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書  介] 台灣史論叢 社會生活篇
呂紹理老師主編,呂紹理、林玉茹、曾品滄、吳奇浩、劉欣蓉、陳玉箴、余舜德、張珣、黃宣衛、黃應貴 老師著,《如何日常.怎樣生活》出版
[專題報導] 陳瑢真/東京大學移地研究心得
[學生園地] 活動預報:2020年臺大杜鵑花節線上學系博覽會
[校園活動] 「第二十二屆臺大文學獎」徵件
  No.231 文學院午間音樂會:聲之秘境

臺大歷史系
募款專區

 

台灣史論叢 社會生活篇
呂紹理老師主編,呂紹理、林玉茹、曾品滄、吳奇浩、
劉欣蓉、陳玉箴、余舜德、張珣、黃宣衛、黃應貴 老師著,《如何日常.怎樣生活》出版

  • 主 編:呂紹理
  • 作 者:呂紹理、林玉茹、曾品滄、吳奇浩、劉欣蓉、陳玉箴、余舜德、張珣、黃宣衛、黃應貴
  • 策 劃:王泰升/臺大講座教授兼出版中心主任
  • 臺 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 年 2 月出版,548頁,ISBN:978-986-350-382-8
  • 內容簡介:
    社會生活(social life)是指人與人之間互動所形成的社會關係,以及此種關係所構築的社會規律。近二、三十年間,「生活史研究」已成為歷史學日益受到重視的次領域。

    本書共收入十篇論文,所選論文不局限於史學研究者的作品,更吸收人類學、社會學、空間地理與建築學界的成果,作為跨學科對話的基礎;編排依清代、日治而至戰後以及跨時代的變遷。各篇文章的關係亦即以「時間/空間」為基底的生活史研究,以及由時間、空間及環繞物質生活面向而勾連起來的社會文化關係。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仰賴依靠的物質條件(如食衣住行),常是社會的生活史集中探討的課題,是本書挑選文章的標準之一。除此之外,也特別著重表現在場/不在場、日常/非常、家內/家外等複雜、長期變遷的研究成果。

  • 作者簡介:
    呂紹理,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研究專長為臺灣史、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城市史。著作有《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

    林玉茹,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臺灣商業史、社會經濟史、清代臺灣史、區域研究、臺灣海洋史。著作有《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第六卷:閩臺近代經濟地理》、《尺素頻通:晚清寧波與泉州、臺灣之間的貿易文書》、《國策會社與殖民地邊區的改造:戰時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東臺灣的經營》等論著。

    曾品滄,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研究領域為清代及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經濟史、生活史以及食物文化史。著作有〈餐桌上的戰爭──日治末期臺灣的食物配給、黑市與殖民地社會〉、〈日治時期臺灣菜譜的演進與東亞食文化的跨境流動〉等論文,以及《蓬萊百味臺灣菜:黃德興師傅的料理人生》等口述歷史專書。

    吳奇浩(1978-2014),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曾任東海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社會文化史,尤致力於服飾文化史研究。著作有〈洋風、和風、臺灣風──多元雜揉的臺灣漢人服裝文化(1624-1945)〉。

    劉欣蓉,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淡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建築設計、空間與社會、規劃設計溝通技法。著作有〈消失的「理想住宅」方案〉、〈社區營造與都市更新〉、〈造築身體的家務性〉、〈公寓的現代性翻譯〉等論文。

    陳玉箴,荷蘭萊頓大學人文學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飲食人類學、臺灣近現代飲食史、媒體與消費社會。著作有《飲食文化》、《大碗大匙呷飽未?一定要知道的臺灣菜故事!》、〈環境、軍需、移動人口:澎湖餐飲業歷史變遷與「島嶼型食生活」研究〉等論著。

    余舜德,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人類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研究領域為經濟人類學、歷史人類學、身體/感官人類學。編有《身體感的轉向》、《感同身受:日常生活的身體感》;著有〈導言 :食物的「道地」與跨國╱跨文化脈絡〉、〈身體感:一個理論取向的探索〉等論文。

    張珣,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類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研究領域為文化人類學、醫療人類學、宗教人類學。著有《疾病與文化》、《文化媽祖》、《媽祖.信仰的追尋》、《海洋民俗與信仰:媽祖與王爺》;主編有《漢人民眾宗教研究:田野與理論的結合》;合編有《當代臺灣宗教研究導論》、《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研究典範的追尋》、《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人類學家的我們、你們、他們》、《宗教、法律與國家:新時代的文化復振》、Religion in Taiwan and China: Locality and Transmission 等專書。

    黃宣衛,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文化人類學、認知人類學、歷史人類學、宗教人類學、臺灣南島研究、東臺灣區域研究。編有《國家、族群與基督宗教──西部苗族調查報告》;著有《阿美族》、《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化變遷:日治時期宜灣阿美族的例子》、《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共築蓬萊新樂園──一群池上人的故事》等書。

    黃應貴,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長期從事臺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臺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3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與鄭瑋寧合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與林開世合編)等書。
東京大學移地研究心得

陳瑢真(臺大歷史系博士生)

  本人在2018年10月1日負笈日本,進行為期半年的海外研究。承蒙一般財團法人霞山會獎助學金的補助,在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蒐羅相關資料及撰寫論文。期間並參與史料編纂所的兩門專題研討課、多次參加國際研討會和演講活動,以及前往九州的舊荷蘭平戶與長崎商館進行田野調查。不論是從知識及研究學習,或是文化和社會體驗,此次海外研修提供了一個很好自我成長及開闊視野的機會。

出國緣起

  本人博士論文研究主題是有關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大員倉庫系統與東亞貿易,其中與日本貿易關係最為密切。因此打算在博士生階段申請相關獎助金,前往日本或荷蘭搜集資料及田野調查。2018年初,本校文學院日本研究中心公告「107學年度赴日研究訪問」霞山會獎助金申請,鼓勵從事近現代日本、中國、臺灣之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相關領域研究之博士班學生、博士後研究人員、編制內專任教師或研究人員報名。在此契機下,本人於3月開始準備獎助金申請,並同時與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的松方冬子副教授聯繫。

  雖然這是本校與霞山會簽訂之交換研究計畫,但是申請過程類似一般留學申請。申請人除了提交研究計畫、推薦信函、成績單、最高學歷畢業證書,最好還要有語言證明與接待單位的同意函,以及本校日本研究中心推薦。霞山會甄選申請者的態度十分嚴謹,會視情況派人從東京來臺北進行面試。因此從申請到結果出爐大約歷經4-6個月。如有興趣申請本獎助金者,最好儘早準備。

霞山會獎助金

  霞山會獎助金自2016年執行以來,對於想要去日本進行訪問研究的博士生或學者來說,除了一般較為人知的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獎學金,又多了一項選擇機會,可申請為期半年或一年的訪問。獎助金主要針對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領域,雖然對於研究主題不太設限,但研究時代要求比較嚴格,最好是近現代。訪問單位需在日本首都圈內(東京、神奈川、埼玉、千葉等東京近郊).....(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26期


▲ 史料編纂所館藏一隅

活動預報:2020年臺大杜鵑花節線上學系博覽會

  • 2020年臺大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改為線上直播方式舉行,本系系學會成員將於線上解說本系特色、課程、師資以及未來的出路;系學會學術部也開設「2020臺大杜鵑花節:歷史系了嗎?」活動網頁,以圖文方式講解歷史系相關的問題,並於線上為參訪者解惑,歡迎師生準時收看指教。

  • 線上直播時間:2020年3月14日(週六)09:30-09:45

  • 2020年臺大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線上直播:按此連結

  • 「2020臺大杜鵑花節:歷史系了嗎?」活動網頁:按此連結

  • 2020年臺大杜鵑花節活動網站:按此連結

「第二十二屆臺大文學獎」徵件

  • 參賽資格:臺大在學學生(含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在職專班,及進修推廣學院學生)
  • 收件日期:2020/02/03-03/23(郵寄者以郵戳為憑,親送者3月23日(週一)17:00前送達中文系辦公室)
  • 組別選項:
    (一)小說組:四千字至一萬兩千字
    (二)散文組:兩千字至五千字
    (三)新詩組:五十行以內
    (四)劇本組:一萬五千字內
    (五)主題徵文組──校園小品:以「臺大及週邊之日常」為範圍,就下列四個類別,自訂題目書寫,每人每類限投一則,每則300字以內。

    類別如下:
    1、動物與植物。
    2、建物與地點。
    3、人與物。
    4、活動與事件。

  • 報名步驟:網路報名>列印報名表及稿件>資料送交中文系
  •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0zD1mY (投稿前請務必詳閱簡章規定)
  • 指導單位:臺灣大學、臺灣大學教務處
  •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文學院
  • 承辦單位: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 合辦單位:臺灣大學學務處
  • 洽詢電話: (02)3366-1747中文系許助理,或Email: litaward@ntu.edu.tw
  • 活動網頁:按此連結


No.231文學院午間音樂會:聲之秘境

  • 樂團介紹:
    聲動樂團由謝韻雅(Mia) 與 Scott Prairie 創立,展現臺灣活躍的原創音樂,多元文化的跨界風格,真摯自由的情感表達,感動無數世界觀眾,曾獲國際樂評讚譽為「今日世界音樂舞台上最富原創性的團體之一」。樂團融合傳統民族樂器,加入人聲的創意活潑編曲,專輯二度入圍金曲獎。

    18年來活躍巡演臺灣各城鄉、校園以及藝術節,且延伸到國際舞台,受邀赴歐美亞洲二十多國演出上百場,包括規模盛大的澳洲墨爾本藝術節、墨西哥 Cervantino 藝術節、美國重量級劇場甘乃迪中心等。國際知名媒體:Discovery、英國BBC、美國NPR(National Public Radio)、德國國家廣播電台、Financial Times雜誌等都有專訪,也與視覺藝術、電影、時尚跨界合作。

  • 時 間:2020年3月13日(週五)12:30-13:20
  • 地 點:臺大文學院門前廣場
  • 演出團體:聲動樂團(A Moving Sound)
  • 主辦單位:臺大文學院、臺大音樂所
  • 活動專頁: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