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訂閱本報 | 瀏覽歷史報區 |
【立夏】五月五日。立夏東風少病遭,晴逢初八果生多。
【小滿】五月二十一。小滿梅雨在本島,種植花木皆成寶。
【諺語】人勤地生寶,人懶地生草。(勤勞耕作,土地能生五穀財寶;懶散不動,土地只會長草)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日發行

 

米故事 尋根臺灣好米(四)TN1的國際推手—張德慈博士
    米壽‧蓬萊‧在來
米歷史 水稻馬鹿苗病與激勃素的發現
米研究 從臺稉9號到臺中194號的心路歷程
米人物 遠離臺灣—磯 永吉先生的晚年
米活動 磯小屋前賞花趣
會務報告 辦理蓬萊米命名八十八週年(米壽)紀念活動
     新書預告—《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
相關連結 記米壽慶
     「一個小村的永續與未來」─深坑炮子崙的啟發
     歷史建築「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影像展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復耕/插秧‧農事趣


 

尋根臺灣好米(四)TN1的國際推手—張德慈博士

來自風城的短稈基因

突變常讓人讚嘆,也常讓人感覺它的艱深似海、變幻莫測。回首一甲子之前的烏尖也是如此。算算這個品種與斯土斯民共處已然150年,試想,它那思變的蠢動是起始於何時?1900年風城不知名的老農驀然回首,一個當下,烏尖的株高已經出現了有36公分(平均35.8)的差距了,這突變是如何拿捏計算的?

「老黃」上育種課念茲在茲:「突變來無影去無蹤,隨機,稀有,可逆,沒有預期,沒有方向,少利多害。」「老彭」上生統課耳提面命:「差異務必做學生氏-t 測驗 (Student’s t test)。」《金剛經》有云︰「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再云︰「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又云︰「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風城老農不修習育種、亦不熟稔生統,諒必亦少深涉《金剛經》,卻依然在如此「芸芸眾生」變異之中,精確無比地(如果「老彭」教的t測驗不用也可以的話)「度」到了這個「恩賜」的「低腳烏尖」,寧怪乎哉?株高平均值113.2公分與77.4公分在「老彭」統計學上的差異「顯著性」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也會在風城強風中的水田展現其「生物學意義」(biological significance) 嗎?

後來有人在臺灣古老品種:「霜降」 (Shuang-chiang)、「格仔」 (Keh-tze)、「蟻公包」 (I-kung-bao),臺灣育成品種「嘉農242號」 (Chianung 242) 以及美國長粒形秈稻 「Century Patna 231」,使用人工誘變劑包括X射線、伽瑪射線、熱中子及EMS、MMS等化學藥劑,都能輕易獲得他們各自的短稈突變種:「霜降30-21」、「格仔20-74」、「蟻公包4-2」,「Century Patna 231mt-4」以及「嘉農242號d3」;它們的稈型的改變和「低腳烏尖」(Dee-geo-woo-gen) 相對於「烏尖」(Woo-gen) 以及「臺中在來1號」 (TN1) 是一樣的。

進一步的遺傳分析也顯示,他們發生突變的基因是相同的。這意味著這些半矮性突變 (semi dwarf mutation) 是放諸秈稻而皆準的「恩賜」。它們的基因座上一定都有共同的熱點 (hot spot),無論是緩緩150年於斯,或是急進激進的手段,只要越過門檻,就會在熱點上突顯變異。短稈突變種都比其親本約矮了35%,分別分攤在五個節間長度的減短,這個高度在強風中漂亮地維繫著植株的站立,足以抗拒側風與頂風推逼的倒伏。

一甲子之前風城老農在強風中,無意間的「有心」,發現了這個微小的改變;一甲子之後科學家在實驗室做誘變試驗的「有意」,證實了我們有過這個簡單的「恩賜」,之後也是斯土斯民的「無心」,這個「恩賜」才被埋沒了一甲子。

圖 1 這些半矮性突變是放諸秈稻而皆準的「恩賜」

餵養饑餓的驚人實力

命理:
[凶]否極方無泰 花開值晚秋:命運乖舛
[吉]否極方泰來 早春花盛開:後勢可期

黎明前的黑暗總是最黑最暗,最難熬的。「低腳烏尖」和「臺中在來1號」這對「懷才不遇」的母子,已經來到命運乖舛的谷底,「否」到了極致。很諷刺的是,在臺灣之外的整個亞洲大陸,卻有不少人口密集的地區,依舊籠罩在飢餓陰影之下,甚至還哀鴻遍野,尤其以印度地區為最。這對於閒置一旁的優秀品種而言,是否能否極方泰來,順著後勢拔地而起跨海餵養飢餓貢獻所長,那勢必要有適「時」到來的「空谷足音」,而且這個「音」,要真的是「知音」行家才行:說白了就是「時空」與「伯樂」,缺一不可。

是時也:為了解決印度半島日益嚴重的飢餓問題,連一個有高產能救急的品種都不可得。蓋因秈稻品種的高度太高,因倒伏所損失的產量甚鉅。是以,1950年代起,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一個國際稻米任務,在印度的Cuttack進行秈稉雜交育種計畫,目的就在利用稉稻較矮的特性來改良秈稻的株高。雖然這個計畫最終獲得兩個具潛力的短稈品種ADT 27 和Mahsuri,但秈稉雜交的後遺症仍待觀察解決;在此同時,美國路易西安納大學和德州農工大學也用美國秈稻品種進行放射線誘變,寄望能獲得短稈型突變,卻是全盤失敗收場。嗟乎怪哉!在臺灣,「天然」也、「人工」也,無役不與成就短稈突變,寧非蒼天垂愍?寧非「恩賜」耶? 1960年美國福特基金會與洛克斐勒基金會聯合菲律賓政府,也在菲律賓的Los Baños 挹注建立了來自世界14個國家的水稻專家的研究機構:「國際水稻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全力發展水稻研究與育種,期能解決日益威脅亞洲的糧食問題。

1959年甫自美學成歸國的農復會技正張德慈博士,慧眼相中自1957年第一期作登記推廣、尚未命名仍以品系名行之的「臺中在來育1號」;張博士協助稻種檢定、試驗與示範,完成手續正式命名為「臺中在來1號」。 1961年張博士獲聘赴菲律賓參與國際水稻研究所之工作,任職遺傳專家。張博士趁勢將「臺中在來1號」引進印度試種,因其具有耐氮肥高產之特性,在該地適應極佳,迅即大規模推廣栽培,為熱帶地區增產糧食,創綠色革命之先聲,「臺中在來1號」從此谷底翻身,嶄露頭角,以TN1(Taichung Native 1)之名揚威國際。「臺中在來1號」幸遇「伯樂」,否極方泰來,命不該絕。識者當然也注意到了「臺中在來1號」的血統 ─ 「低腳烏尖」 (Dee-geo-woo-gen, DGWG),母因子而貴,天理昭昭,善哉!

謝兆樞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磯永吉小屋團隊

※註一:「尋根臺灣好米」說的是臺中在來1號的故事,本系列下期預告「 國際稻米中心來臺尋根」。

※註二:「老黃」是指前臺大農藝系教授黃懿秦,退休前教授「作物育種學」。

※註三:「老彭」是指前臺大農藝系教授彭雲明,退休前教授「生物統計學」。

圖 2 「臺中在來1號」幸遇伯樂,否極方泰來,命不該絕。

圖 3 讓「臺中在來1號」谷底翻身躍身國際的推手─ 張德慈(1927-2006)

回頁首

 

米壽‧蓬萊‧在來

臺灣蓬萊米命名88週年紀念演講摘要

謝兆樞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日期:中華民國103年4月24日
地點:臺大農場洋菇館1F教室

圖 4 很會說故事的謝兆樞教授,臺下總是座無虛席。

蓬萊米88歲了!88年前,一個領航這段歷史的水稻品種─中村種,藉著栽培技術的改進,讓一個本來不適合臺灣緯度的日本型水稻,能在異地生根繁殖生產,以供應統治者的糧食,1926年4月24日獲得命名為「蓬萊米」。後來更進而從實際的雜交育種的組合裡,選育出真正屬於臺灣本地的日本型水稻品種─臺中65號。此後「蓬萊米」一詞指的就是在臺灣選育、改良、生產的日本型米﹝稉米﹞。她的光輝與榮景,並沒有因改朝換代而止息,反而是從當年殖民政權軍刀農政之下的一個糧食生產政策,在原先以「在來米」為主食的地方,幾經變革、一路演化成為今日精緻的米食文化。

翻開88年的史頁,不消說,這稻作的成就,純然是農藝學家(agronomist)以及水稻育種家(rice breeder)實質的貢獻。在「蓬萊米」的歷史裡,這種專家,最不能不提的當數磯 永吉(1886-1972)與末 永仁(1886-1939)。他們分別是在1912年與1910年來到臺灣,中村種以及後來的臺中65號的確是在他們的觀察與試驗過程脫穎而出,造就歷史,而磯 永吉與末 永仁和這些名種佳作本身就是歷史,這也是無庸置疑的。中村種在臺灣栽種技術的轉折點是1923年的「幼苗插植法」,而她早在1899年就已被引進了臺灣,這中間相隔的24年,中村種的沉潛,會沒有其他的歷史意涵嗎?

我們就從這段沉潛的24年說起;史冊總是這樣記載著:「1896年在當時的總督府殖產部長官官邸﹝現在的北一女中附近﹞前約20公畝的水田,開始試種從日本引進的內地種亀ノ尾 、愛國、旭…等」、「1899年從日本農商務省農事試驗場九州支場引進中村種等10個品種…」。 這可以說是蓬萊米的濫觴,而其在屢作屢敗、屢敗屢作、鍥而不捨的過程,一直到有育種家的接手之前,那個拓荒者其實就是20公畝水田旁官邸的主人自己。他自幼承襲日本幕府時代薩摩籓稟性的遺傳,負笈海外留學,接受農學試驗科學的洗禮,以其先人開拓北海道的精神來到臺灣任職,一份心一雙手扶持中村種走過顛躓的24年。

日本領臺第四年的《臺灣日日新報》﹝1899年(明治32年)10月5日﹞報載:「臺中捒東上堡南坑莊(註一)膏腴之地也,其田所播種者皆屬烏占﹝尖﹞之粟。每粟一石經磨礱後,得米較他粟恆多升,且該米肥大光澤最能悅人之目。不特鄰近貴之,即遠如泉州,隔絕重洋欲買米者,靡不爭求南坑烏占云。」 這些臺灣固有的水稻雖然不合新來的殖民統治者的食性口感,她們卻是明朝萬曆年間開始渡海來臺的漢人的主食。她們已經有400年的歷史。1906年3月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的 《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 第一編普通作物》是日本領臺之後,針對臺灣重要農作物進行普查的一個紀錄。在這個調查裡,也記載著臺灣農家種之中,有一個第一期作的「粳米」﹝テンビイ(硬米,非糯的米,即在來米) (注意,不是「稉米」!)﹞叫做「烏尖」,根據他們的調查,在這些農家種之中,有不少是在植株高度上產生天然的變異,經由農家自行選出固定下來的變種,烏尖就是其中之一,她的株高變種就是低腳烏尖,這是鼎鼎大名但命運乖舛的臺中在來一號的父本。根據我們的計算,這也是約在中村種來臺的1899年前後,在風城的新竹發生了莖稈短小35% 的突變 ─ 株高已經出現了有36公分﹝平均35.8﹞的差距,我們不知道大自然是如何拿捏計算這突變的,我們只知道當時有一份佚名的心、一雙佚名的手發掘了她、留下了她。62年後又是另一份心一雙手,把她推向國際舞臺,扮演綠色革命的奇蹟角色。

1929年,臺灣的蓬萊米已非吳下阿蒙,她可是經由育種家之手,有血統可循的名門閨秀 ─ 臺中65號。她已無需薩摩籓的精神支柱,試驗科學數據告訴我們,她已完全擺脫臺灣兩期作日長差異的限制,繼中村種之後,在臺灣開創全新的局面。今天我們才知道,這個奇蹟是在83年前,悄悄地結合臺灣本地山地陸稻的基因使然,而這些陸稻已經在斯土有4000年的歷史。當初一定也有一份佚名的心、一雙佚名的手,留下了對日長鈍感的植株,於是在他沒有能力想像的年代,貢獻出了那一段1,901個鹽基對的序列,讓臺中65號的抽穗期基因頓失活性。

做為一個科學史的熱愛者,當攤開史料話說從頭之際,對時代史冊裡活生生的臺灣稻作演進的記載,總是讓我讚嘆不已。我是一個相信奇蹟的人,同時也做為一個作物遺傳育種的研究者,我總是還有一點好奇心,想一探奇蹟的真跡;在歡慶蓬萊米米壽之際,我猛然發現,原來這88年的蓬萊米奇蹟只不過是最接近我們年代的一次,上蒼為這蕞爾小島早有其定位 ─ 稻米的福地,她令人激賞的歷史也從88年,向上追朔到400年,甚至4000年。每次發生在這福地的稻作奇蹟,似乎都有著上述之拓荒者的身影 ─ 他們有別於育種家的手法,而只是一份有心,一雙推手,而我們何其有幸,一直擁有他們如此地悠久。

※註一:今豐原區境內:葫蘆墩街、大湳庄、圳藔庄、鎌仔坑口、下南坑庄、上南坑庄、翁仔庄、烏牛欄庄、朴仔口庄、社皮庄、車路墘庄。

※註二:本文原載於「磯永吉學會2014年度大會手冊」p.27

回頁首


 

水稻馬鹿苗病與激勃素的發現

「激勃素」(Gibberellin,GA)是現今被發現的五大類植物荷爾蒙之一,主要的作用是促進植物的節間伸長、打破種子休眠、雌雄異花植物的雄花形成、促進果實結果和發育等,被廣泛應用於植物栽培,對全球農業生產的影響極大。

然而激勃素的發現其實是源於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對「水稻馬鹿苗病」的研究。

水稻馬鹿苗病就是水稻徒長病,是一種古老的水稻病害。最大特徵為染病的稻苗莖部會不正常抽長,之後也無法結實。故日本人稱之為馬鹿苗病,就是笨蛋、惡苗之意,臺灣農民則俗稱為稻公、男苗或男穗、抽旗,意謂稻株高大但不結實。

1898年,堀 正太郎(Shotaro Hori)首先發表了關於此病害的觀察報告,當時他即懷疑這可能是鐮胞菌屬(Fusarium)真菌造成的病害。

另一方面,1912年,時任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植物病理部技手的澤田 兼吉(Kaneyoshi Sawada)指出,水稻馬鹿苗病很可能是由致病真菌所分泌的物質造成稻苗的不正常徒長。及至1919年,藤黑 與三郎(Yosaburo Fujikuro)與澤田 兼吉將這類真菌命名為「藤倉赤黴(Lisea fujikuroi Sawada)」。1931年統一學名為Gibberella fujikuroi(Sawada) Wollenw.。

1926年,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植物病理科技手黑澤 英一(Eiichi Kurosawa)發現,從染病稻苗粹取濾出的培養液同樣會導致水稻及其他亞熱帶的禾草有如同馬鹿苗病一樣的症狀,自此證實了此一由藤倉赤黴所分泌的化學物質之存在。

1934年,東京帝國大學藪田 貞治郎(Teijiro Yabuta)教授從黑澤 英一提供的藤倉赤黴真菌樣品中成功分離出此物質,並定名為「激勃素」(Gibberellin,GA)。及至2003年,類似結構的激勃素化學物已有126種陸續被發現。

而在防治水稻徒長病的技術上,由於了解到致病的是附著在稻種上的真菌,因此在大力推行稻種的消毒後,此病害也已能被有效控制。

劉建甫 / 磯 永吉學會理事

圖 5 1926年4月13日刊載於《臺灣日日新報》的馬鹿苗病危害報導

回頁首


 

從臺稉9號到臺中194號的心路歷程

前言

年前,謝兆樞教授希望筆者寫下臺稉9號到臺中194號的心路歷程;近日,謝前場長順景也希望筆者多在《磯小屋米報》分享稻米育種與研發心得。其實在臺稉9號漸被國人接受後,筆者就有將臺稉9號的故事與消費者分享的想法,謝教授更進一步希望能夠深入報導臺稉9號之後的故事,筆者恭敬不如從命,先寫出第一篇,以後會陸續與《磯小屋米報》讀者分享稻米故事。

水稻育種的技術與藝術

為了讓讀者更了解水稻品種的育成,筆者試以淺顯的方式概述品種的選育過程:水稻育種從選擇親本開始,親本的選擇憑育種人的眼光來決定。親本交配後所結種子的第一代(F1) 經種植後生產為第二代(F2) 種子。從第二代開始,重組後的基因開始按照孟德爾定律分離,所分離出來的後代集團各植株,再不斷地進行基因之重組及分離工作後,成為成千上萬的帶有不同基因構造的植物體,這是混亂的開始。

育種工作者是科學家也是藝術家,他應用科學的知識,用第六感的藝術手法從混亂的集團中,選拔出來他認為最有希望的植株,如此反覆在第三代(F3), 第四代(F4) 及第五代(F5)…中不斷地選拔後,進行抗病蟲害試驗,然後進行米質試驗,初級、中級、高級及地方產量試驗等,經過8-9年甚至於10年的田間及室內試驗後,選出最好的品系,經過命名審查委員會通過後,成為新的品種,結束了從混亂的雜交後代之如「大海撈針」般之選拔工作。

臺稉9號的食味令人驚豔

臺稉9號是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於1993年命名推廣的良質米品種,產量較當時栽培最廣的臺農67號低,所以命名當時就以米質與食味作為訴求重點,包括肥料試驗、貯藏試驗等當時未列入命名標準流程的米質與食味都進行調查,審查會更以臺農67號、臺中189號(當時食味最佳的良質米品種)與臺稉9號新米所烹煮的盲樣米飯進行評比,一舉說服評審委員,通過命名。隔年,在彰化縣埤頭鄉首辦的良質米集團栽培觀摩會便當採用臺稉8號與臺稉9號兩種互相尬場,臺稉9號的食味就令在場人士激賞,因而逐漸擴大栽培面積。之後,雖有因第一期作穀粒充實期的高溫與低日照等因素影響臺稉9號的白米外觀,但其食味仍舊維持香黏可口,更加誘導米商業者投入臺稉9號的契作生產。而統一超商7-11以18℃的冷藏方式推出臺稉9號三角飯糰,更加確立消費者心中「臺稉9號是臺灣最好吃的良質米」的地位。

自我挑戰成功的臺中194號

育種者是永不滿足的怪物,心中總有「It's not good enough yet」的想法,所以臺稉9號命名後,不斷的針對產量、白米外觀等缺點尋求改進,也鼓勵其他試驗場所人員挑戰臺稉9號。2000年有「益全香米」之稱的臺農71號命名推廣,在農業試驗所與霧峰鄉農會等單位由消費端大力的宣導下,原本不被重視的香米受到國人的歡迎,於是結合優良食味與香味於同一品種的想法在國內育種者的心中激起迴響。臺農71號以其芋頭香味受到國人的歡迎,但在世界香米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泰國茉莉香米與印度Basmati 香米(七葉蘭香味),在國內卻僅有臺農秈20與22號的香味來自泰國茉莉香米品種KDML-105,似乎略嫌不足。1996年遂以臺稉9號為母本、Basmati type 3為父本進行雜交,選出中稉育10368號,米飯雖略具香味,但食味與香味都未盡理想。2001年再以臺稉9號為母本,中稉育10368號為父本進行雜交,終於育成具有Basmati香味,且食味較臺稉9號軟、黏的臺中194號,並於2009年命名推廣。

開創樂活氣息的消費型態

臺中194號在進行高級產量試驗米飯品評時,就受到品評人員的注意,其較臺稉9號米飯軟、黏的特性一直維持著,命名當時,心想終於挑戰臺稉9號成功。之後,進行試作推廣才發現臺中194號米飯的食味雖很穩定,但在產量與香味的表現與其Basmati 祖先一樣,有因地而異的現象,同樣是七葉蘭草香的因子,對於優良的臺中194號米飯表現的是清新的綠草香,較差的臺中194號則是割草後數天的腐敗草香。而各地點的米飯也顯現它與臺稉9號的米飯不同類型,臺稉9號較適合一般餐飲食用,臺中194號較適合樂活生活的米食,它的香氣有令人心情放鬆的感覺,無怪乎西方人形容它的香氣是愉悅與細緻(pleasant and exquisite)的香氣,所以如果將臺稉9號比喻為家中的慈母、愛妻,那臺中194號就是心中的仙子、小天使。本想要挑戰臺稉9號,育成較臺稉9號好吃的品種,卻創造出另一種不同型式的稻米消費,真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結語

「混亂中有通則,通則中有例外,例外又可以找出通則,人類就是這麼謙卑的努力接近真理與上帝。」這是我曾在facebook 看到師生的學術討論後的留言。無論您的信仰為何?人類在大自然或上帝(無論您如何稱呼祂)面前實在太渺小,我們對整體稻米品質的了解也僅僅開始而已,臺稉9號與臺中194號是筆者等人偶然的結果,所以,對育成完美品種,我們還是要謙卑的持續努力。

許志聖 /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

圖 6 命名委員與工作同仁在臺中194號田間合影

圖 7 臺稉9號田間

圖 8 臺稉9號單株

回頁首


 

遠離臺灣—磯 永吉先生的晚年

賴光隆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日期:中華民國103年4月26日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系館112教室

圖 9 賴光隆教授娓娓道來磯 永吉老師回到日本之後的事蹟

今天是磯 永吉學會創立週年紀念日,本人非常榮幸有機會向大家憶述我們最敬愛的農藝大師,磯 永吉博士晚年的若干事蹟。

磯 永吉先生在1886年(明治21年)11月23日出生於日本廣島縣福山市新馬場町,於1972年(昭和47年1月21日)仙逝於岡山市川崎醫院,享年86歲。先生於1911年(明治44年)畢業於日本東北帝國大學(在宮城縣仙臺市)農科大學(在北海道札幌市)(前身為札幌農林學校),同年與仁平たっ女士結婚,翌1912年(明治45年)3月31日攜眷來臺,任職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技手,負責稻作育種改良工作。1914年(大正3年)升技師,1915年(大正4年)3月轉任臺中廳殖產科,與臺中州立農事試驗場末永 仁先生配合,從事水稻育種改良試驗工作,1919-1920(大正8年--9年)第一次赴美國Cornell大學進修。1921年(大正10年)任改制後的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種藝科長兼殖產局農務課技師。1928年(昭和3年)完成「臺灣稻ノ育種學的研究」報告,登載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報告第37號,共計315頁。該研究亦突破日本型稻在亞熱帶低緯度不易栽培的瓶頸(秧苗生理的問題),導致蓬萊稻在臺灣栽培的成功。1928年(昭和3年)該論文獲北海道帝國大學審查通過獲頒農學博士學位。1928-1930(昭和3年--5年)再次赴美國Cornell大學,英國Cambridge大學,並考察歐洲各國農業研究情況,昭和5年(1930年)在臺北帝國大學任「熱帶農學第三講座」教授,主持作物學研究室從事教學研究。昭和17年6月先生繼澁谷紀三郎博士被任命為臺灣總督府臺灣農業試驗所所長,可謂登上臺灣總督府農業技術官僚的第一把椅子。先生此時亦任臺北帝國大學教授,也任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技師,可謂集教學、研究、行政重任於一身。

1945年8月15日太平洋戰爭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據目擊人描述,當時身為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所長的先生,奉讀天皇終戰詔敕時,泣不成聲,可見先生愛國情操之深。

在萬般艱困時期完成接收移交後,先生獲留用為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總顧問,協助臺灣在太平洋戰爭後農業生產復興工作。此時,隨先生來臺後未曾出國或回祖國日本的「タツ夫人」突發惡疾,醫藥罔效,逝世于臺大醫院,為先生最大憾事。磯 永吉先生在獲聘為農林廳顧問期間亦獲聘為國立臺灣大學農藝系教授。但筆者於民國39年(1950年)進入農藝學系時,僅上過由松本巍教授的「植物病理學」和高坂知武教授的「農具學」。1956年(昭和31年),磯 永吉先生在臺北歡渡古稀大壽,是日受教學生、各界名流齊集臺北市「蓬萊閣」餐廳,熱烈慶祝大師的生日。宴席間載歌載舞,師生同樂,惟大師腳步稍有偏跛,據說在撰「Rice and Crops in its Rotation in Subtropical Zones」稿時太過勞累,而引起輕度中風,併發麻痺後遺症。

磯 永吉先生於1957年夏退休返日,臨別受我國各界盛大送行,當時臺灣省議會決議終生每年贈送1,200公斤蓬萊白米給先生,作為答謝先生對臺灣稻米改良工作的貢獻。此事成為各媒體廣為報導,日本著名的媒體亦競先報導,成為「感恩米」的美談。

磯 永吉先生於1957年(昭和32年)夏返日本,先定居山口縣防府市,並受聘為山口縣農業試驗場顧問及山口大學農學部講師,主授熱帶農業論。在防府市定居兩年後,於1959年(昭和34年)搬至神奈川縣橫濱市保土ヶ谷居住,1961年(昭和36年)續弦夫人姬君在岡山川崎醫院因癌病逝世,於1964年(昭和39年4月14日)由千金川口教授夫人愛子女士接回岡山同住。磯 永吉先生於1972年1月21日(昭和47年)在岡山川崎醫院仙逝,享年86歲,離米壽88尚差二歲。先生內剛外柔,忠君愛國,受師長信賴,親朋尊敬,學生愛戴,推動臺灣農作改良,完成蓬萊米栽培成功大業,規劃亞熱帶水稻與其他作物輪作大系,貢獻至鉅,但不居功,日本農業界大師東畑 精一博士稱讚磯 永吉先生在臺灣完成的「蓬萊米栽培」為亞洲綠色革命首創,實不為過。其千金愛子追慕父親認為徹底的「明治人」,擇善固執,寬於待人。有緣陪磯 永吉翁召天及奉仕葬儀的金沢教會內藤留幸牧師對磯 永吉先生的印象,認為翁是在人生中追求自己理念,深化素養具極高品質境界的哲人。

註:本文原載於「磯永吉學會2014年度大會手冊」p.23

圖10

圖11

圖12

回頁首


 

磯小屋前賞花趣

每次在磯小屋值班時,除了認真的招呼來來往往的訪客,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拿著小傻機到小屋前的作物區仔細的賞花去。磯小屋前作物區主要種植農藝作物,除了主角各種稻作外,還有小米、高粱、玉米、薏苡、蕎麥、花生、向日葵、紅蔾等,這些作物中除了醒目的向日葵、色彩豔麗繽紛的紅蔾以外,其他大都是沒有顯著花部的禾本科作物。若是真這樣,那還有什麼好看的呢?其實不然,作物區裡可品味的花兒可多著呢!不論是計畫耕種的作物,或是自己冒出來的野花,都非常的美麗、有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些容易被忽略的小花吧?

水稻

不論是以前吃飯為了呷飽,還是現在講究的呷巧,要培育出符合時代需求的稻種,首先得要抓住水稻的開花時機。烏糯稻花長長的雄蕊與吐出的雌蕊,不同於有著害羞的雌雄蕊的栽培種稻花。上個世紀初的臺灣野稻是否也與烏糯稻有著相同的特性,而讓末 永仁育種田裡孕育出臺中65號呢?

圖13 烏糯稻(左)與現代栽培種稻(右)的花

小米和高粱

向上挺直的高粱與下垂的小米,以植株外形而言是很好分辨的,可是若放大兩者的花部構造,這兩個作物釀製的酒好喝甜甜的小米酒與香醇的高粱酒,小米和高粱,不僅竟然連花都長得好像。

圖14 高粱(左)與小米(右)的花

蕎麥

蕎麥麵營養,好不好吃,因人而益,那麼蕎麥開花又是如何呢?蕎麥不是麥,所以花部肯定不同於禾本科作物囉!屬於蓼科的蕎麥花,白色花瓣配上淡粉紅的花藥,美的脫俗,美得令人驚訝!

圖15 蕎麥的花

小野花

作物區裡除了人為的栽種農藝作物外,大自然的種子庫也在這裡開出美麗的花朵。水稻區裡,鴨舌草隨著水田順勢生長,濃豔的紫花可不輸市場上的園藝花卉喲!再瞧瞧旱田裡,好像迷你版咸豐草的粗毛小米菊,比米粒還小的細纍子草,這些所謂的雜草,花雖小確五臟俱全。

圖16 田裡的小野花

觀賞完這些小花,您是否和我一樣被它們給迷住了呢?下次造訪磯小屋時,作物區裡絕對值得您張大眼睛瞧仔細!

孟孟蓮 / 磯小屋志工

回頁首


 

辦理蓬萊米命名八十八週年(米壽)紀念活動

慶祝儀式

1926年臺灣生產之稉米由當時的行政當局命名為蓬萊米,今(2014)年4月24日是命名屆滿88週年的紀念日,臺灣大學農藝學系與磯 永吉學會在當天上午舉辦了「米壽」的慶祝活動。承蒙農委會的長官陳文德副主委、日本交流協會的友人花木 出副會長、陽管處的伙伴陳茂春處長親自蒞臨參與慶典,慶祝儀式於9:30開始,儀式在小雨和悠揚琴音中開始,過程約一小時,之後在歡樂的茶會中品嚐米食糕點與玄米茶,結束時已是豔陽高照的近午時分了。相關細節請參閱「記米壽慶」。

系列活動

除了4月24日星期四的「米壽」慶祝儀式之外,在星期六(4月26日)上午舉辦磯 永吉學會年會,以及在隔天(4月27日)舉辦作物科學科普講座,以上是臺大校園內的活動。竹子湖社區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在4月25日至28日的四天期間也舉行了相關的慶祝活動,亦即:原種田事務所歷史照片開放展、原種田農事前的祈求豐收儀式、社區伙伴共同插秧、並享用農忙點心的活動。相關細節請參閱「記米壽慶」。

彭雲明 / 磯 永吉學會秘書長

回頁首

新書預告

書名:《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
日文原著:《臺北州 1931.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
中文翻譯:魏敏智(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國際業務處資深專員/ 臺灣大學磯小屋志工)
審校:謝兆樞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發行:臺灣大學磯永吉學會
定價:(未定)
※ 有意購買者請洽:臺灣大學磯永吉學會秘書長 彭雲明教授 (02-33664759)

圖17 日文原版封面。(原書可能是嘉義農試支所所長 平間惣三郎所收藏;現由國立臺灣圖書館收藏)

新書目錄

一、前言
二、竹子湖的自然生態
三、竹子湖的氣象概況
四、日本種(內地)栽培的經過
五、栽培品種的解說
六、蓬萊米原種田事業計畫
七、事業的實施與成果
八、竹子湖原種田榖種之價值
九、竹子湖之農業組合

回頁首


 

記米壽慶
「一個小村的永續與未來」─深坑炮子崙的啟發
歷史建築「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影像展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復耕/插秧‧農事趣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