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北區徵件說明會線上看

整理|黃鈺婷、楊玲(臺大跨科際對話平臺)
拍攝|林欣穎(SHSnet數位平臺)

教育部「補助大學校院設立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平臺計畫」,有意申請計畫之學校,可於10月15日前提出。目前SHS計畫平臺主要有4類,包括A類論壇平臺、B類達人學苑、C類數位平臺及D類區域推動中心計畫。

本次徵件對象包括A類論壇平臺(除中區以外學校均可申請,預計補助2至3案);B類達人學苑(預計補助1案);D類區域推動中心(除中區及南區以外學校均可申請,預計補助1至2案)。

對於計畫有興趣朋友,可於101年10月15日前以電子郵件傳送計畫書電子檔至shs.trans.100@gmail.com電子信箱,並備正式公文及以校為單位之計畫申請書每類乙式6份,寄送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581室SHS計畫辦公室收(地址:106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以郵戳為憑,逾期不予受理。《閱讀全文》

 
徵件說明會線上看

整理|黃鈺婷、楊玲(臺大跨科際對話平臺)
拍攝|林欣穎(SHSnet數位平臺)

本次徵件對象包括A類論壇平臺(除中區以外學校均可申請,預計補助2至3案);B類達人學苑(預計補助1案);D類區域推動中心(除中區及南區以外學校均可申請,預計補助1至2案)。

對於計畫有興趣朋友,可於101年10月15日前以電子郵件傳送計畫書電子檔至shs.trans.100@gmail.com電子信箱,並備正式公文及以校為單位之計畫申請書每類乙式6份,寄送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581室SHS計畫辦公室收(地址:106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以郵戳為憑,逾期不予受理。.《閱讀全文》

 

SHS計畫團隊三位教授在臺上分享寶貴經驗。(圖片拍攝:SHSnet數位平臺)作者|唐功培(臺大跨科際對話平臺博士後研究)

今年8月26日到31日在花蓮東華大學的達人學苑,聚集了臺灣許多大學的教授、研究生、大學生,國家級研究單位資深研究人員以及企業人士,將近100人。

在30日於活動中進行了一場由【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主持人暨臺大化學系陳竹亭教授所主持的座談會。會中兩位引言人為【科學人文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平臺計畫】主持人、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林從一教授和臺大社會學系陳東升教授。與會成員為參與達人學苑的師生。

主持人陳竹亭教授在座談會的一開始,介紹【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在推廣跨科際教育上具體的實施策略以及實踐的跨科際教育應該掌握的重點。為了能提供有志於跨科際教育的教師們一些參考的原則與方向,主持人提出了以下幾個重點:專業知能、整合、分工合作、溝通、語文表達(聽說讀寫)、社會覺知、問題導向的實作學習、創新.《閱讀全文》

 

此圖片摘自《雪地英雄》劇照。作者|梁家祺副教授(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筆者看到《雪地英雄》這部1965年拍的電影,描述二次大戰期間,盟軍計畫破壞德國納粹在挪威設立重水工廠的歷程。

重水是製造原子彈的重要原料,因此英軍與挪威游擊隊在1942年至1944年間數次突擊與轟炸重水工廠,導致後期德國決定把工廠設備和重水運回國內,載著幾千加侖重水的海德羅號行經挪威廷湖(Tinn lake)時,爆炸沉入湖中,從此德國失去製造原子彈的重要原料來源。筆者向來著迷於英雄故事,對於二戰歷史中沉沒於廷湖的海德羅號的裝載物充滿好奇,也對重水在德美的原子彈競賽中所扮演的角色充滿疑惑。

60年後,一群水下考古學家藉由尋找海德羅號來解謎《核武機密》,打撈上岸的桶子的確裝了濃度不同的重水,但是總量卻很低,根本無法運轉一座核反應爐,這其實解釋了大戰後期盟軍發現希特勒根本沒有製造原子彈的計畫,充其量就是個原子反應堆實驗室,因此盟國早期認為重水是德國用來製造原子彈的看法其實不正確,也就是說挪威突擊隊英勇炸沉的海德羅號中所裝載的重水其實沒那麼重要。.《閱讀全文》

 

喇叭弦真人演奏。(圖片摘自:由留聲機改裝的「喇叭弦」:也是一種exaptation/彈塗魚之舞網站)作者|蔡振家(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樂器學(organology)是一門關於樂器的學科,主要研究樂器的歷史、社會功能、形制、樂器與演奏的關係。有關樂器研究的方法與議題相當多元,研究者可以依照研究對象的特性而有所取捨,甚至能夠從特定的樂器入手,開發出新的研究議題。

本文所要探討的樂器,是一種臺灣特有的胡琴:喇叭弦。這個樂器最早出現於日治時期,該樂器的發明與20世紀錄音科技、唱片工業的興起有關,但其後續發展則以特殊的音色在臺灣民間音樂中佔有一席之地。藉由喇叭弦,筆者將強調「延伸適應」(exaptation)這個演化生物學(evolutionary biology)的觀念在樂器學中的應用。廣義而言,「演化」就是「隨著時間變化」,成功解釋生物演化的達爾文主義(Darwinism),也被許多學者拿來解釋文化的演化(cultural evolution)。本文嘗試將樂器類比為人類所豢養的家畜或寵物,探討其功能隨著社會脈絡而變化的現象。.《閱讀全文》

 

胡哲明老師愛己所擇,對研究植物很有興趣。(圖片拍攝:林玉枝)記者|楊玲採訪報導(臺大跨科際對話平臺)

如果可以遇到讓你「如沐春風」又獲益良多的師長,是很值得高興的事。臺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胡哲明,是這樣一位老師。就像桃花島主瀟灑脫俗的黃藥師,在談跨文化、跨領域時,總是讓人深刻又欽佩。

胡哲明除了是生態所副教授外,也曾擔任臺大國際處副處長。除了對植物演化研究興趣濃厚外,對於攝影、繪畫、歷史甚至收藏舊書都很有興趣。「在收集舊書時,曾發現1920年代的書,距今快100年,但仍相當有參考價值。」他笑說。因為興趣廣泛,常常也參與不同活動的舉辦。

如之前是達爾人誕生200週年紀念,他就曾與英國文化學會等單位合作,在臺大舉辦一個小型展覽。今年也透過泰國研究伙伴的牽線,促成美國科學插畫家格雷琴‧凱‧哈伯特(Gretchen Kai Halpert)與臺大藝文中心合作的美事。.《閱讀全文》

 

 

本期【探索基礎科學講座】特別邀請到臺大醫學院教授楊偉勛醫師擔任顧問,為我們策劃【基因、遺傳與造化】系列講座,在八個周末的科學旅程,從生物化學、人類演化到醫療革新等不同角度,帶領我們遨遊生命的奇幻旅程,以期在基因角度下所審視的生命思維,能奠下更堅實的根基……

.《前往官網》

 

 

【森林手心木作家具展】於臺大雅頌坊展出。(圖片拍攝:楊玲)作者|辜琪鈞(臺大跨科際對話平臺)

這裡是臺灣大學藝文中心,前身是一個教堂,只要有陽光透進,就能在彩色玻璃的反射光裡浸沐。不遠處,教堂周圍的園道和樹木旁有用木椅排成的裝置藝術作品,可和行徑過的學生們和參觀者們做互動,簡單的木椅成了藝術品,有了人們的使用才有了生活和行經的軌跡。

臺大實驗林處長王亞男說:「我們了解木材,卻不懂設計。」

「木作家具展」展覽作品全來自於臺大實驗林誕生的木家具,與「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藝術家的作品們,他們細心創作著限量產的手做木工,沒有太多裝飾和商業味道,快樂來自木頭帶來的溫暖。王亞男處長有著遠大的理想,「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創辦人林東陽覺得既然實驗林有木材產出,是否應該與設計人合作做家具設計。當造林與木材專業與工業設計在教堂展場裡相遇,哪個能帶給觀者與用者,真正感動的生活用品…….《閱讀全文》

 

 
科文計畫推動辦公室
http://case.ntu.edu.tw/shs
FACEBOOK粉絲團: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SHS計畫)
TEL:02-3366-8653,02-3366-8654
FAX:02-3366-8655
地址: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581室(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