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訂閱本報 | 瀏覽歷史報區 |
【立秋】八月八日。農曆七月八日,雙日立秋為陰,為母秋。古諺::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
【白露】九月八日。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實。白露前後若有露,晚稻則有好收成。
【諺語】「米包米,食甲老做甲死」米皮包米餡,活到老,勞苦至死方休,此為稻農自況的悲哀。
二〇一九年月二十日發行

 

人物故事 與磯永吉先生及學生的師生緣
專題報導 在水田「獨」行的水稻育種家郭全條
農藝天地 臺灣稻米小故事
古蹟建物 磯小屋修復工程回顧與進展
會務報告


 

與磯永吉先生及學生的師生緣

楊遜謙先生(1925- ),是光復後臺灣第一代水稻育種家。1944年(19歲)即進入嘉義農業試驗支(分)所任職,直至1990年退休,服務長達46年之久。在《磯永吉追想錄》即將出版的前夕,遜謙先生應邀撰寫序文,談他和光復前後幾位所長的師生緣。從其中,可以看出當時所長更迭的概況,也可以感受到磯永吉和楊遜謙之間難得的師生緣。

 

承蒙磯永吉學會彭秘書長的好意邀請,希望能在即將出刊的増補《磯永吉追想錄》中寫幾句話,特別提到和磯先生的幾位學生:加茂嚴,秋谷良三及松尾浩氣的關連。加茂嚴是磯先生北大的學弟,不過他都對磯先生很恭敬,言必稱先生,秋谷良三及松尾浩氣則不但是磯先生台北帝大的學生,入室弟子,還同是1933級的同學,稱老師先生自不在話下。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命運的巧妙安排,四位前輩師生居然有一共同交集點,就是在不同時期都曾擔任嘉義農業試驗支所的所長重任。以下個人謹將封塵已久的殘存記憶所及,點滴記錄,共襄盛舉。

其實認識磯先生是光復以後的時期,個人有幸做為磯先生的私淑弟子與有榮焉。而和磯先生三位學生的認識則是在光復前,現謹簡述如下:

我是於1943年日治時期考取日本總督府殖產局委託農業試驗機構代訓之農業技術人員,因而到嘉義試驗支所受訓。當時的支所長是平間総三郎,後平間支所長病故,由加茂嚴接任支所長,由於是兼任,平時不常在嘉義支所。1944年我受訓期滿,因成績優異,蒙師長推薦正式任職嘉義農業試驗支所。1944年11月以後由秋谷良三同時接任鳳山支所及嘉義支所所長,但是當時因戰事緊急,僅任職4個月就受徵召入伍。1945年4月以後由松尾浩氣接任支所長,松尾所長光復後因負責交接而留臺ㄧ年。松尾所長將我分配到普通作物系(現農藝系),跟隨系主任吉瀨忠學習水稻育種與各種試驗工作,自此,我就與水稻結緣ㄧ生。松尾所長ㄧ年後返日,在兵庫農業大學當教授,期間曾數度信件往返。這些詳述已見《稻香》一書之〈恩師篇〉,不再補述。

磯先生是蓬萊米之父,大名鼎鼎,如雷貫耳。可惜光復前沒有機會認識他。和磯先生的第一次見面,是有點機緣。有ㄧ天,磯先生ㄧ個人來嘉義分所視察,當時所長不諳日語,到田裏找我去當翻譯,這是惟一的ㄧ次與大師見面,在大前輩面前,我誠惶誠恐。趁休息之餘,我大膽請教先生水稻栽培育種問題,先生很親切回答我的疑惑,讓我明瞭。臨行前跟所長說我是個有為青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此後先生常寄些抽印本論文,也寫信鼓勵我。回日本後雖年事已高,身體有狀況,但仍親自回信答覆我的提問。先生親手書寫的信件,數十年來ㄧ直保留在身邊,感念先生為臺灣稻米的生產技術所做的重大改革,造福人類和餵養世界的崇高理念,犧牲奉獻一生,我也略盡點自己棉薄之力,將這兩封信函捐給學會永久陳列保存,稍以回報先生對我的知遇之恩。雖與先生僅有ㄧ面之緣,然我以自許為先生函授的私淑弟子為榮。先生愛護,指導及提拔晚輩不遺餘力,做為弟子的我永遠銘感五內。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楊遜謙/嘉義農業試驗分所稻作育種試驗研究推廣退休人員
謹誌於2019.07.18

【編註】一 磯永吉和嘉義農試分所

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創立於1918年。日治時期隸屬於臺灣總督府。光復後,稱為台灣省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支所,至1950年(民國39年)將支所改稱分所。

嘉義農試分所,在日治時期共有八任所長,均為日籍。前四任都是兼職,專職的第五任平間総三郎,在職最久,任期最長。第七任秋谷良三任期最短,僅四個月。磯永吉兼職的第四任,任期為8年(1921-1929)。請看下表。

日治時期 嘉義支所歷任所長姓名表

任別

支所長

  到任年月

在職期間

兼/專

 第一任

色部米作

1918.9.1

5個月

 第二任

江口光雄

1919.2.1

16個月

 第三任

大島金太郎

1920.8.1

11個月

 第四任

磯永吉

1921.9.9

8

 第五任

 平間総三郎

1929.9.5

 141個月

 

 第六任

加茂巖

1943.10.1

11個月

 第七任

秋谷良三

1944.11.11

4個月

 

 第八任

松尾浩氣

1945.3.31

11個月

 

以上表格取材自臺灣省農業試驗所 《嘉義農業試驗支所概況》一書 。楊國明先生(楊遜謙先生次子)提供 。

圖1 《臺灣省農業試驗所 嘉義農業試驗支所概況》民國36年編印

圖2 嘉義農業試驗支所概況 表一 歷任所長姓名表

值得一提的是,嘉義農試分所至今還保留有一棟充滿古意的日式建築,就是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辦公室,現為歷史建築。

圖3 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辦公室  是日治時期的第二代廳舍 為歷史建築(照片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國家文化資產網 首頁 歷史建築)

這棟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辦公室,是日治時期的第二代廳舍,約建於1926年(此依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公告資料為1926年,另說為 1935年),屬於西班牙殖民地樣式風格,2002年公告為歷史建築。另有第一代廳舍,建於1919年,在1964年震毀後重建,保有迴廊形式,現為水土保持視聽教室,不屬於歷史建築。(資料:嘉義農事分所網站)

磯永吉在民國40幾年(1951年後)到南部視察,和楊遜謙相遇在嘉義農業試驗分所。當年日治時期的第一代廳舍、第二代廳舍,都還保存完好,未受震災影響。這時距離他擔任嘉義支所長的最後一年(1929年),約有20多年了。

關於嘉義農業試驗分所,楊遜謙先生回憶磯永吉的談話,是這麼說的: 「老師說日治時代曾在嘉義農業試驗分所當分所長八年之久(1921-1929年),很懷念,一直都想回來看看,都沒有空閒,今天趁這個機會順道來此回憶一下。老師說辦公室本館是日治時代建造的,其他的辦公室都是光復後建造的還很新,老師感到很有成就。」(見<楊遜謙 我敬愛的老師磯永吉先生 >一文)

八年,不算短的時間,撫今追昔,時移境遷,磯永吉不能不有所感懷。而讓他很有成就感的,還包括在這裡育成兩個蓬萊米的有名品種:中村種和嘉義晚2號。(參看:<楊遜謙 我敬愛的老師磯永吉先生 >一文)

而這棟歷史建築,遜謙先生在此46年,朝夕工作於斯,一定也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米報上一期(29期)刊有楊遜謙先生和這棟建築的合照,請參看。

 

【編註】二 日治時期嘉義分所的三位所長─磯永吉的後輩與學生

在磯永吉之後,有四位支所長續任,其中6-8任的加茂巖、秋谷良三、松尾浩氣,他們都是磯永吉的後輩與學生。這裡我們對三位支所長做一簡介:

加茂巖 第六任支所長

1928年畢業於北海道大學。來臺後曾任帝大理農學部助手、農試所育種農藝科技師、農試所嘉義支所長等職。加茂巖是磯永吉相差17屆的學弟。

在《磯永吉追想錄》第4章蓬萊米的回憶有他的撰文<回憶磯老師>。

秋谷良三 第七任支所長(同時擔任鳳山園藝試驗分所長)

臺北帝大1933年畢業,磯永吉的學生,專攻園藝。結婚時邀請磯永吉證婚。戰時派駐菲律賓,經磯永吉的勸導回臺,救回一命。戰後於印度致力農業優良品種的栽培與普及。秋谷良三參與了《磯永吉追想錄》的撰稿。請看第6章追憶作物學教室的<追憶記>。

松尾浩氣 第八任支所長

臺北帝大1933年畢業,磯永吉的學生。曾任作物學講座助手,新竹州農試場場長,後任嘉義農試所支所長,專長為水稻育種,任內對楊遜謙耐心指導,不厭其煩,是楊遜謙的恩師之一。他在《磯永吉追想錄》的 第6章追憶作物學教室,寫了一篇<戰火中的婚禮>來追憶老師。

圖4 作物學教室的師生照(1933年拍攝)。前排坐者(左起)涉谷常紀、磯永吉。次排左起:松尾浩氣、古城坤山、徐慶鐘、森山鞆次郎、野村圓(雇員)、 渡辺尚武、松田孃(雇員)。其中松尾浩氣和渡辺尚武是1933年畢業生。

磯永吉擔任8年所長(1921-1929),其後6-8任由他的三位後輩學生接棒 掌職(1943-1946)。直至日治結束,總計四位在嘉義農試分所服務,前後有11年的時間。無論是行政領導或專業研究,磯永吉師生對於南臺灣的農業,奉獻了許多的心力。

(附記)吉瀨忠 嘉義農試分所普通作物系系主任

吉瀨忠不是磯永吉的學生。雇員出身,努力自學而轉任技手,再升為普通 作物系系主任,是楊遜謙職場人生起步的重要啟蒙人,在育種專業上完成 傳承,指導楊遜謙育出「光復1號」,是遜謙先生的恩師之一。 磯永吉、松尾浩氣和吉瀨忠三位都是楊遜謙感念的恩師。師生間精彩的故事,請參閱本學會出版的楊遜謙生涯紀錄─《稻香》的續篇,由謝兆樞教授撰寫的<楊遜謙與他的恩師們>。

回頁首


 

在水田「獨」行的水稻育種家郭全條

郭全條先生(1943-),臺灣1960年代育種家。服務公職50年,自臺南農業改良場嘉義分場退休。潛心鑽研水稻栽培技術,具有育種家的睿智和敏銳的洞察力,致力研發早熟稻品種,育有臺稉1號、臺稉糯1號。而臺稉糯1號更是臺南官田菱角田輪作的主要品種。至於育種家「獨」行在水稻田中,被稱為「郭博」,又是為甚麼?請隨著謝兆樞教授的引述尋找答案。

圖1 臺灣水稻育種界,繼二戰結束時崛起的那一代育種家之後,到了1960年代又崛起另一代 比較沒有「日本味」的育種家。其中有一位是「獨腳漢」,他就是「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嘉義 分場」退休的水稻育種家、人們尊稱為「郭博」[臺語:郭博士] 的 郭全條先生。 [攝影:謝兆樞]

名劇要角的引導

1970年代在臺灣風靡了20餘年,每天中午讓全國大街小巷形同「空城」的電視布袋戲節目「雲州大儒俠史」是臺灣電視史上一個很特殊的節目。它的出現有著錯綜複雜的社會、國族因素的背景,所造成當時社會各階層的「寄情」與「荒怠」心理,甚至還驚動高層,最終神出鬼沒祭出「政治」解決手段,劇情也被迫幾經變折,史迹昭彰斑斑可考,前所未有,至今也仍沒退色。這不是我們本文的重點,在此從略。

這齣「雲州大儒俠」各要角都有其各自的大故事,每個主角出場都有其特定的背景音樂及口訣,來凸顯其角色。這齣戲的第三部是以「雲州四傑傳」為骨幹,原始主角史艷文在本部戲化身為逃名客,雖非最重要的角色,但仍有引導故事進行的關鍵性。本部戲的要角包括「史家四傑」—史獻忠、史存孝、史仗義和史菁菁 (燈下人),但最讓人追念的反而是其「中原三俠」—風雨斷腸人、冷霜子與獨腳漢。劇中的「獨腳漢」本名「玉面獅子默都南」,是交趾國的末代王子,年輕時因一時糊塗遭奸人「百年奴」陷害,導致王妃「夢絲夢」喪命,自己也斷了一條腿,於是毅然來到中原,改名為「獨腳漢」,要尋找仇人。戲中每當他出場,就是以充斥電吉他和弦滑音的〈Diamond Head〉[作曲:The Ventures] 作為背景,他一拐一拐踩著滑音走出來,然後接著是他出自肺腑深沉的感嘆:「健全人猶嘆世路之崎嶇難行,更何況是我獨腳漢咧!」聽了莫不讓人也感同身受,寸步難行了起來。不過,這位要角倒是為我們引出了另一個動人的故事。

臺灣水稻育種界,繼二戰結束時崛起的那一代育種家之後,到了1960年代又崛起另一代比較沒有「日本味」的育種家。其中有一位也是「獨腳漢」,即便是裝了義肢,這跟水田的搭配,豈是讓人痛徹心扉的〈Diamond Head〉滑音所能比擬?做為「中原三俠」粉絲的我,我特別興致高昂地走訪了這位真實人生的「獨腳漢」一趟。我開門見山地問他,在歷經人事、天命諸多拂逆之後,他有沒有什麼「怨嘆」?他不改強有力的丹田語調,哈哈大笑說:「沒有!我做我自己喜歡做的!我過得很快樂!」 這個前輩就是「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嘉義分場」退休的水稻育種家、人們尊稱為「Kueh-phok (郭博)」[臺語:郭博士] 的郭全條先生。採訪後的震撼,我仍忍不住要引用「雲州大儒俠」裡另一要角—「素還真」的那句名言:

「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

來做為我的文章的「引言」。

「牢」與「條」

1943年12月15日出生在位於嘉義縣中埔鄉富收村頂中下街59號郭家老宅的郭全條前輩,原來的名字是郭「金」條。雖然他自己知道,此「條」非彼「條」,但他還是覺得「金條」的名字 很「倯」(sông 俗氣),所以後來他改名為「全條」,「條」字還是保留了下來,因為是有故事在焉。

其實,此「條」是源自臺語發音「tiâu」相同的「牢」[異用字:稠、椆、著] —「緊密結合分不開」的意思。話說郭前輩還沒出生之前,郭老爺夫妻已經育有幾位姊姊,夫妻亟盼能舉一子,他之受家人寶貝與期待猶如黃金一般。前輩出生,果然是一男嬰,大家深怕迷信所言之「難留」,當下就在小男嬰右耳穿了耳洞,並繫上紅線,據說這樣就可「留牢咧」(lâu-tiâu—leh 留住了),平安長大。老爺夫妻就將「留住寶貝」以「金」和「牢」(tiâu) 兩字結合為「金條」作為小男嬰的名字。

及長,郭全條就讀民雄初級農校、嘉義高級農校。高農畢業後,1960年以十七歲半之齡即進入「嘉義試驗分所」服務公職1年9個月;之後,轉任「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嘉義分場」繼續服務公職47年半。1969年26歲時不幸在騎機車上班途中,與砂石車發生車禍,失去右腿,裝有義肢。雖然從事諸多設施內的試驗工作,但郭全條面對水田,從來沒有失去熱枕,取下義肢,依舊在田間爬行,進行著育種試驗的工作。1981年以39歲之高齡,再度考進當時的「嘉義農專」夜間部就讀,取得專科文憑。就讀「嘉義農專」時,他已經在農事試驗上經驗豐富,但是面對學理,他依舊保持高度的學習熱誠;修習「農業機械實習」課時,由於田間經驗嫻熟,他常代替老師講課,由之訓練出自己善於表達與動人的口調,奠定日後「郭博」精彩演講的基礎。

圖2 (上) 圖3 (下) 1943年12月15日出生在位於嘉義縣中埔鄉富收村頂中下街59號 [上] 郭家老宅 [下] 的郭全條前輩,原來的名字是郭「金」條。[攝影:蒯宜生]

潛心鑽研水稻栽培技術

初出茅廬的郭全條,當然不是一步登天就進入水稻育種博大精深的領域。在那個時期,臺灣水稻育種界第一線的育種家,多半都是由192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所領銜,年輕的郭全條共事、師從過的有不少,對他的影響也極為深遠。打開話匣子憶當年的郭全條並不諱言,有些「師傅」級的人,凡事循循善誘,讓他絲毫不敢懈怠,努力學習;有些則讓他做起事來每多掣肘,徒呼負負。不管是在怎樣的「師傅」手下任事,他都很認分地做他能做的事,尤其是別人視為畏途的基礎試驗,他都很樂意去做。回想年輕的時候,他就這樣「傻呼呼」的做過「豐歉試驗」、世界糧農組織FAO 3000個品系的「抗病檢定試驗」、硫銨與尿素的「肥料試驗」;他後來有感於農村人力流向工業生產,造成農村人力缺乏,農業生產必須從「增產」轉變成「提高農業所得、農民收益」,於是他潛心研究降低成本的栽培技術,例如:7/14/21天割樁以及不同割樁高度的「再生稻栽培試驗」、利用第一期作收穫操作時,田間估計有20% 落粒的「落粒栽培」、「直播栽培」等。後來,他因失去右腿,他仍孜孜矻矻利用設施鑽研基礎栽培技術,例如各種溫度的「溫湯去雄試驗」等。

這些試驗研究為郭全條累積了深厚的功力,這不是一般在發表論文中所能看到的「mê-kak (鋩角)」[臺語:事物細小而且緊要的部分],由此大步走向執行育種對他而言已綽綽有餘。這就是我在前面所引述的「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這個水稻「武林秘笈」真的都記錄在郭全條頭腦中,即便是曾經處處「掣肘」他的對手也都不得不私下如此承認。有幸聆聽他老人家演講或請教閒聊,你可以體會一二。

圖4 臺大磯永吉學會蒯宜生 (右1)、彭雲明 (右2) 和我 (右3),前往嘉義中埔採訪退休水稻育 種家郭全條先生,郭老打開話匣子憶當年。[攝影:李杏芳]

冷灶燒成熱鍋 1977年,這一年郭全條34歲。無論是水稻栽培的理論與實務,他都已嫻熟到家;對於一棵水稻植株如何在水田中表現出其特異的潛能,他都已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如果讓他去育成一個好品種,他不但有自己的藍圖,而且他從來沒有減低去育成好品種的熱情。如果問他從17歲踏入本行,為何17年來卻都苦無機會在育種夢中一展長才?老人家會再度打開話匣子,不疾不徐從清朝雍正時期被封「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的故事說起,每個情節—包括「去手」*、「平定邊境叛亂」**的典故,到最後功高震主而被「賜死獄中」,他都生動描繪得鉅細靡遺。他也毫不避諱說這是自況,他很清楚他自己說話直白、才識鋒芒畢露的個性,讓他一直被「隔離」在主流育種行列之外,來到34歲之年仍近乎與之絕緣。但是他沒想要妥協,「安所困苦哉」他喜歡做自己。

1977年可以說是郭全條人生的轉捩點。臺灣的稻作大多為一期、二期加以區別,部分地區尚有中間作,少數地區之單期作田也仍投入稻米生產。就在1977年間,配合政府稻米生產及土地利用政策的推行,農試單位積極辦理早熟稻品種適應性的試驗。早熟稻的育種向來就是一個冷門,各農試改良場所育成的早熟稻品種在臺灣的栽種壽命都不長,水稻育種家也大多意興闌珊。這一年,郭全條的長官終於首肯讓他參與這個政策性的冷門工作。

郭全條很清楚,育成這種早熟稻品種,占全臺稻作生產總面積的比例不大,但在一些「裡作」栽培盛行的縣份,卻有一定程度的面積與重要性。他著眼在他所服務的「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轄區內的官田,第一期作的水稻如果能早10天成熟收割,然後因官田坐擁烏山頭水庫「水頭」的優勢,立即種下菱角,菱角的產量會增加,農民的收益可觀。於是郭全條在1978年第二期作做了這樣的雜交組合:

(臺南早系158號 x 臺農67號) F3 x 嘉農育252號

1982年第二期作選出,1988年第一期作命名為「臺稉1號」推廣。如他所願,就因他掌握了提早10天成熟,造就了官田地區第一期作水稻收穫之後350公頃水田的榮景—每年9-10月秋高氣爽時節正是菱角盛產期,在官田地區處處可見農民忙著採收菱角的景觀—菱農划著小舟或穿著連身的青蛙裝,俯身菱角田,逐株翻掀葉子採紅菱,呈現一片祥和的農忙樂,這種「菱香舟影」的景緻已成為新南瀛八景之一。

 *, 年羹堯以鐵血手段,短時間就在軍中建立威望。據《餐櫻廡隨筆》記載,有一年的冬天,年羹堯出行,隨行的士兵把手放在轎子的扶手上面,大雪紛飛,年羹堯怕他們把手凍僵,在轎子裡下令「去手」,意思是「把手放下」。結果,眾將士一聽誤會大將軍「去手」之意,竟毫不猶豫舉刀把自已的手砍了,年羹堯要想喊停也來不及了,可見年羹堯令出必行的威勢。

**, 據《清史稿-年羹堯傳》記載,「羹堯才氣凌厲,恃上眷遇,師出屢有功,驕縱。」這些說法都是年羹堯恃寵而驕,逾越臣子本分的事情。

圖5 郭全條在1978年第二期作做了這樣的雜交組合:(臺南早系158號 x 臺農67號) F3 x 嘉農育252號,1982年第二期作選出,1988年第一期作命名為「臺稉1號」推廣。如 他所願,就因他掌握了提早10天成熟,造就了官田地區第一期作水稻收穫之後350公 頃水田的榮景。[資料來源:農業試驗所種原資料庫查詢系統]

沒有「去手」再度出手

基於相同的早熟稻的理念,讓盛行中間作地區的農家更具彈性來安排每年的耕作,郭全條再度出手,以他腦中的藍圖來「設計」他的早熟卻不損其品質為代價的第二個水稻品種:

(嘉農育252號 x 臺南早系148號) F2 x 臺南早系174號

1982年第1期作他先以抗病蟲害强及米質優良之「嘉農育252號」與早熟、米質優良之糯稻品系「臺南早系148號」雜交。1983年第1期作再以其第2代 (F2) 做為母本,與抗稻熱病、抗褐飛蝨、强稈及抗倒伏之品系「臺南早系174號」做為父本雜交。這些親本品種中,只有「臺南早系148號」是糯稻,其他「嘉農育252號」與「臺南早系174號」則是非糯稉稻。1985年第1期作選出優良稉型糯稻品系「臺南糯育7號」。在上述的糯稻與非糯稉稻的雜交組合裡,確實是有機會選出糯稻,但還是要依靠育種家深厚的功力。郭全條對選出「臺南糯育7號」頗感自豪,他堅稱這是「糯變」不是「糯化」;「臺南糯育7號」後來經各級產量比較試驗、全省區域試驗、耐肥性測驗及各項農藝特性調查、病蟲害檢定、米質分析及加工品質試驗等,顯示其特性為豐產,對多種病害具抵抗性、米質優良、加工品質及食味佳、植株中等、强稈不易倒伏、肥效性佳、脫粒性適中、生育日數第1期作較「臺中糯70號」早熟6天,第2期作較「臺中糯號70號」早熟12天。1990年6月1日經農林廳召集之作物新品種命名登記審查小組審查通過,准予登記命名「臺稉糯1號」繁殖推廣,為適合兩期作田栽培之優良稉型糯稻新品種。

「臺稉糯1號」糯米為麻糬加工極佳之原料,其糊化溫度與最高粘度均最低,所製得之麻糬品質最好,其組織之硬化、老化現象、色澤和表面裂開情形等均優於其他品種。1992年至2004年「臺稉糯1號」立即攀升為臺灣糯稻栽培面積最廣的品種,1994年曾經高達72%。1995年郭全條因為他育成的「臺稉糯1號」獲得當時的「臺灣省政府」省長宋楚瑜頒給的「一等獎」獎金與獎牌的殊榮,「一等獎」的頒發條件是新品種必須比舊品種增值50億,郭老榮獲大獎名至實歸。近30年來,「臺稉糯1號」在臺南官田地區的菱角田依舊是輪作的主要品種,一直庇蔭著既是菱農也是稻農的官田人,誰說郭老的身影不是「掌握文武半邊天」?

2009年1月郭全條從工作崗位退休下來,在老家過著蒔花弄草的田園生活。他還是有隨時口出成章的「稻米經」,在他的腦海中,他和他的「師傅級」那一代育種家留給臺灣人溫飽的好品種,他一一如數家珍,回味著她們:

「臺中65號」(1929 末永仁、藪龜孟男、田村猛)

「臺中在來1號」(1956 洪秋增)

「嘉農242號」(1956 楊遜謙)

「臺南5號」(1965 莊商路)

「臺農67號」(1973 黃真生)

「臺中秈10號」(1979 林再發)

「臺農70號」(1985 楊遜謙)

「臺稉糯1號」(1990 郭全條)

郭老也用欣賞的眼光,看著臺灣後起之秀的水稻育種家,接下老一輩的棒子,繼續讓臺灣水稻品種繼續發光發熱。

謝兆樞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聯盟磯小屋團隊

回頁首


 

臺灣稻米小故事

臺灣稻米小故事,像是一幅幅稻米風情畫,也像是臺灣早期稻作小百科,內容豐富多元,穿插許多珍貴古老的圖像,帶領我們去親近農事,了解農耕,知性的傳遞中富含趣味性。

本期為您介紹四則小故事。見過有人撐著傘手持竹杖用腳除草的嗎?見過打稻穀脫粒的「摔桶」方式嗎?知道明朝人是怎麼「撃稻」的嗎?罕見的鏡頭與畫面,有請謝兆樞教授為您公開。

故事 -10. 挲草 vs. 躅田

「挲草」 (so-tsháu) 是早年水田插秧後初期的人工除草方式,農家不分男女,兩腳跨一稻行,跪地爬行,用手將雜草拔除或壓入泥中使之腐爛。臺語有諺語說:「挲草跪天拜地」 [so-tsháu kuī-thinn-pài-tē] ─ 「無跪嘜出穗」 [bô kūi bē chhut sūi] [不跪天地,不會抽穗],這大概是臺灣傳統農家一種敬天地、盡本分的思維。

1909年《台灣農事報》刊出一張照片。作者很新奇地描述,在阿緱廳 (屏東) 的「廣東部落」婦女,不是跪地爬行的「挲草」,而是站立的姿勢,手持竹杖,然後用腳掌將雜草踩入泥中。日本人所指稱的「廣東部落」就是客家族群,這種水田除草方式稱為「躅田」(cog tian或「亍田」),它確實是客家人農事的一大特色。通常客家農婦,穿著藍衫 (nam sam) [又名長衫 (cong sam) 或大襟衫 (tai kim sam)],一手撐著油紙傘 (za ve),一手持「躅田棍」(cog tian kun 或「亍田棍」) 維持平衡,在田間站著以腳掌盤弄除草,興致來時,還會有山歌小調對唱 (駁山歌bog san gó)。

圖1 阿緱廳 (屏東) 的「廣東部落」婦女,不是跪地爬行的「挲草」,而是站立的姿勢,手持竹 杖,然後用腳掌將雜草踩入泥中。「廣東部落」就是客家族群,這種水田除草方式稱為「躅 田」(或作「亍田」)。

故事 -11. 打 (脫) 穀機

淵源自1970年的動員國軍官兵助割,到1973年動員助割官兵已達99萬4665人次,收割水稻田面積6萬4802公頃;1974年後,動員助割官兵都超過百萬人次。國軍官兵年輕力壯,踩起迴轉打(脫) 穀機,轉速快,在田間高亢與低沉的機器轉動聲交互變化,是大家回憶中意義鮮明的農村曲。後來國軍不再助割,打 (脫) 穀機也全面進化成拼裝馬達帶動式,這農村曲才逐漸消失。真是令人懷念照顧稻穀收割、軍民一家的好年代!

其實,臺灣的腳踩迴轉式打 (脫) 穀機,是從日治時期才引進的。之前,臺灣農家用的是名符其實的「打」榖機—摔桶 (siak-tháng)。摔桶是由直徑4尺深2尺的木桶和刮板組成,木桶以四根硬木為角柱,四周用木板圍拼。木桶的後半部用麻片織成的簾子圍起來,以防摔打的穀粒脫落噴出桶外。裡面有一個刮除穀粒的設置叫「摔桶梯仔」(siak-tháng-thui-á)。割了稻株,就要高高舉起,用力打在「摔桶梯仔」。

日本人剛來到臺灣時,對這種早年臺灣農家的打榖裝置很好奇,他們稱之「本島在來の脫穀機」,「在來」就是在地的意思。那時,他們沿用臺語語音,寫成「削桶 (siah-tháng)」。《臺灣農事報》還特地為文報導介紹—削桶裡面有「桶梯 (tháng-thui)」、高高圍住削桶的麻布簾稱為 笨仔 (pn̄g-á)。一把把稻穗打在削桶時,榖籾脫離像黃金顆粒般,跳在「笨仔」內,再掉落在桶底。

圖2 早年的農家,割了稻株,就要高高舉起,用力打在「摔桶梯仔」。[照片來源:http://distance.shu.edu.tw/taiwan/ch19/ch19_sec02.htm]

圖3 日本人引進最早型的「回轉式脫穀機」。

圖4 《臺灣農事報》還特地標示「本島在來の脫穀機」組成的土名: ハ 是笨仔、イ是削桶、ロ是桶梯。

故事 -12. 原型「摔桶」

《天工開物》是中國古代的一部綜合性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 (1587-1666)。這本書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距今380年;後來到了清朝時期,全書改掉一些「敏感」用語,又大量發行,甚至「出口」鄰邦,對鄰近各國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這本著作的上卷,有提到水稻收割後的「脫粒」—稱為「擊稻」,分為「濕田擊稻」和「稻場擊稻」。「濕田擊稻」在田裡有一個「木桶」在焉!這分明就是臺灣「摔桶」的原始祖先。

早年日本人來臺,聽臺灣人講講siak-tháng (摔桶),發音近似siah-tháng (削桶),殊不知siak有k殿後的頓音,跟「擊」字有同源同意之妙,至於siah的h止不住韻尾就變成「削」矣!雖然意義仍在,也可能有些地方的臺灣人也確實這樣發音,就像南部人與北部人說「朮米」(糯米) 就有頓音和沒有頓音之別。不過,由《天工開物》一書來看,日人在《臺灣農事報》報導所用的「削桶」就略遜一籌了。

圖5 《天工開物》的上卷,有提到水稻收割後的「脫粒」—稱為「擊稻」,分為「濕田擊稻」 和「稻場擊稻」。「濕田擊稻」在田裡有一個「木桶」在焉!這分明就是臺灣「摔桶」的 原始祖先。

故事 -13. 米包米

早年臺灣種稻的農家日子不好過,要繳納佃租、要用稻穀換榖種、豆粕 (tāu-phoh)*、要用自家人力跟別家「換工」。逢年過節時,總要喜慶一番,做點紅龜粿 (âng-ku-kué/âng-ku-ké),讓一家大小過過節,可是又沒錢做到體面,紅龜粿的皮當然是糯米做的,內餡沒錢做豆沙餡 (tāu-se ānn),只能做到用在來米磨粗粉加糖,頂多加一點點黑芝麻粉,大家聊勝於無,倒也吃得津津有味。所以鄉下農家就有諺語說:「Bí pau bi, tsia̍h kah láu, tsò kah sí.」 [米包米,食甲老做甲死] (米皮包米餡,活到老,勞苦至死方休),稻農自況的悲哀。照片是1905年一位稻農扛著方耙 [割耙 kuah-pē] 、鋤頭 (tî-thâu/tû-thâu) 和牛軛 (牛擔 gû-tann /加擔、枷擔 ka-tann) 準備要收工回家,說不定就是回家去「米包米」做紅龜粿,過一個苦澀微甜的佳節。

 *, 豆類榨油或榨豆漿後剩下來的殘渣,可以用來充當飼料和肥料。

圖6 照片是1905年一位稻農扛著方耙 [割耙]、鋤頭、牛軛,準備要回家。 [照片來源:http://www.weixinyidu.com/n_2988712 ]

[下期續刊,敬請期待]

謝兆樞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聯盟磯小屋團隊

回頁首

 

 

磯小屋修復工程回顧與進展

94年歷史(1925-2019)的市定古蹟磯小屋,斑駁破舊,急待修復。磯永吉學會的古蹟文物與事務委員會召集人劉建甫老師,為我們做修復工程的回顧與進展,同時學會也藉此感謝大家的關注。期待小屋未來有更完善的空間,迎向下一個百年。

古蹟修復的規範與限制

磯永吉學會之成立目的,除了探索臺灣近代稻作改良相關人事物的歷史故事、組成志工團隊協助磯小屋空間的管理與開放參觀事宜,另一項重大的任務便是磯小屋這個古蹟建築的修復工程。然而古蹟的修復不同於一般建築,除了其身分受到政府法令的保護外,管理及維護也有諸多規範與限制,磯小屋為臺北市公告指定的市定古蹟,當然也不例外。

古蹟修復工程的進行,除了較一般建築更為高昂的經費籌措外,也要找到合適的團隊來協助,同時必須完成法令規定的各項前置文書作業,是一項十分耗時且繁瑣的長期工作。

磯小屋長期經費短缺

磯小屋的修復工程長期受制於經費的短缺,一直停留在募款階段而無法正式啟動,然而「文化資產保存法」於2016年的修法,提供了政府給予公有文化資產補助的法源依據,也讓磯小屋的修復增添一份助力。

「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助力

因此臺大農藝系與磯永吉學會自2017年起啟動古蹟修復的行政程序,首先於2017年初獲得臺大總務處及生農院共同補助經費總計680,000元,委託臺灣科技大學王慧君教授團隊完成了「臺大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修復及再利用計畫」,並於2018年10月26日臺北市政府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第111次會議審查通過。本項調查研究結果將作為後續各項修復工程的基礎資料。

市政府核定補助

整體修復工程進行前,仍須完成工程的規劃設計案,農藝系於2018年12月發文向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提出「臺大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修復規畫設計及因應計畫」補助申請,經2018年12月19日審查會議及同年12月28日臺北市政府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第113次會議核定補助新臺幣1,370,270元,於2019年1月17日簽訂行政契約。本案已進入臺大總務處工程案列管,然自2019年7月17日首次招標公告起已連續兩次無人投標而流標,即將第3次公告。

2019年1月撰寫完成並提交「臺大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管理維護計畫」,市政府文化局同意備查。本項計畫書規範磯小屋建築的管理、消防、保全等日常工作項目。

「緊急搶修計畫」的補助

2018年12月19日參與規劃設計補助案的審查委員,於會議上建議我們應優先進行建物的緊急搶修工程,因此農藝系於2019年3月22日發文向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提出「臺大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緊急搶修計畫」補助申請,經2019年5月3日審查會議及同年6月24日臺北市政府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第117次會議核定補助新臺幣1,600,000元,不足部分則分別由臺大總務處補助技服費用新臺幣310,000元,及由捐助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修繕維護專用款支應43,458元。本案已完成計畫書修正並進入行政契約簽約階段。臺大總務處將先行辦理技服部分發包。

2020年初進入本體修繕工程

磯小屋修復的前置工作多已完成,待緊急搶修案開始進行,大約2020年初就會進入實質的本體修繕工程,儘管後續的全面修復工程經費仍未完全到位,但緊急搶修工程完成後至少可以確保磯小屋能繼續屹立十數年。待工程暫告一段落,磯永吉學會也會規畫重整內部展示空間與內容,屆時磯小屋將能以全新的面貌、更豐富的故事,迎接各位的到來。

劉建甫 /磯永吉學會秘書長 古蹟文物與事務委員會召集人

回頁首

 

 

秘書組

1. 108年8月17日上午9:30~12:00舉行年度大會與第4屆理監事選舉。
2. 108年8月17日下午13:30~15:00舉行第4屆第1次理監事會議。選出常務監事、常務理事以及理事長。選舉結果公告於下:

編號 類別 姓名
1 理事長 劉力瑜
2 常務理事 劉力瑜、陳凱儀、何承翰、蒯宜生、蔡元卿
3 理事 劉力瑜、陳凱儀、何承翰、蒯宜生、蔡元卿、陳嘉昇、杜春福、吳東鴻、侯金日、張世融、陳永如、鄭秀春、楊雯惠、許麗梅、陳瑞群
4 候補理事 楊滿霞、歐益昌、李健捀
5 常務監事 胡凱康
6 監事 蔡政安、胡凱康、蔡欣甫、彭慶彥
7 備註 原選任監事劉建甫先生因為接任第四屆秘書長,其監事職位由彭慶彥遞補

前述第4屆選舉結果業已於9月2日呈報內政部人民團體司,以申請第4屆理事長當選證書。

3. 審查通過新會員許麗梅與陳瑞意入會。
4. 108年9月2日上午10:00舉行第3屆與第4屆理事長交接儀式。

文史與出版委員會

預計於108年10月下旬正式出版《磯永吉追想錄》,在8月17日大會召開當天先以節錄本(該書之第2章)呈獻給本會之會員。 俟《追想錄》一書印刷完成之後,將以郵寄方式寄送給各位會員,以及各重點圖書館典藏與提供閱覽。

古蹟建物委員會

1. 磯小屋之修復規畫設計已於107年12月28日獲得臺北市政府補助預算1,370,270元。108年7月17日及8月9日由臺大校方辦理招標公告,皆無人投標,擬進行第3次公告,預計尚須時日才能完成發包。

2. 磯小屋之緊急修繕計畫已於108年6月24日獲得臺北市政府補助預算1,600,000元,以及臺大校方補助310,000元加上農藝系配合款43,458元,已經湊足修繕所需之全部金額,即將由校方開始招標。

3. 廣島縣日彰館中學校長三谷浩雄與三谷弘子於9月8日來磯小屋參訪,前來商談10月下旬來訪事宜。

志工事務委員會

志工相關事務有兩件,第一件是108年10月1日的校外參訪學習的事宜已經全部安排妥當。第二件是等候復耕田的秋收,通常在9月下旬。

作物科普講座委員會

1. 108年8月17日上午除了召開年度大會之外,也舉辦主題演講,由謝兆樞教授主講:長崎常其人其事。這是蓬萊米改良成功以前的臺灣米改良主持人的事蹟。

2. 108年度的科普講座另有兩場,將於10月及11月舉辦。

走廊聯盟委員會

竹子湖社區目前正密切觀察復耕田中的水稻成熟情形,以作為發布秋收的通知。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