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邁入第31個年頭的KKHTCNN由京都大學舉辦,七校師生同聚京都,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對於過去一年來亞洲各國面對越益頻仍、嚴峻的自然災難威脅,探討如何建構具有韌性/回復力 (resilience) 的社會,保障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和永續的發展。這之中不僅只是土木工程之下各個專業領域的共同挑戰,更是跨越國界、對於落實「民生工程」的普世追求。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同學們在近三百篇的論文簡報中,互相激盪、學習,既是回應研討會創辦的初衷,在景致如畫的京都深秋,七校之間的情誼又一次堅實。

本屆的全國大專生工程創意競賽,系上同學們又有很優秀的表現,囊括了前三名的獎項。本期的內容中,獲得金獎的「杜杜寺」團隊和大家分享他們對「智慧城市」的創意和發想,如何透過影像偵測、系統開發和資料視覺化等技術整合來解決萬華地區的停車問題;透過細膩的觀察和不設限的想像,來面對生活中的「工程」以及「基礎建設」問題、打造令人驚豔的Smart Wanhua

淡海輕軌在2018年底正式通車了。過去幾年來,系上「輕軌運輸系統工程」和相關的課程都有安排至淡海輕軌工參,一屆一屆的同學也見證了工程建設不同的階段。此外,本期杜風特別向王泰典老師開授的「隧道工程」邀稿,分享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的工程參訪,實地了解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甚或視為理所當然的基礎建設,對修課同學們既是相當難得的工程震撼教育,更是一次大地工程師才能感受的浪漫體驗。

甫獲得臺大傑出校友的黃鍔院士特地撥冗回到系上和老師、同學們座談、分享他求學和研究生涯的點滴。院士對做學問、做研究的專注、熱情、搭船一個多月赴美留學的經歷都令人敬佩、驚嘆不已;從年少時的鐵道夢陰錯陽差踏入流體力學的殿堂,院士自稱沒當成土木工程師,是 「土木系的逃兵」,然其對於理論、研發的投入、持續學習、勇於向新領域挑戰的精神,正是工程最大的開創。

另一位可能稱得上土木系的逃兵是甫畢業不久的楊翔文校友,和大學社團、修課的好友一同創業,投入影像創作和緊急救護教育,也在本期杜風和大家分享創業的心路歷程,無畏的夢想追求背後,談的同樣是積極任事的態度和自主學習的重要。

學期將盡,一晃眼月曆已翻過2018,同學們仍舊忙碌於課業和系上大大小小的活動:小土妹聚會、湯圓之夜、組際盃……大一的同學即將結束大學生涯的第一學期、大四甚或大三的同學得認真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希望大家的2018是很充實、有所收穫的一年,也祝大家期末順利,繼續有個很精彩的2019

133 期杜風電子報 www.ntuce-newsletter.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