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活動預報] 2019.11.28(週四)王遠義老師講論會:戰爭與政治變遷——國共兩黨的建國之路
  2019.12.3(週二)胡曉真老師主講: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明清小說中的婚禮
  2019.12.6(週五)博士論文發表會——曾獻緯
[書  介] 李文良老師,《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增訂出版
[活動報導] Prof. Peter Jones:The Religion, Rationality and Passions of James Watt (1736–1819): Pioneer of the Steam Engine
  包樂史(Prof. Leonard Blussé):The Historical Importance of Rivers in Southeast Asia
[專題報導] 張瑜庭、黃鈺棠/學海無涯:戴仁柱教授訪談錄
[校園活動] 古典音樂即興與文學:亞瑟王傳奇與莫札特的裝飾奏
  「我們與牠們」動物與人館藏展

臺大歷史系
募款專區


王遠義老師介紹

2019年11月28日(週四)
王遠義老師講論會:戰爭與政治變遷——國共兩黨的建國之路

  • 講 題:戰爭與政治變遷——國共兩黨的建國之路
  • 主講人:王遠義/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主持人:閻鴻中/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時 間:2019年11月28日(週四)14:30-16:30
  • 地 點:臺大文學院會議室(文學院二樓)


胡曉真老師介紹
(圖片來源:中研院文哲所官網)

2019年12月3日(週二)
胡曉真老師主講: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明清小說中的婚禮

  • 講 題: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明清小說中的婚禮
  • 主講人:胡曉真/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兼所長
  • 主持人:衣若蘭/臺大歷史系教授
  • 時 間:2019年12月3日(週二)10:20-12:10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2019年12月6日(週五)
博士論文發表會——曾獻緯

  • 論文題目:層層轉嫁:戰後臺灣糧食體制之運作(1954-1968年)
  • 發表人:曾獻緯(D02123003)
  • 評論人:洪紹洋/陽明大學人社中心副教授
  • 指導教授:呂紹理 先生、李為楨 先生
  • 主持人:楊朝傑/臺大歷史系博士生
  • 時 間:2019年12月6日(週五)14:30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本系博士論文發表會,歡迎各位師長同學參加。

 

李文良老師,《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增訂出版

  • 李文良 著
  • 臺 北:臺大出版中心,2019年9月出版,360頁,ISBN:978-986-350-364-4
  • 內容簡介:
    對於傳統文獻一字未提「客家」何時進入南臺灣墾殖,本書從地方社會及其與國家的互動切入,來瞭解清代臺灣「客家」群體形成的原因,以及他們在臺灣定居的歷史過程。

    「客家」們至少經歷半世紀以上的努力,直到十八世紀中葉才獲得應有的身分和權益。臺灣「客家」社會的成立與發展,不只和島內農墾活動、社會動亂、族群建構息息相關,也對應著清帝國的地方控制及華南的商貿活動和經濟發展。研究清代「客家」移民定居的歷史,有助於瞭解清代臺灣社會整體發展的歷史。

  • 作者簡介:
    李文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領域為殖民時代山林史、清代臺灣社會史,著有《中心與周緣: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以及論文四十餘篇。

2019.11.6
Prof. Peter Jones:The Religion, Rationality and Passions of James Watt (1736–1819): Pioneer of the Steam Engine

  • 主講人:Prof. Peter Jones/Professor Emeritus,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 主持人:楊肅献/臺大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19.11.18
包樂史(Prof. Leonard Blussé):The Historical Importance of Rivers in Southeast Asia

  • 主講人:包樂史(Prof. Leonard Blussé)/荷蘭萊頓大學名譽教授
  • 主持人:鄭維中/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 主辦單位:科技部「南向華語與文化傳釋」計畫
  • 協辦單位:臺大歷史系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學海無涯:戴仁柱教授訪談錄

張瑜庭(臺大歷史系碩士生)、黃鈺棠(臺大歷史系碩士)

學思歷程

  我的求學背景或許和大多數的歷史學者不太一樣,在大學階段,我並不是選擇歷史系就讀,而是專攻政治學和亞洲研究。年輕時天真地認為歷史學跟政治學不會相差太遠,前者研究的是過去的政治,而後者則是分析現代的政治。再加上美國的中學教育比較難接觸政治學,對社會科學的相關知識難以有深刻的了解,反而學歷史多少都會閱讀一些。我希望在大學時至少能學習一門新的學問,所以選擇了政治學。但是當我開始觸及歷史學研究時,才發覺政治學和歷史學是兩門迥然不同的學問。政治學往往都是從一套理論開始,接著才去看一手資料來配合框架的論述;歷史學正好相反,要先讀史料,之後才會從自己的認識中逐漸建構理論。不過也正因為大學時期奠定的政治學基礎,所以我早期的歷史學研究都與政治相關,畢竟這一直是我關懷的核心。

  我對中國古代史一直有濃厚的興趣,所以繼續待在紐約州立大學攻讀歷史學研究所(1973-1975)。碩士班期間,我對宋史產生興趣,尤其是南宋史。美國在1970-1980年代,若博士班想發展宋史研究,有3所著名學校可供選擇。其一是芝加哥大學(Chicago University),柯睿格(Edward A. Kracke, 1908-1976)先生在此任教,在經濟史領域則可就教於何炳棣(1917-2012)先生;第二所是賓州大學(Pennsylvania University),郝若貝(Robert Hartwell, 1932-1996)先生任職於該校;第三所是普林斯頓大學,宋史領域由劉子健(1919-1993)先生負責指導。對我而言,最理想的志願就是普林斯頓大學,因為能夠申請5年的獎學金,不需要擔任助教,可以專心讀書。再加上普林斯頓大學的地理位置,獲益於美國東北部的便利交通,讓我得以輕易前往各處重要的學術機構,例如耶魯(Yale University)、哈佛(Harvard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尤其到哥倫比亞大學僅需1個小時的車程。我個人很喜歡哥大圖書館,東亞圖書館藏書相當豐富,當中又以收藏中國的家譜最為聞名。對從事中國家族史研究的學者而言,這些館藏資源簡直就是一座寶庫。我當時正著手進行家族研究,常常前往哥倫比亞大學運用這些資源。

  對於歷史系研究生,乃至歷史學研究者,圖書館資源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我在杜克大學教書2年,且獲得終身職,卻毅然決然地離開了。朋友及學生都有一個疑問:這麼好的學校,我怎麼會想離開呢?其實我當時別無他想,主要是杜克大學的圖書館藏與運用資源難以滿足我的需求,當地最近的大型圖書館是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仍相距300英哩之遠。所以後來我才選擇轉任布朗大學,一待就是17年,是我教學生涯中最長的一段時光。雖然布朗大學的東方圖書也不多,但是它和普林斯頓大學一樣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距離周邊的耶魯、哈佛大學不遠,訪查資料十分方便。這也是我之後喜歡在臺北作研究的原因,這裡除了館藏充足、調閱便利之外,交通很便捷,我能迅速往來於不同典藏機構.....(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25期



▲戴仁柱教授與訪問者黃鈺棠(右)、張瑜庭(左)合影

古典音樂即興與文學:亞瑟王傳奇與莫札特的裝飾奏

  • 活動簡介:
    十八世紀古典時期的音樂創作風格中,蘊含有豐富的即興方式與系統規則,如同說故事與寫作般,演奏家、作曲家在架構中揮灑音樂情節。有趣的是,文學修辭理論中,從亞里士多德的三段式理論到弗賴塔格的金字塔理論,都能巧妙地在古典音樂曲式中呈現。亞瑟王傳奇是經過長時間發展累積而成的文學故事,透過臺大外文系教授劉雅詩與臺大音樂所訪問學人張璿巧妙安排,文學故事與音樂結合成精彩對話,搭配座談,為與會觀眾解析其中奧妙。

  • 講者、說書人:劉雅詩
  • 講者、大鍵琴:張璿( 108年度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受獎學人 )
  • 時 間:2019年11月25日(一)19:30
  • 地 點:臺大藝文中心雅頌坊
  • 入場方式:免費入場,請於活動網頁報名。
  • 主辦單位:臺大藝文中心
  • 活動網頁:按此連結


「我們與牠們」動物與人館藏展

有一種愛,跨越物種;
有一種信任,不需要語言。

在我們眼中,牠們是友善、純真的共生夥伴;
而牠們眼中的我們呢?


  • 此期以「我們與牠們」為主題,展出動物與人之間的逗趣感人故事,以及寵物飼育知識等相關館藏。邀請您前來二樓門廳區翻閱精選佳作,也歡迎至四樓多媒體服務中心欣賞相關電影,感受我們與牠們互動的那份赤子之心。
  • 展出時間:2019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
  • 展出地點:臺大總圖書館2樓門廳、4樓多媒體服務中心
  • 活動網頁: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