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最新消息] .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18期出版
  . 103學年度「韓復智教授紀念獎學金」獲獎名單
[活動預報] . 2015.6.1(週一)【本系演講暨座談會】馮筱才、羅志田先生 學術座談會
  . 2015.6.4(週四)方震華老師講論會:破冤氣與回天意──晚宋濟王爭議的政治文化意義
[書  介] . 臺灣研究叢書No.6 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出版
[活動報導] . 張隆志老師:國姓爺在臺南:臺灣公共歷史的個案考察
  . 【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范淑文老師:日本近現代文學中的都市
  . 魯西奇老師:中古時代濱海地域的「水上人群」
  . 【上古秦漢史讀書會】2015年5月讀書會(魯西奇、李訓詳老師演講)
  . 范燕秋老師:原住民自治與戰後台灣政治案件
  . 衣若蘭老師講論會:女性、出版與中日書籍交流史
[專題報導] . 本系花亦芬老師應德國外交部邀請,至德國參加二次大戰終戰七十週年紀念活動
[校園活動] . 臺大文學院音樂會:魅力東方──國樂名曲賞析
  . 臺大出版中心 、政大出版社與後門咖啡合辦:「殖民地與現代性」系列講座

臺大歷史系
募款專區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18期出版

  •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自2008年10月創刊以來,發行紙本與電子版,至2014年10月已出版17期,記錄本系師生近期學術活動訊息,以及教學與研究成果,促進本系與國內外歷史學界之學術交流。

 2015年起,為撙節經費並持續發揮原有功能,自第18期開始,本刊僅出版網頁版,歡迎學界師友與各方讀者至本系網頁-「出版品」-「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瀏覽,懇請繼續支持。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18期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編輯部 謹識

103學年度「韓復智教授紀念獎學金」獲獎名單

  • 103學年度「韓復智教授紀念獎學金」獲獎名單為:
    柯佳蕙(B00103063)、陳靖叡(B00103033)。


羅志田老師(左)、馮筱才老師

(圖片來源:中研院近史所網站(左))

2015年6月1日(週一)
【本系演講暨座談會】馮筱才、羅志田先生 學術座談會

【演 講】
  • 講 題:文革史的三個維度:以浙江省為例
  • 主講人:馮筱才 老師(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 主持人:羅士傑 老師(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 時 間:2015年6月1日(週一)15:00- 17:00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文學院二樓)
【學術座談會】
  • 主 題:地方的近代視野
  • 主講人:羅志田 老師(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 與談人:馮筱才 老師(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 時 間:2015年6月1日(週一)19:00- 21:00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文學院二樓)
  • 與會學者簡介:
    羅志田先生,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現任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史,著有《道出於二:過渡時代的新舊之爭》、《經典淡出之後:20世紀中國史學的轉變與延續》、《變動時代的文化履跡》、《近代讀書人的思想世界與治學取向》、《激變時代的文化與政治︰從新文化運動到北伐》等專書。
    馮筱才先生,浙江大學博士。現任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史,著有《政商中國:虞洽卿與他的時代》(2013)、《在商言商︰政治變局中的江浙商人》(2004)、《北伐前後的商民運動(1924─1930)》(2004)等專書。


方震華老師介紹

2015年6月4日(週四)
方震華老師講論會:破冤氣與回天意──晚宋濟王爭議的政治文化意義

  • 主講人:方震華 老師 (臺大歷史系教授)
  • 主持人:呂紹理 老師 (臺大歷史系教授)
  • 時 間:2015年6月4日(週四)下午2:30-4:30
  • 地 點:臺大文學院會議室

臺灣研究叢書No.6
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出版

  • 陳文松 著
  • 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3月出版,432頁,ISBN:978-986-350-058-2
  • 內容簡介:
    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意圖使臺灣人的子弟成為其殖民統治的協力者,賦予臺灣青年擔任「殖民地近代性」的仲介者角色,卻也同時孕育了反殖民的年輕力量。本書旨在探討日本統治下,殖民地臺灣長達半世紀的殖民政策,如何形塑一特權化「青年集團」,並藉由近代化的「青年」概念,闡明其與殖民地社會之間的互動和關聯。
    「科舉造士」原是中華帝國科舉制度為國舉才之傳統;為了培育殖民統治所需人才,殖民政府透過1896年設立的臺灣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將此傳統換骨奪胎,並移入近代國民國家的「青年」概念,作為殖民地學校教育與社會教化的先鋒部隊。此一「青年集團」的內涵,隨著臺灣社會情勢之演變而變化,全島自主性的「臺灣青年」與地域社會的「官製青年集團」,在傳統與近代、統治與被統治之間,亦呈現多重的面貌。
  • 作者簡介:
    陳文松,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日本東京大學總合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曾任教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東華大學,現為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講授臺灣政治文化史、日治臺灣史、區域研究。其研究領域包括殖民政策史、地域社會,以及日常生活(娛樂)史。著有〈從「總理」到「區長」:與日本帝國「推拖頑抗」的武秀才洪玉麟──以洪玉麟文書(1896-1897)為論述中心〉、〈日治臺灣麻雀的流行、「流毒」及其對應〉等。

2015.5.5
張隆志老師:國姓爺在臺南:臺灣公共歷史的個案考察

  • 主講人:張隆志 老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士班主任)
  • 主持人:呂紹理 老師(臺大歷史系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15.5.7
【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范淑文老師:日本近現代文學中的都市

  • 主講人:范淑文 老師(臺大日文系教授)
  • 主持人:朱秋而 老師(臺大日文系教授)
  • 主辦單位: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
  • 活動照片(盧怡如拍攝):按此連結


2015.5.8
魯西奇老師:中古時代濱海地域的「水上人群」

  • 主講人:魯西奇 老師(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
  • 主持人:甘懷真 老師(臺大歷史系教授)
  • 與談人:趙立新 老師(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15.5.9
【上古秦漢史讀書會】2015年5月讀書會(魯西奇、李訓詳老師演講)

  • 講題一:「楚人何在」:秦楚漢之際的楚人
    主講人:魯西奇 老師(廈門大學歷史系、暨南大學客座教授)
  • 講題二:關於中國古代武士階層研究的一些思考
    主講人:李訓詳 老師(臺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 活動照片(黃怡君拍攝):按此連結

2015.5.14
范燕秋老師:原住民自治與戰後台灣政治案件

  • 主講人:范燕秋 老師(臺師大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 主持人:陳翠蓮 老師(臺大歷史系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15.5.14
衣若蘭老師講論會:女性、出版與中日書籍交流史

  • 主講人:衣若蘭 老師 (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主持人:呂紹理 老師 (臺大歷史系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本系花亦芬老師應德國外交部邀請,至德國參加二次大戰終戰七十週年紀念活動

 本系花亦芬老師於5月4日至8日,應德國外交部邀請,至德國柏林與德勒斯登(Dresden)進行五日參訪活動。

 本次活動的參訪主題為 Dialogue with Germany: How Germany is dealing with the history of the 20th century on the occasion of the 70 year anniversary of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參訪團的成員來自17個國家,花老師是以 Taiwan 的代表名義參與此次活動。

 本次參訪內容包括在德國國會與國會議員 Hiltrud Lotze (SPD)會談 “Politics of Memory in Germany” (5月4日);參訪 Sachsenhausen 納粹集中營,並聽取相關歷史教育簡報(5月5日);在 Dresden 與聯邦德國軍事史博物館(Bundeswehr Military History Museum)館長 Prof. Dr. Matthias Rogg 對談德國軍事史博物館展示的原則與理念,並與 Dresden 理工大學比較政治學系系主任 Prof. Dr. Werner J. Patzelt 討論目前正在 Dresden 活躍的 PEGIDA 問題(5月6日)。最後兩天的活動,主要聚焦於聯邦政府機構的正式參訪。5月7日上午參訪德國外交部外交史料檔案館,由館長親自接待導覽。中午並在外交部 International Club 接受外交部負責對外文化政策與聯繫部門主管午宴招待。下午參加「歐洲猶太受難者紀念碑」揭幕十週年紀念活動。5月8日上午,再度進入德國國會,參加德國官方紀念二次大戰終戰七十週年的紀念儀式。本紀念活動由德國國會議長 Norbert Lammert 與德國眾議院議長 Volker Bouffier 主持。總統 Joachim Gauck、總理 Angela Merkel、憲法法庭主席 Andreas Voßkuhle 以及所有內閣成員與國會議員均出席參加。紀念演講是由德國著名的歷史學者 Heinrich August Winkler 主.....(詳見全文


 

▲2015/05/08 花亦芬老師在德國國會參與德國官方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七十週年紀念儀式。拍攝於典禮開始前。第一排左起:屬於德國外交部的 Institute for Foreign Cultural Relations (ifa),Dr. Odila Triebel (Head of section Dialogue and Research “Cultural and Foreign Policy”)、花亦芬教授與匈牙利社會學教授 Prof. G. Csepeli.

臺大文學院音樂會:魅力東方──國樂名曲賞析

  • 節目簡介:
    不論是熱門電影《大宅們》、《總鋪師》、《天后之戰》的配樂,或是當紅流行歌手盧廣仲的歌曲《梅西好朋友》,甚至是充滿中國風的 DJ 電音作品《The Path of Time》,其中二胡演奏皆出自羅堂軒之手。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的羅堂軒,不僅將傳統國樂名曲詮釋地出神入化,也長期和國內外不同類型的音樂家合作,穿梭於不同性質的音樂領域之間。羅堂軒不只將傳統二胡的精髓及韻味帶入更多元的表演藝術領域中,亦展現了傳統音樂的新格局。本次,羅堂軒將與剴韻坊的樂手盧子絨、呂婕妤,帶領我們領略東方音樂的魅力。
  • 演出陣容:
    羅堂軒/二胡
    盧子絨/揚琴
    呂婕妤/笛子
  • 演出曲目:
    (1)喜洋洋
    (2)二泉映月
    (3)賽馬
    (4)陽明春曉
    (5)帕米爾的春天
    (6)歡樂的火把節
    (7)睡蓮
  • 演出時間:2015年5月22日(週五)12:30-13:20
  • 演出地點:文學院大堂
  • 活動網頁:按此連結


臺大出版中心 X 政大出版社 X 後門咖啡
「殖民地與現代性」系列講座

歷史從來不是一條平鋪直敘的道路,
更往往透過與理性相違的手段,實現其理性的目的。
正如現代性在臺灣的到來,依偎著殖民主義,
將學科化的知識、經濟發展、學校教育、都市化,
以及民族想像的燈火,逐一點亮。

  • 講題一:被展示的人類學家──伊能嘉矩的正典化與重生
    主講人:陳偉智(美國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與談人: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 間:2015年5月22日(週五)19:00-20:30
    內容簡介:
    作為臺灣研究先行者的伊能嘉矩,其研究已成為今日臺灣歷史文化知識的構成元素,伊能的「正典化」已逐漸形成。一九九0年代以後,伊能嘉矩在臺灣與日本經歷了重生,藉由伊能作品的重新出版、翻譯,舉辦研討會、展覽,以及紀錄片的拍攝與播映,伊能嘉矩從一位人類學研究者轉變成為被展示的主題。此時此刻,我們仍應追問:透過伊能嘉矩的身影,我們看到了什麼?


  • 講題二:蓬萊米到臺灣──日治臺灣的米作與經濟
    主講人:葉淑貞(臺大經濟系教授)
    主持人:吳密察(臺大歷史系兼任教授)
    時 間:2015年5月26日(週二)19:00-20:30
    內容簡介:
    臺灣原本並不存在蓬萊米,所謂「蓬萊米」是指在臺灣栽培日本內地稻種以及以此為基礎而育成的稻種,所生產出來的米。它原稱「內地米」,一九二六年臺灣總督伊澤多喜男將其命名為「蓬萊米」。蓬萊米在當時主要出口至日本,是重要的經濟作物,究竟蓬萊米對當時以及後來的經濟發展有何影響?我們可以從蓬萊米看出哪些殖民地經濟的特質?

  • 講題三:夾縫中的「殖民地青年」──臺灣人協力者與反抗者的多元面貌
    主講人:陳文松(成大歷史系副教授)
    主持人:吳密察(臺大歷史系兼任教授)

    時 間:2015年5月29日(週五)19:00-20:30
    內容簡介:
    日本人培育臺灣人年輕世代作為教化臺灣社會的「青年」,這些「青年」中,有部分也企求爭取權益,成為反抗者;但大多數成為地域社會中殖民體制的協力者。然而,在長達半世紀的殖民統治當中,反抗者與協力者的定位並非一成不變,殖民政府「青年」教化政策亦與時俱進。在那五十年間,臺灣社會究竟產生什麼樣的變化?臺灣「青年」到底在想些什麼?

  • 講題四:文化「移植」與現代性──從圓山飯店舊址台灣神社談起
    主講人:吳佩珍(政大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與談人:崔末順(政大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時 間:2015年6月5日(週五)19:00-20:30
    內容簡介:
    現今台北市圓山飯店的所在地,在日治時期是日人興建的台灣神社,這座神社落成於1901年,是為了奉祀1895年5月30日於基隆澳底登陸台灣、在征戰途中死於台南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也成為日本領台五十年的統治精神象徵。然而北白川宮和台灣神社與日本的近代化進程,以及國民國家統治的意識形態有何關聯?置身於後殖民情境的我們又要如何看待這段歷史?

  • 講題五:我們三百六十萬臺灣人──日治時期的活字印刷與民族想像
    主講人:蘇碩斌(臺大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主持人:黃美娥(臺大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時 間:2015年6月12日(週五)19:00-20:30
    內容簡介:

    一九二0年代日治中期的臺灣作家在活字印刷機制下,對於「作為讀者的同時代人民」逐漸形成「有邊界的想像」,而有「我們三百六十萬臺灣人」的文學表述。依據Benedict Anderson提出印刷資本主義引發民族主義建構的論點,「我們三百六十萬臺灣人」是否就是民族主義意義的臺灣意識?印刷技術在此一時期的轉變是否促成了臺灣版的「想像的共同體」的誕生?
  • 主辦單位:臺大出版中心、政大出版社、後門咖啡
  • 活動地點:後門咖啡(臺北市復興南路二段332號)[參加活動基本消費一杯飲料,最低消費100元起]
  • 活動網頁: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