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HS「成果發表暨公共論壇」圓滿落幕。(圖片提供 : 蔡怡鈴)

記者|楊玲(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陳佳圻(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

SHS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12月28日(五)於集思臺大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辦【成果發表暨公共論壇】活動,現場200多位觀眾共襄盛舉。早上場主要邀請SHS計畫各子平臺主持人以18分鐘仿TED短講作「成果發表」,分享推廣跨科際教育一年成果。下午場公共論壇採「爸媽囧很大」節目形式,由知名主播岑永康主持,邀請專家、教授、學生同臺討論高等教育議題。

早上場成果發表仿TED短講發表 對跨科際教育推廣成效

早上場「成果發表」由臺大社會學系教授陳東升擔任主持人,包括計畫總主持人陳竹亭、課程平臺主持人林從一、北區論壇主持人高涌泉、中區論壇主持人楊明德、桃竹苗論壇主持人王俊秀、達人學苑主持人鄭嘉良、數位平臺主持人鄭原忠,以及臺灣人文與環境的跨領域傳播主持人林照真分享各自計畫或平臺執行一年來的成果。《閱讀全文》

 
跨科際有別於多領域或界領域,強調面對真實世界的問題,必須由不同專業共謀解決之道。(圖片提供:SHS計畫)

作者|Julie Thompson Klein
翻譯|李雨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

編按 : 此篇原文為"Notes toward a social epistemology of transdisciplinarity",非常感謝作者Julie Thompson Klein 授權翻譯。

Julie Thompson Klein 任教於美國韋恩州立大學人文學院,致力於界領域(interdisciplinary)研究與教育,同時擔任多國之跨科際計畫顧問,協助計畫之設計、實行與評估。

摘要

在建構知識與文化時,若牽涉層面廣泛,且議題複雜,跨科際(trandisciplinary)研究便至關重要。為提倡跨科際研究,須建立統一的概念架構、學術語彙及教學方法。此外,應制定新制度,並與舊制度相互配合實施。

引言

社會知識論旨在調合哲學與實證知識社會學(Fuller l988)。社會知識論檢視社會環境與人類的認知,如何產生交互作用?並檢視不同學科如何創造知識,與彼此抗衡。本文欲以跨科際研究建構社會知識論。.《閱讀全文》

 

圖1:流行歌曲〈月光光〉的膚電曲線。特約作者|陳容姍(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
特約編輯|蔡振家(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音樂如何引起聽眾的情緒?二十年來,心理學家藉由實驗找出了一些容易感動聽眾的音樂特徵,例如打破聽眾對於音樂進行的預期,在音域、音量、音色、和聲上稍做轉折。

以流行歌曲而言,副歌出現之際,經常藉由各種音樂手法來強調新段落的進入,造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針對聽眾所做的生理反應研究,證實了副歌的重要性。

英國創作歌手阿黛爾(Adele)在今年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成為最大贏家之後,一位科學家 [1]在《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Anatomy of a Tear-Jerker(阿黛爾的歌何以催人淚下?),探討阿黛爾的歌聲魅力,以及音樂情緒的心理學基礎。該文指出,阿黛爾十分擅長使用倚音(appoggiatura),這種裝飾音可以令聽者感受到音樂張力,而當曲調回到正軌時,聽者則鬆了口氣,深受感動。《閱讀全文》

 

《易經》所影響中國文化的一些思惟方式像天人合一的觀念。(圖片提供:HeChian/flickr)作者|周成功(長庚大學生命科學學系教授)

原載於【遠見雜誌226期】

楊振寧先生之前在北京2004文化高峰論壇上提到,《易經》所影響中國文化的一些思惟方式像天人合一的觀念,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個說法當然立刻引起研究易經學者們的反駁,認為楊先生對《易經》有些誤解。姑且先不論《易經》是否真的要為近代科學未能在中國萌芽負責,不同文化傳統的思惟重點或價值取向不同,引導大家對外在世界有著不同面向的關注,這一點其實是很容易可以讓人理解的。《閱讀全文》

 

高齡者的終點式記憶較年輕人更差。(圖片提供:infraredhorsebite/flickr)特約編輯|曾郁蓁(紐約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
特約作者|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博士生郭郡羽

編按:在第零期達人學苑時,與會的學者一齊嘗試闡述與界定,我們也就是臺灣居民所面對最重要的十個問題。討論之後,大家認為人口老化,人口結構改變是台灣居民迫切會遭遇到的問題之一 (參見【達人學苑0.com-精彩實錄!】問題闡述與界定:我們所面對最重要的10個問題)。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經經歷過這樣困窘的情境:當你試圖告訴別人一件事時,才開口沒多久,對方就用不耐煩的語氣回應:「你已經說過了。」對尚屬年輕族群的我們而言,這樣的情境已不陌生。然而,對高齡者而言,這幾乎更是每天必然會面臨到的情境。

在一門為高齡者設計商品的課程中,我訪談了多位65歲以上的長者,訪談的內容主要著眼於他們是否有良好的管道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其中也包含是否有合適對象願意傾聽。然而,我所得到的絕大部分回應都令人失望。

「他們都不想聽啦,講沒幾句他們就不耐煩了。」

「說我一直講一樣的話啊。」

同樣地,兒孫們對高齡者的抱怨也常常圍繞在類似的狀況上。為什麼要重覆提起當兵時發生的某一件小事?同一段家族出遊的故事逢年過節就要拿出來講一遍?早上才說過的話,午餐的時候還要重提一遍,晚餐時也絕不放過。.《閱讀全文》

 

德國挖掘到保存完整的魚龍尾鰭軟體組織的化石。(圖片提供:梁家祺)作者|梁家祺(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副教授)

手中拿著珍藏的菊石化石,對剖的軀殼裡針狀的方解石結晶讓人不禁聯想起遠古以來沉積、成岩、海水與淡水淘洗的歲月;拿起一隻蛙型鏡眼三葉蟲化石, 巨大的複眼或許訴說著生命在寒武紀時第一隻眼睛的驚喜,捲曲的蟲體也印記了生命臨終前的驚恐,雖然化石不說話,卻見證了億萬年生物演化的驚異與生命的壯麗。

恐龍一直是種令人驚嘆的物種,小孩子總有不少的玩具和夢境與恐龍有關,年輕時筆者對於恐龍化石沒有什麼深刻體會,直到有次親眼看見並觸摸到竊蛋龍蛋內未孵化的小竊蛋龍胚胎化石,心中的悸動久久不能平復,彷彿看見了小恐龍的父親孵育寶寶的慈愛景象,化石紀錄說故事讓背負偷蛋臭名的竊蛋龍得以一雪前恥,並從而建構恐龍會孵蛋的全新假設。

另一個有趣的化石説話的例子是有關魚龍的化石,自從19世紀早期英國Dorset海岸挖到第一件完整的魚龍化石後,[1]科學家就開始爭論魚龍尾巴椎體向下彎折是埋藏異位還是本來即是如此,直到在德國Holzmaden地區挖掘到保存完整的魚龍尾鰭軟體組織的化石時(見下圖上[1] ),這樣的爭論相信已不證自明。除此之外,多件魚龍體內具有幼體和正在臨盆瞬間的化石(見下圖下[1]),都栩栩如生的說明了魚龍是進行胎生的海中爬行動物。.《閱讀全文》

 

 

日期:102年1月25日(星期五)
主題:「資訊通信科技與社會:衝擊、應用、共生」【期中成果發表會】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2037
教室網站:http://icts.nsysu.edu.tw/files/15-1249-70647,c8158-1.php
主辦平臺:課程平台計畫(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詳細活動內容,請參照附件「海報-議程」
報名網址: http://goo.gl/3R8n3(免費報名,請於1月17日以前完成報名)
活動網頁:http://icts.nsysu.edu.tw/files/15-1249-70647,c8158-1.php

.《前往官網》

 

 
科文計畫推動辦公室
http://case.ntu.edu.tw/shs
FACEBOOK粉絲團: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SHS計畫)
TEL:02-3366-8653,02-3366-8654
FAX:02-3366-8655
地址: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581室(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