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最新消息] 本系誠徵專任教師 Teaching Positions Available
  本系吳昌峻同學獲頒本校第一屆學士班論文獎校長獎
  106學年度第1學期經典人文學程開放申請
[活動預報] 「2017世界史卓越營」第二梯次「宗教改革與群眾政治」招生公告
[活動報導] 2017年臺大歷史系畢業撥穗典禮
  Yupas Watan(尤巴斯.瓦旦)先生:大甲溪上游 Slamaw(司拉茂)抗日戰役
[專題報導] 洪麗崴/「近代華人社會的宗教問題:回顧與展望」圓桌論壇紀要
[校園活動] 2017原圖中心6月週六電影院
  【科學史沙龍】出航吧!尋找太平洋裡的金、銀島與女人島&航海時代的數學應用

臺大歷史系
募款專區

本系誠徵專任教師 Teaching Positions Available

本系吳昌峻同學獲頒本校第一屆學士班論文獎校長獎

  • 本系吳昌峻同學獲頒本校第一屆學士班論文獎校長獎,論文題目:「鴉片危機中的商業轉機:羅伯特.賓奈特.福貝斯與中美交流(Commercial Chances in the Crisis of Opium: Robert Bennet Forbes and Sino-American Communications)」,由陳慧宏老師指導。頒獎典禮已於2017年6月16日假臺大校總區第二行政大樓第四會議室舉行。
  • 相關連結:
    第一屆學士班論文獎獲獎名單
    第一屆學士班論文獎頒獎典禮活動照片

106學年度第1學期經典人文學程開放申請

  • 臺大「經典人文學程」106學年度第1學期自即日起開放申請,歡迎有志提升人文素養的臺大人報名。

    經典人文學程是本校文學院為提昇全校學生的進階人文素養所開設的學程。課程皆由文學院精心規劃,貫穿文學、歷史、哲學、藝術、文化研究等領域,以適合全校不同學科的學生修習,並作為通識課程之上的進階人文課程。

    當人文素養已是社會領袖的必備教養時,歡迎有志臺大人申請修習。尤其歡迎主修理工醫農等自然科學之優秀同學就讀。

  • 106學年度第1學期課程如下:
    葉國良 中文系 中國傳統生命禮俗
    吳雅鳳 外文系 浪漫主義:文學、藝術與電影
    楊肅献 歷史系 法國大革命史
    衣若蘭 歷史系 中國婦女與性別史
    林明照 哲學系 莊子哲學
    蔡天怡 圖資系 人文學資訊資源與服務
    王安祈 戲劇系 中國戲劇名著選讀
    柯慶明 臺文所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邱函妮 藝史所 美術與近現代亞洲
    (歷年所開課程,見學程網頁)

  • 申請資格:本校各系所學士班二年級(含)以上及碩、博士班學生。
  • 申請辦法:詳見本學程中心網頁:http://homepage.ntu.edu.tw/~history/public_html/subject1/
  • 申請日期:即日起至2017年9月15日(週五)止
  • 請將相關申請資料送至歷史系辦公室。審核通過後,預計於一週後(9/22)公布申請核准名單。
  • 承辦人:歷史系助教林佳宜/電話:3366-4705/E-mail:history@ntu.edu.tw

「2017世界史卓越營」第二梯次「宗教改革與群眾政治」招生公告

  • 「台灣世界史討論會」為慶祝成立十週年暨紀念路德宗教改革五百週年,繼2017年4月的「近代英國的激進主義與群眾政治」工作坊後,將於2017年9~10月份舉辦第二梯次「宗教改革與群眾政治」(Reformation and Popular Politics)工作坊,邀請對世界史有興趣的學生與國內外學者參與。此次工作坊聚焦在宗教改革運動,探討其在歐陸、英格蘭,以及其它地區(尤其是亞洲)的後續發展。

    本次工作坊很榮幸邀請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講座 Euan K. Cameron 教授(Henry Luce III Professor of Reformation Church History, Columbia University)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歷史系主任 Ethan H. Shagan 教授(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擔任客座講師。另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周施廷副教授、臺灣大學歷史系陳慧宏副教授,以及臺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系鄭仰恩教授擔任圓桌論壇與談人。與會學者均為各領域一時之選,精彩可期。

    此次工作坊預計招收大學部(高年級優先)與研究所學生共30名。相關資訊如下:

  • 導讀會:
    工作坊舉辦兩次導讀會,由四位老師帶領學員閱讀客座講師 Prof. Cameron 與Shagan的作品。日期暫訂為2017年9月16、30日(週六)13:00-17:00,於臺灣大學舉行。四位導讀老師為:李若庸(臺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林美香(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張谷銘 (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陳慧宏(臺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 討論會:
    兩位客座學者將於2017年10月14日(週六)上午與工作坊學員進行兩場小型的討論會,與會學員可就其論文與學術研究進行廣泛交流。

  • 專題演講與圓桌論壇:
    2017年10月14日(週六)下午將安排兩場客座講師的專題演講,之後加入三位與談人進行綜合性的圓桌論壇。活動預計於18:00結束。兩位客座學者訪台期間亦安排其他演講活動,工作坊將另行公告,歡迎所有學員參與。

  • 活動地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暫定)

  • 報名資訊:
    報名方式:填寫報名表單,報名表連結:https://goo.gl/forms/p17Ori7vgCElhFWr2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2017年8月31日止

  • 聯絡人:工作坊助理 侯家榆 fri723@gmail.com

  •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
  • 協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台灣世界史討論會
  • 活動網站:按此連結

2017.6.4
2017年臺大歷史系畢業撥穗典禮

  • 地 點:臺大文學院演講廳
  • 臺大歷史系學會主辦2017年撥穗典禮,系主任一一為畢業生撥穗及頒發畢業證書,並邀請師長、學生家長、在校生為畢業生祝福,氣氛溫馨感人。
  • 活動照片(應元宜提供):按此連結

2017.6.13
Yupas Watan(尤巴斯.瓦旦)先生:大甲溪上游 Slamaw(司拉茂)抗日戰役

  • 主講人:Yupas Watan(尤巴斯.瓦旦)/泰雅族文史工作者
  • 主持人:周婉窈/臺大歷史系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近代華人社會的宗教問題:回顧與展望」圓桌論壇紀要

洪麗崴(臺大歷史系碩士生) 紀錄整理

  2016年9月23日,臺大歷史系與法國遠東學院台北中心合辦圓桌論壇,主題為「近代華人社會的宗教問題:回顧與展望(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ese Society: Retrospects and Prospects)」。邀請法國遠東學院台北中心主任柯蘭(Paola Calanca)教授、法國國家科學院研究員及宗教政教關係研究所副所長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康豹(Paul Katz)教授、南臺科技大學通識中心王見川助理教授以及本系羅士傑助理教授齊聚一堂,和與會學者進行一場近代中國宗教議題的深度對話。(以下省略敬稱)

  高萬桑提到對宋至清的道教以及近代中國宗教史研究興趣的起源,他發現中國廟宇十分普及,但從戊戌變法後,卻有「廢廟辦學」與毀廟的政策出現,想了解其中的變遷。同時,反省使用現代田野調查資料來解釋古代文獻的研究常忽略近代的情形,如清末以來出現許多新的宗教史料,應納入近代變遷的討論與重視其連續性。另外,高萬桑發現《劍橋中國史》從民國以後便無「宗教」一詞,他希望補足「宗教」議題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缺乏。

  接著,他提到四本著作的貢獻。第一本為其與人類學家宗樹人(David A. Palmer)合作的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此書結合歷史學與人類學的觀點,討論20世紀中國新宗教的創造,並將清末以來不同地方、時期、宗教放在一個框架下探討。與康豹合作的《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1898-1948)》,接續前書的研究,更深入探討「廢廟辦學」與新宗教等變遷對地方社會的影響,以及地方社會的回應。即將出版的第三本論文集與王大為(David Ownby)合作,討論在政權轉換的20世紀中國,為什麼還持續創造出宗教領袖與聖人?同樣待出版的最後一本書討論當代法國的華人宗教情況,法國的華人宗教活動活躍,卻沒有中國因血緣關係形成的祠堂、土地公等傳統組織,是中國宗教文化現代化的良好例子。最後,高萬桑希望延續第一本著作的方式,把所有的宗教現象放在一個框架討論。

  其次,康豹根據幾位學者的研究,反思湘西苗族的宗教制度與地方社會等議題。首先,勞格文(John Lagerwey)的文章使他思索是否能在中國不同地區看到一些共同的現象,這些現象的轉變與差異性為何,為什麼有些模式可見於中國、有些則無法?另外,研究宋元地方社會的周紹明(Joseph McDermott)曾提出四種地方社會的主要制度:社、廟、寺觀、宗族,此四種制度是否出現於湘西,造成什麼.....(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21期


▲楊肅献老師(中立者)介紹與會者(2016年9月23日攝於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2017原圖中心6月週六電影院

場次一
  • 片 名:Kanakanavu的守候(普遍級)
  • 播放時間:10:00-11:35(95分鐘)
  • 內容簡介:
    2010年1月,族人扶老攜幼,回到達卡努瓦部落,重新建立家園。如果台灣這小島上還可以有島,Kanakanavu 族人和達卡努瓦村就是這島上最深的孤島。
    Kanakanavu族人數有400多人,多年來在學術上被歸類為鄒族,受日本殖民政策影響而大部分說布農語,但老人家依然記得,Kanakanavu族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祭典、歌謠、生活方式、家族名與人名,希望能做回自己,不要再偽裝。
場次二
  • 片 名:請問貴姓(普遍級)
  • 播放時間:14:00-16:00(120分鐘)
  • 內容簡介:
    「請問貴姓?」對漢人來說是平常第一次見面的問話,可是對大部份的臺灣原住民卻很難回答,因為原住民彼此以名字互相稱呼,很少用家族姓氏,而漢姓對自己實在沒什麼意義,所以多少有些尷尬。
    本片收錄四則故事,探討原住民族不同族群的傳統姓名制度,以及戰後全面改用漢姓漢名五十年後的現況。

  • 播放日期:2017/6/24
  • 播放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 活動網頁:按此連結


【科學史沙龍】出航吧!尋找太平洋裡的金、銀島與女人島&航海時代的數學應用


【第一講】
  • 講 題:出航吧!尋找太平洋裡的金、銀島與女人島
  • 講 師:李毓中/清大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 內容簡介:
    大航海時代的熱血男兒,為了尋找飛黃騰達、衣錦還鄉的機會,勇敢地航向未知的海洋。有的靠著獲得對於歐洲人極其珍貴的東南亞香料,或中國絲綢、磁器及麝香運回歐洲銷售而致富;也有的則是希望找到傳聞中的寶藏發財,其中最有名的尋寶事跡之一,莫過於西班牙人、荷蘭人在太平洋裡苦苦找尋金、銀島,卻意外獲得女人島情報的歷史。

【第二講】
  • 講 題:航海時代的數學應用
  • 講 師:張海潮/臺大數學系教授
  • 內容簡介:
    在衛星定位系統發展之前,航海者若要知道自己所在地的經緯度,必須利用恒星或太陽在天上的位置來協助定位。基本的方法是用恒星或太陽的仰角和方位角,以 sine,cosine 將之轉成一個單位向量,再利用向量的内積外積求得相關的夾角。更要緊的,是要有一個紀錄格林威治當地時間的錶,以及從格林威治觀測的星圖。

  • 主持人:高涌泉/臺大科教中心主任
  • 時 間:2017年7月9日(週日)13:55-16:30(13:30開始報到)
  • 地 點:華山文創園區中三館2樓拱廳
  • 活動網頁: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