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7日,日本國立文化財機構奈良文化財研究所(以下簡稱「奈文研」)所長松村惠司與都城發掘調查部副部長渡邊晃宏、主任研究員馬場基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訪問,雙方簽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日本國立文化財機構奈良文化財研究所簡牘、木簡研究合作協議」,期盼日後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早在雙方簽署協議以前,透過史語所助研究員劉欣寧與馬場先生聯繫,奈文研曾派攝影師前來協助史語所簡牘整理小組(以下簡稱「整理小組」)拍攝彎曲、字跡不清楚的漢簡。2016年8月,史語所考古學門負責人李匡悌研究員也前往奈文研訪問,考察雙方考古方面可能的合作項目;同年9月7-9日又由劉欣寧等人再次前往奈文研,更進一步考察與討論,筆者也有幸隨行。
此行人員有整理小組成員劉欣寧、中原考古庫房林玉雲、文物維護實驗室謝智華(主要負責金屬器修護)與劉致慧(主要負責木器修護),我則以參與整理小組工作(史語所兼任研究助理)、木簡研究交流的名義一同前往。此次訪問的主要目的為資料庫建置、文物保存、修護與拍照技術,以及考古、木簡研究等各方面的交流。
我們一行人於9月7日下午抵達日本。隔天一早前往奈文研,首先拜會所長松村惠司與渡邊晃宏先生,擔任翻譯的是2月時也到訪史語所的方國花女士。所長首先簡介奈文研的建置,其為日本文化廳下的2個文化財研究所與4個國立博物館之一,主要負責奈良一帶的考古發掘、文物保護及研究(除了平城京,也包含藤原和飛鳥地區),下轄企劃調整部、文化遺產部、都城發掘調查部、埋藏文化財センター(中心)、飛鳥資料館等數個部門,[1]也提到奈文研的功能除了向國內推廣教育,也肩負向國外介紹日本文化財的使命,其最大的特色之一便是有許多古代建築遺構。
奈良為日本古都,乃8世紀的平城京所在,當時的城址、宮殿群與官署遺址,至今仍有大量的文物不斷出土,奈文研便設立在當年的平城宮址邊上。奈文研目前的辦公樓是臨時搭建,原因是原來的辦公樓周遭在幾年前出土文物,於是將人員與器材全數遷出並展開發掘,新的辦公樓將在近年完工。參訪期間,馬場先生開車載我們特地繞著當年平城宮的外圍前往奈文研,沿路會看到包含朱雀門在內的幾座城門與宮殿的遺址或復原建築,周遭草木扶疏,景色宜人。平城宮址的範圍約一平方公里,周圍約每250公尺有一道城門。根據馬場先生和方女士的說明,平城宮址的範圍內受到日本法律的保護,原則上禁止興建建築,當初設立保護範圍時遷移了許多居民,不過也有部分民宅保存下來,這些民宅若要改建整理,必須通過相關單位的審核.....(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2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