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20世紀以來歷史學著作,「地方」應為頻繁出現的關鍵字之一。在西方歷史學界,出於對民族國家宏大敘事與菁英觀點的反省,在20世紀中葉以降,由下而上的歷史(history from below)儼然成為文化史、社會史的基調。無獨有偶,20世紀後期,許多研究中國史的學者,也開始尋求國家以外的敘事元素。在傅衣凌等前輩學人的領銜之下,華南學派逐步開展其結合歷史學與人類學的研究取徑:以地契、碑刻等民間文獻,輔以田野調查還原地方脈絡,從而以地方的邏輯重新理解歷史。令人好奇的是,以菁英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思想史學者,又會如何看待地方社會研究?
事實上,南宋以來士人的地方化,早已暗示思想與地方社會的關聯。[1]目前關於宋代與明清禮學的研究,在在指出士人係以禮作為地方建設的藍圖。[2]由此可見,社會史與思想史的研究思考,在地方場域中應可產生更多交集。2015年6月1日,臺大歷史系舉辦「地方的近代視野」座談會,邀集北京大學羅志田教授、廈門大學鄭振滿教授、華東師範大學馮筱才教授與本系羅士傑教授共聚一堂,希望促成社會史與思想史深度對談,並試圖綜觀四位學者對宋以來地方社會發展的理解。限於篇幅,本文無法全盤再現座談會當天的討論內容,僅歸納羅志田、鄭振滿兩位教授的討論亮點,並梳理與會學者的相關討論(以下省略敬稱)。
「禮下庶人」與「封建論」:非官方力量的凸顯
作為座談會的首位發言人,羅志田首先提出「禮下庶人」的觀點。他認為,南宋以降的「禮下庶人」,帶出庶民社會的型塑過程,是秦漢大一統編戶齊民以來的另一巨變。近世以來許多士人不約而同闡發「封建論」,顧炎武甚至強調要「寓封建於郡縣」,都是從超越國家的角度,重新思考較為合理的社會單位。如此一來,地方顯然成為主軸,因為比起國家,地方更能貼近一般人的生活經驗。
從地方看待國家,實際上凸顯「一般百姓」的力量。羅志田對此提出三個重要的思考脈絡,首先是《周禮》所勾勒的制度與秦漢大一統政治格局之間的緊張。秦漢均為大一統,漢初也多承秦制;然而漢武帝以後,《周禮》成為治理天下的主要思想資源,造成一種長期延續的內在緊張,即大一統時代的國家藍圖卻不得不參照依據「小國寡民」時代的封建政治狀態構建而出的想像體制。不過,在禮下庶人的過程中,《周禮》中的「鄉官」始終都是重要的思想資源提供者。其次是皇權與地方的關係,羅志田認為皇權並未要求全面滲透並支配基層,明清以來的中國才能以小政府的格局,管理偌大的國度。因此,如蒙文通所言,近代人所謂君權與民權的對立,在古代並不存在。近代以前中國史的常態是,中央雖然專制但並不集權。這同時也涉及第三點──地方政府與地方社會的脫鉤。由於中央政府強調.....(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1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