) 通常用來泛指「張三李四一對寶」型的人,或甚至是指「不三不四」的人。例如說:「交朋友愛細膩,毋通去交著王哥柳哥。」[Kau pîng-iú ài sè-jī, m̄-thang khì kau tio̍h ông--ko-Liú--ko. (交朋友要小心,不要交到不三不四的人。)] 後來,1958年由李行編導出品的《王哥柳哥遊臺灣》由李冠章與矮仔財(張福財)分別飾演體重過重的王哥與身材矮小的柳哥,於是「王哥柳哥」的外在就被如此定了型。如果用這「後設」的定型,來描述早年在臺灣水田發現的一對水稻病害,還真的再適合不過了。

水稻馬鹿苗病

病害的「王哥」指的是水稻馬鹿苗病 (バカナエビョウBakanae disease),就是水稻徒長病。得病的馬鹿苗 (バカナエBakanae),從秧苗期就開始「瘋狂」生長抽長,不能停下來轉入生殖生長,之後也無法結實。故日本人說它「馬鹿」,就是笨蛋的意思;臺灣農家閩南話則俗稱之為稻公 (テユ—カン)*;客家話則稱之為揚旗 (キヤ—キ—)*、抽旗 (チユ—キ—)*,意謂稻株高大但不結實,只像立著旗子。後來,由於了解到致病的原因是附著在穀種上的一種真菌,因此在大力推行穀種的消毒後,這個病害也已能被有效控制。

水稻馬鹿苗病,在日治時期的臺灣得力於幾位細心的植物病理學家的研究,其中最關鍵的是時任臺灣總督府技手 (技佐) 的黑澤英一,使得這個病害導致了一個偉大的發現—五大類植物荷爾蒙之一的「激勃素」(Gibberellin,GA)1934年在當時的東京帝國大學被成功分離出來。這段精彩的故事,劉建甫 (2014) 在《磯小屋米報》第7期 (2014年5月20日) 發表的〈水稻馬鹿苗病與激勃素的發現〉有詳細的敘述如下:

激勃素

「激勃素」(Gibberellin,GA)是現今被發現的五大類植物荷爾蒙之一,主要的作用是促進植物的節間伸長、打破種子休眠、雌雄異花植物的雄花形成、促進果實結果和發育等,被廣泛應用於植物栽培,對全球農業生產的影響極大。

 然而激勃素的發現其實是源於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對「水稻馬鹿苗病」的研究。

水稻馬鹿苗病就是水稻徒長病,是一種古老的水稻病害。最大特徵為染病的稻苗莖部會不正常抽長,之後也無法結實。故日本人稱之為馬鹿苗病,就是笨蛋、惡苗之意,臺灣農民則俗稱為稻公、男苗或男穗、抽旗,意謂稻株高大但不結實。

1898年,堀正太郎(Shotaro Hori)首先發表了關於此病害的觀察報告,當時他即懷疑這可能是鐮胞菌屬(Fusarium)真菌造成的病害。

另一方面,1912年,時任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植物病理部技手的澤田兼吉(Kaneyoshi Sawada)指出,水稻馬鹿苗病很可能是由致病真菌所分泌的物質造成稻苗的不正常徒長。及至1919年,藤黑與三郎(Yosaburo Fujikuro)與澤田兼吉將這類真菌命名為「藤倉赤黴(Lisea fujikuroi Sawada)」。1931年統一學名為Gibberella fujikuroi(Sawada) Wollenw.。

1926年,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植物病理科技手黑澤英一(Eiichi Kurosawa)發現,從染病稻苗粹取濾出的培養液同樣會導致水稻及其他亞熱帶的禾草有如同馬鹿苗病一樣的症狀,自此證實了此一由藤倉赤黴所分泌的化學物質之存在。

1934年,東京帝國大學藪田貞治郎(Teijiro Yabuta)教授從黑澤 英一提供的藤倉赤黴真菌樣品中成功分離出此物質,並定名為「激勃素」(Gibberellin,GA)。及至2003年,類似結構的激勃素化學物已有126種陸續被發現。

這個臺灣水稻病害的「王哥」,由於控制得宜,已不構成威脅,但它卻把「臺灣」之名永遠留存在植物生理學與植物病理學,這也算是「王哥」的貢獻。

 *, 藤黑與三郎 (1916) 用片假名拼音閩南話和客家話的水稻馬鹿苗病。

 

圖1 水稻馬鹿苗病從秧苗期開始就瘋狂抽長,健康稻株已在孕穗,罹病株就是停不下來,不會進入生殖生長,無法結穗。http://diseaseofcrops.blogspot.com/2013/09/bakanae-disease-of-rice.html#.WygrIqczbcs

 

圖2 感染藤倉赤黴的穀種如果消毒不完全,在田間發病影響產量很大。http://www.knowledgebank.irri.org/training/fact-sheets/pest- management/diseases/item/bakanae

 

圖3 晚年的黑澤英一。 https://www.timetoast.com/timelines/eukaryotic-cell-communication

 

圖4 1926年4月13日刊載於《臺灣日日新報》的馬鹿苗病危害報導。(劉建甫 2014. 引用)

水稻黃萎病

至於早年臺灣水稻病害的「柳哥」,就非水稻黃萎病 (rice yellow dwarf, RYD) 莫屬了。罹病植株的身形真的是「柳哥」—很矮小是健康植株的1/3~4,生長點部位病變成玫瑰花型 (rosette),分櫱變態地旺盛,數目是健康植株的2~3倍。其外型很容易跟另外一種由病毒 (virus) 所引起的水稻草狀矮化病 (rice grassy stunt) 混淆。

水稻黃萎病早年分佈在臺北、宜蘭和新竹地區。1925年由黑澤英一發現它是由一種稱為「菌質體」 (phytoplasma) 的病原所引起的。後來,由日本學者奈須壯兆等人首次揭示,有「擬菌質體」(mycoplasma-like organisms) 出現在取食罹病株30日之黑尾葉蟬 (黑尾浮塵子) 的中腸及唾液腺中,經由這種帶病原的媒介昆蟲,就可將病害傳播開來。其實,早在沒有農藥可用的1910年代,臺灣的稻農就普遍都聽從農事試驗單位及農會的專家的輔導,在水稻秧田及本田進行大規模的捕蟲的工作,他們都知道,在田間出現這種黑尾浮塵子,都會帶來很可怕的病害,影響產量至鉅。除此之外,早期的漢人也都深怕這種黑尾浮塵子,平常時期仰賴田裡的青蛙尚可控制,一旦蟲害猖獗時,就都會在本田的水面輕灑一層薄薄的「番仔油」(huan-á-iû ) [「臭油」(tshàu-iû),就是煤油、燈油],使其形成一層油膜,再以竹尾輕掃稻株,使蟲體掉落水面,沾油而死;日本人來臺後,也很認同這種早期漢人稻作害蟲防治技術,鼓勵繼續使用。時至今日,偶拾讀浮塵子防治文獻,方法中仍以「MIPC (d18:0/18:0)* + 煤油」的效果最佳,MIPC只是一種有機浮水介質,加強了煤油膜的效果;百年前先人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覷。

黑澤英一這個人

值得再一次重申的是黑澤英一這個人,他在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植物病理部是職位不高的「技手」 (技佐),但卻是很細心、稱職的病理學家—1925年的水稻黃萎病、1926年的水稻馬鹿苗病,他都做了很關鍵性的貢獻。這也讓人不禁對於那一代人的所受的教育感到好奇,是怎麼樣的教法,能讓人有成為中流砥柱、貢獻一己之力的信念?原來欠缺亮麗學歷、低階、年輕不盡然只能是言不及義的天真童話一場,它可以是「敢夢想就是悟道」(le songe est savoir ) 的真實人生踏實的起步。這樣行走人生的典型,在各時代都有令人感動的少數,像末永仁、吉瀨忠、楊遜謙、洪秋增都是。

 *, MIPC:N-(octadecanoyl)-sphinganine-1-O-[D-mannopyranosyl-alpha1-2-myo-inositol-1-phosphate], LMSP03030061,MF: C48H94NO16P。

 

圖5 典型的水稻黃萎病罹病株。(William M. Brown Jr., Bugwood.org)

 

圖6  大田中嚴重罹病時,一片枯黃,長不高的植株。 http://www.rkmp.co.in/content/rice-yellow-dwarf

 

圖7 俗稱浮塵子的黑尾葉蟬是水稻黃萎病的媒介害蟲。 http://www.nongzisc.com/notice/detail.jsp?cid=c_60143&id=a_470074

 

圖8 水稻黃萎病罹病植株的身形矮小是健康植株的1/3~4,生長點部位病變成玫瑰花型,分櫱變態地旺盛,數目是健康植株的2~3倍。 https://www.baphiq.gov.tw/Publish/plant_protect_pic_8/ricePDF/06-16.pdf

 

圖9 1916年阿緱廳。在沒有農藥可用的年代,臺灣的稻農就普遍都聽從農事試驗 單位及農會的專家的輔導,在水稻秧田及本田進行大規模的捕蟲的工作,他 們都知道,在田間出現這種黑尾浮塵子,都會帶來很可怕的病害,影響產量 至鉅。

 

圖10 1916年阿緱廳。早期的漢人也都深怕這種黑尾浮塵子,平常時期仰賴田裡 的青蛙尚可控制,一旦蟲害猖獗時,就都會在本田的水面輕灑一層薄薄的 「番仔油」(huan-á-iû ) [「臭油」(tshàu-iû),就是煤油、燈油],使其形成一層 油膜,再以竹尾輕掃稻株,使蟲體掉落水面,沾油而死;日本人來臺後,也 很認同這種早期漢人稻作害蟲防治技術,鼓勵繼續使用。

 

圖11 黑澤英一在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植物病理部是職位不高的「技手」 (技 佐),但卻是很細心、稱職的病理學家—1925年的水稻黃萎病、1926年的水 稻馬鹿苗病,他都做了很關鍵性的貢獻。

故事 -21 挨米.

早年稻子收割完,就必須在晒穀場 [臺語:稻埕 (tiū-tiânn)] 利用天然的陽光曝曬。這是繼割稻之後的一個辛苦的工作。曬乾的稻穀 [粟仔 (tshik-á)] 的碾米品質,端看曬穀人的技術如何使用木質「刮板爬」(朳、粟爬 tshik-pê) 掌握適當時機翻動堆成「壠」狀的稻穀,確實控制穀粒均勻乾燥,減少碾製時的「胴裂」而形成碎米。乾穀水分含量能控制在14-15 % 最佳,曬穀人總需小心翼翼,一刻不得閒;現在全自動機械式三段烘乾法就輕鬆許多了。

早年的碾米機──土礱

乾燥的稻穀第一道工序要去除稻殼,叫做「碾米」,早年也說「礱米」;臺語說「挨米 (e-bí)」,其實「挨米」也可用在把米磨成「炊粿」(tshue kué/tshe ké) 的米漿。機械化後的碾米很輕鬆,碾米廠稱為「米絞 (bí-ká 或 bí-ká-á)」,也有稱為「米間 (bí-king)」,因為穀倉也常兼作碾米廠生意,有些碾米廠也兼有穀倉的功能,可以讓稻農寄放稻米,甚至到30多年前,「米絞」或「米間」還兼營有農村農家的「貸款紓困」的金融角色。但在還沒機械化的早年,碾米就沒有那麼輕鬆了。那個時候是用「塗礱」去除稻穀的外皮。「塗礱」 (thôo-lâng 土礱) 就是早年的礱殼機,農家自己食用都以「土礱」自行脫穀殼,當然不是每家都有能力自備「土礱」,通常是集數家,或家族共同合資設置小型「土礱間」來脫殼。在市面販售的米是由糧商收購「粟仔」來加工碾去穀殼出售,就是大型營業性質的「土礱間」。轉動「土礱」以人力或獸力,稱為「磑土礱」是件相當費力的工作。

「土礱」最早記載見於元朝王楨 (1271-1368) 的《農書》(1313),明朝宋應星 (1587-1666) 的《天工開物》(1637) 還提到「木礱」、「石礱」。在日本愛媛縣發行的《日本農業發達史》及古老農書《農家慣行》都記載了早年日本農家使用「土臼」(つちうす) [就是「土礱」] 或木臼(きうす)來脫稻殼。顯然,大亞洲地區吃稻米的民族,都直接受到強盛的大元王朝文明的影響,紛紛模仿建造了他們自己的裝置,用以「礱」米來過活。

農機具全面機械化以後,這個古老的碾米「土礱」也一樣難逃在歷史洪流裡滅頂消失的命運,單單在文字上的「礱」,就幾乎已被「碾」所全面取代,而成為死的「化石」字,大概只有在客家話裡還保存著這個古字—客家話至今說「碾米」還是用「礱穀」(nungˇ gugˋ) 這個詞兒。這大概是客家人歷經歲月滄桑,猶如在1938年彭發勝抄錄、作者佚名的〈渡臺悲歌〉中所言:「...一碗飯無百粒米,一共番薯大大圈。三餐番薯九隔一,飯碗猶如石窖山。臺灣番薯食一月,多過唐山食一年。…」 (適用客語吟唱);300餘年於斯,若還落得有幾粒穀子可「礱」,那就感謝老天、皇恩浩瀚於不及了,怎還捨得丟掉這個字?

土礱再現

文字沒落如此,那就更甭說到底有幾個人還知道「土礱」是長個什麼樣子了?幸好,近年有幾位文史涵養極深的「青農」,積極找回先民曾流傳的農事文化,例如貓兒干文史協會總幹事楊永雄和大南埔農村工作室的賴咏華,都拜師耆老,重新找回「土礱」的樣子。像賴咏華口中的「土礱」是這樣的:「…土礱軸心使用紅土及木片製成,外圍竹籃利用桂竹、烏葉竹、麻竹3種竹材編織而成。土礱最重要的是磨穀用的土盤,用紅泥加鹽製作,分成上、下甑,上甑有八個方向的刻紋,相傳是八仙教導人類製作的;紋路刻得好,穀皮才磨得掉,約磨三萬五千斤稻穀後,就要更換礱齒。竹編外殼以較硬的桂竹和較有韌性的烏葉竹上下編成,大型土礱重達上百斤。因為土礱很重,製作的好壞差別大,有錢人家多是奉上煙、酒恭敬地請好師傅到家裡製作。完整尺寸的大土礱,重量可能逼近一千台斤。…」

找回臺灣早期的「土礱」,讓先民「挨米」的歷史和現在連接了起來。我們並不一定要回歸古早工序附會昔日風雅,但是連結了這段歷史,讓我們每扒一口白白的米飯入口,會深深感恩現下的福氣,更能體會米飯濃郁的香氣。

 

圖1 曬穀場不可或缺的「刮板爬」(粟爬 tshik-pê),也就俗稱的「朳」 (日語: えぶり[朳/柄振(り)]),曬榖量大時,刮板前元把柄處,還須繫上粗麻 繩,讓他人幫助拖行,來進行翻動曝曬的榖堆。 [http://www.i-manabi.jp/system/regionals/regionals/ecode:2/38/view/5155 ]

 

圖2  明朝宋應星 (1587-1666) 的《天工開物》(1637) 提到的「木礱」與「土礱」。

 

圖3 日本愛媛縣發行的《日本農業發達史》記載早年日本農家使用的「土臼」 (つちうす)就是「土礱」。 [ http://www.i-manabi.jp/system/regionals/regionals/ecode:2/38/view/5155 ]

 

圖4 日本古老農書《農家慣行》記載了早年日本農家使用「土臼」(つちうす) 或木臼(きうす)來脫稻殼。顯然,大亞洲地區吃稻米的民族,都直接受 到強盛的大元王朝文明的影響,紛紛模仿建造了他們自己的裝置,用以 「礱」米來過活。 [ http://www.i-manabi.jp/system/regionals/regionals/ecode:2/38/view/5155 ]

 

圖5 賴咏華先生2011年秋拜師成為土礱師的學徒,重新復刻古老的「土 礱」。 [ http://tainanbu.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3.html ]

 

圖6 新竹縣芎林碾米廠在日治時代被稱為「金玉豐精米所」,當年是以水力為動力的「水礱」。2018年通過登錄為歷史建築。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8%8A%8E%E6%9E%97%E7%A2%BE%E7%B1%B3%E5%BB%A0&source=lnms&tbm=isch&sa=X&ved=0ahUKEwiQnIqx9aTcAhWY-2EKHUENALEQ_AUICygC&biw=1920&bih=974#imgrc=B575b26paL355M:

【 下期續刊 敬請期待 】

謝兆樞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聯盟磯小屋團隊

回頁首

 

 

秘書組

1.  理事長當選證書
8月17日年度大會時,第三屆理事與監事任滿改選,選出第四屆理、監事及理事長劉力瑜。當選證書已於10月24日核發。

2. 第四屆第二次理監事會議
預定於109年1月召開第四屆第二次理事與監事會議。

財務組

書款支付
12月3日匯出45萬元支付今年的《磯永吉追想錄》出版。

 翻譯款支付
《磯永吉追想錄》第二部分翻譯成中文的費用8.5萬元尚待支付。

文史與出版委員會

108年新書出版與寄送
《磯永吉追想錄》於11月6日下午完成印刷交貨。11月7日召集志工將該書包裝並寄發學會會友及各大圖書館。其後陸續寄送相關單位及會友,大約一共寄出200本。其餘的新書存放於三處,分別是:1)磯小屋的暗房與貯藏室;2)農藝館204室;3)前生統圖書室。

109年新書出版事宜
11月27日與風景文化出版社商談109年之新書《米人米事物語》出版。待一校稿編排完畢之後,再行邀請農藝界耆老撰寫序文。

志工事務委員會

校外參訪
今年度的校外參訪在10月2日及3日。參訪地點為清境農場及茶改場魚池分場探訪臺灣紅茶改良的起源地。

志工年度大會
訂於12月21日舉行磯小屋志工年度大會,大會活動包括:1)推選志工隊隊長、2)志工隊的活動組組長以及3)舉辦年終感恩餐會。

社區聯盟委員會

竹子湖社區
今年度的復耕因為諸多原因以失敗收場,主要在於協調的困難。例如:育秧的日期與插秧日期難配合(山上溫度過低)、幾所附近中小學的復耕參與度難掌握、志工集結不易,雖然經過兩次除草,仍然未能有效抵擋雜草。學會與竹子湖社區發展協會將於2020年1月10日在復耕餐會中商談復耕的各項事宜。

農作物科普講座委員會

10月19日上午在農藝館112教室舉行兩場演講
桃園3號香米簡介
由楊志維博士做專題演講介紹桃園3號香米。

益全香米簡介
由賴明信博士介紹益全香米。

古蹟事務委員會

參訪人數統計
2019年度訪客統計人數如下:
一月份 550人
 二月份 588人
三月份 1780人
四月份 1015人
五月份 703人
六月份 486人
七月份 353人
八月份 437人
九月份 331人
 十月份 722人
至10月止小計共 6965人

參訪團體一覽
3月9日 陽明大學洪紹洋老師「臺灣產業發展史」課程(55人)
3月27日 日本桃山高等學校(22人) - 福島亮(末永仁曾孫)一同參訪
4月10日 淡水商工(14人)
4月24日 日本島根縣安來市役所(5人) - 副市長及職員
4月25日 新竹縣興隆國小(36人)
5月8日 寰宇文教基金會(30人)
5月21日 臺大歷史系呂紹理老師「臺灣史」課程(96人)
6月2日 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教育團(21人)
6月26日 新北市大豐國小(75人)
8月7日 靜修女中(40人)
8月26日 中華經濟研究院蘇顯揚博士(6人)
10月16日 亞太友邦農業官員(25人)
10月17日 日本大阪旭高等學校(7人)
10月20日 陽明大學洪紹洋老師「臺灣產業發展史」課程(50人)
10月23日 日本廣島日彰館高等學校(85人)
10月26日 臺北市復興高中教師研習(11人)
11月3日 日本京都大學佐藤洋一郎教授
11月3日 日本弘前大學石川教授一行
11月6日 信友關懷協會(20人)
11月8日 新加坡文殊中學
11月13日 臺大歷史系呂紹理老師「臺灣歷史文化」課程(60人)
11月17日 新北特教中心(60人)
11月20日 日本北海道農機團體(15人)
12月11日 日本秋田縣大潟水稻種子組合(15人)
12月11日 淡水商工(23人)

修繕事宜進度
「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修復工程規劃設計及因應計畫」案,於108年7月17日及8月9日兩度由臺大校方辦理招標公告,皆無人投標而流標,校方現正重新辦理招標流程。另農藝系已行文臺北市文化局辦理本案之計畫期程變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