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芒種】,六月初五。芒種逢雷美亦然,端陽有雨是豐年。
【夏至】,六月廿一。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日發行

 

創刊號發刊詞
米故事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復耕之思維
米歷史 科學稻作改良之啟動
米研究 臺灣版越光米:「臺南16號」的育成與分子選種技術的應用
米活動 辦理磯小屋志工第三期訓練
會務報導


 

在同仁無私的付出與努力下,國立臺灣大學磯永吉學會終於在2013年3月23日正式成立。

磯永吉教授對我國農業有卓越貢獻:蓬萊米生產技術與品種育成的精進,改變了我國稻米生產與國人米食的風貌,而大作《RICE AND CROPS IN ITS ROTATION IN SUBTROPICAL ZONES》更是把臺灣精彩的作物生產制度一舉推向國際舞臺,讓世人瞭解亞熱帶地區農業奇蹟的法門。在學術傳承上,磯永吉教授直接、間接培養重量級的農業人才,對臺灣近代農業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其務實、真摯的學風,至今猶能在農藝學界曖曖內含光。

成立一個學會來紀念磯永吉教授,並且將他的成就發揚光大,是後學應該做的事。把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前就已存在的市定古蹟建築作為「磯永吉紀念室」,以及磯永吉學會的基地,無寧是對磯永吉教授最高的崇敬。

「磯永吉紀念室」建於1924年左右,是前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的木造作業室,不但在我國農業教育校舍建築上具有獨特的歷史風格,還是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創系以來最重要的活動空間之一。除了是我國種子檢查技術與制度的發祥地外,也長期作為育種準備室,更是磯永吉教授離臺返日後各種手稿、文件與藏書的收藏地,以及帝大時期各種農業試驗儀器與器材的囤積所。本建築曾經一度面臨被拆除的命運,但經多方努力,得以在2009年7月由臺北市政府公告為市定古蹟,幸運保存下來。

然而法定保存只是開頭,「磯永吉紀念室」如何在保存之餘發揮功能,是農藝學系責無旁貸的使命。因此本系師生開始整理這棟古老建築的裡裡外外,並且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竹子湖社區展開合作,終於在2012年3月10日舉行磯永吉紀念室空間與文物開放儀式,將此珍貴古蹟與典藏呈現國人面前。鑒於參訪人數可能逐增,因此本系召募志工,加以培訓,在2012年6月2日開始進行志工解說本紀念室的服務工作。

為了讓我國稻米產業研發歷史得以彰顯,因此建構「磯永吉小屋」網站與臉書,作為累積各方活動業績的媒介。更進一步構思成立學會,擬以磯永吉教授時期相關文獻事蹟的研究、出版以及紀念室維修為首要任務,並且進行北部蓬萊米走廊、作物科普教育以及志工訓練等工作,期能讓農藝學系在研究教學之外,也可以在農學史以及社會教育上有所貢獻。

在大家的支持與努力之下,磯永吉學會終於能夠站起來。為了作為學會工作人員以及會員之間的聯繫管道,因此學會決議不定期出刊《磯小屋米報》,除了預告、報導學會相關活動的訊息,也會將相關研究資訊即時傳達;不但讓會員得到第一手的資料,也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將本學會的業績發揚出去,讓世人瞭解我們的努力。

最後,藉本電子報首刊,讓我們以磯永吉教授出身的北海道大學銘石所刻「大志を抱いて」(胸懷大志)來相互勉勵。

磯永吉學會理事長 / 郭華仁

回頁首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復耕之思維

民國96年9月29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召開「臺大舊種子研究室」及「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之建築物文化資產價值鑑定會勘會議;後續於98年6 月25 日,公告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為歷史建築、7月28日公告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為古蹟,因而該歷史場域得以「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之姿重敘舊緣,但也同時面臨文化資產再運用之經營管理等相關課題。

當年,竹子湖因環境條件的因素被選作為原種田,因而開啟地方建設,諸如產業、交通、娛樂及教育。但對這段蓬萊米源頭關鍵歷史、及其對於竹子湖在地發展的影響,絕大數居民是”人云亦云、似是而非”, 或許因不清楚脈絡而無法認知其珍貴所在。近年來,以行銷「採海芋、吃炒青菜」的觀光發展過程中,除喪失過往在地協力的精神與做法,更存在著許多衝突,耗損竹子湖的自然環境與鄰里間的人際互動關係,包括政府部門不同單位經營管理政策的衝突、居民之間商業發展利益及生活居住權的衝突、及公共財與私有財之觀念與界定的衝突等。

因於「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文化資產價值鑑定的契機,順勢推動原種田復耕,對竹子湖而言,”社區尋根運動”的意涵,遠遠大於經濟耕作的目的。其近期擬以耕作原種田時期的稻種,作為對地方產業史尋根運動的啟動儀式;在過程中,亦藉由農事體驗教育的開展,一起以行動爬梳地方發展史、及傳承這段具有不可替代的在地故事價值。蓬萊米原種田復耕應該是竹子湖目前可找到最沒有利害關係的公共議題,也是針對竹子湖守護在地文化,可被觀察及公評的作法;最具體的反應則就在於不久的將來,「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歷史建築再運用,對於其經營管理等相關事宜,竹子湖居民能扮演怎樣的角色?甚至能否有強而有力的發言權或主張權。

同時,為了具體延續「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的夥伴關係,「國立臺灣大學磯 永吉學會」以磯小屋志工隊為代表,參與原種田復耕推動,除了期許能給予竹子湖一個良性的激勵,更也是對於文化公共財的公開與開放性參與之實踐。歷史建築、古蹟再運用,往往脫離不了文史館的性質與使命,但不應僅是定格在老照片與舊文獻的展示,而是能在當下時空,在其文化內涵的底蘊中,發展出有利於落實文化公共財的維護及新效益,以此重新賦予再運用的新精神。任何一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要被成就,一定是集眾人的共識、行動,風生水起引動好磁場、大能量。是故,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復耕的參與,不單純僅是體力與時間的付出,相信所有大家的努力,都是為臺灣這塊土地寫下新歷史、新傳承與新價值。

國立台灣大學磯永吉學會常務理事兼北部蓬萊米走廊委員會召集人 / 邢玉玫

以影像記錄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復耕之情事,詳請上網遊逛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榖東俱樂部Face Book
http://www.facebook.com/ZhuZiHuClub

圖一 竹子湖原種田復耕 

回頁首


 

科學稻作改良之啟動

1906年,於阿緱廳推動的在來種去除赤米及限定品種工作,為臺灣稻品種改良之始。

現在我們每天都能吃到潔白純淨的白米,看來好像是理所當然,米不就應該是白色的嗎?但事實上,不過在一百多年前,臺灣農民收穫的稻米中仍普遍夾雜著大量的紅色、綠色、紫色、咖啡色等各種各樣的有色米。這些混雜的各種雜色米,不但造成稻米整體外觀品質下降,在食用口感上也造成影響。

日治初期,儘管日本種稻(即稉稻)仍未能在臺灣順利落地生根,但臺灣仍是重要的稻米生產基地。為了提升稻米生產的品質,於1906年,由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技師長崎常與阿緱廳(約今屏東縣境)廳長佐佐木基首先於阿緱廳推展在來種去除赤米及限定品種事業,試圖改善這樣的問題。

長崎常所提出的方法很簡單,即是首先在阿緱廳的眾多在來稻地方品種中,挑選較為優良的數十個品種,並擇其潔白純淨之稻種種植。待收穫後,選取其中表現更好的品種,並挑選其中的純淨稻種,如此重複種植數次後,即可得到純淨精良的稻種,再將其發放給農民種植,品質產量因此大幅提升。

長崎常技師在阿緱廳的試驗獲得成功,並在1910年順利推行至全臺各地,對臺灣早期在來米的改良有極大助益。 

圖二 1906年6月20日刊載於《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回頁首


 

臺灣版越光米:「臺南16號」的育成與分子選種技術的應用

水稻新品種「臺南16號」就猶如臺灣版的日本越光米,既有越光米的高品質,又適合臺灣本土栽培環境生長(圖三),生產之米粒外觀晶瑩剔透、白堊質率低(圖四),食味品質甚於越光,產量高於在臺灣栽培越光的30%,明顯改善日本水稻品種越光種植在臺灣之極早熟、產量低等缺點,為適合臺灣環境栽培的優質水稻新品種。

越光米從1957年誕生後,優良的品質使它稱霸數十年,直至今日越光米依舊是日本人米食的首選,也深受臺灣人喜愛。但越光種植在臺灣時,會因為對日照環境的敏感而提早開花,降低了產量與品質,直接影響農民收益與消費者權益。有些植物為了適應環境,演化出對日照長短敏感的特性,但也可以利用這個特性,增加農業生產的利益,就像彰化田尾地區的電照菊田一樣,利用菊花為短日照植物的特性,延長日照時間,讓花能夠經由人為的控制來調整產期,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也可以讓消費者能夠一年四季都購買到菊花。但稻米是基本的糧食作物,在經濟上無法使用這類的技術大規模生產,而利用分子輔助育種的品種改良把臺灣本土品種的抽穗、開花特性導入到越光米,就成為改良越光米最好的方法,於是臺灣大學農藝學系遺傳育種組林彥蓉老師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合作,培育出一個大部分為越光血統的水稻新品種─臺南16號。

該計畫選定臺農67號當作另一個親本,作為提供光鈍感、適應臺灣本土日長環境開花基因的貢獻親,利用傳統人工授粉、再以DNA分子標誌輔助選拔,提高選拔效率,在短時間內,即逐步選出帶有臺農67號的開花基因,但背景大都為越光的子代(圖五),最後育成「臺南16號」。該品種在一、二期作之抽穗日數分別較越光延遲抽穗20.4天及15.3天,僅較臺農67號早約2天抽穗,開花時間與一般臺灣常見稉稻品種相近,產量亦顯著提升,尤其二期作產量為越光的2.8倍,而在米飯品質分析中,無論是食味值、外觀、硬度、黏度及平衡度,均較在臺灣種植的越光優良,顯示「臺南16號」已達到這個計畫的目標。

「臺南16號」的育成為我國第一個利用分子輔助選種技術育成的水稻品種,以「非基因改造」的方式培育成適合臺灣環境栽培的優質品種,並且在育成過程及後續田間評估僅歷經5年,只有傳統育種時程的一半,充分說明分子標誌輔助育種的高效率。因應未來全球氣候變遷,導致天候異常,糧食作物生產所遇到的問題,包括遭遇生物性與非生物性逆境,如何確保糧食生產的穩定,是育種家要面對的問題,而分子輔助選種不僅提供高效率的方式,並且有許多優點可供育種家利用,例如:1. 可同時堆砌多個目標基因;2. 可分辨基因型,不需要做後裔測驗確認;3. 在幼苗時期即可準確選拔,減少土地、人力的耗費,以上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育種程序的效率與準確性,在未來作物育種的過程中,DNA分子輔助選種必定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臺大農藝學系 / 陳正昇、林彥蓉

圖三 102年一期作,種植於磯小屋前的臺南16號(左)、越光(中)與臺農67號(右)。越光已經抽穗、開花,然而臺南16號和臺農67號則還沒有抽穗。

圖四 越光、臺南16號與臺農67號精米外觀。由上圖可見,越光和臺南16號的米粒晶瑩剔透,鮮有心腹白,又以臺南16號心腹白米的的數量較少,反觀,臺農67號的米粒大都有心腹白的外觀。

圖五 利用分子標誌輔助選拔置換目標基因。此為臺南16號在水稻第六條染色體上的基因有來自越光(藍色部分)和臺農67號(綠色部分),其中Hd1是來自臺農67號光鈍感的基因。

回頁首


 

辦理磯小屋志工第三期訓練

2013年6月2日在臺灣大學農藝學系系館112教室及人工氣候室辦理「磯小屋志工第三期訓練」,邀請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楊志維博士講述專業課程:水稻之栽培管理技術;劉建甫老師介紹磯小屋建物與文物儀器;謝兆樞教授細說磯永吉與末永仁的故事。

本期志工有32位,由隊長鄭米惠傳授磯小屋志工的精神:放下身段,終身學習,從付出中感受美好。志工林珠孌老師則帶領新手志工到磯小屋實地解說示範。

圖六 第三期志工訓練

回頁首


 

今年3月23日的學會成立大會,承蒙各位熱誠加入學會與盛情與會,我在此向各位表達感謝之意。大會結束之後的會務我也在此向各位略微敘述:我花了三週的時間整理了大會的會議紀錄與理監事會議紀錄,並於4月19日檢具資料向內政部申請立案。5月28日已接獲內政部核發之立案許可公函與圖記,六月底之前將向法院登記為社團法人,預計在七月結束前會完成所有的手續。學會在六月中也將發行第一期的電子報(創刊號),往後將規劃每個月出刊一次,為各位報導學會的動態,也希望此電子報成為與各位會友互動的平台。

三月二十三日會員大會之後,接著由會員選出的15位理事與5位監事選出5位常務理事及1位常務監事,最後從5位常務理事中選出郭華仁常務理事來擔任理事長領導本學會,現在將15位理事的名單與5位監事的名單列於下:

理事:王淑珍、邢玉玫、林俊臣、林彥蓉、林珠孌、胡凱康、高泉深、張孟基、張釉芳、 郭華仁、廖振鐸、劉建甫、蔡承豪、鄭米惠、謝兆樞

常務理事:王淑珍、邢玉玫、郭華仁、鄭米惠、謝兆樞

監事:江啟昱、何承翰、侯藹玲、張素貞、劉力瑜

常務監事:劉力瑜

學會也通過提案聘請名譽理事長:賴光隆教授
名譽理事:謝順景老師、曾美倉老師、黃懿秦老師、蔡新聲老師、劉麗飛老師、邢禹依老師、劉景平老師、陳榮芳老師,一共八位。
與三位顧問:歐素瑛老師、王惠君老師、葉永韶老師

時序已經入暑,學期也即將於6月中旬結束,也祝福各位在知了歡唱的夏日時節平安快樂。

磯永吉學會秘書長 / 彭雲明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