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人工智慧 
×
律師專業調查  
×
專題研究 

在上一期研究通訊,藉由法學、資訊工程、哲學三領域的對話,我們嘗試描繪一個未來社會的樣貌:不僅機器像人,人類心靈也可能變得像機器。本期通訊,讓我們往前回溯、掘得更深、從研發的原點開始。第一篇文章林守德教授「當人類智慧碰到人工智慧」講座紀實,從17世紀醞釀人工智慧概念的「形式推理」、1950年代的「圖靈測試」,到1980年代強調知識萃取的「專家系統」,再到1990年代以降目的性為導向的「弱人工智慧」,我們談人工智慧的三起二落、談技術如何轉動人工智慧概念,也深入淺出介紹當代人工智慧的運作與學習。

繼AJDI、AJDII、AJDIII之後,美國律師專業調查新一波研究出爐!2016年,美國律師協會女性法律人委員會、少數群體企業法務協會與加州大學哈斯汀法學院WorkLife中心合作,探討目前美國執業律師與公司法務職場內的性別與族群偏見。固有的性別和族群偏見如何在法律人的職場生活中上演?律師的受僱機會、報酬的多寡、要不要請育嬰假,和性別、種族有關嗎?本期通訊第二篇文章,我們將摘要介紹美國律師專業調查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置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團隊,亦將於2019年進行大規模律師行業普查,探究臺灣律師整體執業狀況,並與國外律師專業調查串聯比較。研究結果將公開於資料庫網站,敬請期待!

何謂平等,又,何謂特權?我們所想像的平等,是否可能只是另一種特權的實踐?在台灣,「他靠加分進來的」成為每一位原住民學生必須承載的污名。本期通訊專題研究,法律學系王亦民同學從批判種族理論學者Mari Matsuda的論證出發,深入檢視臺灣《原住民族教育法》有關原住民學生入學與教師聘任的積極矯正歧視措施,探討一個鞏固特權、背棄功績主義的教育體制,如何反覆再製壓迫與隔離。文章最末,作者援用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所收錄的原住民人權檔案「湯英伸事件」進行討論,進一步反問:當今的《原住民族教育法》,能夠回應三十年前原住民青年湯英伸所遭遇的困境嗎?精彩論述,詳見本期通訊專題。

 

 

圖靈沒有料到的AI歷史的今日:

林守德教授「當人類智慧碰到人工智慧」講座紀實

紀錄整理:蘇上雅

人工智慧是一個有趣的學門,和其他領域往往發展後逐漸普及、停滯不同,AI的發展史有所謂「三起二落」,起了之後掉下、掉下後又再起。每一次興起,都是當一個新技術被開發、給大家期待,但後來人們發現,新技術仍未達成預期目標,便逐漸掉了下來;接著又一個新技術來了,又會再起來。只要人工智慧的謎題沒有被全然解開,起落就會一直持續下去。林守德教授「當人類智慧碰到人工智慧」講座分為三部:首先,回到基礎,談談什麼是人工智慧、我們至今走了多遠?第二,談人工智慧現正在哪個點上、距離最終目標還有多遠?最後,談人工智慧可以帶我們走多遠、多久,帶我們走向什麼未來?

一、AI至今走了多遠?人工智慧發展的三起二落

人類探求人工智慧的歷史,可以回溯至17、18世紀歐洲世界。當時一些哲學家、數學家,包括當今大家熟知的笛卡兒、霍布斯、羅素等人,已經開始發想:困難的數學推理,是否可能機械化?是否能夠透過一套形式、制式推理過程,來解決令數學家、哲學家困惱的難題。形式推理(formal reasoning)能力,是人類最早對於人工智慧的期待。

時至1950年代,被譽為「人工智慧之父」的圖靈(Alan M. Turing)與同期研究者提出,人工智慧的真諦在於「能與人類對話」。著名的「圖靈測試(Turing Test)」,將一機器具有「智能」的標準定性為:當一台機器與人類展開對話,卻不被辨識出其機器身分。「對話」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對於文字和語義都需要有深刻的理解,圖靈並沒有預見對話的困難性,樂觀地預言此難題會在2000年以前被突破;但時至2018年,此難題尚未被攻克。1960年代,以Simon, Shaw, Newell等研究者認為人工智慧旨在「目標搜尋」,亦即不斷嘗試找到答案的過程。當時AI曾被應用於解決困難的代數問題。問題在於:當答案所在搜尋空間太大,又或訊息來源不全盤揭露時,搜尋要耗費太多時間,效果不切實際。同一時期,有人則認為,AI是擅長玩遊戲...

[繼續閱讀(頁3)]

  

沒有看見,就無法改變:

美國律師族群與性別偏見研究報告簡摘

作者:蘇上雅 

偏見從何而來?歧視何能長存?乍聽之下偏離社會規範正軌的行徑,實在文化裡冒芽、在慣習中浸潤、在最為人不察的境地,日復一日滋長生息。偏見與歧視不僅可能成為法庭上被辯護之當事人的紛爭來歷,它經常就蟄伏於那些在法庭上戰戰兢兢為當事人辯護的專業法律人們,在法庭外的職場日常中。2016年,美國律師協會女性法律人委員會(American Bar Association’s Commission on Women in the Profession),和少數群體企業法務協會(Minority Corporate Counsel Association, MCCA)一同,與加州大學哈斯汀法學院WorkLife法律中心合作研究,這項研究計畫企圖探討:任職於美國律師事務所和公司法務部門的法律人,在職場上所面臨的偏見(Bias)樣貌與相對程度。此調查報告,對美國社會固有的性別和族群偏見,今日如何在律師業日常互動中持續上演、繼而如何影響律師職場生態(包括僱用機會、報酬多寡等等),有詳細的分析。下述段落,本文以該研究線上公開的資訊為基礎,簡介這份研究所探討的職場偏見議題,並摘要該研究在美國律師專業職場調查所見。

一、固有的職場偏見:調查面向

這項研究以美國律師職場上長期被公認存在的「固有偏見」為題,對整體律師社群進行經驗面調查。此研究所謂「固有偏見」,包含下述四種以性別為基底、律師界普遍認知存在的偏見模式:

(一)「再(給我)證明一次(“Prove-It-Again,” 簡稱PIA)」:需要比其他同事工作得更賣力,以證明自身能力。

(二)「走鋼索(“Tightrope”)」:對弱勢社群的期待適性行為區間,較優勢社群狹窄;在職場上,弱勢社群較優勢社群易受輕視。

(三)「為母者碰壁(“Maternal Wall”)」:律師業對「母職」的偏見。

(四)「弱弱相殘(“Tug of War”)」:在帶有偏見的大環境下,易導致弱勢群體間的衝突。...

 [繼續閱讀(頁9)]

 

讓他們在亮麗處看到我:

以功績主義為積極矯正歧視措施辯護

作者:王亦民

一、前言

他靠加分進來的!

原住民加分制度應該增加排富條款!

原住民享有特權加分!

為什麼改姓完就可以加分!

我們的社會相信最努力、勤奮的學生應該獲得最好的教育資源,我們反對不勞而獲的特權。文章一開頭這四句話是我在求學過程中,最常聽到漢人學生對原住民學生的指控,我也曾經認同這四句話,我知道,在這四句話的背後,承載的是一種對於功績主義的想像,雖然我現在明白,它們是特權主義的實踐。

主流論述告訴我們,積極矯正歧視措施(affirmative action)違反功績主義,這也是為什麼在台灣,「他靠加分進來的」是每一位原住民學生必須承載的污名。批判種族理論學者Mari Matsuda同樣也相信功績主義,但她認為,如果要真正實踐功績主義,大學入學的積極矯正歧視措施必須存在。本文將介紹Matsuda對於積極矯正歧視措施與功績主義的論證,並從Matsuda的論證出發,進一步檢視我國原住民族教育法中的積極矯正歧視措施。最後,本文將回顧湯英伸事件,說明一個鞏固特權、背棄功績主義的教育體制,如何製造壓迫與隔離。

二、對功績主義的反省與期許:Mari Matsuda論積極矯正措施之必要

Matsuda認為從功績主義思考積極矯正歧視措施,必須對於功績提出批判,但同時必須對功績抱持夢想。Matsuda對功績主義所提出的第一個批判是:功績主義的修辭掩蓋特權。功績主義雖然告訴美國人民「這是一個給予每個人公平機會的國家」,但現實社會中財富與社會地位往往決定了人生成就。Matsuda認為在現實中,特權勝過功績是常態:校友子女優待(legacy preferences)、白人男性佔據各種政治經濟組織的領導階層、相同條件下黑人申請貸款被拒絕率...

 [繼續閱讀(頁12)]

  

 

1/16    〈紐約大國民:珍雅各〉紀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

1/24    【廢死星期四】公政公約第36號生命權一般性意見重點破解

[詳細資訊(頁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