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活動預報] 2021.4.24(週六)【科技與人文的交會 系列演講】邢義田老師主講:谷歌地球與秦漢邊塞長城遺址──未來
  2021.4.26(週一)【系友座談】涂豐恩博士:那些歷史系教我(和沒教我)的事
  2021.5.7(週五)郭秀鈴老師主講:現代性、健康、與現代德國公共空間的建構(Modernity, Health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German Public Space)
[活動報導] 博士論文發表會──丘文豪
  【講論會】許雅惠老師:標誌亡者──遼宋金墓誌所見的社會身份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五十一回年度學術研討會
  【科技與人文的交會 系列演講】邢義田老師:谷歌地球與秦漢邊塞長城遺址──現在
[學生園地] 鍾沅潤、王安珩、葉宇軒、馬銘汝、柯采元、謝孟吾/喜歡歷史的觸動──與曼儀老師談天
[校園活動] 臺大出版中心「復返的日治記憶」講座
  【「跨世代歷史學者對談」系列活動】中國上古史研究之回顧與前瞻

臺大歷史系
募款專區

2021年4月24日(週六)
【科技與人文的交會 系列演講】
邢義田老師主講:谷歌地球與秦漢邊塞長城遺址──未來

  • 講  題:未來:「空中考古學」──許你一個美麗新世界
  • 主  講  人:邢義田/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
  • 時  間:2021年4月24日(週六)14:00-16:00
  • 地  點:臺大博雅教學館301教室
  • 主辦單位:臺大歷史系、臺北大學歷史系、臺大數位人文中心


涂豐恩博士介紹
(圖片來源:聯經出版社官網)

2021年4月26日(週一)
【系友座談】涂豐恩博士:那些歷史系教我(和沒教我)的事

  • 講  題:那些歷史系教我(和沒教我)的事
  • 主  講  人:涂豐恩/聯經出版社總編輯
  • 主  持  人:傅 揚/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 時  間:2021年4月26日(週一)18:00-20:00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歷史系一樓側門進出文學院)

  • 涂豐恩博士簡介:
    學  歷: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2008)、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2006)。
    經  歷:現任聯經出版社總編輯。曾任哈佛燕京圖書館博士後研究員、北美台灣研究學會會長、故事 StoryStudio創辦人。

  • 線上報名:按此連結
  • 報名截止:2021年4月20日(週二)

    ※「系友座談」主要邀請不在學院內工作、畢業已超過10年以上的學長姐分享他們在臺大所學與進入職場的經驗。
    ※本活動歡迎臺大同學報名。因場地座位40人,若報名人數過多,以歷史系同學優先入場。
    ※除主講人與主持人外,COVID-19疫情期間與會者必須配戴口罩。


郭秀鈴老師介紹
(圖片來源: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官網)

2021年5月7日(週五)
郭秀鈴老師主講:現代性、健康、與現代德國公共空間的建構(Modernity, Health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German Public Space)

  • 講 題:現代性、健康、與現代德國公共空間的建構(Modernity, Health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German Public Space)
  • 主講人:郭秀鈴/中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 主持人:劉巧楣/臺大歷史系教授
  • 時 間:2021年5月7日(週五)10:30-12:30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2021.3.24
博士論文發表會──丘文豪

  • 論文題目:挽回學術以利政教:程朱學群體的擴大與嚴格化(1850-1890)
  • 指導教授:吳展良 先生
  • 發  表  人:丘文豪
  • 評  論  人:丘為君/東海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
  • 主  持  人:王天駿/《史原》近代史領域編輯,本系博士生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21.3.25
【講論會】許雅惠老師:標誌亡者──遼宋金墓誌所見的社會身份

  • 主  講  人:許雅惠/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主  持  人:閻鴻中/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21.3.26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第五十一回年度學術研討會

  • 發表學者:
    秦曼儀/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李峙暤/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李鑑慧/成大歷史系副教授
    陳正國/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陳立樵/輔大歷史系副教授
    陳重仁/臺大外文系教授
    謝佳娟/中央大學藝術所副教授
  • 發表學生:
    陳恬緣/臺大歷史系碩士班
    賴炣妌/臺大歷史系碩士班
    林采樺/中央大學藝術所碩士班
    黃仲瑄/輔大法文系碩士班
    廖幸薇/臺師大歷史系學士班
  • 主辦單位:台灣世界史討論會、輔大歷史系
  • 合辦單位:臺大歷史系
  • 贊助單位:科技部「歷史學人才培育計畫」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謝坤笠拍攝)

2021.4.10
【科技與人文的交會 系列演講】邢義田老師:谷歌地球與秦漢邊塞長城遺址──現在

  • 講  題:現在──從谷歌地球「遥觀」內外蒙古的秦漢長城
  • 主  講  人:邢義田/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
  • 主  持  人:閻鴻中/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主辦單位:臺大歷史系、臺北大學歷史系、臺大數位人文中心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侯思筠拍攝)
喜歡歷史的觸動──與曼儀老師談天

採  訪  人:鍾沅潤、王安珩、葉宇軒、馬銘汝、柯采元、謝孟吾
主  筆:謝孟吾
採訪日期:2021.01.13

「我們就用聊天的方式,好嗎?」曼儀老師一開始便這麼說。

我們原本緊繃的神經一下子就放鬆了,即使手上仍握著訪綱,我們的心卻誠實地飄走了,飄入了一場沙龍式的談天。

喜歡歷史

  「你們喜歡歷史的什麼?」我們或許常說自己「喜歡歷史」,卻少有人像老師一樣如此真誠而直入地問。安珩說,他喜歡歷史,因為歷史有時會與自己的生活經驗不同,就像探險一樣有趣;孟吾由一位老師開啟了她對歷史的嚮往,寄望習得學識背後的氣度與胸懷;宇軒說了自己和爺爺的故事,是爺爺教導他要從更多元的視角思考;沅潤的興趣則始於古蹟;而銘汝與采元都是從高中就以歷史系作為目標,那時覺得其他地方的歷史相當有趣,現在則認為歷史不僅如此,而是更為深層、更加寬闊。

  老師不停地點頭、微笑,眼神散發出的光芒就像跟我們回應說,她也深愛著歷史一般。是的,她也深愛著歷史。「喜歡歷史是一種對於人們曾經存在的種種狀態抱持好奇、意圖探詢了解的、質樸的表達方式。歷史是有關人的知識與書寫,『喜歡歷史』也就是對於這門有關人的知識與書寫的一種初始的觸動,蘊含希望,還有」,老師頓了頓,「快樂」。這兩個字輕快但充滿了力量,「誰在說自己『喜歡歷史』的時候,不帶著快樂的心思情緒呢?」從「喜歡歷史」開始,我們便擁有一切的可能性去認識歷史與學習,進而形成自己對歷史的認識。

  談到對歷史的熱愛,我們本想根據擬定的訪談大綱,依序問老師為什麼選擇就讀歷史系、大學期間曾否遭遇挫折,最後再請教老師的國外留學經驗。然而,老師直接從留學法國期間,一次與朋友的談話說起....(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生會學術部官網

▲秦曼儀老師與訪問同學合影

臺大出版中心「復返的日治記憶」講座

  • 主  題:復返的日治記憶──台灣小說與歷史重構
  • 時  間:2021年4月16日(週五)19:00-20:30
  • 主  講  人:
    劉亮雅/臺大外文系特聘教授、臺文所合聘教授
    陳國偉/中興大學臺文所優聘副教授兼所長
  • 地  點:聯經書房(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94號B1)
  • 簡  介:
    國民政府撤退至臺灣後,為強化中國認同,壓抑人民日治時期記憶,造成嚴重的歷史斷裂。直到政治解嚴後,臺灣歷史小說蓬勃發展,議題多元的各類型文本,為這段集體記憶留下紀錄。講座將聚焦於二十一世紀臺灣日治記憶小說與電影,從文化生產脈絡討論重新記憶日治時期的深刻意義。
  • 活動網頁:按此連結

(活動資訊及圖片來源:臺大出版中心官網)


【「跨世代歷史學者對談」系列活動】中國上古史研究之回顧與前瞻

  • 活動簡介:
    於戰後臺灣成長的第一代學者,在研究資源相對貧乏的年代,不僅做出亮眼成績,而且從1980年代開始陸續投入教學,培養新生代。當年的學生如今已成為獨當一面的學者,同時在研究崗位和教學現場持續啟發下一代學子,期盼為臺灣學術發展孕育出更多後起之秀。

    三十年來,因國際交流頻繁、數位工具普及、學術典範轉移等因素,造成國內學術環境改變,新世代學人在享有更多研究資源的同時,也面臨與過去大不相同的挑戰。本系列活動希望透過老中青不同世代學者交錯的眼光,以輕鬆對談的形式,對於各個斷代或專題的歷史研究進行回顧與前瞻。第一場對談將聚焦在中國上古史領域,歡迎有興趣的師生踴躍報名參加。

  • 主  談  人:邢義田/中研院院士、史語所通信研究員
  • 與  談  人:
    閻鴻中/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劉欣寧/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李昭毅/中正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 時  間:2021年4月23日(週五)17:30-21:00
  • 地  點: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館 B1演講廳
  • 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wPDRUYqVUcbqWptm7
  • 指導單位:科技部人文司歷史學門
  • 聯  絡  人:侯家榆,E-mail:fri723@asihp.net
  • 活動網頁:按此連結

(活動資訊及圖片來源:科技部人文司歷史學門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