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臺大歷史系與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的交流,臺大方面由周婉窈老師及顏杏如老師帶領,學生由大學部與碩、博士班組成。行前舉辦了三次事前會,還有數次讀書會,指定閱讀與討論讀物為Andrew Gordon的《200年日本史:德川以來的近代化進程》。早稻田方面則由紀旭峰老師帶領,學生由政治經濟學部三、四年級構成,分別來自淺野豐美、梅森直之老師的ゼミ(seminar)。早大的學生均在ゼミ跟隨老師讀書,有各自關注的領域,為這次交流活動做了非常多事前準備。
臺大一行人8月4日早上9點半於松山機場出發,中午抵達東京羽田機場,隨後與早大師生會合,搭乘遊覽車前往早稻田大學在輕井澤的Seminar House,進行合宿學習。第一天晚上是早大學生舉辦的BBQ歡迎會。
8月5日早上在早大Seminar House的Green House進行分組報告與討論。早大同學分成三組報告,主題分別為〈日本與臺灣的民主化比較——戰前與戰後〉、〈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文化〉、〈關於日本國族的形成——從天皇的觀點切入〉。
第一組的報告按照時間軸,分為戰前、戰後兩部,概略介紹日、臺的民主化。戰前日本方面,自1870年以降,有所謂的自由民權運動,但整個明治時期仍是使用保守的憲法,以及壓抑的審查法規,至大正時期至治安維持令實施前這段時間,則相對於明治時期民主化,人民能夠投票選舉議員。戰前臺灣方面,則有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目標在於從體制內追求半自治。日本政府衡量國際局勢,在臺採取地方自治。戰後日本的民主化則有1960年代的安保運動、「全共鬪」等,以及因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引起的311福島核災,所激起的「反原發」運動。從報告內容延伸的討論是社會運動與民主化之間的關係。例如,從日本戰後的經驗來看,經濟成長與民主化相互對立,大眾因為經濟發展而不支持當時的安保運動,參與其中的學生隨後也因經濟蓬勃發展,開始就業,活動無以為繼。相對於戰後日本,戰後臺灣的民主化則是奠基於經濟發展之上。
第二組則是注意到這次交流活動指定的共同讀本(《200年日本史》)並沒有觸及文化史議題,因此選擇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文化作為報告題目,主要涉及的面向為日本統治時代臺灣的藝文與教育,以及美術發展。在當時的藝文與教育中,日本意識與臺灣意識大致可以如此區分:御用紳士(如辜顯榮)約莫等同於日本意識,新興知識人、日本留學生、本土士紳階級、原住民族則反映程度不一的臺灣意識。不過,辜顯榮亦曾贊助《臺灣青年》。若以時間區分,前期為1895-1918年,活版印刷、新聞普及,漢書文與日本語教育混合。中期為1918-1937年,存在鄉土文學論爭(1930-1937),涉及.....(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2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