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白露】九月初七,白露至,秋高氣爽。
【秋分】九月廿三,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新歌好稻栽。
【諺語】飽穗的稻仔,頭攏犁犁。(比喻有內涵的人懂得謙虛;犁犁,低頭的意思。)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日發行

 

米故事 尋根臺灣好米(一)古早臺灣稻米品種的更迭
    說「术」
米歷史 臺灣農業教育之始-農事講習生制度
米研究 不一樣的水稻栽培-港口部落復耕再現風華
米人物 我與林正義教授相處的歲月
米環境 臺灣水梯田與里山精神
米活動 磯小屋義賣菁寮國小臺南16號
    我們在竹子湖有一畝田!
會務報導


 

尋根臺灣好米(一)古早臺灣稻米品種的更迭

我們在回顧臺灣本土稻米改良的歷史,最是讓人稱道的是末永仁在1924年所做「龜治」與「神力」的雜交,1929年選出「臺中65號」。

臺中65號具高產、良質、抗稻熱病、適應性強,而且對日照鈍感,一改當時日本稻在臺灣對日長敏感而提早抽穗的窘境,且在第一、二期作均適合栽培,因此這一年立即發放一般農民種植,旋即取代「嘉義晚二號」在竹子湖原種田採種、推廣全臺,正式開啟「蓬萊米」時代。其實,「龜治」與「神力」兩品種和當時所有引進臺灣的日本稻一樣,對日長呈現極度敏感。唯獨「臺中65號」產生對日長鈍感的特性,這個改變經我們的研究,發現是在「臺中65號」選育過程中,發生了來自山地陸稻抽穗期基因的天然回交(introgression),我曾經將之形容為水稻改良史上,上天給臺灣的一個「恩賜」。我那時候是這樣講的:

臺中65號的這個改變和臺灣山地旱稻品系的關係遠遠大過於它的親本「龜治」與「神力」。自然界有所謂的“introgression”現象,它是一種自然發生的基因漸渗的過程,有人說它是一種天然回交;也就是說,末永仁做了「龜治」與「神力」的雜交,在後裔選拔的過程,有一些後裔個體發生了來自臺灣山地旱稻品系基因的漸渗,這個過程是連續的、隨機的,每次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的。末永仁作為一個育種家,終究沒有與渗進的抽穗期基因擦身而過,他精確地掌握這個暗藏在浩瀚的遺傳變異裡,上天要給臺灣蓬萊米的一個「恩賜」。(詳:http://iso-house.agron.ntu.edu.tw/document.html

這個「恩賜」是發生在稉稻,它默默地發生,在極短的時間,立即被眼尖的育種家覺察,而被選拔了下來。其實,斯土斯民還有一次更早的「恩賜」;這次是發生在秈稻,老天真的很公平!

圖 1 臺灣山地陸稻

碳化稻米 訴說先民農業

漢人從明朝萬曆年(1573-1620)之後,比較有規模、有規劃地遷徙來臺墾植,終至落地安家。我們想了解漢人來臺之前臺灣的稻米種植,只能從古老的文獻著手。西元656年的《隋書》曾有對於「流求國」居民農業的簡短文字記載:「厥田良沃,先以火燒,而引水灌之,持一插,以石為刃,長尺餘,闊數寸而墾之。」、「土宜稻粱禾黍麻豆赤豆胡豆黑豆等」、「釀米麴為酒,其味甚薄」。如果這裡的「流求國」是指一般所認為的臺灣,那麼臺灣種稻最早紀錄就可上溯至西元第七世紀,但是對於種植「品種」記載卻是一片空白。

後來,我們就求諸於考古出土的文物。我們赫然發現,在臺灣各地出土的不同年代的各文化層遺址的文物中,有不少的稻米樣品,這些稻米都已經在地底徹底碳化,至今依舊保存著原始完好的米粒外觀型態,這些碳化稻米可以讓我們一窺當時原住民的稻米種植狀況。雖然當時的「品種」名稱已不可考,但我們利用稉型稻、秈型稻以及野生稻所特有的米粒長寬比(米粒長度/米粒寬度)來比對各文化層遺址的米粒,我們有了一點認識:

大坌坑文化南關里東遺址(NKLE)距今4800-4200年前
(偏稉型98%:偏秈稉中間型2%:偏秈型0%:野生稻型0%)

芝山巖文化芝山巖遺址(CSY)距今4000-3000年前
(樣品過少)

牛稠子文化右先方遺址(YHF)距今3800-3300年前
(偏稉型83%:偏秈稉中間型14%:偏秈型3%:野生稻型0%)

蔦松文化五間厝遺址(WCT)距今1400-1000年前
(偏稉型74%:偏秈稉中間型15%:偏秈型11%:野生稻型0%)

番仔園文化惠來里遺址(HLL)距今1300年前
(偏稉型30%:偏秈稉中間型21%:偏秈型49%:野生稻型0%)

番仔園文化南勢坑遺址(NSK)距今600-500年前
(偏稉型73.3%:偏秈稉中間型22.2%:偏秈型4.4%:野生稻型0%)

從這些比對,我們可以知道五個遺址中沒有偏野生稻的粒型,顯然臺灣約在五千年前已將野生稻馴化成為栽培稻(偏稉型),隨著年代的漸近,逐漸有偏秈型的稻種族群出現。又,這些早期種植的稻種族群和中國出土者,看不出有相似性與連續性,推斷是由原生於臺灣本地野生稻所分化出來。另外,蔦松文化五間厝遺址有類似爪哇稻的熱帶稉型稻米粒型,推測當時(約1500年前)海路興起,史前南島移民帶動了基因流。到了番仔園文化南勢坑遺址的年代,已經快要銜接漢人來臺的時期,臺灣的稻作即將有一番大大的改變了。

圖 2 臺灣史前碳化稻米的粒型

漢人遷臺 引進秈糯稻種

明萬曆年後漢人遷臺帶來臺灣稻作重大的變革。稍早明嘉靖年間,陳第(1603年)的《東番記》,描寫了臺灣西部海岸原住民的生活風貌,記載臺灣農業「無水田,治畬種禾,山花開則耕,禾熟,拔其穗,粒米比中華稍長,且甘香。」。「畬」字之意可視為旱田耕種模式,「禾」字從上下文意,也應是指旱作的稻(旱稻、陸稻)。大量漢人遷臺,順勢橫向移植了他們在原鄉的耕作經驗與水田小區、精耕的經營模式,也引進當時的常用品種。遷居臺灣的漢民族,迫使平地的原住民族遷居山地,原有的旱稻、陸稻種原也隨之被中原稻作主流的糯、秈(當時稱為「粳稻」以與糯稻區別)水稻品種所取代,從平原退居丘陵與山地,其秈稉多樣性的基因庫也被保留了下來。

漢人大規模遷臺之後,從各府、縣、廳志等地方志,可以看到由不同年代的遷徙,漢人帶進來的水稻品種的記載了。我們從最早1685年蔣毓英的《臺灣府志》到日本領臺的1895年,在200年間看臺灣水稻品種的更迭:

1685年蔣毓英《臺灣府志》
秈稻:尖(占*)仔、早尖(占)、埔尖(占)、早仔。
糯稻:赤殼术、虎皮术、竹絲术、生毛术、鴨母跳(潮)、過山香、白尖术、米术。

*「尖」與「占」閩客語音近同,可互通用。

1720年陳文達《鳳山縣志》
秈稻:占仔、早占、埔占、大伯姆。
糯稻:赤殼术、虎皮术、竹絲术、生毛术、鵝卵术、過山香、禾术。

1742年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秈稻:尖仔、早占、埔占、三杯、呂宋占、圓粒、天來、內山早、清游早、安南早、白肚早、紅腳早、一枝早、七十日早、大頭婆。
糯稻:赤殼术、虎皮术、竹絲术、尖仔术、生毛术、鴨母潮、鵝卵术、番仔术、過山香、禾术。

1752年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
秈稻:占仔、早占、埔占、、三杯、呂宋占、圓粒早、天來早、內山早、清游早、安南早、白肚早、紅腳早、一枝早、七十日早、大伯姆、大頭婆。
糯稻:赤殼术、虎皮术、竹絲术、占仔术、生毛术、鴨母潮、鵝卵术、番仔术、過山香、禾术。

1764年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
秈稻:占仔、早占、埔占、、三杯、呂宋占、圓粒早、天來早、內山早、清游早、安南早、白肚早、紅腳早、一枝早、七十日早、大伯姆、大頭婆、烏占、三杯擇、花螺。
糯稻:赤殼术、虎皮术、竹絲术、占仔术、生毛术、鴨母潮、鵝卵术、番仔术、過山香、牛索术、芒花朮、白术。

1893年沈茂蔭《苗栗縣志》
秈稻:清游早、紅腳早、烏占、花螺、銀魚早、蟻公包、白米粉、棉仔。
糯稻:赤殼术、竹絲术、霜降术。

1895年薛紹元《臺灣通志》
秈稻:尖仔(占仔)、早尖(早占)、埔尖(埔占)、早仔、三杯、呂宋占、圓粒、天來、內山早、清游早(清油早)、雙冬早(安南蚤)、白肚早、一枝早、七十日早、大伯姆、大頭婆、烏尖(烏占)、三杯澤、花螺、銀魚早、蟻蚣包、白米粉、棉仔、羗猴、萬根獻、四季成、唐山早、霜降早、格仔、銀硃紅、園早、菊仔、扣腰仔、林禾菊。
糯稻:赤殼术(占仔术)、虎皮术、竹絲术、尖仔术、生毛术(大武壠术)、鴨母潮(鴨母跳)、鵝卵术、番仔术、過山香、米术(禾术)、牛索术、芒花术、白术、白尖术、葉下逃、烏术、霜降术。

及至1895年臺灣因〈馬關條約〉被清廷割讓給日本時,在通志裡已有列名的秈稻有34個品種,糯稻17個品種。

謝兆樞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磯永吉小屋團隊

圖 3 王瑛曾(1764)的《重修鳳山縣志》

※編者註—「尋根臺灣好米」說的是臺中在來1號的故事,本系列下期預告:躍上舞臺的「烏尖」

 

BOX

說「术」

《臺灣通史》的第二十七卷農業誌,連雅堂對1900年代的臺灣水稻品種做過調查紀錄,他把水稻區分為粳稻與糯稻:
「粳稻,即食米。有早晚,其種甚多」;「糯稻,即术。用以釀酒,並製糕餌,其種亦多。」

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在1906年出版的《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第一編普通作物》也將臺灣的水稻種類作相同的區分:粳稻與糯稻:「粳稻,土名粳米〈片假名拼音臺語:テンビイ〉(硬米的意思,非糯的米);糯稻,土名术米〈ツビイ〉。」著名的「术米」品種名:鵝卵术〈ゴクヌンツウ〉、芒花术〈ボンホエツウ〉。「术」音(ㄓㄨˊ)跟現行臺語「糯」同。唯按《說文》解:秫,朮,秫或省禾,稷之黏者。

「秫」音(ㄕㄨˊ),就是糯高粱;可是「朮」雖與「秫」同,但讀音為(ㄓㄨˊ)。現在常看到的「术」(ㄕㄨˋ)多半是指中國的簡體字「術」,意義完全不一樣了。 

 

回頁首


 

臺灣農學教育之始-農事講習生制度

日本統治臺灣初期,為加速農業的近代化,普及推廣農業知識與相關技術,1900年起分別於臺北縣農事試驗場及臺南縣農事試驗場招收農事講習生,教授農業技術,可視為臺灣農學教育的開端。(圖 4)

農事講習課程的師資主要皆由農事試驗場中學有專精的技術人員擔任,而參與農事講習生的條件為家中有田2甲以上,並應識得文字且年滿20歲以上者。農事講習生除了課堂上的學習外,還須於試驗場內進行實習,每日並會發給薪資25錢。修業時間為期一年,修業期滿即發給證書令其歸鄉,以便將其所習得之農事技藝傳授給故鄉的子弟,以期新式農業技術能加速推廣至全臺各地。

農事試驗場的講習生制度迭經變革。1903年,總督府廢除各地的農事試驗場,並於臺北公館一帶設立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農業試驗所前身),農事講習仍持續辦理,新設的試驗場中甚至有提供給講習生專用的教室與寄宿舍。招收類科則從初時的農事、養蠶,到後期陸續增設獸醫、林業,至1911年改為設置豫科、農科及獸醫科。直到1919年發布第一次〈臺灣教育令〉,新設立臺灣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後,農事講習生制度至此結束,完成階段性的任務。

新設立的農林專門學校校址仍設在農事試驗場中(圖 5),新學校不但承接了農事講習的教育任務,學校的師資也幾乎是延續農事講習時期的慣例,繼續聘請農事試驗場的技術人員兼任,例如磯永吉博士即是從農事講習生時期開始任教至農林學校時期,甚至延續到後來的臺北帝大。而在創校初期新校舍尚未落成的情況下,農林學校的師生們也依然使用農事試驗場中既有的館舍相當長的時間。所以儘管學制並不相同,但農林學校完全可說是農事講習的延續,也使得農學教育正式進入學校教育系統中。

劉建甫 / 磯永吉學會理事

圖 4 1900年,臺北農事試驗場召募見習生

 

圖 5 寫有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即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及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的立柱並列於入口處

回頁首


 

不一樣的水稻栽培-港口部落復耕再現風華

走在美麗的東部海岸公路,享受迎風徐徐的海水香及海天一片的蔚藍風景,踏入珍奇壯觀的石梯坪海岸,不難發現石梯坪旁層層金黃的稻浪,這正是石梯坪「海稻米」睽違多年的復耕成果,也為鬼斧神工的石梯坪增添另一層風采。

其實早些年港口部落是曾經耕作的,但因灌溉水源的老舊毀壞及年輕人口的外移,經歷了二十餘年的荒蕪,直到豐濱鄉原住民觀光發展協會、花蓮農改場及林務局等單位同心協力,從林務局修復灌溉水路開始,花蓮農改場輔導有機水稻栽培,以及部落團隊辛苦耕耘等等,在此重新注入蓬勃的生命力,也正是透過各方伸出援手,因此港口部落梯田的再現,即以阿美族語中互助之意的「米粑流」命名。

雖然港口梯田休耕超過二十餘年,呈現一片荒煙蔓草,也因多年無外力介入而保有豐富的生態環境與土壤有機質,這樣的環境正適合有機栽培。第一次復耕即未施用任何化學肥料,栽種品種考量位處海邊風力強勁、鹽分較高,故選用了莖稈強健、株型較矮的香米品種「臺稉4號」,同時有別於一般有機水稻栽培法,海稻梯田嘗試使用米糠除草及微生物病蟲害防治資材進行試驗,插秧後每公頃施用一噸的米糠於田間,發酵後可達到抑制雜草發芽的效果,還能成為天然有機肥,以及增加土壤中的益菌及微生物之功效,可謂一舉數得。

休耕二十餘年中無任何殺蟲劑及農藥汙染的環境下,田間蜘蛛、豆娘與瓢蟲隨處可見,在這樣生氣蓬勃且生態多樣性的環境中成長茁壯的海稻米,並未出現嚴重的病蟲害,僅在颱風來臨前施用過一次有機栽培可用的資材--亞磷酸及枯草桿菌進行預防,此外,部落在插秧時特地放寬株距及減少插秧時的一叢秧苗支數,在這樣的操作下大大的提高了通氣性,也讓病原菌不易繁殖擴散,同時沒有施用肥料,可以避免稻株吸收多餘的氮素產生「虛胖體質」而容易生病,這些都是部落復耕時的智慧與巧思。

港口部落充滿故事性與部落文化的水田復耕,在臺灣普遍出現水稻生產過剩、米食風氣低迷的止水中,激起陣陣漣漪,希望透過復耕建立部落獨特的產業,吸引部落青年回流,再創部落梯田風華。

林泰佑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

圖 6 暌違二十餘年港口部落恢復梯田風貌

圖 7 港口部落自創品牌「米粑流」為原住民語互助合作之意

圖 8 港口部落嘗試全程有機的古法育苗作業

圖 9 港口部落復耕選用香米臺稉4號

圖10 米粑流結合春暉啟能中心製作包裝,充滿愛心,深具意義

回頁首


 

我與林正義教授相處的歲月

1957年我大二暑假,在校總區補修農學院必修農場實習課程時第一次見到林老師,當時的印象是年青體健、個子高,田園教學操作示範乾淨俐落。當然田間實際操作難不倒我,而且個人也認真踏實,可能給林老師留下初步印象,那期我的農場實習成績84分(包括園藝部分)是最高的。大三作物學實習由林老師授課,見面請教時間多,尤其種子發芽實驗第三天後,每天跑種子研究室計算發芽數。那時候是臺灣農業發展全盛時期,農復會撥款補助農學院應屆畢業生的畢業旅行,以進行農業相關機構的參觀見習。林老師是我們的領隊老師,而我是班上負責畢業旅行的規劃者,因此經常去找林老師討論。旅行途中,由臺中到霧社,老師說有個友人會一起上山並夜宿,他就是臺灣水稻界鼎鼎大名的林克明先生,當時我們都不知他是何許人也。

師長提攜 紮根稻作改良實務

我臺大農藝系畢業後在金門服預官役,1961年底收到家住屏東並在屏東農校任教的大學室友陳君來函,說退伍後我會到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工作。早期的高雄區農改場設在屏東市民生路,就和屏東農校相鄰。我之能結緣高雄場,始於謝英鐸先生,他是臺大農藝系1953年畢業,他們班上有許多農業生物界上的名人,例如中央研究院院士黃秉乾、黃周汝吉夫婦,前中研院植物所研究員吳信淦,前嘉義農業試驗分所長李良,國科會研究員連錦琨及前農復會技正殷光霖等。當時謝先生是高雄區農改場稻作股股長,由農復會稻作專家張德慈博士推薦赴美進修回來不久。這時張博士已經到菲律賓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工作,農復會的稻作業務由殷光霖博士及臺大農藝系鄭建磐老師承接。同時國際稻米研究所提出國際合作水稻品種適應性試驗計畫,臺灣試驗地點就設在高雄區農改場,該計畫有個專任技術助理缺。謝先生向林老師徵詢,林老師就推薦我到改良場接受實務訓練。我於1962年2月1日到高雄區農改場報到,至1963年10月底離職,參與了水稻育種程序的全部工作,諸如雜交、田間選拔、初級與高級產量比較試驗、地方與區域試驗,以及抗病檢定等。栽培技術從選種、催芽、播種育苗、插秧、田間管理、施肥及收穫等都全程參與。短短兩年期間不但學習到全套稻作改良的實際操作經驗,也走遍各試驗場所,認識許多農藝前輩。

謝英鐸先生對我特別照顧,有機會一定帶我參加各項會議及田間觀摩會,在臺北農試所開會時,我們一定到臺大拜訪林老師。據當時所聞,除了農試所之外農藝界有三位本省籍精英:北部臺大林正義,中部臺中場林克明及南部臺南場蘇匡基。三位都是拿美援赴美進修回來,經常代表臺灣參加農業相關的國際會議,私下也是交情最好的朋友。蘇匡基先生,臺大農藝系1950年畢業,歷任臺南區農改場農藝課長、新竹區農改場場長、臺中區農改場場長及農林廳副廳長。林克明,臺中農學院畢業,臺中區農改場農藝課長,駐菲律賓農業技術團首任團長,1964年因育成臺中在來一號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當選第二屆十大傑出青年,1966年任美國孟山都駐臺代表,之後擔任過孟山都遠東區執行長。我的上司謝英鐸也是水稻界精英,1965年12月任我國駐多明尼加農技團副團長,1967年接任團長(第三任,第一任為臺大農藝系王啟柱教授)直至1992年4月間退休為止。這期間謝先生休假回臺,我們一定見面相聚。

農藝精英 駐外支援農技團隊

1959年12月28日我國首次派駐外農業技術團至越南。1960年臺大農學院院長馬保之出任駐越南作物改良團團長,農藝方面的團員稻作為林克明及臺南區農改場林朝杉(臺大農學院1950年畢業,和林老師同班同學),旱作為臺南區農改場蘇匡基及鄭朝州(臺大農藝系1955年畢業,落花生臺南選9號育成者之一)。1962年9月接到農復會鄭建磐技正來電,要我速寄英文履歷表,因林老師和鄭先生商洽結果推薦我去越南。隨後我去臺大林老師家拜訪,那時老師住在舟山路30巷新蓋的農場宿舍第一間,由老師口中得知駐越南作物改良團水稻專家共有三位:林老師以及由林克明推薦的臺中場張德生和高雄場的我。

因出國手續較晚辦理,我於10月25日才到西貢團部報到,得知團長是農復會土壤肥料專家朱海帆,團員有:臺南場玉米中心主任張新吉及臺中場廖學振(臺大農藝系1953年畢,也是謝英鐸的同班同學)主持旱作,臺大昆蟲系教授嚴奉炎主持蟲害,農復會蔡海塗及黃秋峰主持農業推廣。同時前任專家林克明及鄭朝州也因工作銜接起見延期返臺暫留團部。同年12月間張德生先生在上班途中不幸遭遇越共襲擊因公殉職,水稻專家只剩下林老師和我兩人。全團我最年輕,其他都是經驗豐富的專家,難得能夠長期和師長們相處請益,對個人以後的工作及人際關係有絕對的幫助。1963年農技團擴大援助領域,作物改良團農藝人員增加三位,分別為農試所許東輝,臺南場黃和炎及農林廳種子檢查室何以涼(現為生生種子公司創辦人,董事長)。

在越南期間,林老師的辦公地點在團部及越南農部稻米司。他除了收集越南稻作生長環境及稻米生產狀況資料、研提稻作改良計畫、撰寫年度成果報告外,由於他的臺大教授身份及對一般農業、稻作改良、栽培生產的專精都讓人肅然起敬,因此還兼具稻米司長(越南農部工作伙伴)的諮詢、顧問之實,經常陪同司長一起至鄰近各省考察。在早期較為安定時期,我也曾經跟隨他們至中越、和北越交界北緯17度的省份及南部湄公河流域參觀考察。我的工作地點在美托(Mytho)水稻試驗中心,位於湄公河畔,西貢南部約70公里處。中心主要試驗項目為越南水稻品種收集純化,從國際稻米研究所收集的國際水稻品種觀察試驗。中心試驗場距美托市區約10公里,田區面積大,建築物只有一棟大辦公室,除桌椅外沒有其他設備。四周都是稻田,遠處樹林間有些房舍,中心伙伴說黃昏後越共經常出沒,因此我上午去試驗田工作,下午多半留在市區辦公室。

一般我每星期六上午回西貢團部報到,星期一上午再回美托市的工作地,在西貢就住在林老師家。在越南師生相處將近三年期間,對林老師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更加敬佩。他學問淵博、見識廣,工作能力超速,以英文擬提試驗計畫書或撰寫成果報告,都只依標題細目就直接用打字機撰寫,單指打字速度超快。林老師每天下班後必定邊看書邊喝啤酒,至少半打(350cc),但第二天絕對準時搭交通車上班。當只有我們師生兩人對飲,老師喝到差不多(過癮)時就會討論目前工作進度及預定進行的試驗計畫事項,老師的教導,對我個人學術及經驗都有很大的助力。每當團員聚餐,酒喝到不可收拾時一定是我半強迫性的勸拉他回家,林老師總是醉醺醺的說:就是老曾最會管我啦。

種子先鋒 立基臺大農場磯小屋

林正義老師臺灣花蓮縣人,1926年出生,1950年畢業於臺灣大學農藝學系,畢業後留任助教。之後赴美路易斯安那大學進修種子生理學,1956年返臺,1957年升等副教授並成立種子研究室,1959年協助農林廳設立種子檢查室。農藝系種子研究室設立於農業試驗場內1925年所建造完成的原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即現在的磯小屋),1959年在農復會中美基金撥款補助下擴充完整的設備。本次擴充設備補助計畫中整組種子檢查設備有兩套,其中一套就是給臺大農藝系種子研究室,另一套給設在臺中區農改場內的農林廳種子檢查室,另外經濟部檢驗局也獲得部分的種子檢查設備。至1963年赴越南農技團服務為止,林老師除教學外數度代表我國參加國際種子學術研討會,也是我國首次派遣農耕隊至非洲國家賴比瑞亞的先鋒考察團團員。

林老師的學術研究,主要研究計畫有各種農作物種子發芽生理研究,水稻產量構成因素研究(臺中區農改場林克明課長為協同主持人)及臺灣耕地雜草調查等,同時還培訓室內種子檢查及田間檢查人員。研究室工作人員除研究助理曾書田先生總管外,經常維持4-5位臨時月工,是當時少數試驗如此繁忙的研究室。曾書田先生是1956年農藝系畢業,1963年至美國留學,拿到學位後任職加州稻米公司水稻育種場,許多加州的水稻品種都是他育成的,其間農發會(農委會前身)曾聘請他回臺短期指導水稻品種改良。1963年陳嘉吉先生(1961年畢業)留任農藝系助教(使用林老師借調越南之遺缺),協助陳炯崧教授主持種子研究室。

1966年農復會原辦理種苗業務的宋戴炎技正受聘為糧農組織(FAO)專家赴伊朗履新,遺缺由農復會商調林正義老師返國接任,同時陳嘉吉先生離開臺大到農復會任技士職,協助辦理種苗業務。商討結果農復會同意林老師兼職並主持種苗業務。當年借調駐越南農技團合約到期,林老師就決定回國返校復職並兼職農復會。當時林老師也跟我討論個人去留問題,我幾經利弊考慮後也決定回臺,正好種子研究室尚保有臺灣耕地雜草調查的研究助理缺。所以1966年暑假林正義老師回臺大農藝系種子研究室,我也在8月1日任他的研究助理。

跨產官學 建立種子檢查制度

1966-1971年,林老師除了教學及在農復會兼職服務外,他主要學術研究項目為:(1)統計分析,撰寫及編排1961-1965年臺灣耕地雜草調查結果的資料,並於1968年付印成册,全書共分上下兩大册計949頁。上册為資料統計分析包括水、旱田主要雜草種類,地區性各類雜草分佈等,下册為雜草圖鑑。此類首創報告不但具有學術上的成就也有實用上的利用價值。唯林老師自謙沒有全程參與,推辭單獨具名著者,故該書最後以臺大農藝學系之名義出版。(2)蔬菜種子發芽生理試驗研究。(3)水稻栽培生理試驗,以水稻分蘗起源對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研究計畫指導我完成碩士論文。(4)進行花藥組織培養研究,是當時少數最先進行此項研究的研究室之一,此時農藝系賴光隆教授也創先進行稻根組織培養研究。林老師指導的研究生蔡新聲及戴國興的碩士論文都是有關組織培養研究。水稻花藥培養及器官分化試驗結果也得到正常稻株幼苗,此研究論文亦為林正義老師升等為教授的主要論文。(5)半矮性水稻品種選育。利用越南收集的水稻品種及雜交後代進行觀察試驗,雜交,選拔,品系產量比較試驗。先後選出三個臺大選育品系參加稻熱病檢定及區域試驗,因較早熟,成熟期受鳥害影響產量表現不如預期。(6)翻譯1967年國際種子檢查協會出版的國際種子檢查規則一書,並在種子研究室辦理種子檢查技術研討會三天,依照國際種子檢查規則實際操作研習,培訓全臺各試驗場所及相關機構的種子檢查人員。

1972年林老師向經濟部農業司推薦我擔任駐象牙海岸種子中心團長級的主任一職,這在當時是駐外農技團隊最年輕的主管(以前多數團隊長都是由臺糖公司資深主管級人員擔任)。據聞當時之外交次長非洲先生楊西崑從西非象牙海岸等國家考察回國後,曾表示駐外農技團隊主管不一定要選用資深者,其對我之肯定意在言表,我慶幸沒有辜負老師知遇之恩。

1974年我結束駐外工作,我受聘為臺大農藝系講師,在育種研究室擔任作物育種學實習及作物學實習課程,除自行申請執行研究計畫外,同時也在林老師的種子研究室協助試驗研究。我們主要試驗研究項目有:(1)燕麥品種選育。我們從引進燕麥品種(品系)經單株選拔,純化,繁殖,青刈及種子產量試驗結果,選出適宜臺灣裡作栽培青刈用及可採種的品系。經區域適應性青刈產量試驗結果,1979年通過命名為燕麥臺大選一號,為臺灣第一個育成的燕麥品種。(2)組織培養研究方面指導博士班學生蔡新聲的博士論文(1979年後由賴光隆教授指導完成)。(3)以向日葵品種特性研究計畫及燕麥品種特性研究計畫,分別指導學生林俊臣和黃勝忠的碩士論文(1979年由賴光隆教授指導完成)。

1978-1983年,經濟部借調林正義老師任駐沙烏地阿拉伯農技團團長。1984年林老師正值壯年不幸病逝,英才殞落,痛失良師益友,令人悵憾。

曾美倉 / 農藝系退休教授

民國40年代,林正義教授在種子研究室

圖11 民國40年代,林正義教授在種子研究室

圖12 民國50年代,曾美倉教授在種子研究室

圖13 民國60年代,師生三代合攝於種子研究室前(左起:黃淑嬪、曾美倉、林正義、夏宗蓓)

回頁首


 

臺灣水梯田與里山精神

「里山」一詞源自日文,指的是高山與平原之間,森林、社區與農業生態系構成的地景,生物多樣性公約在2010年通過「里山倡議(SATOYAMA)」,是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以永續利用的方式來管理土地和自然資源。

臺灣的水梯田已從農田獨立出來,屬於人工溼地重要一環,林務局的「水梯田復育計畫」即為有效推動里山精神,分別與財團法人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貢寮‧田寮洋聚落)、臺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金山‧八煙聚落)、花蓮縣豐濱鄉原住民觀光產業發展協會(豐濱‧港口部落)等團體合作,持續觀察此三個案例的水梯田示範區,保存現有之珍貴水梯田與埤圳生態環境,引導農民採取生態友善耕作或有機農業方式生產、種植具文化與休閒市場價值之傳統作物,如大葉田香、輪繖草等,開發本土水生植物之食用、保健與文創價值。目前已有初步成果。

(一)貢寮‧田寮洋聚落

貢寮案例落實里山倡議之生態環境保護成果顯著,透過梯田主要農產(稻米),結合在地文化小吃與稻米文化,將稻米生產與在地文化適當整合。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亦於2013年8月出版了《水梯田!》—貢寮山村的故事。磯永吉學會理事長郭華仁教授應邀撰文推薦,他說:這本書記載貢寮水稻梯田農業的再活化過程,把我國珍貴的、幾乎是僅存的稻米生產文化很生動地介紹開來,讓讀者體會到水田生態系可以這樣地豐富、農人可以這樣地保有傳統知識。

(二)金山‧八煙聚落

金山八煙聚落所建置之里山倡議生態環境保護模式成果,亦非常顯著。以傳統石屋、砌石水圳、溫泉共構的文化地景保育與塑造,透過梯田的產出(稻米),結合在地地瓜與蓮花等水生植物,將稻米生產與在地文化適當的整合。

2013年8月10日八煙聚落與日本岡山縣美作市「英田上山棚田團」簽定臺灣第一張「臺日姊妹梯田交流協定」。雙方約定,每年定期互訪、交流五公斤新米,遇到災害要互助。

(三)豐濱‧港口部落

豐濱港口部落透過部落居民與自然環境形成之構面,建置里山倡議生態環境保護模式,透過水梯田的稻米(海稻米)產出,結合阿美族部落傳統作物之大葉田香、輪繖草,及藝術文化,成功突顯地方民族獨特的農業、景觀與生態共構文化。請參閱本期「米研究」的專文報導。

文字整理 / 余淑蓮

圖14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新書出版《水梯田》

圖15 八煙聚落的水梯田(臺灣生態工法基金會/提供)

圖16 花蓮縣豐濱鄉石梯坪的水梯田(來源:石梯坪濕地復育計畫網站)

回頁首


 

磯小屋義賣菁寮國小「臺南16號」

磯小屋從2012年5月對外開放以來,從來沒有義賣過東西,2013年7月27日菁寮國小學童種稻成果榮登磯小屋第一個義賣的項目,收入全數捐給菁寮國小,全校師生都感到十分光榮。

位於無米樂故鄉的菁寮國小將種稻列為畢業生必修課程,畢業班導師李榮宗說,學校所在的後壁區稻作面積超過三千公頃,米鄉的子弟豈可不知稻米為何物,因而透過種稻課程,希望傳承家鄉的稻米產業文化與技術。

菁寮國小栽種2012年才育成推廣的水稻新品種「臺南16號」(請參閱《磯小屋米報》創刊號),保留日本越光米風味,產量品質更勝臺灣產越光米。

圖17 右起:卓義郎、徐貴霖、魏麗琴、孟孟蓮,感謝很多位志工共襄盛舉買了米禮盒、訂購米磚。

圖18 躲雨來了一批遊客,正好播放菁寮國小學童種稻紀錄片(磯小屋第一個對遊客播放的記錄片)。

圖片與資料來源 / PeoPo公民新聞

 

我們在竹子湖有一畝田!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榖東俱樂部」是臺灣大學磯永吉學會最親密的聯盟伙伴,學會也是穀東之一。2013年8月20日磯小屋志工隊前往陽明山竹子湖知性之旅,探視我們在竹子湖的那一畝田。此次行程要感謝磯小屋黃錫柱志工(也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解說志工)帶領,及竹子湖社區發展協會高泉深理事長的全程陪同。

圖19 臺灣大學磯永吉學會之磯小屋志工隊於2013年8月20日,走讀竹子湖。

圖20 磯小屋志工黃錫柱(左)及竹子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高泉深

圖21 這是磯小屋志工夥伴拍攝到的「中國樹蟾」,日治時期臺北州出版《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一書中曾提及。

圖22 望著那一畝田,凡事樂觀看待的謝兆樞教授已在構思如何推廣竹子湖「有故事的米」,竹子湖社區復耕原種田,將種回當年命名蓬萊米的代表品種,謝教授正在努力搜集、繁殖那些古早水稻,真是令人期待。祝福謝教授、磯小屋團隊及竹子湖社區夥伴們,美夢成真!

圖片與資料來源 /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榖東俱樂部」臉書

回頁首


 

本學會於102年8月14日下午2:00在臺灣大學農藝學系208會議室舉行第一屆第二次理監事聯合會議。會議中由各委員會報告例行工作事項,也討論了編纂農作物科學相關領域辭典的可行性與構想,目前仍在集思廣益的階段,細節請參閱會議紀錄。會議於當日下午4:00結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