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訂閱本報 | 瀏覽歷史報區 |
【立夏】五月六日。蒔田蒔到立夏節,唔當上山去拗蕨(客諺)立夏插秧太遲,不如上山採蕨
【夏至】六月廿一日。「夏至,風颱就出世;霜降,風颱走去藏」夏至霜降間颱風多,提醒防颱
【諺語】「做牛著拖,做人著磨」做人要磨鍊,就像做牛要拖犁拖耙一樣。
二〇一九年六月二十日發行

 

人物故事 我敬愛的老師磯永吉博士
人物故事 從一張照片談起
專題報導 磯永吉故居一瞥
農藝天地 臺灣稻米小故事
會務報告


 

我敬愛的老師磯永吉博士

楊遜謙先生(1925- ),是臺灣光復後第一代水稻育種家。在46年的水稻育種生涯中,育成16個品種,貢獻極大。遜謙先生曾見過磯永吉一面,不是磯永吉及門受教的學生,但對磯永吉的追隨亦步亦趨,言必稱「老師」;磯永吉對他也是全心指導,傾囊相授。他們之間是怎樣的師生緣分呢?請楊遜謙先生來告訴您。

 

回顧稻作育種的生涯,我育成的第一個品種,是民國36年(1947)的抗稻熱病新種K110(後命名為光復一號)。很榮幸當年是經由水稻育種專家盧守耕博士及磯永吉博士,前來嘉義分所視導並且親書證明。這對我而言是莫大的鼓勵,尤其是能得到磯永吉博士的肯定。可惜當時我因忙於另外的工作,沒有到場親聆教誨,緣慳一面,很感遺憾。

相遇在嘉義農試分所

我從事稻作工作以來,一直久仰老師,但始終沒有機會當面請益。直到光復後,大概是民國四十幾年,有一天老師自己一個人到南部視察,順道進來嘉義農試所拜訪王所長。因王所長不諳日語,差人到田裡要我趕緊回所。我不知道所長為何叫我回去,直接到所長室看到裡面坐著一位貴賓,使我緊張了一下。在所長介紹之後,才知道是鼎鼎大名的磯永吉博士。那時我剛從田裡趕來,衣服骯髒對老師很失禮,趕緊向老師道歉,可是老師一點都不在意。老師和王所長談要事約一個小時,由我居中翻譯。老師先說明此行主要是到南部視察農作物,老師說日治時代曾在嘉義農業試驗分所當分所長八年之久(1921-1929年),很懷念,一直都想回來看看都沒有空閒,今天趁這個機會順道來此回憶一下。老師說辦公室本館是日治時代建造的,其他的辦公室都是光復後建造的還很新,老師感到很有成就。

老師還說過去他與森山鞆次郎,在嘉義分所育成約45個蓬萊米品種,其中只有兩個有推廣。一個是中村品種,這個品種是純化選出,產量普通,不抗稻熱病,只限於北部栽培;另一個品種是從日本引進來的伊豫仙石,純系分離選出,高產、抗稻熱病,命名為嘉義晚二號,從中部推廣到西南部,很受歡迎,種植面積近全臺1/3。後來臺中65號推出後,高產、良質又抗病,因此前面兩品種被臺中65號替代。臺中65號是老師在臺中改良場與末永仁育出,是個抗病、良質、高產的優良品種。其它的品種,不是生長期長,就是不抗病而不推廣。

因要到南部看作物,不能耽誤老師寶貴的時間。就在老師準備要走時,我趕快冒昧請教老師幾個問題,老師馬上答應並立即回答了我的問題,他說我的問題是水稻育種的問題,老師知道我心裡想的事,所以很快就解決我的問題,使我好高興,很感謝老師的指導。

持續鼓勵與指導

老師臨走時跟王所長說這個年輕人很有前途,要王所長好好的指導。另外對我說回到農林廳再寄給我有關稻作的抽印本,今後有問題可以直接寫信給老師。三天後我就收到了老師寄來的資料,我十分感激。

之後,我多次寫信請教一些稻作的問題,老師都給我詳細的答案,可惜這些信件現在都找不到了。民國46年(1957)老師退休回日本後,我也曾致信老師請教問題,老師都仔細地回覆,其中有一封是八十歲的老師,親筆寫了13頁的詳細說明,回答我的問題,真令人感動。

老師是一位仁慈的貴人,備受一般人的敬愛。老師一生都為臺灣農業建設而努力,留下許多寶貴的研究成果及報告等等,功不可沒。

老師對臺灣的貢獻

以下簡要報告老師的一生功績,讓大家知道老師對臺灣的貢獻:

一、 治臺初期的米種

日本治臺初期,臺灣栽培的在來稻品種常混有紅米、烏米、茶米等雜種,產量極低,不足以供全島人民自用。有鑒於此,老師認為首要之務,必須先進行品種改良,讓島民有足夠的糧食可以吃飽。但是在來米質不佳,煮起飯來又硬又沒有黏彈性,不合日人口味。

二、 在來稻品種調查

老師首先把全省栽培的在來稻品種收集起來,一共有1679個品種,每年分期種植調查並分析各品種的特性,由於品種多,當時還沒有電子計算機,計算時用手搖計算器工作很慢,老師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完成。

三、 純系分離

地方栽培的品種採單穗純系分離法,擇優汰劣後,選出優良品種分配給農民種植,經過純系分離後選出的品種,生長整齊,產量高出很多。同時要求分區種植統一的品種,一改過去一個地區種植好幾個品種,品種零亂又混雜的現象。

四、 稉稻試驗成功與在臺立足

日人治臺時,對臺灣生產的在來米覺得硬又沒有彈性吃不慣,於是想盡辦法把日本的稉稻引進到臺灣來種。前後一共從日本引進1256種稉稻,每年分批分區種植都沒有成功。老師為了要明瞭蓬萊稻的(稉稻)特性,每年花了不少時間及苦心做試驗調查,但都沒有得到答案。後來其中有一位地方試驗者因家有喜事忘記播種日期,所以把20天左右的秧苗匆匆忙忙插秧下去,結果出乎意料之外的不僅生產正常、產量增多,而且竟與老師的最後試驗結果相同,因此老師決定把蓬萊稻(稉稻)種秧苗的插秧日期提早到20天左右,之後各品種生長都正常,終於得到重要的結論:稉稻有感溫性。過去一直都未明暸日本稉稻的特性,總計一共花了約20年的時間才找到原因。這個時候在來稻的改良亦成功,同時稉稻由老師在臺中改良場與末永仁成功育出臺中65號,恰好把這個品種分配給中北部農民栽培,成績優良,產量高出一般品種。至此蓬萊稻(稉稻)在臺灣的栽培已完全成功。以後每年栽培都很順利,蓬萊稻(稉稻)終於在臺灣立足。翌年如野火燎原蔓延到西南部的大面積,也栽培成功,產量大大的提高。此後臺灣的蓬萊米銷往日本很受歡迎。

五、 蓬萊米之由來

西元1926年4月24日在臺北鐵路飯店舉辦之第十九次的日本米穀大會由當時的臺灣總督伊澤多喜男將臺灣生產的日本稉稻命名為蓬萊米。稉稻(日本稻)能在臺灣立足發揚光大,首先要歸功於老師的偉大貢獻。 六、 蓬萊米之父 老師在臺灣研究稉稻栽培多年,埋頭苦幹從無到有,奠定臺灣稻作栽培的基礎。老師畢生為臺灣稉稻的改良付出心血,功績輝煌被農業界推為蓬萊米之父,實至名歸,是老師終生的榮譽。 老師仙逝,我們感到寂寞與思念,老師的面影常在眼前,如今只能在遠處的臺灣,祝禱老師之冥福。

楊遜謙
2019年1月

註 楊遜謙與磯永吉

楊遜謙先生出生於1925年2月,磯永吉先生出生於1886年11月,年齡相差38歲。兩人見過一次面,可能是在1950年前後,當時楊遜謙先生大約是25歲上下,磯永吉先生則是63歲左右。兩人之間最後的一次互動是磯永吉先生在1966年的6月13日寄達的信件,距離兩人初次見面後大約16年。根據我們訪談的瞭解,磯永吉先生曾經先後三次寄信及資料給楊遜謙先生,目前只有最後一次的來信仍完整保存。

我們在2016年8月29日訪談遜謙先生時拍攝了一張遜謙先生的照片,今年初(2019年2月)承蒙遜謙先生公子楊國明先生傳來幾張照片。現在將此等照片展示於下,讓大家有機會認識遜謙先生以及他跟磯永吉先生見面的地點。

圖1 楊遜謙先生攝於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場區外的分所標示水泥柱前方。

圖2 楊遜謙先生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場區內的古蹟建物前拍攝的。此建物即是磯永吉先生與他見面之處。

圖3 是2016.08.29拍攝的。時年91歲,是他圖2的古蹟建物內2樓會議室受訪時的神情。很有可能楊先生跟磯永吉先生見面之處,即在該建物的二樓的所長室或是會議室。

彭雲明 /磯永吉學會秘書長

回頁首


 

磯永吉和他的友人
從一張照片談起

戰後的磯永吉先生,繼續留臺12年。擔任農林廳顧問期間視察各地,和同事間建立起友好的情誼。本文由當時臺南縣政府建設局農務課長康國樑的兒子康勝夫執筆,從一張1957年磯永吉返日前向大家道別的紀念照談起。記憶中的老照片,依然印象清晰,曾深深打動孩子的心,而今也喚起對父親的回憶與感念。

圖1 這是1957年,磯永吉在返回日本之前,來到臺南縣政府向大家道別, 留下的紀念照。前排中央為磯永吉夫婦,左二為吳鴻(農林水產課課長),右二為傅承禹(建設局長),後排右三為康國樑(農務課長)。

當彭教授與先父康國樑先生生前同事吳鴻先生女兒吳老師,問起有關磯博士的事時,我心中立刻浮現一張照片,和「元祖磯」博士 (所提供照片的標題) 的名字。

舊照片 打動我們的心

回到臺南新化二哥居住的老家,翻出舊相簿,果然又看到記憶中的老照片。在留學、就業旅居美國三十年之後,這張舊照片在我心中有這麼清晰的印象,自己也有幾許驚訝。可能當時父親給我們解釋這張照片的背景時,曾深深打動我們的心。

父親出身嘉農 服務農林業

我父親康國樑先生,是日治時代嘉義農林學校出身。曾在臺南縣政府擔任過農務課長及林務課長的職位。但大部分時間是以技正和農務課長的職位服務於農業界。被調職林務課長職位之後不久,即因種種個人因素,申請退休。在服務於農務課期間,父親有時下班回家時,會帶回不同新品種的水果,分享給家人品嚐,因此我們知道父親的工作和水果作物等的品種改良有很大的關係。

臺灣蓬萊米元祖磯永吉博士,在臺灣的工作和貢獻,父親應該非常清楚。他所描述有關磯博士之種種的細節,我已不記得,但必曾經深深打動我們的心,也撒下國際化的概念,在我們年輕的心田中。父親每天清晨從故鄉臺南新化通勤到新營區的縣政府上班,再加我們家中有十位兄弟姊妹,小時候和父親的獨處的時間很少。但還好,經常早晚餐時候可以一起吃飯。父親也藉這機會和我們談到他的工作和大家的一些生活點滴。父親是祖父的獨生子。祖父當時是新化虎頭埤後山村莊的「保正」,本來希望父親能留在村裡。但父親喜愛讀書,在新化國小以第二名的成績畢業。

好學正直 低調口才好

之後,父親有機會考上嘉義農林學校當時,祖父並沒有馬上答應父親離家到嘉義就學。幾經當時新化街上的耆碩們規勸,才勉強答應父親繼續升學。父親的「好學」習性應該也影響了我們。所以我們十個兄弟姊妹中有七人曾經從事過教職的工作,(其他兩位是工程師,一位是鄉村老師的賢內助)。記得父親過世後,在整理遺物時,知道父親有寫簡短日記的習慣,特別是在有特殊事件發生時。記得其中有一則是記述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新聞的感想。在我們的心目中,以為當時已屆老邁之年的父親,看到這篇日記時竟覺得很意外。也真太小看自己的父親了!現在想起來都覺歉然。

父親給我們的形象是一位非常正直的人,也以這樣的原則在教導我們 。一方面因家中有十個兒女須要養育─雖然母親有時也投入一些水果種植的工作,以貼補家用,勤儉持家,她曾被推選為南縣模範母親。父親是一位行事很低調的人,但在我們的記憶中父親也是一位有口才,善於舉用實例,教導農民的技術人才。

圖2 康國樑先生於臺南新化祖厝前方所攝的全家福照片拍攝的年分是1940年。左一康貞純(?)、左三康黃石蜜、左四康張雪、右三康國樑、右二康勝夫(?)、右一康智從。1940年拍攝此照片時,國樑先生時年44歲。

重溫磯博士和父親的身影

在幾乎沒有刻意規畫下,因取得美國大學獎學金,自己有幸出國留學。之後並在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以研究電腦分析盤尼西林醱酵製程的論文取得博士學位;其後又繼續在哥大化工系電漿研究實驗室從事應用物理 (Thermal Plasma, 電漿 ) 的研究工作 (Research Associate)有 五年之久。以一個研究人員的觀點,來看待磯博士當年在臺灣蓬萊米研究發展的事蹟,應該有一定程度的「感同身受」之情。其研究發展的成果,在米食文化的眾多家庭造成「歷久彌新」的影響,自然會生出無盡的感激之情。

從一張家族的舊照和「臺大磯永吉學會」的用心,得以重溫磯博士和父親的身影。也憶起家父在嘉農完成學業之後,回到故里,以其所學,貢獻給農民鄉親的生計與工作,雖有時不免小有挫折,但心中必然有滿足的成就感。在旅美逾三十年之後,自己有機會回到臺灣,繼續從事大部是屬於教育性質的工作的路程中,前人的生命點滴,在自己的心中亦生出許多無形的安慰和勉勵。 中文版的「磯永吉追想錄」的出版,必也能激起許多想更深刻了解他的工作和生命故事的專家以及後進,並一般讀者諸君閱後許多動。

康勝夫
2018.06.22撰

註一:

康勝夫先生畢業於臺灣大學化工系,之後赴美深造取得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學位,其後在美工作多年。退休後回到故鄉臺南市從事教育工作。康勝夫先生與吳美滿女士(吳鴻女兒)屬於同一長老教會同一教區。在2017年12月30日受美滿女士之邀,跟莊健隆先生(莊維藩兒子)以及學會的工作人員見面。他應學會的邀請撰寫前述的短文,描述其父親康國樑先生。

康國樑先生出生於1907年的12月,與1886年11月出生的磯永吉先生相差了21歲,因此他們倆在1957年6月最後一次拍照時,磯永吉先生是71歲,國樑先生則是50歲。正值壯年的時候。

註二 彷若隔世重逢:四位磯永吉舊識的下一代,歡聚一堂。

圖3是磯永吉在臺南縣的老朋友的第二代相聚時拍攝的。拍攝的日期是2018.06.13,距離1957.08.29磯永吉離開臺灣已經超過一甲子。照片中的四位分別是:吳美滿、康勝夫、傅懋森以及莊健隆。他們的父親的姓名與當年的職務列於下表。

序號 第二代 第一代 備註
1 吳美滿  吳鴻  農林水產課課長
2 康勝夫  康國樑 農務課課長
3 傅懋森  傅承禹 第二任建設局長
4 莊健隆  莊維藩 第一任建設局長

這四位年逾七旬的長者雖然素昧平生,透過父親與磯永吉的淵源,得以相聚一堂,欣喜萬分,好像在前世就已經彼此熟識了。

 

圖3 磯永吉舊識的下一代,歡聚一堂。2018.06.13在臺南市東區吳美滿女士的宅邸,留下了這一張紀念性的照片。他們因為磯永吉先生而結緣,磯永吉學會也滿懷喜悅成就這段緣分。照片中人物,左起:傅懋森、吳美滿、康勝夫與莊健隆。傅懋森手持的紙袋上繪有磯小屋素描圖,讓磯永吉學會也參與了這個值得紀念性的時刻。

彭雲明 / 磯永吉學會秘書長

註三

磯永吉舊識的下一代,透過磯永吉而結緣。《米報》曾經由學會祕書長彭雲明教授,報導這段令人欣喜的緣分,同時邀請下一代現身說故事,談談上一代和磯永吉先生。這些故事有:莊健隆先生講述的〈磯先生和我的父母親〉(21期)、傅懋森先生述說的〈老照片中的蓬萊米因緣際會〉(25期)、吳美滿女士回憶她〈記憶中的父親〉(27期),以及本期康勝夫先生的〈從一張照片談起〉(29期)。四位精彩的故事,都收錄在學會即將出版的《磯永吉追想錄》一書,歡迎參閱。

編者

回頁首


 

磯永吉故居一瞥

磯永吉在臺45年,他的居所,根據《磯永吉追想錄》一書,可以確知的有兩處。1912年初來臺時,擔任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技手、技師所住的試驗場宿舍(在今公館),是一棟兩戶式,有三房、廚廁、緣廊、陽臺以及小庭院的住家。而後任教臺北帝大期間,則是住在昭和町的宿舍。這棟青田街故居,磯永吉一直住到1957年返回日本之前,可惜今天已不復存在。很幸運的是本學會祕書長彭雲明教授,蒐集到幾張珍貴的照片和空照圖,可以帶領我們一窺當年的寓所。

 

磯永吉先生的寓所已經不復存在,無法一窺全貌,幸運的是有些照片留存下來,顯示了其住宅內外的幾個角落。目前所保存的照片除了只有一張室內的照片之外,其餘的都是在院子裡拍攝的,還有一張是在屋外拍攝的,顯示出當年青田社區外貌的一角。本文中將逐一介紹這7張照片。同時也感謝張翠琴與莊健隆兩位提供珍藏的照片與大家分享。

專屬的起居室

其寓所的室內有一間房間是磯永吉專屬使用的起居室(living room)。根據張翠琴女士的敘述:在1950~1956年間,他的父親張沂滔先生受邀入住磯永吉寓所,家裡的小孩都被母親告知那間房間是老人家專屬使用的,不能闖入。她的父親經常在晚餐後的休閒時段,進入此起居室陪著老師閒聊幾句。拍攝這張照片的很可能是沂滔先生的一位馮姓友人。圖1是沂滔先生與磯永吉先生兩人抽菸閒聊的畫面。

 

圖1

屋外的水泥平臺 現存兩張照片有水泥平臺,圖2是磯永吉先生穿著正式的西裝所留下的,圖3則是高寶蓮與沂滔先生的大姊所留下的合照。據推測應該是位於屋後的水泥鋪面。寶蓮女士所穿著的是當時流行旗袍(《追想錄》一書中稱其為支那服),圖4穿著旗袍的是一位日籍的女士嫁與許建裕先生,他是莊維藩先生的同事與好友。圖4的拍攝地點根據莊健隆先生的推測是位於青田街磯永吉的寓所附近。

 

圖2 身著西服的磯永吉攝於屋後的水泥舖面上。

 

圖3 高寶蓮與大姑攝於屋後的水泥舖面上。她們倆背後的窗戶形狀類似於圖2磯永吉背後的窗戶形狀。

 

圖4 磯永吉與莊維藩夫婦及許建裕夫婦。攝於青田街寓所外的巷道。

蘭花的棚架

張沂滔先生在蘭花的吊架邊留下一張照片。這個棚架似乎是作為蔓藤植物攀爬的用途。棚架般的牆壁似乎是與右側鄰居相鄰的牆壁。圖5是張沂滔先生在棚架邊留下的身影。

 

圖5 張沂滔攝於蘭花架旁。花架的位置似乎是位於屋子左側庭院。

植物茂盛的後院

我們猜測這張照片是在後院拍攝的,因為通常後院的面積比較寬敞。張家的子女在此處留下一張泳裝照。照片右邊的三位姊妹身著泳裝,這些泳裝是沂滔先生赴美進修返國時帶回家給女兒的禮物。圖6右三為張翠琴女士。

 

圖6 張沂滔先生的5位小孩,右邊3位女兒,左邊兩位兒子。個頭稍高的小男生是鄰居的小孩。張沂滔先生真是顧家的先生,連小孩的衣服尺寸都掌握得正好。

前院留影

沂滔與寶蓮兩夫婦在前院留下了一張合照。似乎是在前院的右側。也很可能是馮姓友人為他們夫婦拍攝的。圖7顯示出地上有水泥鋪設的小徑,而且他們身後的樹木也有相當的大小了。拍攝的時間可能是在午後,屋子的左側是朝西,有比較好的光照。

 

圖7 張沂滔與高寶蓮夫婦在寓所留下來的影像。我們猜測留影的位置是屋子的前方靠右邊之處。

以上7張照片是目前所能收集到的,雖難以拼湊成全貌,但是對他當時的生活空間,也多少提供了一些瞭解。

磯永吉寓所及鄰居

磯永吉所居住的社區稱為大學住宅組合,一共29戶住家。出現在《追想錄》的鄰居有兩位,一位是足立仁,另一位是山本亮。除了因為彼此住宅的距離相近之外,三位的專長學科也關係密切,所以有較多的私交。有關於他們三位的住宅在社區的相對位置,請參閱下圖。

磯永吉的寓所包含宅邸與庭院,如今已不復存在,但是有一張空照圖,可以提供想像。上述7張照片拍攝之處,純粹是我們的推測。還希望對日式建築有瞭解的,可以來指正錯誤之處。

 

圖8 磯永吉、足立仁與山本亮,三位教授當年的寓所。足立仁與山本亮是農藝化學科的教授。

 

圖9 磯永吉寓所示意圖。標示在其房舍及庭園的號碼(1~7)分別為前述照片的代號。屋後方通常是緣廊,以玻璃的木製窗跟屋外相隔,此木窗的長度相較於屋內的玻璃窗戶來得長,從緣廊下來到屋外時有水泥面。照片7的窗戶外長型木條,我們的猜測是屋子的前院。

彭雲明 / 磯永吉學會秘書長
2019年3月26日

回頁首

 

 

臺灣稻米小故事

臺灣稻米小故事,像是一幅幅稻米風情畫,也像是臺灣早期稻作小百科,內容豐富多元,穿插許多珍貴古老的圖像,帶領我們去親近農事,了解農耕,知性的傳遞中富含趣味性。 本期謝兆樞教授將為您介紹在博物館才看得到的古老農具「拉鏜」和「耖田」的農具和步驟,以及「矩形播種秧田」等等,歡迎一起來了解。

故事 -6. 正条植 (せいじょう‐うえ 正條密植)

1910年代在臺灣農家,還有第三個從日本引進日俄戰爭前後所開創出來的水稻耕作技術,那就是插秧時的「正条植」(正條密植)。所謂「正條密植」就是在本田插秧時,維持整齊適當的行株距,這不但能充分使用本田的田地,而且也能使稻株的生長良好,促進產量與品質。晚近的研究,更有植物生理「玄學」指出,適當的行株距,會使稻株之間有類似 homeostasis,植物間會有自身調整株型方位,減低相互遮蔭,彼此達到共享陽光資源的共贏局面。

早年在日本農家開始推行時,是以拉繩索來標定插秧的位置,後來發展成梳子狀的「櫛形定規」,這就是所謂的「正條密植器」,插秧時,大家就按著「正條密植器」所標定的位置把秧苗種在正確的位置上,換算當時的行株距大多訂在25公分 x 25公分。1910年代引進臺灣的就是這款,在各廳農會的輔導推廣,廣受農家愛用。

二戰結束,日本人回去了,聰明的臺灣農家又逐步把日本人的「正條密植器」改良,使更方便能先在本田插秧前畫出漂亮的棋盤格線。這就是現在在博物館才看得到的農具「拉鏜」,它的骨架上窄下寬呈梯形,下面的橫桿上面裝置13個木輪,以人工拉動在田間劃完線,大家就在格線交叉點插上秧苗,速度更快。

「拉鏜」是臺灣農家智慧的結晶—它有 13 個輪子、是奇數,所以人不會走在拉鏜的正中央,避免腳步踩掉其中一條線。人一定要站在第 6 輪和第 7 輪的中間,所以手的位置也會稍微偏向一邊。牽輪子的時候,腳要踩得穩、不能晃來晃去的。只能走在第 6 輪和第 7 輪的中間 25 公分的寬度,不可以往外踩到線。有經驗的農夫拉完之後,不但線是筆直的,連腳印也是筆直的。這是一門技術,也是藝術,很值得一看,只可惜現在機插盛行,「拉鏜」已幾近消失了。

 

圖1 早年在日本農家開始推行正条植時,是以拉繩索來標定插秧的位置。 [圖片來源:http://www.i-manabi.jp/system/regionals/regionals/ecode:2/38/view/5186 ]

 

圖2 後來發展成的梳子狀「櫛形定規」,就是所謂的「正條密植器」。插秧時,大家就按著「正條密植器」所標定的位置把秧苗種在正確的位置上,換算當時的行株距大多訂在25公分 x 25公分。1910年代引進臺灣的就是這款,在各廳農會的輔導推廣,廣受農家愛用。[圖片來源:http://www.i-manabi.jp/system/regionals/regionals/ecode:2/38/view/5186 ]

 

圖3 二戰結束,日本人回去了,聰明的臺灣農家又逐步把日本人的「正條密植器」改良,使更方便能先在本田插秧前畫出漂亮的棋盤格線。這就是現在在博物館才看得到的農具「拉鏜」,它的骨架上窄下寬呈梯形,下面的橫桿上面裝置13個木輪,以人工拉動在田間劃完線,大家就在格線交叉點插上秧苗,速度更快。 [圖片來源:http://www.boe.ylc.edu.tw/~ylc04/mu/T07/farmtool/p167.html ]

故事 -7. 短冊播き苗代

[矩形播種秧田] 「短冊播き苗代」[矩形播種秧田] 是日俄戰爭前後開創的新技術「共同苗代」的革新版,它是相對於傳統農家舊慣的「べた播き苗代」 [直接播種秧田]。「短冊播き苗代」其實是「短冊形揚床苗代」的簡稱。

「矩形播種秧田」和「直接播種秧田」的差別只在於培育水稻秧苗苗床的作法。直接播種秧田顧名思義就是直接把泡水浸潤兩天的榖種,均勻撒在大秧田;而矩形播種秧田則是先做成一塊塊3.5-4尺x 10尺、高1-2寸的「畦」,再撒榖種。雖然只差有否在湛水終了後的秧田築畦,但這個技術在日本各地農村推得很不容易,最後農藝學家還必須借重警察的力量,半獎勵半強制才能推展開來。這主要是各地篤農農家都是世代務農,技術都是傳承下來的,當農藝學家推行新的農法,對他們都是很難理解,而且總是覺得被年輕一代「讀了一點書」的人侵犯。這個技術在1909-1910年代引進臺灣的時候,也是一樣受到很大的抗拒。後來,在鳳山廳與阿緱廳 (屏東) 也是半獎勵半強制才得以推行的;長崎常在阿緱廳大場面的共同苗代,畦長更長,場面極為壯觀 [參見:臺灣稻米小故事-4.]。沒想到當初須借重警察力量才能推行的方法,卻一直被小農家沿用至今。

「矩形播種秧田」有很多好處,不容易積水,撒種可以更為均勻,驅蟲、灌排水容易進行。早年插秧時需要剷秧,有畦的秧田可以剷得很漂亮,促進不定根的功能發展。第一期作育苗常遇到低溫寒流,早年還沒有透明塑膠布可用,在畦溝可放置稻草束作成防風牆。現在在小農家則在畦上用竹片作成圓拱撐起塑膠布,效果更好。

 

圖4 是農家舊慣使用的「べた播き苗代」 [直接播種秧田],下圖則是「短冊播き苗代」[矩形播種秧田]。 [圖片來源:http://www.i-manabi.jp/system/regionals/regionals/ecode:2/38/view/5186 ]

 

圖5 長崎常1909年在阿緱廳 (屏東) 麟洛推行的大場面「短冊播き苗代」[矩形播種秧 田],正在進行驅蟲的工作。

故事 -8. 安靜地插秧

日本領臺初始,除了致力於臺灣自然物產的調查之外,對於臺灣農事的觀察與紀錄也非常詳細。例如到了1919年2月3日的報紙還有一篇〈臺灣の米(二) 4.播種より收穫迄〉的報導,提到臺灣人種稻米的習性。

報導說,臺灣米作有兩季,第一季 (早米) 從12月到隔年2月中,秧苗圃經50-60日後再進行插秧,於5-7月中收穫。第二季 (晚米) 於第一季作收穫前一個月播種,約於11月左右收穫。另有小範圍的「澁仔」播種法,是為節省勞力的兩季混合播植法,其收益尚無明確調查。沒有移植稻苗前,水田的耕作都是用水牛仔細翻土。在日本,明治維新前多半是用馬淺耕的,這一點臺灣農家略勝一籌。記者也報導說,在菲律賓南洋一帶,插秧是以女人與小孩為主力,大都會邊插秧邊唱歌;在日本農家好像也會有對唱的習慣,以減輕無聊疲勞。但是在臺灣,一般農家不管男女總是默默在泥濘中插秧,很樸實的動作,這可能就是漢民族的特性。

這張照片中一群人看也似安靜地插著秧,這是1910年代臺中廳農會農事試驗場 [臺中農業改良場的前身],農人們在日籍長官監督之下,諒必也不敢造次。旁邊那塊田正在用水牛拖行「方耙」[割耙 kuah-pē],作插秧前的整地,這是很標準的程序。

 

圖6 1910年代臺中廳農會農事試驗場 [臺中農業改良場的前身],農人們在日籍長官監督之下進行插秧。

故事 -9. 耖田

圖7是1905年一個客家農夫,駛著水牛,拖著「而字耙」在耙田,這步驟叫做「耖 (ㄔㄠˋ)田」;「耖」本意就是和「而字耙」類似的農具,「耖」的下部有列齒,上部有橫把,耖田時扶橫把操作,使用於水田,在破碎土塊的同時,具有平整田面的作用。早年的農家在插秧前,對於水田的整地作業很講究,都必須經過「一耕」、「二耙」、「再耕」以及「耖平」,這樣「土肉」(thôo-bah) 才能均勻,雜草的殘枝敗葉也可以清除,以利插秧作業,這時候的牛隻獸力就很重要,偌大的田坵,來來回回拖著走著,牛隻狀似百般無聊,但也就一昧地走著。所以臺語俗諺就有「做牛著拖,做人著磨。(Tsò gû tio̍h thua, tsò-lâng tio̍h buâ.)」的說法, 比喻做人本來就要受磨練,就像做牛就要拖犁、拖耙一樣。正如孟子所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用來勉勵在磨鍊中深覺艱辛的人。倘若在磨鍊中依然不見「曙光」,那麼臺語還有一句俗諺說得好:「做雞愛筅,做人愛反。(Tsò ke ài tshíng , tsò-lâng ài píng.)」 意思說,當你是一隻雞,你的兩腳就要在地上不停地「爬」土,翻找有可以吃的東西;做為一個人,沒有機會時不要就杵在原地,要想辦法翻轉現實,找尋其他可以走的路。

 

圖7 是1905年一個客家農夫,駛著水牛,拖著「而字耙」在耙田,這步驟叫做「耖 (ㄔㄠˋ) 田」;「耖」本意就是和「而字耙」類似的農具,「耖」的下部有列齒,上部有橫把,耖田時扶橫把操作,使用於水田,在破碎土塊的同時,具有平整田面的作用。 [照片來源:http://www.weixinyidu.com/n_2988712 ]

【 下期續刊 敬請期待 】

謝 兆 樞 /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 磯永吉小屋團隊

回頁首

 

 

秘書組

招募2名會員 王能啟宇 張仁澤。
108年度大會日期調整,從原訂的8月31日提前至8月17日(六)。

財務組

5月報稅向國稅局大安分局呈報本學會107年度財務報表。 支付日文翻譯28593元給譯者。

文史與出版委員會

編輯《磯永吉追想錄》並撰寫註解,預計8月中下旬出書。

走廊聯盟委員會

今年度的復耕已經完成插秧(5/2)及兩次除草(5/13、5/29)。

古蹟建物委員會

5/3劉建甫列席市政府文化局審查「緊急修繕預算申請」金額200萬元。
5/14市府文化局通知審定補助160萬元。

作物科普講座委員會

5/25舉辦香米系列演講,由宣大平與許志聖兩位主講。演講地點在總圖國際會議廳。

志工事務委員會

4月(4/20)5月(5/25)志工幹部會議討論108年度校外參訪事宜。
決定3天2夜行程參訪福壽山茶園以及南投魚池茶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