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最新消息] 本系系友赤嶺 守教授榮膺本校2022年傑出校友
  111學年度臺大校慶運動會得獎師生:長谷川正人老師、黃俊豪助教、林牧之系友
  本系111學年度臺大校長獎獲獎名單
  110-2本系卓越/傑出教學助理獎得獎名單
  111年秋季嘉華獎學金獲獎名單
  本系學士班游騰翔同學榮獲「2022李昂文學微電影大賽」優選
  《臺大歷史學報》第69期出版
  《史原》復刊第十三期(總第34期)出版
  【交換學生計畫】2023秋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交換申請(截止日:2023.01.10)
[活動預報] 2022.12.16(週五)【經典人文學程學術演講】曾麗玲老師主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尼的跨境詩學
  2022.12.19(週一)童永昌老師主講:兩宋戲謔文化的轉向
[書  介] 胡平生著,《研教兼優的史學家:李守孔先生傳》出版
  梁庚堯著,《北宋的改革與變法──熙寧變法的源起、流變及其對南宋歷史的影響》出版
[活動報導] 2022年國科會歷史學人才培育計畫臺灣史領域:臺灣近代城市史系列三
  【《臺灣美術兩百年》 新書座談】 顏娟英老師:為什麼需要重建臺灣美術史?──從「不朽的青春」、「光」到《臺灣美術兩百年》
  林會承老師:台灣的聚落:以澎湖望安花宅聚落為例
  【經典人文學程學術演講】林開世老師:如何定位「政治」?政治人類學的離奇旅程
  2022年環境史研習營
  劉士永老師:生態經濟的比較不利益性:美國水資源保護與俄烏戰爭二例
  【講論會】楊肅献老師:吉朋與註腳的藝術
  【經典人文學程學術演講】黃美娥老師:島嶼視線:臺灣文學的新風景與新論域
  陳建守老師:清末民初的新知識是怎麼來的?
  邱建智先生:編輯眼中的出版工作與作者
  陳佑慎博士:近代中國軍事史對當代臺灣形塑的影響:以臺灣典藏軍事文物為例
  陳正國老師:談比較思想史的幾個問題
  【經典人文學程學術演講】潘少瑜老師:末日與烏托邦:晚清科幻小說的中西文化視野
[校園活動] 【科學史沙龍】人體入藥中醫史

臺大歷史系
募款專區


赤嶺 守教授
(圖片來源:日本名櫻大學官網)

本系系友赤嶺 守教授榮膺本校2022年傑出校友

  • 本校 11 月 15 日公告 2022年傑出校友遴選結果,本系系友赤嶺 守教授獲傑出校友(人文藝術類)殊榮。赤嶺教授1953年出生於沖繩,1978年來臺就讀本系,受陳捷先教授指導,1983年以〈光緒初年琉球與中日兩國之關係〉為題,取得本系碩士學位;1990年以〈清末琉球復國運動之研究〉為題,取得本系博士學位;現為日本名櫻大學教授、琉球大學人文社會學部名譽教授,專長領域為中琉關係史。

    赤嶺教授自1989年開始編輯整理《歷代寶案》,迄今三十多年,已出版校訂本15冊、譯注本15冊;另與臺大圖書館合作琉球關係史料編輯,歷經八年,校勘多達 17 種抄本,編輯成《琉球關係史料集成》五卷出版,對文化保存及學術研究影響深遠。並推動中琉歷史國際學術會議,集結臺灣、中國與琉球學者定期交流,對重建古琉球史觀居功厥偉。

  • 相關連結:
    赤嶺 守教授研究經歷與介紹(資料來源:日本名櫻大學官網)
    本校2022年傑出校友公告(資料來源:臺大校園訊息11月焦點新聞)


臺大體育室
(圖片來源:臺大體育室官網)

111學年度臺大校慶運動會得獎師生:長谷川正人老師、黃俊豪助教、林牧之系友

  • 111學年度臺大校慶運動會於2022年12月2、3日舉行,長谷川正人老師榮獲「教職員工乙組(男)田徑5000公尺」第五名;黃俊豪助教榮獲「教職員工乙組(男)田徑800公尺」第一名;林牧之系友榮獲「校友暨臺大之友男子組跳遠」第一名、「校友暨臺大之友男子組田徑800公尺」第二名。

本系111學年度臺大校長獎獲獎名單


110-2本系卓越/傑出教學助理獎得獎名單

111年秋季嘉華獎學金獲獎名單

  • 111年秋季嘉華獎學金獲獎名單:

    劉芳妤、高睿彣、謝宜廷、林有餘、洪心瑜

  • 相關連結:歷年嘉華獎學金名單

本系學士班游騰翔同學榮獲「2022李昂文學微電影大賽」優選



《臺大歷史學報》第69期出版

  • 研究所同學欲申領《臺大歷史學報》者,請洽學報工作室。大學部同學欲閱覽學報全文,請上系網頁「臺大歷史學報」(http://homepage.ntu.edu.tw/~history/c_pub_journal.htm)下載。若需參考過刊學報,請至學報工作室洽詢。

  • 本期簡目

    ※ 專題論文
    林志宏/土龍山傳奇──滿洲國時期的反抗日本移民及其敘事
    游博清/英法聯軍對中國水文情報之偵蒐、分析及其戰場效(1856-1860)
    蕭道中/美國與臺灣地位未定論的起源──1950年聯合國《臺灣問題案》研究
    馬海峰/《米蘭敕令》的名與實

    ※ 研究討論
    張惟捷/武丁時期人物「子商」史跡疏證

  • 相關連結:中英文目錄及全文電子檔連結

《史原》復刊第十三期(總第34期)出版

  • 本期簡目

    ※ 專題論文
    楊朝閎/無畏黨爭──論晁說之墓誌碑銘的「元祐意識」
    鄭 豪/邊疆的「內地化」──以清代會理地區的金江書院建設為例
    陳冠輔/赤禍和救鄉──東江蘇區的發展與南洋華僑之行動

    ※ 研究討論
    王睿斐/2000年以後法國華人協會的發展──在法國共和制模式背景下協會的功能變化及侷限

    ※ 史料譯註
    張顏釗/唐元和五年〈滎陽郡夫人鄭氏墓誌銘〉考釋──兼論「郜國公主案」對李昇家族之影響

    ※ 特約稿
    陳重方/「雲五文獻」漫記──整理經驗與可能的研究方向
    蔡旻遠/「雲五文獻」整理者專訪

  • 相關連結:《史原》論壇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
(圖片來源: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官網)

【交換學生計畫】2023秋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交換申請(截止日:2023.01.10)

  • 交換學系簡介: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 網站 https://www.cah.cityu.edu.hk/

  • 交換期:2023年9月至12月(秋季)
    說明一:2023/24學年秋季。
    說明二:詳細行事曆可參考網頁:http://www.cityu.edu.hk/arro/calendar.asp?sem_id=128

  • 符合以下條件者,始具報名資格:
    學 籍:交換時需具本校學籍-學士生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含)學生。
    成 績:申請時的「前一學期」,成績等第績分平均 GPA 達2.7。

  • 名 額:2 名(112學年度第1學期)

  • 語言要求說明:香港城大中文及歷史學系辦公室提醒,城大對交換生的英語水平有一定要求, 詳情請參閱: http://www.admo.cityu.edu.hk/intl/international/entreq#eng,請同學留意。

  • 費 用:
    (一)交換生依所屬學校收費標準向所屬學校繳交費用。
    (二)交換生於交換期間之往返旅費、生活費、食宿費、書籍費、保險和醫療等費用均由交換生本人自理。

  • 繳交文件:
    (一)簡歷表(同學自行設計,需有個人基本資料,惟格式不限)
    (二)自傳(含自傳、申請動機、讀書計畫,字數不限)
    (三)歷年成績單(電子檔),本階段不需申請校方紙本,只要將myntu查詢之檔案存在word檔即可,請自行標註前一學期GPA。

    以上文件請存成 word 檔或 pdf 檔,檔名請以中文存檔:01簡歷、02自傳、03成績單, 以e-mail方式寄到 chiailin@ntu.edu.tw。

  • 本系收件截止日:2023年01月10日(週二)


曾麗玲老師介紹
(圖片來源:臺大外文系官網)


2022年12月16日(週五)
【經典人文學程學術演講】曾麗玲老師主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尼的跨境詩學

  • 講  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尼的跨境詩學
  • 主  講  人:曾麗玲/臺大外文系教授
  • 主  持  人:
    閻鴻中/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宋家復/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時  間:2022年12月16日 (週五) 10:20-12:10
  • 地  點:線上演講
  •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g8zy5Zs8RTPJ9PLM9
  • 報名截止日期:2022年12月15日(週四)17:00
    (收到申請表單後,將在12月15日(週四)21:00前寄送演講連結)


    歡迎申請、參加此演講!

  • 相關連結:
    曾麗玲老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尼的跨境詩學」演講海報


童永昌老師介紹
(圖片來源:中研院史語所官網)


2022年12月19日(週一)
童永昌老師主講:兩宋戲謔文化的轉向

  • 講  題:兩宋戲謔文化的轉向
  • 主  講  人:童永昌/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 主  持  人:方震華/臺大歷史系教授
  • 時  間:2022年12月19日(週一)15:00-17:00
  • 地  點:U meeting 視訊會議
  • 會議網址:按此連結(會議ID:222-359-873)
  • 附  註:本次演講與宋史座談會合辦

本系活動歡迎參加,與會來賓請遵守以下規定:
※ 尊重著作權,不得錄音、截圖、錄影或上傳網站。
※ 遇疫情升級管制緊縮,各項異動將公告於本系網頁。

 

胡平生著,《研教兼優的史學家:李守孔先生傳》出版

  • 作  者:胡平生

  • 出版資訊: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22年10月出版,316頁,ISBN:978-626-715-765-7

  • 內容簡介:
    悉心授業,四十年諄諄人師,光照杏壇;
    努力傳薪,兩千名莘莘弟子,澤被史林。_____胡平生


    本書介紹從事中國近現代史教學或研究的臺灣各代學者中,介於第一代與第二代之間頗負盛名的李守孔教授。 翻開李教授在總統府的人事資料表,第二頁有一個「經驗與專長」的欄位,李教授只填了簡潔有力的四個字:「喜好歷史」。

    李教授二十四歲自國立河南大學文史系歷史組畢業,即前來臺灣。二十五歲至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擔任助教, 三十二歲升任講師,三十六歲升任副教授,四十二歲升任教授;在臺大任職約四十二年,至六十七歲方始退休。如果算到李教授最後一篇發表的論文,那麼李教授的史學生涯長達四十八年。

    李教授回憶就讀於國立河南大學文史系歷史組期間,正值八年對日抗戰,戰局動蕩,校址不斷遷徙,大半課業荒廢於烽火播遷途中,沒有辦法好好讀書,也缺乏名師的汲引。直到畢業後至臺大歷史系擔任助教期間,才開始摸索研究工作。最初研究的是秦漢史,後來轉為明史,最後又轉向中國近代史。

    李教授撰述極勤,著作等身;教學卓越,育才良多;稱得上是研究和教學兼優,對於臺灣的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有卓著的貢獻。

  • 作者簡介:
    胡平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曾任臺大歷史系講師、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研究所所長,以迄退休為名譽教授。撰有《梁蔡師生與護國之役》、《民國初期的復辟派》、《民國時期的寧夏省(1929-1949)》、《抗戰前十年間的上海娛樂社會(1927-1937)──以影劇為中心的探索》、《僕僕風塵──戰後蔣中正的六次北巡(1945-1948)》、《周非將軍與民國海軍》(與周先俐合著)等書;編著有《中國現代史書籍論文資料舉要》(四冊)、《中華民國電影史論著資料目錄舉要》(上下二冊)。

    ※ 專書資訊及圖片來源:
    http://www.rchcs.com.tw/bookdetail-1633.html

梁庚堯著,《北宋的改革與變法──熙寧變法的源起、流變及其對南宋歷史的影響》出版

  • 作  者:梁庚堯

  • 出版資訊:臺大出版中心,2022年11月出版,544頁,ISBN:978-986-350-671-3

  • 內容簡介:
    北宋的政治史基本上以兩大問題為中心,一是對外關係,二是改革運動,這兩大問題又相互牽連。在對外的情勢上,北宋承受著遼、夏強敵的威脅,當外患進逼時,讓人警覺到內憂。由於中國對外一向有「修德來遠」的主張,北宋在取得對外和平的同時,也可能進一步從內政上反省致弱的原因,把「修德來遠」的意義從維持和平的消極態度,轉化為改革內政的積極要求。

    《北宋的改革與變法》主要爬梳北宋慶曆改革與熙寧變法的緣由、實施內容及其施政阻力與偏失,進而探究熙寧變法與北宋晚期黨爭激烈化之間的關係,以及新法對於南宋歷史的影響。本書將帶領讀者一窺慶曆改革與熙寧變法在宋史所扮演的角色,並藉此說明這兩次改革事件是把握北宋政治史概觀的核心議題。

  • 作者簡介:
    梁庚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著有《南宋的農地利用政策》、《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南宋鹽榷:食鹽產銷與政府控制》、《中國社會史》、《宋代科舉社會》、《南宋的農村經濟》以及《南宋的農村經濟(二版)》等書;另有未收於上述各書之論文若干篇,以宋史研究為中心,涉及唐宋社會經濟史、宋元教育文化史及近代中國社會經濟史等課題。

    ※專書資訊及圖片來源:
    https://press.ntu.edu.tw/tw/publish/show.php?act=book&refer=ntup_book01308

2022.11.04、11.12、12.02
2022年國科會歷史學人才培育計畫臺灣史領域:臺灣近代城市史系列三

  • 講  題  一:1920年之前的臺北:從傳統到近代城市的規劃
    主  講  人:蔡錦堂/師大臺史所退休教授

  • 講  題  二:私娼之城:底層女性的空間治理及其沈默的逃亡
    主  講  人:梁秋虹/成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 講  題  三:1920年臺灣地方制度改革與臺北設市:島都臺北都市化的展開
    主  講  人:蔡錦堂/師大臺史所退休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曾信豪拍攝)

▲蔡錦堂老師:1920年之前的臺北:從傳統到近代城市的規劃

▲梁秋虹老師:私娼之城:底層女性的空間治理及其沈默的逃亡

▲蔡錦堂老師:1920年臺灣地方制度改革與臺北設市:島都臺北都市化的展開

▲會場一景
 

2022.11.14
【《臺灣美術兩百年》 新書座談】 顏娟英老師:為什麼需要重建臺灣美術史?──從「不朽的青春」、「光」到《臺灣美術兩百年》

  • 主  講  人:顏娟英/中研院史語所退休研究員、《臺灣美術兩百年》總策畫
  • 與  談  人:周婉窈/臺大歷史系教授
  • 主  持  人:許雅惠/臺大歷史系教授
  • 主辦單位:臺大歷史系、春山出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春山出版盧意寧拍攝)

2022.11.17
林會承老師:台灣的聚落:以澎湖望安花宅聚落為例

  • 主  講  人:林會承/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名譽教授
  • 主  持  人:陳冠妃/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22.11.18
【經典人文學程學術演講】林開世老師:如何定位「政治」?政治人類學的離奇旅程

  • 主  講  人:林開世/臺大人類學博物館館長暨人類系兼任副教授
  • 主  持  人:
    閻鴻中/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宋家復/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22.11.19
2022年環境史研習營

  • 「積漸所至」的臺灣環境史研究
    主  講  人:呂紹理/臺大歷史系教授

  • 重探環境史研究中的保育與保存之爭
    主  講  人:洪廣冀/臺大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

  • 環境史家的技藝──歷史GIS
    主  講  人:顧雅文/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 以山為本、以茶為業:沿山農村的大水堀
    主  講  人:曾獻緯/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反思研究環境史的立足點:生態道德論還是經濟效益論?
    主  講  人:劉士永/美國匹茲堡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

  • 從自然書寫到環境人文研究:「種種看」的想像與實踐
    主  講  人:周序樺/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

  • 主辦單位:臺大歷史系、中研院臺史所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大氣系蔡杰森拍攝)

▲洪廣冀老師

▲顧雅文老師

▲曾獻緯老師

▲劉士永老師

▲周序樺老師

▲圓桌討論

2022.11.23
劉士永老師:生態經濟的比較不利益性:美國水資源保護與俄烏戰爭二例

  • 主  講  人:劉士永/美國匹茲堡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
  • 主  持  人:呂紹理/臺大歷史系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22.11.24
【講論會】楊肅献老師:吉朋與註腳的藝術

  • 主  講  人:楊肅献/臺大歷史系教授
  • 主  持  人:顏杏如/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22.11.25
【經典人文學程學術演講】黃美娥老師:島嶼視線:臺灣文學的新風景與新論域

  • 主  講  人:黃美娥/臺大臺文所教授
  • 主  持  人:
    閻鴻中/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宋家復/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22.11.29
陳建守老師:清末民初的新知識是怎麼來的?

  • 主  講  人:陳建守/中研院近史所助研究員
  • 主  持  人:傅 揚/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22.11.29
邱建智先生:編輯眼中的出版工作與作者

  • 主  講  人:邱建智/八旗出版社主編
  • 主  持  人:陳冠妃/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22.11.30
陳佑慎博士:近代中國軍事史對當代臺灣形塑的影響:以臺灣典藏軍事文物為例

  • 主  持  人:陳佑慎/國防部國家軍事博物館籌備處史政員、國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 主  持  人:韓承樺/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22.12.07
陳正國老師:談比較思想史的幾個問題

  • 主  講  人:陳正國/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 主  持  人:傅 揚/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22.12.09
【經典人文學程學術演講】潘少瑜老師:末日與烏托邦:晚清科幻小說的中西文化視野

  • 主  講  人:潘少瑜/臺大中文系副教授
  • 主  持  人:
    閻鴻中/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宋家復/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科學史沙龍】人體入藥中醫史

  • 講  題  一:「人部」新藥的誕生:人魄與木乃伊
  • 主  講  人:張哲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 簡  介:
    中醫本草的藥品隨著歷史的堆疊不斷地增加,新藥如何被人們所認識、認可、而後付諸應用?本次演講以在《本草綱目》首度出現的人魄、木乃伊這兩種「人部」藥為例,說明縱使是聽起來匪夷所思、甚至於駭人聽聞的物品,在適度鑲嵌入主流自然觀的解釋框架後,不管其起源是來自本土或是異域,都能被視為合理而正式成為本草家族的一員。

  • 講  題  二:《本草綱目》人部藥與女性身體
  • 主  講  人:陳秀芬/政大歷史系特聘教授
  • 簡  介:
    中國自古即有以人體入藥的記載,不少本草書對其主治、性味、炮製與應用均有詳述。明代本草書集歷代人藥知識之大成,如《本草綱目.人部》,就收錄了髮鬚、陰毛、爪甲、牙齒、口津唾、眼淚、人汗、人血、乳汁、人精、月水、屎尿、人骨、人肉、人膽以及天靈蓋等藥。本次演講將針對胎盤和月經製品──「人胞」與「紅鉛」,討論它們如何收集?怎樣炮製?被賦予什麼療效?在明代曾引發哪些道德爭議與政治效應?對於身體與性別史研究又有何意義?

  • 主  持  人:劉龍心/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
  • 時  間:2022年12月17日(週六)14:00-16:00
  • 地  點:臺大思亮館國際會議廳
  • 活動網頁:按此連結


(活動資訊及圖片來源:臺大科教中心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