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going to CASE PRESS...... going to開放式課程影音平台 going to高瞻教學資源平台 going to Megichem魔幻化境 going to 科文整合人才培育 going to 教育部人才培育 going to 高中科學班



http://case.ntu.edu.tw/blog/

CASE PRESS來自國立台灣大學,
是一個開放投稿的知識性網站。
我們帶你品味科學,享受人文。

■本期快訊

內容:演講、展示、討論與實驗。全程參與之學員,主辦單位將發予證書

地點:中研院原分所浦大邦講堂(台大校總區內)

網頁:http://playsci.iams.sinica.edu.tw(網路報名至2/29日止)

前往了解詳細資訊>>

 

 
 

■本期目錄

 

「追求真實的筆尖」
格雷琴‧凱‧哈伯特(Gretchen Kai Halpert)的科學插畫展

■展覽小簡:
科學家為什麼要畫畫?他們又會以如何的角度來詮釋?理性與感性能否並存,而寫實度與想像力又能不能相互結合?同時身為藝術家與科學家的格雷琴‧凱‧哈伯特(Gretchen Kai Halpert)正是要以她的手繪作品帶領我們進入如此的新世界。此次畫展將呈現植物、生物、醫學三個主題的科學插畫作品,藝術家並將親自帶領系列工作坊及講座。原來藝術家是多麼仰賴科學的眼光,注視著自然中的種種細節與表情,而整個世界就是她的畫室,題材唾手可得。

■關於展覽:
大自然是科學家的畫室,透過他們精準的筆,我們重新微觀這個世界。 3/9開始,藝文中心邀請你來參加這場結合科學與藝術的展覽─「追求真實的筆尖」,欣賞格雷琴‧凱‧哈伯特(Gretchen Kai Halpert)的科學插畫。格雷琴此次受邀2012杜鵑花節蒞臨臺大,展出涵蓋植物、生物及醫學三主題的手繪作品,並搭配講座與工作坊,帶領我們進入科學家的「藝」想世界!臺大雖位於臺北大都會,卻連結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美麗校園是我們的寶藏,更是生活的場域,藝術家提醒我們那些經常忽略的景致,能透過真實細膩的記錄保留下來。好風景值得一再回味,藝術其實就發生在動手畫下的那一刻。



■「追求真實的筆尖」系列活動:
3/9 ~3/25 10:00-17:00,臺大校本部,總圖書館1F多功能展覽廳
3/9 10:00開幕茶會,臺大總圖書館 (自由入場)
3/9 14:30 主題演講,臺大總圖書館國際會議廳
-講題:什麼是科學插畫?“What Is Scientific Illustration? “
-講者:格雷琴‧凱‧哈伯特
-線上報名:http://ctld.ntu.edu.tw/fd/reg
3/14 18:30科學插畫專題演講,醫學院基礎醫學大樓 102講堂 (自由入場)
●預約一場導覽:請來信hsiehningwang@ntu.edu.tw 或洽(02)3366-4782
以上活動皆為免費活動,參加並能獲得插畫紀念卡片!
●地址與交通:臺大校本部: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捷運公館站3號出口
臺大醫學院基礎醫學大樓: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1段1號(捷運臺大醫院站2號出口)
●活動網址:http://arts.ntu.edu.tw/activity/view/sn/40

-TOP-

 

中央研究院講座

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Prof. Ada Yonath,將於今(101)年3月6日(星期二)下午及今(101)年3月7日(星期三)上午以「 Is there a limit to life expectancy? wishes, predictions and reality 」(「人的壽命有極限嗎?願望、預測與現實」)和From Basic Research to Advanced Antibiotics?為題,於中央研究院人文館國際會議廳/臺灣大學化學系松柏講堂發表英文演講。Yonath 教授解開核醣體結構之謎,不僅能幫助我們進一步瞭解生命核心運作的奧秘,將之運用於藥物 研發,更能挽救許多寶貴的生命。不論是對生命起源之謎,或是對藥物研發感興趣的聽眾,都可以藉這次難得的機會親炙大師,獲得自己想要的知識。 竭誠歡迎大家共襄盛舉,並請儘速上網報名。
相關訊息>
報名網站>

■演講場次資訊:

3/6(二) 15:00-16:30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國際會議廳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all(3F), Building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cademia Sinica)
講題:Is there a Limit to Life Expectancy? Wishes, Predictions and Reality



 





3/7(三) 10:30-12:00 臺灣大學化學系松柏講堂
(Song-Pei Lecture Hall, Dept. of Chemistry, NTU)
講題:From Basic Research to Advanced Antibiotics?

-TOP-


【認知心理】勤能補拙的神話

編譯 | 高英哲

■重點不在於你多麼勤於練習,而在於你是否能夠迅速修正錯誤,以臻化境。

你要怎麼登上卡內基廳的大舞台?練習、練習、練個沒完就對了。但是認知心理學家艾利克森 (Anders Ericsson) 在一九九三年,發表的一篇開創性論文中,卻給這個老笑話做了一個很重大的補充。所以你要怎麼登上卡內基廳的大舞台?「用心」練習。

這可不是稍加修飾而已。有用的練習跟沒用的練習,箇中差別就決定了你是大師還是泛泛之輩。無論是學習外語、樂器、或是任何其他類型的新技能,如果你沒有用心練習,結果可能跟完全沒有練習差不了多少。

有一本很棒的新書《吉他的起點:新式音樂家與學習科學》 (Guitar Zero: The New Musician and the Science of Learning) ,提醒大家用心練習的重要性。這本書的作者馬可仕 (Gary Marcus) 是紐約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專門研究大腦如何學習語言。馬可仕同時也很想成為吉他手,在三十八歲那年開始學習彈奏吉他。他在這本新書裡,帶著讀者一同體驗這段過程,探索相關的神經科學、認知科學與心理學研究。他的其中一個主要的主題,就是「正確」練習的重要性。





圖片來源:Phil Boorman │Getty Images


「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年輕時上過音樂課,卻幾乎什麼也記不得了。」馬可仕指出這一點,這跟人們說當你還小的時候,最容易學會一項樂器的說法不符。重要的不只是練習而已,還要用心練習。「要經常保持自我評估的念頭,專注在弱點上,而不僅只是東遊西走,只玩你拿手的。研究指出針對弱點進行改善的練習,比起單純的練習時數,更能預測一個人的技藝是否能夠精進;只是玩玩而已,重複去做已經會的事情,跟有效率地更上一層樓,並不一定是同一回事。大多數的人,在大多數的時候,所做的大多數的練習,無論是學習彈吉他或增進高爾夫球技都好,幾乎都產生不了什麼效果。」


繼續閱讀>>
趕快加入CASE PRESS臉書粉絲團>>

-TOP-



 

[科學人]酒癮會遺傳嗎?
撰文╱能柏格(John I. Nurnberger, Jr.)、彼拉特(Laura Jean Bierut)
翻譯/潘震澤

■找出讓酒癮基因,將可對症下藥,並幫助高危險群做出聰明的人生抉擇。

長久以來我們就知道,沉溺杯中物的習性具有家族遺傳。對某些人來說,那只不過是給這個複雜習性的昭彰惡名,多添上一筆罷了;但對科學家而言,卻顯示酒癮背後存有某種可以代代相傳的基因組成,讓人容易染上這個毛病。

過去10年來,隨著鑑定及分析基因功能的科技進展,研究人員也越來越能夠掌握像是藥物濫用以及成癮等複雜毛病的生物學根源。他們具備的本事,包括在廣大族群中檢視遺傳的形態,以及調查每個人基因組當中成千上萬個微小變異,因此能夠找出對某人的生理及罹病風險具有或大或小影響力的特定基因。

酒癮與許多其他的人類疾病類似,成因不只一端,自然也不全然由遺傳造成,但基因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於身體與大腦的運作,它們之間以及與個人人生經驗的互動,從而產生了讓人免於或易於上癮的不同作用,基因都有影響。要釐清這些作用是件困難的工作,到目前為止,經鑑定出跟酒癮有關的基因還不滿一打,可確定的是,仍有許多基因有待發現。






■圖片來源:《科學人》

 


這些已知基因的各式變異,對某人是否容易對酒精上癮只有些微的影響力,但由於這些基因變化在人類族群中相當常見,它們還可能影響了飲酒習慣、其他癮頭或不良行為,以及抑鬱與焦慮等毛病。因此,找出參與酒精反應的人類基因,並了解其作用,將使我們更了解許多不同的疾病。如果曉得是哪些生物反應,造成人類對酒精上癮並沉迷其中,也將有助於挑選現有療法及設計新法,以破除這項惡習。

前往《科學人》繼續閱讀>>

-TOP-

 
going to CASE PRESS...... going to開放式課程影音平台 going to高瞻教學資源平台 going to Megichem魔幻化境 going to 科文整合人才培育 going to 教育部人才培育 going to 高中科學班
 
國立台灣大學 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Tel:(02)3366-2801/Fax:(02)3366-2805
E-mail:ntucase@ntu.edu.tw
 
going to CAS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