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訂閱本報 | 瀏覽歷史報區 |
【小寒】一月初六。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大寒】一月廿。大寒日怕南風起,當天最忌下雨時。
【諺語】食對藥,青草一葉;食無對藥,人參一石。做任何事應把握重點,才不會徒勞無功。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日發行

 

米故事 男子漢之間的約定—記郭益全博士、益全香米與益全香酒的一段往事
米歷史 天然紀念物「臺灣野生稻」的發現
米研究 水稻育種發展之省思(四) 耐逆境水稻育種
米人物 磯 永吉—1945年之後幽微的心境(四之三)臺灣稻研究 嘆為觀止


 

男子漢之間的約定

—記郭益全博士、益全香米與益全香酒的一段往事

圖 1 臺大杜鵑花節農藝系展場張孟基教授的演講(Jawar Lion 攝)

2010年三月十三、十四日在臺大杜鵑花節新體育館的農藝系展場,學生們以“農藝系正夯”為期許,把展場氣氛炒得很熱,走過展場的高中生與家長,無不被學生們精心設計的四大主題所吸引,而不禁駐足觀望、詢問或接受學生的解說。

十三日那一天,我在現場遇見一對很特別的母女;母親服務於臺灣先正達(Syngenta)種子公司,雖然是在財務部門工作,但是卻對種子產業有著一股特別的親切與熱誠,她就期望她應屆畢業的女兒將來能就讀農藝系;她們母女聽過展場學生與張孟基老師的解說,顯得興奮異常。母親就跟女兒說,縱使將來推甄或指考進了別的學校,也要想盡辦法轉學到臺大農藝系。在時下對學農藝的內憂外患的價值觀念的打壓與衝擊之下,這樣的家長無疑是對我們師生打了一劑強心針!這兩天大家辛苦播下的種子,說不定在那一天也會像這樣萌芽、成長,乃至開花結實。

母親告訴我,她女兒對益全香米(臺農71號)育成的故事很著迷,尤其對該品種的育種家郭益全博士很崇拜,而且對郭博士育成卻來不及親眼看到臺農71號的命名就驟然去世,也深感難過。一個高中應屆畢業生,對一種市售的食米品種,從課本、網路的資料以及家人的支持,最終竟能凝結成一種態度,朝聖般地現身在一個相關科系的展場,去景仰一樁極為專業的育種事例,然後期許獻身給這對她而言仍是純然未知的領域,這無疑地很讓人異常感動。所以在現場我又給這對母女講了一段第一手的往事,希望更能補足她們已知的故事。

圖 2 晶瑩剔透的益全香米

益全香米(臺農71號)的育種,開始於1992年第1期作郭益全博士所做的雜交,父本為臺稉四號,母本為絹光。1994年第2期作選出,品系代號為臺稉育62069號。當初之所以引起郭博士的注意,是他走過黃熟期的稻田,他有藝術家一樣敏銳的感官,他嗅到來自臺稉育62069號植株與葉片的芋頭香氣。後來他發現這種香氣也存在於糙米及白米上,烹煮後的米飯其香味更是濃郁宜人,與聞名國際稻米市場之Basmati米(主要產自巴基斯坦及印度)及Jasmine米(主要產自泰國)的香味不同。但是,郭博士也同時發現臺稉育62069號的最大致命傷─倒伏性。有倒伏缺點的水稻植株,對氮肥的施用量非常敏感,為此只能分次施肥。這會使得耕種時的人工成本增加很多,影響農民栽種的意願。這種缺點對一個正在育成的品系,是極為嚴重的問題,其嚴重的程度是足以到達被育種家捨棄的地步。可是郭博士就像一位母親一樣,即使瑕已掩瑜,他仍不願意丟棄自己含辛茹苦所培育的“小孩”。他那時想到能讓這個新品系生存下去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高它的附加價值,這樣有利潤可圖,可以刺激農民栽種的意願。

那個時候是1999年6-7月間,我正好帶領金門酒廠的研發部門,剛完成38度低度高粱酒的研發案,進入試產生產線階段;我自己也正準備休假,將赴英國蘇格蘭作物研究所(Scottish Crop Research Institute)進修一年。我在臺中農業試驗所跟郭博士見面與談話。我萬萬沒想到,這竟然是我們這一生中最後一次的見面與晤談。

郭博士告訴我有關臺稉育62069號缺陷的問題,如果按育種家正規的程序,就予以放棄,他是萬分不捨,因此他的想法是,一年以後(2000年7-8月),我從英國回來,應該正好是新品系完成品種命名,他希望我們能研發新法,以這新品種的香米,釀出有芋頭香味的高級飲用酒,能跟傳統的白酒並駕齊驅,這樣它的附加價值大幅提升,農民自然有意願種植;如果再配合當時研議中加入WTO後的穩定米價及加強推廣良質米的政策,這樣新品種的生存空間就更加寬廣。所以我們之間就這樣有了快樂的使命與約定。

圖 3 郭益全博士(右二)《左二,賴明信博士》(賴明信 提供)

圖 4 就讀中興大學農藝系時期的郭益全博士(賴明信 提供)

2000年8月,我從英國回來,立刻為即將開學的課程忙碌了起來,沒想到9月9日就驚聞郭博士心肌梗塞去世,他都來不及看到他念茲在茲的臺稉育62069號,在10月25日的命名為「臺農71號」。為紀念他的辛勞,「臺農71號」特訂名為「益全香米」。郭博士的猝逝,讓我很遺憾沒有在回國後,立即跟他一起規劃釀酒事宜,多聽聽育種家的夢想。如今,這個夢想,我勢必得踽踽獨行,惦記著老朋友的遺願,我覺得非常的孤單無助。雖然我已經有金門酒廠研發新產品的經驗,但終究那是國營大廠。而我們的夢想─夢幻的香米酒,卻是從零起步的追夢,而且是要為先行的老友完成使命與約定。

次年我就開始規劃釀造夢幻的香米酒,那時候正巧臺灣終於結束長期獨佔的菸酒專賣制度,開放民間申請設立合法釀酒廠。我透過農試所的好朋友賴明信博士和曾清山(Sam Tseng)先生(都是臺大農藝系的畢業生),認識了設在彰化芬園,家有三代私釀經驗的小酒坊負責人莊垣璋先生。莊先生性情中人,謙遜有禮;他所釀之酒有如尚未雕琢之璞玉;酒體複合,溫和帶有暗勁,酒勁不疾不徐,只是遷就過多,略顯平凡。我們一見如故,把杯上下古今談,自然就切入郭博士夢幻美酒的遺願,大夥皆心有戚戚焉;只是,當時雖說已開放釀酒廠之設立,然官府欲縱故擒,申請手續流程繁複,頗令人厭煩,讓莊先生望之卻步。於是,我拋磚引玉,在莊先生蒸餾冷凝迴路貢獻良策,加裝溫度監視器,嚴格把關蒸餾溫度以斷酒尾,果然明顯提升酒質,此舉大大鞏固莊先生信心,終致完成合法設廠手續。我們言明恪遵古法,輔以「串香技術」試釀58度酒,再以我設計的降度去濁法,生產38度酒。在幾個月的試驗後雙雙告捷。莊先生立即投資建立38度低度酒的生產線。

圖 5 郭益全博士既是育種家,也是品質專家(賴明信 提供)

圖 6 用“傳統男人的熱情”育成的米釀成的酒(Zhuang Roger攝)

2003年1月20日,莊先生新設立的「杏花村酒坊」,同時推出以「益全香米」所釀造之58度及38度芋頭香味米酒新產品。我們並沒有為這兩個新產品取名風花雪月作態撩人,就僅直接稱之為「益全香酒」─好一個不俗、卻有力的名字,因為它們正是郭博士生前的夢幻美酒。

農試所賴明信博士在「我的一畝田」接受採訪時,曾經形容「益全香米」是郭博士用「傳統男人的熱情」孕育出來的「臺灣之寶」。郭夫人曾感慨地說:「每天洗米的時候就會想到他,如果他能吃一口香米再走,該有多好!」。我們何嘗不也作如是奢想,如果郭博士能來得及親酌他的夢幻美酒,他那泛紅憨厚的笑容,應該最是一幅征服了飢餓、口感與品味的英雄寫照。

轉眼十年將過,郭博士墓木已拱,我獨自寫下這些回憶,留給後生憑弔,讓大家共睹一位偉大的育種家,生命雖短,卻永立典範。我才能不及老友多矣,然我何其有幸能與英雄相知、相惜,乃至相約;為英雄釀酒,莊先生與我都不敢造次,深怕有辱「傳統男人的熱情」之好米。履約七載,只能年年如此悵憾把杯,憑空灑酒─佳釀祭英雄,老友您會含笑九泉乎?

圖 7 為英雄釀酒,莊先生(左)與我都不敢造次(Jolin Hsu攝)

附記

郭益全,民國35年生,臺南縣鹽水鎮人;中興大學農藝系畢業,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博士。民國81年起,擔任農試所「水稻育種計畫」主持人,帶領團隊投入高品質香米品種改良工作。

謝兆樞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磯 永吉小屋團隊

回頁首


 

天然紀念物「臺灣野生稻」的發現

1929年9月21日,時任新竹州農事試驗場場長的島田彌市技師及小野柳一技手,在新竹州下竹南郡大埔地方的池塘中首度發現臺灣野生稻的存在。隨後也陸續在桃園郡八塊地方的池塘中發現同樣的野生稻族群。如此推測臺灣野生稻早期應分布於現今的桃園至新竹縣間的池塘邊,其學名為Oryza rufipogon Griff.。

由於臺灣野生稻的穀粒在成熟後十分容易脫落掉進水中,常常只剩下空無一物的稻稈,早期農民以為是被鬼所吃掉所致,因而有「鬼仔稻」、「鬼稻」之稱。

在當時,野生稻的發現,使得臺灣也被認為可能是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對於臺灣稻作發展、特別是正在起步的蓬萊米產業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因此也被日本帝國作為境內原生物種的宣傳品,並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

栽培稻與野生稻外觀上主要的差異,是野生稻的稻穀具有長芒且有很強的落粒性。芒可以保護穀粒防止鳥類啄食,當成熟自然落粒時,芒就像箭的尾端具有控制方向的作用,可以讓種子帶胚的一端容易固定於泥土中,有利於雨季來臨時種子的發芽,也可以依附在動物身上達到傳播的目的;成熟立即落粒的特性也是逃避動物取食的防禦機制。

因棲地的破壞與環境汙染使得臺灣的野生稻生存受到威脅,位於桃園八德的野生稻族群從1976年開始衰退,至1980年前後完全消失。自此臺灣野生稻僅能透過人工復育的方式,在各農業試驗機構保存下來。

圖 8 刊載於1937年4月2日《臺灣日日新報》的野生稻報導

圖 9 穀粒帶有紅色長芒的臺灣野生稻

劉建甫 / 磯 永吉學會理事

回頁首


 

水稻育種發展之省思(四)

耐逆境水稻育種

前言

臺灣在全球暖化背景下,無可避免的亦會受到重大衝擊,過去百年間升溫約1.0~1.4℃,是全球平均值的2~2.5倍,顯示臺灣地區暖化的趨勢較之全球情形更為嚴重。尤其臺灣地處於農業容易受全球變暖的影響地帶,根據農業科學家總結的經驗法:在生長過程的重要階段,諸如授粉期及穀粒充實期,氣溫在攝氏35度以上時,溫度每升高1度,作物收成減少大約10%。而臺灣主要栽培的糧食作物—水稻,其對日夜溫均相當敏感,在40℃條件下會導致光合作用關閉,生長發育受阻,故應積極投入對環境等非生物性逆境水稻之研發,以利臺灣農業因應暖化時代的來臨。

耐逆境水稻育種方向

臺灣屬於海島型國家,島內多山而少平原的地理環境,使得可耕作面積相當有限而珍貴,臺灣水稻產區之中南部的年雨量將會減少,灌溉用水終將受到限制,至於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對作物生產潛在的效益,將因溫度升高及病蟲害損失增加而抵消。而因為溫度升高加速土壤有機質的分解,使得化學肥料會因生產需要而增加用量,且因應病蟲害威脅增高,農藥防治費用將更為提升,致使農地的生產力因土壤質地劣化而減損。其中臺北及臺中地區在2050年預計水稻減產10%,2080年為20%,但臺南及臺東所預測結果反而略有增加。

由於水稻為C3型植物,光照、CO2濃度、溫度、水資源、土壤及極端氣候等均左右水稻的生長、發育、品質及產量,如何規劃國內水稻的研究,因應未來可能的氣候變遷,將影響國內最主要農作物水稻的生產與永續經營。而因應氣候變遷未來水稻主要研究策略首重耐逆境水稻新品種的育成,根據氣候變遷對水稻之影響及耐逆境特徵點,水稻新品種發展方面大致區分為耐旱育種、耐鹽育種、耐熱育種、耐寒育種、耐淹育種及高抗病蟲害育種等六個方向。

一、 耐旱育種

國內早期在水庫等灌溉系統未充分建立時期,有相當多的水稻栽培均採用看天田的旱稻栽培模式,諸如山地陸稻及一般旱稻等,然國內水稻耐旱特性長期以來均未充分利用與開發。基此,展望國內水稻耐旱育種應朝五個方向去進行:1.評估及開發國內旱稻的種源,並積極引進國外高耐旱水稻種源;2. 導入抗旱特性於目前栽培稻中,選育符合當今時空環境下之新水稻品種;3.積極建立國內旱稻篩選及評估技術,尤其是田間多年期之耐旱性評估;4.架構抗旱稻育種計畫,特別是野生稻耐旱性的導入;5.快速導入分子生物技術,提高旱稻育種選育效率及縮短新品種育成年限。故耐旱水稻育種流程如下圖示(圖10)

圖10 耐旱水稻之育種策略流程圖

二、 耐鹽育種

然國內對耐鹽水稻之種源及研究相對較少,可能是早期臺灣土壤鹽化狀況並非十分普遍,唯隨著地層下陷、海水倒灌、乾旱及鹽雨及鹽霧等發生頻率提高,臺灣土地鹽化的現象已有逐漸普遍的現象,此由沿海地區土地逐漸廢耕便可看出。基此,展望國內水稻耐鹽稻育種除了應積極建立國內耐鹽稻篩選、評估技術、架構耐鹽稻育種計畫及快速導入分子生物技術研發新品種外,更需積極利用誘變方式開發耐鹽稻的種源,更設法引進國外高耐鹽水稻,將耐鹽稻特性導入於栽培稻中,選育符合臺灣時空環境需求的耐鹽水稻新品種。故耐鹽水稻育種流程如下圖示(圖11)

圖11 耐鹽水稻之育種策略流程圖

三、 耐熱育種

臺灣水稻栽培品種90%以上為稉稻品種,而稉型水稻一般適應於溫帶環境,氣候暖化將不利於亞熱帶區域稉稻的產量與品質,尤其水稻營養生長期的最適溫介於25~35℃,低於15℃或高於45℃會停止生長;而生殖生長期最適溫介於25~30℃,低於20℃時水稻會因無法抽穗而減少有效穗數;又日均溫高於30℃時更易造成不稔。穀粒成熟期最適溫度介於20~30℃,高於30℃或低於20℃等均不利穀粒充實。而臺灣一期作水稻於穀粒充實期及成熟期易遭遇30℃以上的高溫,因此目前國內一期稻作容易因高溫障礙導致米粒外觀品質變劣,尤其是白堊質率、乳白米率及被害粒率會大幅提升,故短期內應朝向尋找對米粒外觀特性對高溫(26-35℃)不敏感的種原,利用回交法將特性導入主要栽培推廣品種中,降低一期作高溫障礙所造成之品質劣化影響。又就長期而言,全球暖化將造成生育期及成熟期氣溫高於35℃,而目前栽培稻品種並不適應此暖化變遷之環境壓力,容易因高溫造成水稻生長發育的受阻礙,尤其稔實率的降低會使產量發生銳減。故應積極尋找耐熱稻種原,如將非洲稻及野生稻耐熱特性導入栽培稻中,降低栽培環境溫度升高的衝擊;再者,秈稻一般較耐高溫、乾旱或鹽分逆境,也有較高的產量潛能,因此展望未來臺灣水稻在全球暖化的壓力下,宜考慮逐漸往秈稻育種,一方面使臺灣水稻產量能再一次提升,另一方面亦可減少暖化逆境的壓力。

四、 耐冷及耐淹育種

暖化下極端氣候發生率會大為提高,諸如乾旱、高溫、淹水、風暴、冷害、寒害等,雖稉型稻較具耐寒性,但對於極端氣候的風暴、淹水、冷害及寒害等,可於短期內造成作物大規模的損害,故仍須積極尋找種原,增加這些逆境下作物的抗性,諸如耐倒伏矮性品種、低穗上發芽、耐淹基因(Sub1)及耐寒基因的導入等,可降低作物短期逆境下所造成的風險損失,其育種策略流程與耐旱、耐鹽相近,不再贅述。

五、 抗病蟲害育種

2007年英國皇家學會期刊指出全球暖化助長油菜病害的發生,造成油菜籽作物每年高達數億美元的損失;顯示暖化會導致害蟲繁殖數增加,發生的區域擴大,危害時間延長等,使農作物危害的程度難以預估。以印度為例,若不使用農藥的情形下,僅害蟲一項即可導致稻米產量的損失高達25%,其它如遷飛型害蟲的分布則會更廣、危害程度也更大,像褐飛蝨、稻縱捲葉蟲及螟蟲等,其在冬季越冬界線將更北移,不但造成隔年遷飛型害蟲的開始基数增加,也讓越冬作物的病蟲害的危害情形更嚴重。又稻熱病及白葉枯病等主要病害則會隨溫度的升高,造成發病情形增加,生理小種變異的速度加劇,如此將增高防治上的困難度,也使抗病品種更容易崩潰而不抗病。

臺灣抗病蟲害水稻品種之選育工作,一直由農業機構持續進行著,然因優質水稻育種的需求,使得栽培稻在遺傳歧異度上大幅縮減,形成抗病蟲基因的來源相當有限,因此應蒐集或創育不同抗病蟲性來源,導入秈稻或野生稻之抗病蟲害基因,諸如白葉枯病目前已由IRRI引進IR24遺傳背景之帶Xa4, xa5, Xa7, xa13, 和Xa21等品系,抗稻熱病材料亦引進行LTH及CO39背景之近同源系;未來透過國內病圃檢定這些材料之實用性後,再以回交或分子標幟輔助的方式將抗病基因逐步導入栽培稻中,並藉由基因堆疊方式,把不同抗性聚合在同一品種中,如此便可提高病蟲害的抵抗性,因應逐漸複雜的栽培環境變化。再者,氣候暖化亦可能造成新病蟲害的發生,針對新病蟲害的監測與防治亦應具有高度的警戒心。

結語

全球暖化影響的層面廣泛,對民生、社會、疾病發生率與人類健康等均息息相關,其中對農業的影響的結果,更將悠關國家糧食安全,尤其是對海島型國家臺灣的生存極其重要,因暖化將改變農業生產條件,進而導致生產投入增加,總產量發生不穩定性或降低,也讓農業生產的組織與結構產生巨大的變動,使得糧食的供應發生波動。在科學家提倡「替代能源」與「降低人為二氧化碳的排放」兩種對策,冀望減緩或解決全球暖化效應的背景下,臺灣相關水稻生產的政策及研究理應跟著大幅調整。

近年來國外學者已針對水稻在全球暖化下,諸如耐旱、耐鹽、耐熱、耐寒、耐淹及抗病蟲害等逆境研究投入相當大的資源,不但積極尋找不同抗性種源,更全力發展分子標幟輔助選拔,期以分子技術的手段,利用已解碼的水稻DNA序列等資料庫,短期內對各種水稻逆境相關因子進行開發與利用,然反觀臺灣農業機構仍以優質水稻育種及相關研究為主要標的,對水稻逆境材料的開發及利用,不但缺乏完整且深入之著墨,對逆境之分子基礎、生理機制及育種選育更僅屬於起步階段,基此筆者乃設計多親多交育種流程圖(圖12),期能在投入有限資源下,選育符合國人需求之耐逆境機能性水稻新品種。

圖12 多親多交育種策略流程圖

臺灣以往常發生稻米生產過剩的現象,這讓大家認為糧食安全的危機不會發生,然未來若全球糧食供應發生短缺時,結果將導致臺灣糧食進口不足,臺灣糧食自給能力非常薄弱。以熱量計算的綜合糧食自給率僅有29%,缺糧危機隨時可能發生。尤其臺灣因地處赤道附近,全球暖化下,高溫、多雨、異常乾旱、土壤質地劣化及病蟲害發生率提高等情形,其將是可預期發生的結果,而稻穀產出的降低成為必然趨勢。然而要在暖化逆境下要提高稻穀生產量,進而達到增加糧食供應幾乎是不可能,就全世界水稻生產來講,1961年世界水稻產量為2.14噸/公頃,2007年達3.52噸/公頃,而開發中的國家則介於6-7噸,顯示水稻產量在多數已開發國家已達瓶頸階段,要提高產量除非能像臺中在來1號利用矮性基因引發綠色革命,否則只有藉助耐逆境水稻的開發與利用,經由增加水稻種植面積來達到增加糧食生產的目的,確保臺灣糧食自給自足免於短缺困境,因此未來臺灣農業能否永續經營,水稻逆境的研究與發展將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全球人口預估2015年將達到72億,2030年達到83億,2050年達到93億。未來30年間全球對於穀物的需求,預估每年約以1.2~1.4%的速率成長。然多數位於中、低緯度之國家,尤其是亞洲地區的糧食供需差距最大。未來亞洲若沒有充足的穀物生產供應,國家、社會、經濟、民生和環境將不易承受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而充分以鹽化土壤、旱地、寒冷地等擴充水稻生產面積,配合高抗旱、耐鹽、耐熱、耐寒及抗病蟲害等水稻品種,藉此來增加水稻糧食生產的策略,是確保未來亞洲糧食能有效供應的重要關鍵。(本系列完)

林彥蓉 /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系教授
吳永培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 副研究員

回頁首


 

磯 永吉—1945年之後幽微的心境(四之三)

臺灣稻研究 嘆為觀止

這幾個磯 永吉為他心目中的「名山」之作所增補的全新以及大幅改寫的講節標題,可以讓我們一窺他寫作的心境:

12. 臺灣に於ける稻作付回數及冬種栽培法
13. 臺灣在來種竝特性
14. 蓬萊米の由來─南方諸地域に於ける蓬萊種の栽培
15. 蓬萊種の直播栽培
16. 蓬萊種の株出栽培
17. 蓬萊種の栽培と耕地防風林

這些講節內容的重點,確實是要有三十餘年豐富的臺灣稻作經驗的他,才有能力如此完整呈現的。其中,份量最重的是第13講,也是原書「增補 水稻耕種法講演(1944年版)」所從沒有著墨過的臺灣在來種水稻。雖然磯 永吉被尊稱為「蓬萊米之父」,所做的研究也都是日本型水稻,但是早年他應聘來臺之初,當時總督府的水稻發展政策從「改良在來種水稻」與「改種日本型水稻」的爭議中,演變成後來的放棄「改種日本型水稻」,而定於一尊「改良在來種水稻」,企圖全力把臺灣的在來稻改良成為日本統治階級所能接受的米型與米質。

臺灣的在來種水稻是明朝萬曆年(1573-1620)後,漢人陸續遷徙帶進來的水稻品種。近三世紀於斯,這些品種縱貫全島,在亞熱帶季風型兼海島型的自然氣候環境以及漢人在臺灣逐漸發展出日趨集約的「一歲兩熟」栽培模式的耕作環境,在臺灣已經有了各地的農家種及其優勢的耕種用品種。1906年總督府農業試驗場的普查紀錄,當時總共有在來種水稻379種、陸稻(非嚴格的植物學陸生旱稻,泰半屬於耐旱型水稻)24種。

磯 永吉1912年來到臺灣,在當時政策的主導下,對在來種水稻投入研究是很自然的事。他在前人普查的基礎上,以育種家的觀點,他調查得到的品種數高達1,679種,其中547個是經農試單位認可的限定品種。他以16個農藝性狀,針對這浩瀚的在來稻種原,下了一番功夫做了深入的研究,加以分類,在1919年(大正八年)7月由臺中廳農會出版了《臺灣稻之分類》一書。這個分類學基礎的研究,在當時堪稱唯一,對他爾後的育種以及對現行政策的觀點,是有絕對影響的。

圖13 磯 永吉以16個農藝性狀,針對浩瀚的臺灣在來稻種原,進行分類學的研究,在1919年(大正八年)7月由臺中廳農會出版了《臺灣稻之分類》一書。

 

圖14 磯 永吉1912年來到臺灣,他在前人普查的基礎上,以育種家的觀點,歷經七年他調查得到的品種數高達1,679種,其中547個是經農試單位認可的限定品種。

磯 永吉再度增補《增補 水稻耕種法講演(1944年版)》時,距離他做臺灣在來種水稻的分類研究又過了25年,他對這些在臺灣已歷經數百年的在來種水稻種原,除了有先前的分類學研究的基礎數據之外,25年的實務經驗更讓他遊刃有餘地從複雜、混亂的品種的方言稱謂,掌握到比較清晰的品種背景資訊。他一字一句地學習由他的得意門生徐慶鐘所發展出來的水稻品種臺語名稱的「羅馬拼音」,來整理龐大的在來種水稻的脈絡;在他的「名山」之作的稿本,他很清楚地用「系統」來匯整了上千種流傳民間的在來稻與糯稻(朮)的地方品種(或收集系(accessions)(註1)):

第一期作:烏尖系、大花系、白殼系、朮仔舊系、竹絲朮系、紅腳朮系、鵝卵朮系。
第二期作:格仔系、烏咬系、菁稿系、反塩朮系、大燒朮系、馬尾絲朮系、紅腳朮系、鵝卵朮系。

以第一期作的「烏尖系統」為例,用17個農藝性狀為分類基礎,則此「系統」包含了以下所有的地方品種(或收集系):烏尖、烏占、高腳花螺、烏殼耳仔、低腳落忍、柳州、下腳烏尖、幼粒花螺、軟枝大花、烏殼花螺、紅殼花螺。

至於早年總督府所強力主導的水稻發展政策「改良在來種水稻」─把臺灣的在來稻改良使具備日本統治階級所能接受的米型與米質,在磯 永吉1919年的著作以及「名山」之作的稿本都很清楚記述:臺灣在來種水稻之中,要符合日本型米的圓形米型,只有一個自己單獨成為一個「系統」的品種,它產量很好,但論其米質則無緣被評比進入第一期作的代表「系統」之列,這個「系統」叫做:「短廣花螺」(標準臺語方言的品種羅馬拼音:「Té-kòng-hoe-lê」),總督府政策中兩個育種目標要求的特性,在「短廣花螺」的基因組是一個近乎牢不可破的連鎖盲點。由是觀之,當時的總督府所堅持的政策,在磯 永吉的心裡是瞭然有數的,無怪乎他和末永 仁在總督府還沒解禁之前,兩人對日本型水稻的研究從來就沒有放手過,而且還迭有佳作,如果沒有他們如此專業的眼光,蓬萊米的誕生會是充滿著疑問與變數的。

註1:比較嚴謹的用法。

 

圖15 在磯 永吉的「名山」之作的稿本,他用了很清楚的「系統」來匯整了上千種流傳民間的在來稻與糯稻的地方品種(或收集系)。

 

圖16 磯 永吉一字一句地學習「羅馬拼音」,用來整理龐大的在來種水稻的標準臺語品種名及其脈絡。

很自然的,蓬萊米的誕生,也是磯 永吉「名山」之作的稿本的另一個必須大書特書的講節─這就是稿本的第14講:「蓬萊米の由來─南方諸地域に於ける蓬萊種の栽培」。這一講由原書的第6講大幅改寫而來,主標題「蓬萊米の由來」是一樣的,差別在於原書的第6講少了副標題「南方諸地域に於ける蓬萊種の栽培」,這也是蓬萊米曾經隨著軍事勢力擴張至佔領地種植的紀錄,雖然越洋試種蓬萊米來餵養侵城略地的軍人肚腹毫無任何光彩可言,但是對一個農學家而言,他會敝帚自珍將之寫入歷史,是可以理解的。

其他全新講節涵蓋一歲可熟季數、直播、宿根、季風地區栽培技術等,連同原書經整併過有關種子、選種、耕種與育種相關現象的應用、南方稻作、耕種技術、灌溉、除草、病蟲害、田間管理、收穫與調製、壓稻技術及收量檢討等講節,磯 永吉確實如新序所預期的,他把三十餘年在臺灣稻作的經驗與認知,完整地呈現在這一新版本的《增補水稻耕種法講演》的稿本中。另外,他把原書附錄中八頁的水田休閒裡作,擴充成第三冊《水田冬季休闲期の利用》,內容涵蓋甘蔗、甘藷、玉蜀黍、菸草、油菜、黃麻、篦麻以及蕎麥等,這個三巨冊的稿本,若是僅止於著書立說,則這一家之言,已足堪稱讀書人專家的典範,若再說是藏諸名山之作─存正史,可資政育人,纂佳誌,能鑑往知來,這對一個戰敗國被強行留用的專家而言,也是持身端方,俯仰無愧的了。

這個稿本推測完成於四年後的1948年初。彼時改組後的臺大農藝系,來自中國內地的專家學者已各佔要津,新的時代新的風格,似乎對這個降伏的前朝遺老已無「位置」,雖然臺大農藝系對他仍虛位以待,但是那個年代以後入學的學子在系館再也難見到他的身影了。「磯」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接踵而來的代價,可以換來吹滿歸帆的一陣風,他也是會義無反顧的。

 

圖17 第14講娓娓道來蓬萊米的由來以及越洋種植的故事。稿本上很清楚看到第14講是從原書的第6講擴充而來的。

謝兆樞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磯 永吉小屋團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