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小暑】,七月初七。小暑過,一日熱三分。
【大暑】,七月廿二。大暑熱不透,大水風颱到。      二〇一三年七月二十日發行

 

米故事 奇異恩典—人的努力加上神的眷顧,蓬萊米有段不為人知的深情故事
米歷史 日治時期稻米產量調查
米研究 水稻媽媽開講—因應氣候變遷 耐淹水稻最夯
米人物 八十五年水稻人生
米活動 志工背心 善的連結
會務報導 本學會獲准立案
     歡迎五位新會員
     磯永吉先生獎學金之再發現


 

奇異恩典
人的努力加上神的眷顧,蓬萊米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深情故事

謝天是臺灣人米食文化的精髓,一碗香Q柔軟的白米飯是如此貼近我們的情感與心靈,那份對米飯的眷念總能讓思鄉遊子泫然淚下。同樣是吃米飯的民族,遙想百餘年前日治時期,喜食軟黏稉米飯的日本人,怎能接受當年米質粗劣、食味及口感較差的秈米飯呢?日本人致力於臺灣米的改良,是有其原動力的。

1895年日人治臺,為配合「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殖民經濟政策,臺灣的稻米生產納入日本糧食供需體制的一環。磯永吉博士於1912年來臺,至1957年退休返日,為臺灣的稻作改良奉獻了45年,臺灣的稻作也因此邁入有系統的科學化研究。1900年代初期,對水稻改良是以日本稻優先?或臺灣稻優先?兩派人士爭論不休。磯博士的看法是:臺灣米煮出來的飯無論那一個品種皆味淡、無黏性,無法作日本人喜愛的壽司。所以臺灣米永遠不能滿足日本人的需求,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移植日本種米。

但是,日本稉稻無法突破臺灣高溫與短日照的環境,水土不服。1920年在一次登山活動途中,磯永吉與平澤龜一郎發現竹子湖冷涼的氣候很像日本九州,封閉的地形適合作為原種田,1921年開始在竹子湖試種日本米。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先後引進日本種水稻1,256種,逐次進行栽培試驗,選育的方法採用「純系分離」與「雜交育種」為主。1923年磯永吉團隊中的日籍技師末永仁,根據田間觀察提出「幼苗插植法」,將一期作的秧期由60天改為30天,二期作的秧期由30天改為17天,則本田之生育正常,抽穗延後,產量提高而且穩定。拜這項關鍵技術所賜,「中村」「神力」「龜治」「伊予仙石」等日本稻終於可以離開竹子湖,由北往南試作推廣。

1926年在臺北鐵道飯店召開的第19屆大日本米穀會議中,為區別日本本土與臺灣生產之稉稻,由總督伊澤多喜男從磯博士建議的三個名字中,欽點了「蓬萊米」作為在臺灣栽培改良的日本稻新品種的名稱,可說是具有產地識別的商品名稱。臺灣農民在市場支配與利潤考量下,逐漸轉作蓬萊米,在大量生產、加深米作商品化後,蓬萊米成為重要的輸日農產品。臺灣至今仍是北半球稉稻經濟栽培的最南限。

磯博士在臺灣育成了214個水稻品種,其中稉稻有15種,「臺中65號」是蓬萊米的代表品種。1924年末永仁以「龜治」與「神力」為親本作雜交育種,1929年選出「臺中65號」,品種特性為高產、良質、抗稻熱病、適應性強、對日照鈍感、一期作二期作均適合栽培。往後的20年間,蓬萊稻絕大部分的新育成品種,都帶有「臺中65號」的血緣,不但在臺灣種植,也被世界各國引進栽培,1940年代全世界的栽培面積曾達到300萬公頃,可見其適應性之廣。

引起現代育種學界注意的是,「龜治」與「神力」都是對日照敏感的日本種,為何「臺中65號」會對日照鈍感?當年的磯博士和末永仁可能也很困惑吧?2009年臺大農藝系與中研院植微所合作,運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對「臺中65號」進行DNA解碼,發現水稻基因排序中有臺灣陸稻的一個基因,就是這個基因扭轉了日本稻對日照敏感的機制,從此真正融入臺灣風土。水稻是自交作物,出現天然回交(一種基因漸滲過程)的機率是幾億分之一,末永仁在田間的精準觀察與掌握功力,沒有讓這個神奇基因擦身而過。人的努力加上神的眷顧,「臺中65號」真是上蒼賜給Formosa子民的奇異恩典!

「臺中65號」是在當年的臺中州農事試驗場育成,現在的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內立有「豐收」紀念碑,永久紀念兩個劃時代的品種:「臺中65號」和「臺中在來1號」,「臺中在來1號」是另一段深情故事,請看後續報導。「豐收」紀念碑是前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謝順景場長任內所立,經費來自於資深水稻育種專家們的捐贈。

電子報主編 / 余淑蓮‧磯永吉學會 常務理事 / 謝兆樞
圖片提供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圖一 (左起)「臺中65號」的植株、稻穗、稻穀、糙米、白米

圖二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的「豐收」紀念碑,永久紀念兩個劃時代的品種「臺中65號」和「臺中在來1號」

回頁首


 

日治時期稻米產量調查

日治時期為估算各地區各年期的稻米生產量,一般會採用「坪刈」的方式來調查。坪刈就字面上來看即為收割一坪的稻穀,用以推算該地區的生產力及收穫量。

圖三 1905年深坑廳二期米坪刈結果

圖三為1905(明治38)年12月10日刊載於《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的深坑廳二期米坪刈結果。由於不同品種的生產力並不相當,因此需先加以區隔,其中之坪林尾即為今日之坪林,本次調查除坪林尾主要栽種品種為「青稿」,大坪林及深坑的主要品種均為「格仔」。

選擇刈割的田區時,為避免不小心選到收穫量特別好或特別不好的田(統計學上稱之取樣的誤差),導致估算結果失真,各區調查乃依田地之良窳區分為上、中、下田;各區之上、中、下田又各取數處調查以為平均。調查項目有藁長(莖長)、穗長、(每穗)粒數、一坪收量、一升重量。所使用之單位均為日本之尺貫法度量單位。

列舉深坑區格仔中田的調查結果來看,藁長283分(約85.76公分)、穗長61分(約18.5公分)、粒數79、一坪收量81勺(約1.461公升)、一升重量288匁(約1,080公克),換算為現今之單位面積產量,約為每公頃可生產稻穀2,646公斤。

1905年仍屬日人治臺初期,即已透過各種科學化的調查方式,建立起完備的臺灣全島物產資源資料庫,對於日後的資源運用及農業技術改良均有相當大的幫助。

磯永吉學會 理事 / 劉建甫

回頁首


 

水稻媽媽開講—因應氣候變遷 耐淹水稻最夯

我念臺灣大學農藝系時就與水稻結緣了,進入職場參與水稻育種也近30年,常被農民封為「水稻媽媽」。很樂意以通俗科學的角度、圖文並茂的方式,在《磯小屋米報》天地裏,與大家分享我的水稻知識。

水稻育種是挑戰性很高的一種植物藝術,將兩個不同的水稻品種,一個提供花粉(父本),一個提供胚珠(母本),然後兩廂情願產生下一代;水稻一生有120-150天(種子發芽至收割),每一代繁殖率近1,000倍以上,每個個體幾乎都不一樣,所以下一代的變化無窮,要從如此龐大的族群中選出比親本優質的固定品種,的確需要耐心與毅力,上述為「傳統雜交育種」的基礎。如今科學日新月異,有許多「速成」的育種方式,如誘變育種或基因轉殖等,但傳統雜交育種還是最普遍應用的方法。最近較流行的是將傳統與現代生物科技結合,也就是針對耐熱、耐旱、耐鹽、抗病特性基因檢定技術,應用到傳統育種上,此技術稱為「分子輔助育種」。

目前國際間水稻分子輔助育種最亮點的是耐淹品種,臺灣位處亞熱帶,山高河川短急,平原面積不大,過去在育種實務上對耐淹品種的需求不高。但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臺灣,水田被淹沒滅頂,損失慘重。因應氣候變遷對稻作的影響,若能將耐淹水基因引導入臺灣水稻品種內,將有備無患。我們利用國際稻米研究所提供的分子輔助標幟,檢測臺灣品種與具耐淹基因品系,發現RM23887引子適合為臺灣引入耐淹基因育種(圖四),所以將Sub1-swa與臺稉9號(TK9)進行雜交,先以分子輔助育種選出耐淹個體,再由人工簡易淹水設施(圖五),進行耐淹性檢測佐證,這是傳統與現代生物科技結合的水稻育種實例。

磯永吉學會 監事 / 張素貞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研究員)

彭雲明補充:
張素貞博士的碩士論文受謝順景教授與岡彥一教授指導,岡彥一教授是謝順景教授大學時代的老師,岡彥一教授出身北海道帝大是磯永吉教授的學弟,曾經擔任過磯永吉教授所主持的臺北帝大作物學講座的助手(助教),後來臺中高等農林學校成立後,即離開帝大赴臺中高等農林任教職,所以張博士跟磯永吉教授的師生關係應該也可以算是「學曾孫」。

圖四 由國際稻米研究所提供7個與耐淹有關分子引子,進行不同水稻品種差異性的比較。水稻品種中swa-sub1及IR64-sub1分別為具耐淹基因sub1之品系,IRBB7為一抗白葉枯病之品系,TCS10、TK14、及TK9分別為臺灣主要水稻栽培品種臺中秈10號、臺稉14號及臺稉9號。

圖五 建立人工簡易淹水設施(上),進行傳統與現代生物科技結合的水稻耐淹育種

回頁首


 

八十五年水稻人生

圖六 與水稻結緣85年的謝順景教授

農家子弟 下田樣樣都要做

我出生在日治時期的桃園縣觀音庄茄苳坑(今觀音鄉保生村),一個靠海的客家村落,家中務農,從小就要幫忙農事。小學畢業後考上桃園農校,每天下午都有田間實習,從水稻之播種、插秧、除草、施肥及收割,樣樣都要作。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7歲的我當「少年兵」,每天到八德軍事機場(日本神風特攻隊起飛機場)當守衛。大戰結束後第二年,我從農校畢業,排除萬難,考上臺中省立農學院(中興大學前身) 。

水稻是我最熟悉的作物,專攻水稻之細胞遺傳學研究,日藉教授岡彥一博士是我的授業恩師,1951年完成了學士論文「四元體稻之染色體行為之研究」。大學畢業後通過就業考試,被分發到省農試所(在臺北市公館)服務,開始了我的「水稻研究生涯」。

赴美研習 結緣磯永吉博士

1953年考上美援公費留學考試,赴美參加美國農業部所安排的「稻米生產訓練班」。從首府華盛頓出發到稻米主要產區的阿肯色州、德州及路易斯安那州,參觀稻米試驗場和拜訪種稻農家。我們看到美式機械化之水稻大規模生產情形,大開眼界。回到華盛頓和來自臺灣的省府顧問日藉教授磯永吉博士一起吃飯,並交換訪美心得。我們都認為美式水稻生產方法不能直接應用在臺灣,應該要發展適合自己的、更有效率的方法。磯博士提出了臺灣稻米研究之新方向,我受益良多。我與磯博士是舊識,所以事先約好在華盛頓Willard Hotel見面的時間,交換在美國稻區參訪之感想。

「稻米生產訓練班」結束後,美國農業部准許我們留下來念研究所。我們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選修了高等植物遺傳學、高等育種學及生物統計學,但6個月後因為公費中斷,只好返國,回到原機關臺灣省農業試驗所服務,繼續水稻細胞遺傳學之研究工作。後來有機會赴日進修,1962年獲日本國立北海道大學農學博士學位。

國際知名 活躍於產學兩界

1963年升為農試所研究員兼農藝系主任。1962-1965年兼任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從事稻米之細胞遺傳學研究。1967年再度赴美,並在愛俄華州立大學任「訪問科學家及講師」一年。我在那裡拜傅萊(K.J.Frey) 教授為師,從事穀類作物(燕麥、小麥及水稻)之遺傳育種研究。返國後仍在農試所工作。1969-1970年獲聘為國科會之「研究教授」,進行水稻研究工作。

因為累積了豐碩的水稻研究成果,應邀出席國際水稻研討會的機會也愈來愈多,拓展了我的國際稻米研究視野。1970年8月設在維也納的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 向世界各國發出徵求水稻研究人才之通告,我把已經發表的一系列英文論文寄去維也納參加甄試,一個月後接到通知,我被錄取了。1970年8月-1972年8月,我負責全球國際合作研究之行政工作,包括國際合作研究計畫書(水稻之誘變育種等)之擬定及編預算案,主辦國際研討會時擔任科學秘書(Scientific Secretary)等;1972年8月-1974年8月我轉任為該署直屬的SEIBERSDORF研究所研究員,從事原子能和平用途之第一線研究工作,主要是作物(小麥及水稻)之蛋白質及胺基酸含量改良之誘變育種工作。我在冬天會下大雪而且不種水稻的SEIBERSDORF研究所內,建造了一座塑膠布溫室,種植放射線照射過的水稻。收成後分析水稻蛋白質含量受不同劑量之放射線之影響,研究結果在一次國際水稻放射線育種會議中發表。另外我也和奧地利籍的普魯訥博士(H.Brunner)一起進行「利用染色體操縱法改良小麥之蛋白質含量之育種研究」。

4年任期滿後返國,1974年9月起應聘為國立中興大學糧食作物研究所教授,講授「細胞遺傳學」及「遺傳學」兩門課,育成「益全香米」的郭益全博士是當年我指導的碩士之一。 1983年1月我到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擔任場長,10年期間設立了稻米品質研究室,開啟臺灣研究稻米品質及良質米分級研究的熱潮。1989年4月24日在總統府內舉行的國父紀念周上,我向李登輝總統、五院院長及文武百官作專題演講「欣欣向榮的臺灣農業科技」。這是我一生中最光榮的時刻。

農業外交 撒播友誼的種子

因為我有海外工作經驗,1993年6月自臺中農改場屆齡退休後,到外交部所屬「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擔任執行秘書。海外會在1998年7月改組為國合會後,我被任命為副秘書長。在這7年期間,我擬定了開發中國家糧食增產方案、尋找經費來源、派遣農業專家到世界各地執行計畫。為轉移臺灣農技經驗以促進開發中國家的糧食增產,我深入世界各國之偏遠鄉村監督進度並即時解決問題,包括非洲、中南美、加勒比海、南美、中東、南太平洋等近30個國家。

2000年7月自國合會退休,轉換跑道,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教書,為國際學生講授「國際農業」、「國際合作及農業發展」及「對開發中國家之農業技術轉移」三門課,為友邦學子作育人才。因年事已高,從2010年開始不再教書,但每年仍出席屏科大校長召開的「講座教授會議」,提供建言。

 

圖七 水稻育種專家謝順景(右二)多次協助中南美洲與非洲國家擬訂糧食增產方案

水稻人生 流汗播種歡喜收割

我今年85歲了,生長於資源匱乏的年代,養成知福、惜福的人生態度,這一生都沒有離開過和水稻生產有關的工作,從田間實務、學術研究、農業外交,到人才培養,一路走來都能積極面對各種挑戰,人生因此多采多姿。就像水稻栽培過程,先有流汗播種,才有歡喜收割;稻粒越飽滿,稻穗越低垂。以豐美之收成,回饋農人一季的辛勞,滋養眾生。

磯永吉學會 名譽理事 / 謝順景

回頁首


 

志工背心 善的連結

磯小屋志工從2012年6月開始服勤,為參訪民眾提供導覽解說服務,當時志工服勤時還沒有背心可以穿著。2012年5月彭雲明老師及志工們參考其他單位的志工背心做了熱烈的討論:

1.背心布料需透氣、好清洗、質料好。
2.市面的現成背心單價高,成本負擔大。
3.簡單醒目的志工logo,希望整體呈現「文化專業感」。

數月後,堅持匿名的磯小屋志工送來5件手工製作的磯小屋志工背心,真讓人驚喜! 背心材質舒服透氣,主體顏色採用讓人心情舒暢的「水稻綠」,口袋上篆體「磯」字、如稻葉般的小花滾邊、加上緞帶屋頂,猶如「磯小屋」的整體意象,展現雅緻的文化專業,讓穿在身上的志工們愛不釋手,感到非常榮耀。

5件志工背心的材料費約1,000元,彭老師說最好有15件才夠支應大型活動所需,立即有2位志工響應捐了2,000元材料費,只是到那兒找肯幫忙縫製的「巧手」呢?磯小屋大概與臺南特別有緣份,2013年4月由多位志工協力運送,由臺南菁寮「瑞榮鐘錶店」87歲殷瑞祥老闆修復了磯小屋的掛鐘(請點閱磯永吉小屋臉書),終結數十年停滯的時光,開啟磯小屋「嶄新的轉動」,讓廖振鐸主任非常感動。這次則由臺南市的王淑芬小姐答應協助製作另外10件背心。

為人熱心、正向思考的淑芬姐是退休英文老師,磯小屋的背心交給她統籌製作,真的讓人很安心。她邀請弟妹劉仁玉小姐一起來討論如何進行,仁玉姐細心打版,連續數個晚上縫製主體與滾邊,縫上口袋及屋頂緞帶,花了很多心力完成背心製作,最為辛苦。仁玉姐不肯收製作費,她說:「幫助磯小屋很有意義,背心少量不趕工,我來做看看。」

如何找到會「繡字」的師傅則是另一個困難點,託淑芬姐的福氣,讓志工們的善念有了另一個連結。原來臺南「美的文化」隱身在小巷弄裡,淑芬姐家附近就有會繡字的王雅玲師傅。雅玲師傅和淑芬姐有共同理想,在土地上種植自己吃的蔬菜水果,孩子們在田裡嬉戲,全家享受田園之樂。

為了要跟原來那5件背心的字體一模一樣,「磯」字先用透明紙描下,再用複寫紙拓印在背心上,然後再「繡字」上去。師傅的「繡字」功夫不是一般電腦刻字繡,而是「手工」車繡,因有書法及國畫基礎,所以無師自通的雅玲師傅「繡」出來的字,「精、氣、神」與眾不同。

雅玲師傅將已經壓到最低的「製作費」捐給關懷弱勢團體協會,磯小屋製作志工背心同時還能協助社會需要的人,已超過背心本身的意義,發揮出「志」裡「心」的力量。

好的衣服帶出「美好的品質」,彭雲明老師領軍的磯小屋志工有「緣」吸引到一群好人,發揮人情互助製作志工背心,同時在製作過程中又引發新的美好事物,感動更多人。從磯小屋重新響起美妙的鐘聲,到溫馨人情味的志工背心,磯小屋那股「看不見的運轉心量」,將帶給磯小屋與全民稻米文化的新契機。

磯小屋志工團隊

圖八 「水稻綠」志工背心

圖九 縫製背心前要先「打板」

圖十 巧手繡字

圖十一 醒目的「磯小屋」

圖十二 好的衣服帶出「美好的品質」

回頁首


 

本學會獲准立案

本學會已經於2013年6月27日取得內政部核准立案公函,立案字號:臺內社字第1020176553號。

歡迎五位新會員

竹子湖社區原種田復耕穀東五位:陳永如、高賜貴、高于玄、陳文虎、劉旭華,由理事邢玉玫、劉建甫及秘書長彭雲明推薦,以個人會員身份申請加入學會,學會在5月7日收到申請後即以email方式請求理監事審查此五位之入會申請,經彙整理監事之意見後並於6月7日向理監事發佈通過此五位之入會申請。

磯永吉先生獎學金之再發現

本會理事林俊臣先生,也是磯小屋志工,現職為「中華農學會秘書長」,於7月1日告知本會他在檢視「中華農學會」所管理之各種獎學金時,發現了被遺忘許久的「磯永吉先生獎學金」。這份獎學金代表了磯永吉先生對臺灣社會的回饋,意義重大,特予說明如下:民國46年磯永吉教授從臺灣省政府退休返回日本之際,特將中華民國政府及各界好友餞別贈款新臺幣貳萬元做為基金,以每年孳息半數交農林廳做為稻作競賽第一名優勝者之副獎,另半數交由臺大及興大農學院農藝系做為成績優良學生獎學金,以鼓勵後學。該基金原設有管理委員會,嗣因人事變遷,由闕榮興先生於民國68年轉交「中華農學會」繼續保管運用,基金數額五萬五千元。以上敘述摘自「中華農學會」編印之《勵進集》-各種獎學金贈獎人傳略(於81年11月再版,第47頁)。

據林俊臣秘書長的敘述,由於基金孳息金額有限,已無足夠金額再發放獎學金,與 不少「中華農學會」所管理的獎學金有相同的命運。這份獎學金一如磯小屋的故事,被遺忘了許久,又重新被發現,而且是被磯永吉教授的「學曾孫」(great grand student)所發現,似乎有特殊的情緣。未來學會對這份獎學金的看待方式,究竟是當作「珍貴的故事」或者是「活化」此獎學金,亦即重新開始募款再發放,還有待各位熱心會友來參與討論。

(註:磯永吉教授譜系:磯永吉(曾祖輩)→陳炯崧(祖師輩)→林正義、賴光隆(師輩)→林俊臣)

磯永吉學會秘書長 / 彭雲明

回頁首

關於磯永吉小屋

臺大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磯永吉小屋)坐落於臺北市基隆路4段42巷臺大農場內,建於1925年,為臺北帝大前身 - 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實習農場最早期之建物,亦是臺北帝國大學乃至臺灣大學早期農業研究之重要基地。

此建築經年累積大量日治時期迄今之農業研究器材、書籍文件、文書用具與家具等,足以見證臺灣農業科技發展之歷程,極富科學史研究價值,臺北市政府已於2009年7月28日將本建築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

磯永吉小屋蘊含著豐富而感人的事蹟,臺大農藝系的師生將竭盡心力保存及活化此建物,讓一代又一代的臺灣人有機會向我們的子孫述說這裡曾經發生的感人故事,激勵後進承繼先人志業,持續引領新世代農業的開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