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最新消息] 趙綺娜紀念獎學金申請,5月15日截止
 [活動預報] 2014.5.23(週五)鄭振滿老師主講:民間歷史文獻的蒐集與解讀
  2014.5.26(週一)陳聰銘老師主講:中國天主教傳教活動中房地產租賃購買問題初探 (1860-1949)
[書  介] 王世宗《東方的意義——中國文明的世界性精神》出版
[活動報導] 朱秋而老師:日本江戶晚期的女性詩人——張紅蘭與原采蘋
  雷晉豪博士候選人論文發表會
  【史原跨學群討論會】來自異域的你:出土文物與文獻檔案——以人群互動與文化交流為中心
 [專題報導] 文化交流史平台演講暨座談會
[學生園地] 活動預報:2014年歷史之夜——我不知道風是往哪個方向吹
[校園活動] 歐洲城市色彩攝影展
  「數位人文,史家的新技藝?」系列講座:一個歷史研究者的數位之旅

臺大歷史系
募款專區

趙綺娜紀念獎學金申請,5月15日截止

  • 本獎學金共有二項(3類型)獎學金:
    一、學術獎學金。
    二、研究計畫獎學金;美國史研究獎學金。
    申請者請依規定備齊所有文件,並依序排列繳交。除推薦函外,其他所有文件請寄送電子檔。
  • 收件截止日:2014年5月15日 (週四) 17:00
  • 收件處:歷史學系辦公室。
  • 承辦人:呂怡燕 助教,02-33664704。
  • 相關連結:趙綺娜紀念獎學金設置要點
         趙綺娜紀念獎學金申請表
         趙綺娜紀念獎學金申請推薦書

鄭振滿老師介紹

2014年5月23日(週五)
鄭振滿老師主講:民間歷史文獻的蒐集與解讀

  • 主講人:鄭振滿 老師(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
  • 主持人:羅士傑 老師(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 時 間:2014年5月23日(週五)下午1:30
  • 地 點:臺大博雅大樓310教室

陳聰銘老師介紹

(圖片來源:比利時魯汶大學南懷仁研究中心)

2014年5月26日(週一)
陳聰銘老師主講:中國天主教傳教活動中房地產租賃購買問題初探 (1860-1949)

  • 主講人:陳聰銘 老師
       (比利時魯汶大學南懷仁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 主持人:古偉瀛 老師(臺大歷史系教授)
  • 時 間:2014年5月26日(週一)下午3:30-5:30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 摘 要:
     傳教士的房地產問題是頗為艱難的研究領域,因為尚涉及土地法令和教會法法律專門領域,房地產相關資料文獻不齊全,是以,學界相關研究成果並不多見,增加研究者的困難。為避免研究焦點分散之弊,本研究將塞外的地區、蒙古、租界和特殊行政區等地排除在外,如西藏和臺灣。本次專題演講目的在於期待與相關的學者專家進行交流,發揮拋磚引玉的效果,鼓勵來日有學人加入此項新研究。
  • 本次專題演講內容的架構,分為六大部份:
    • 1844-1860年間不平等條約,探討傳教士租購房地產法源
    • 1844-1911年間房地產租購之大致情況
    • 1912-1928年間北洋和南方政府之政策與措施
    • 南京國民政府的相關政策與新法令
    • 抗日戰爭時期:傳教區與房地產的國籍認定問題
    • 結論:國民政府對中國天主教會正進行的「中國化」之影響
  • 傳教士租購房地產的問題可反應出自清末到1949年之間,中國如何自不平等條約的桎梏中,逐漸爭取國權的經過;另一方面,也可觀察傳教士在原有的優勢地位,因國際與中國局勢的演變,其權益逐漸喪失,甚至遭受歧視的情形。在整個過程中,重點在於吾人可觀察國民政府政策對中國天主教會「中國化」的影響。
 

 

王世宗《東方的意義——中國文明的世界性精神》出版

  • 王世宗 著
  • 臺北:三民書局,2014年4月出版,505頁,ISBN: 978-957-14-5897-7
  • 內容簡介:
     中國文明在形式上與西方文明對立,其實則與之一致,蓋文明為普世不二的進化取向,中國不可能發展文明而與異域文明背道而馳,此即中國文明具有世界性的精神。中國文明篤信真理,然於上帝體認不足而信仰不深,所以中國思想的最高層次主要為天道觀,天人合一是其根本理念與終極目標,萬物各得其所是其理想的宇宙秩序。由於超越性觀念缺乏,中國文明的現實性強烈,關於人性、行道、道德諸問題討論最豐,而對知識與美感則少有本質性或原理性的思考,平和的精神為其文化風格,悲觀的態度則是流行的處世心緒,在上帝探索消沈無力而宗教信仰世俗化之下,中國文化的勢利性與殘酷性更流露不已。
     
    中國文明的精神主旨是人文主義,上進淑世是其責任感,但目的終竟不明,止於至善的要求使天人交戰的艱辛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同時呈現人性的高貴與醜陋,悲情乃成中國文明的顯著格調,於是心態逃避退縮的假道學異說盛行不墜,益增正道追求者的困頓與領悟。總之,中國文明的最高境界與希臘古典精神相仿,其間差異則顯示中國為東方代表的特徵,這表示中國在近代的落後是其發覺世界文明真諦的必要經歷,因為中國文明與西方本質無殊,其困境必反映人類求道的癥結與答案。
  • 作者簡介:
     王世宗,英國里茲大學歷史學博士,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英國近代外交與帝國政策、十九世紀歐洲史、二十世紀史。著有《必然之惡——文明觀點下的政治問題》、《真理論述——文明歷史的哲學啟示》、《歷史與圖像——文明發展軌跡的尋思》及《古代文明的開展——文化絕對價值的尋求》等。

2014.4.30
朱秋而老師:日本江戶晚期的女性詩人——張紅蘭與原采蘋

  • 主講人:朱秋而 老師(臺大日文系教授)
  • 主持人:范淑文 老師(臺大日文系教授)
  • 主辦單位: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
  • 活動照片(盧怡如拍攝):按此連結

 

2014.5.1
雷晉豪博士候選人論文發表會

  • 論文題目:昭王南征——人、事、時、地、原因、後果的重建與分析
  • 發表人:雷晉豪 先生(臺大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 指導教授:陳弱水 老師、陳昭容 老師
  • 評論人:張宇衛 先生 (中研院語言所博士後研究)
  • 主持人:高震寰 先生 (臺大歷史系博士生)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14.5.3
【史原跨學群討論會】來自異域的你:出土文物與文獻檔案——以人群互動與文化交流為中心

  • 主持人: 鹿智鈞(臺大歷史所博士生)
  • 討論人與發表主題:
    古代史:來自內郡的「義務役」——西北漢簡中的內郡戍卒
    討論人:高震寰(臺大歷史所博士生)


    中古史:唐代新羅全禪師與成都大聖慈寺的成立
    討論人:許凱翔(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候選人)


    宋遼金元史:從《稽神錄》到《夷堅志》——宋人旅途中遇見的神鬼
    討論人:張維玲(臺大歷史所博士候選人)


    明清史:統治者的話語——用滿文述說的祕密
    討論人:蔡松穎(臺大歷史所博士生)


    臺灣史:穿越異域,感受岸裡——清代岸裡大社的生活品味與文化風尙
    討論人:李朝凱(暨南大學歷史所博士候選人)
  • 活動照片(楊曉宜拍攝):按此連結

文化交流史平台演講暨座談會
吳鴻誼(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生)整理,郭亞珮(德國盧爾大學波鴻校區專任研究員)校訂

 編按:2013年5月27日,本系文化交流史平台邀請郭亞珮博士發表「孔教會與清末基督新教傳教事業──以宗教為中心的文明論」專題演講。5月28日舉行學術座談會,主題為「海外聞見錄:美國與歐洲的現代中國研究」,郭博士分享其海外求學經驗與對學術界的觀察。兩場活動皆由本系陳慧宏老師主持,本文為演講摘要及座談內容摘錄。

 郭亞珮博士為臺大歷史系學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歷史系博士,曾任教美國塔芙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荷蘭萊頓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並在荷蘭亞洲研究國際中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擔任研究員。現為德國盧爾大學波鴻校區(Ruhr Universitat Bochum)專任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晚清到民國,研究主題包括:(1)從「文明」到「文化」:中國在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認同重構;(2)晚清新教傳教士的中文書寫與文本生產;(3)「宗教」:概念史與政治史。

專題演講:
孔教會與清末基督新教傳教事業
──以宗教為中心的文明論

 在1980年代末期,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孔祥吉先生從第一歷史檔案館中找出了百日維新期間康有為上呈給光緒皇帝的原始奏摺,其中《請商定教案法律,釐正科舉文體,聽天下鄉邑增設文廟,并呈〈孔子改制考〉折》一篇記錄了關於孔教會最初始的想法。在這份奏摺中,康有為正式提議創辦以孔子崇拜為主的全國性教會組織,此一組織以衍聖公為總理,王公士庶都可入會;更重要的是,這是獨立於政府之外的民間組織,不僅自行集資,人事亦自行管理。在奏議中,康有為強調立孔教是富國強兵的一種手段,其主要目的在於使人民忠君愛國。另一方面,他在私人書信裡,自稱「僕之急急以強國為事者,亦以衛教也」。衛教與強國,因此是互為手段與目的。

 事實上,康有為在1890年初期,就表達過要將孔教擴張於世界的念頭。

 這種企圖,清楚說明基督新教入華後,對士大夫觀念上的衝擊。新教傳教士帶入中國的是一種以宗教為中心的文明論,此文明論不但預設每一種文明都是物質與精神的綜合表現,而且相信此精神力量必須藉宗教來凝聚。新教傳教士把基督教陳述為推動西方文明進步的主要動力,在他們筆下,中西方的衝突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宗教的衝突。康有為及一些對西學有興趣的士大夫,雖然徹底地拒斥了基督教教義,但......(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15期

▲郭亞珮博士(右)應邀回母系演講,由陳慧宏老師主持。(2013年5月27日攝於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活動預報:2014年歷史之夜——我不知道風是往哪個方向吹

  • 時 間:2014年5月22日(周四)18:00
  • 地 點:活大禮堂
  • 主辦單位:臺大歷史系系學會
  • 活動專頁:按此連結

 
 

歐洲城市色彩攝影展

  • 十九位年輕的漫遊者,飛向西方,用自己的腳步與氣息深入地方,展開了一場路上觀察:城市特色、族群、文化、行為。透過一雙雙棕色的雙瞳,一絲一縷地詮釋出,屬於旅人的,城市色調。
  • 時 間:2014年5月9-18日
  • 地 點:臺灣大學圖書館一樓日然廳
  • 主辦單位: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灣大學圖書館
  • 活動專頁:按此連結

「數位人文,史家的新技藝?」系列講座:一個歷史研究者的數位之旅

  • 歷史研究彷彿是一場穿越時空的異地旅行,數位技術的發明為這場旅行提供更多便利的工具。然而數位技術對史料的檢索、彙整與統計,如何還原、重建為原本的歷史脈絡?歷史研究這場時空之旅,除了便利的工具之外,仍需豐富的想像力。
  • 主講人:吳密察 老師(臺大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 時 間:2014年5月27日(二)20:00-21:00
  • 地 點:誠品書店臺大店3樓藝文閣樓
  • 主辦單位:臺大出版中心、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 活動網址: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