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最新消息] 101學年度《文史叢刊》出版申請於2013年3月1日截止
[活動預報] 2012.12.27(週四)許雅惠老師講論會:宋代書籍的形式及其文化意義—-以纂圖經典為中心之考察
[書  介] 石守謙《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
[活動報導] 秦曼儀老師應教學發展中心邀請演講:閱讀的生活與歷史
  2012年全系師生歲末聯歡
  西江清高老師:「周原」是甚麼 ——以遺址周圍之地貌暨地理環境為中心
[專題報導] 李弘祺:漫談一些我比較愛看的雜誌
[學生園地] 臺灣大學歷史系系學會主編電子報第4期
[校園活動]

2012年SHS計畫「期末成果發表」暨「教授囧很大?」公共論壇

臺大歷史系
募款專區

101學年度《文史叢刊》出版申請於2013年3月1日截止

  • 本系《文史叢刊》 甄選辦法改為申請制,近五學年度畢業之本系博士可申請出版其博士論文,申請截止日為每年3月1日。惟不得一稿兩投。
  • 申請者須提交下列資料:
    1.論文紙本稿及電子檔
    2.論文中文摘要
    3.指導教授出版推薦表
    4.作者基本資料表(含著作目錄)
  • 申請出版之博士論文由本系圖書出版暨儀器設備委員會送請一位以上專家審查,每年擇優出版一冊。
  • 詳細辦法請詳閱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文史叢刊》甄選辦法
  • 聯絡人:陳南之助教,電話:02-33664702,e-mail:ncchen@ntu.edu.tw

【講論會】
2012.12.27(週四)許雅惠老師講論會:宋代書籍的形式及其文化意義—-以纂圖經典為中心之考察

  • 時 間:2012年12月27日(週四)14:30~16:30
  • 地 點:臺大文學院會議室
  • 講 題:宋代書籍的形式及其文化意義—-以纂圖經典為中心之考察
  • 主講人:許雅惠 老師(臺大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 主持人:李文良 老師(臺大歷史學系教授)

 

石守謙《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

  • 作者:石守謙(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藝術史組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及考古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第29屆中研院人文組院士。)
  • 出版資訊:2012年2月,臺北市:允晨文化,368頁,ISBN:9789866274626。
  • 山水畫向來被視為中國藝術對世界文明的特有貢獻。它對自然所表現的尊崇與不斷企求回歸的態度,配合著繪畫形象的展示,被認為呈現了一種「西方所無」的精神圖象,甚至是「東方文明」的代表。中國山水畫的高度成就,也被由它對日本、韓國等鄰近國家影響的論述,予以強化。本書以更審慎的態度,嘗試在風格學的研究取徑之外,在理念、知識、人物與繪畫相關物品等不同層次的往來移動中,重新評估過去論者以漢文化為中心論述中國山水畫的有效性,並以中日韓互動的事實為架構,探討十至十六世紀山水畫在東亞的發展,及其所共組成的文化意象,找回過去被「一元」論述所犧牲之重要的歷史訊息。

2012.12.20
秦曼儀老師應教學發展中心邀請演講:閱讀的生活與歷史
  • 主辦單位:臺大教學發展中心
  • 主講人:秦曼儀 老師(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 秦曼儀老師透過近代歐洲社會與閱讀實踐互動交織的歷史闡述,為當前閱讀處境的認識與反省工作,提供新的問題切入點與討論視角。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12.12.22
2012年全系師生歲末聯歡
  • 地點:臺灣大學新體育館1F文康中心
  • 2012年歷史系歲末聯歡活動--歷史系卡紅白歌唱大賽已圓滿結束,感謝系學會同學用心籌備,以及系上老師支持與贊助,活動進行十分順利。
  • 活動照片(楊霈琳拍攝):按此連結

 

2012.12.25
西江清高老師:「周原」是甚麼 ——以遺址周圍之地貌暨地理環境為中心
  •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上古秦漢史讀書會
  • 主講人:西江清高 老師 (日本私立南山大學教授)
  • 主持人:陳伯楨 老師(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 活動照片(蔡佩玲拍攝):按此連結


▲主持人陳伯楨老師


▲主講人西江清高老師

 

漫談一些我比較愛看的雜誌

文‧圖/李弘祺
(作者為臺大歷史系畢業,現為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講座教授)

 走到任何書店,你都會看到幾十種不同的雜誌在吸引我們的注意。由於經濟發展,加上行銷和宣傳,所以現在坊間的許多雜誌都十分專門(例如房屋仲介或時尚產業),以吸引特定的讀者;這些雜誌似乎很滿足於吸引小數目的讀者,因為它們的錢主要是由廣告費來的。綜合性雜誌的成長就不如這些以百貨、旅遊、時尚或房屋買賣為主體的雜誌。

 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還是要吸收有關政治、社會或經濟現況及政策等等一類的消息,而更希望知道它們對我們生涯的意義。這一類的訊息和分析一般來自綜合性的雜誌、電視或日常的談話。的確,今天在臺灣,能提供我們一般資訊的最重要來源是電視,但是綜合性的雜誌還是不容忽視。以下分享在學習成爲一個歷史學者兼知識人的過程中,一些對我有影響的雜誌。

 我從小學時就愛讀《學友》。我相信許多與我同年齡的校友們一定都會記得這本雜誌。它的確提供了我許多的知識,也使我十分嚮往外在的世界,或冒險家或孤兒們所存在的宇宙。與《學友》大約同時的兒童雜誌是《東方少年》。兩者的內容大致相同,勉強應付當年還是十分窮困的臺灣兒童們。

 五、六年級之後,課外讀物漸漸多起來,從《三國演義》到《薛仁貴征東》等等,大概也算得上是讀得懂的。我的父親替我訂了兩年的《中學生》。我不知道這本雜誌的編輯們是誰,但是我覺得它們很可能與稍後我也愛讀的《拾穗》的編者們大概非常相近:他們很多都是學科技的,但是對於文學、藝術或音樂都有興趣,而且有一定的素養。他們也對近代世界的科技以及西方文明的長處有相當的認同。因此這兩本雜誌就變成我在中學時固定的讀物。例如<最長的一日>(當時譯作“慢慢永日”)以及<南太平洋>就是最先在《拾穗》讀到的。......(詳全文)(本文轉載自《臺大校友雙月刊》第84期

▲(左圖)教我中國近代史的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教授常常在《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發表評論。
(右圖)Spence 評論The Kissinger Transcripts

 

臺灣大學歷史系系學會主編電子報第4期
 

2012年SHS計畫「期末成果發表」暨「教授囧很大?」公共論壇

  • 活動時間: 2012年12月28日(週五)下午2:00~5:00
  • 活動地點: 臺大集思會議中心 國際會議廳
  • 主辦單位: SHS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 合作單位: 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臺大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臺大學生事務處、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
  • 活動網址:http://shs.ntu.edu.tw/platform_forum2012
  • 報名網址:http://goo.gl/gWpBi
  • 論壇主旨:根據2011年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統計,大學生失業率已高達5.79%,且居所有教育程度類別之冠。同時,企業界、產業界也加入關心教育的陣營,卻是憂心高等教育所培育畢業生的學力與能力愈發不能符合職場的需求。 今天的大學在核心價值、社會角色、教育目標、教學內容、以致學生能否學以致用,大學是否還有理想? 目標是否適切? 是否能發揮稱職的功能? 「SHS」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將策畫兩場公共論壇。要讓大學師生及專家透過對話,思辨當今臺灣的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