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o82

 
 
going to CASE PRESS...... going to開放式課程影音平台 going to高瞻教學資源平台 going to Megichem魔幻化境 going to 科文整合人才培育 going to 教育部人才培育 going to 高中科學班



http://case.ntu.edu.tw/future/

<探索六>‧化學大未來:
CHEMISTRY-
OUR LIFE, OUR FUTURE
09/24~11/26

■本期快訊

在本場演講中,王教授將從化學家的角度深入討論石油危機,

並帶我們去探索一個石油用完之後的世界--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

時間:14:00~16:00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 國際會議廳

 

 

 

■本期目錄

 

科學家與藝術工作者的跨界交流@《結晶體工作坊》

邀您與金必耀教授、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一同進入身體和科學、藝術交會的美好瞬間,也期望透過工作坊將舞蹈生態系第二號作品《結晶體》理念傳達更深遠!

金必耀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化學博士

金必耀教授應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之邀,將在結晶體工作坊中,透過動手實作分子串珠模型,引領觀眾見識分子與結晶科學之美,體驗科學中的藝術。

作為一個長期鑽研化學領域的科學家,與學問知識的連結好像應該是精密儀器或者文獻理論,但是走進金必耀教授的研究室中,卻能看見許多五彩繽紛的串珠手工藝品!與金老師詳談才了解,一般人用手工藝的角度看串珠、做串珠,然則金老師某次經過手工材料行,卻以科學家的敏銳發現串珠模型與分子結構的奇妙關連,啟發他以串珠模型表現化學分子的靈感,並且用串珠模型實際做出許多已發現和尚未合成的化學分子。此一特殊又有趣的實驗性作法,不僅能夠拉近一般人對於科學知識的距離,對科學家也是很有趣的新嘗試。

不過,只用串珠模型還不足以串起「科學」與「藝術」這兩件看似沒有直接關係的事,舞蹈生態系與金必耀教授的組合,必須由舞蹈生態系在年度製作《結晶體》中試圖發展『把科學觀念導入藝術創作』的概念談起。

結晶雖然是科學現象,但是在創作過程中,我們由了解科學概念的內涵出發,把結晶生成的現象轉化成肢體觸動和延伸的力量,將科學意涵內化到作品之中,用舞蹈、影像、音樂重新表達,譬如結晶生成時緊密堆疊的結構與秩序,可以發展成雙人舞蹈的動作原則,原子碰撞的現象也可以聯想成身體律動的方式。




在《結晶體》的創作過程裡,我們最重要的發現是:科學和藝術的本質相通,都需要「創造性」和「想像力」!金必耀教授用日常可見的串珠模型表現微觀的分子結構,讓大眾能夠接觸肉眼無法看見的科學之美,舞蹈生態系則用人人具備的身體舞出微觀世界中的動態循環。

在即將舉辦的《結晶體工作坊》中,我們要更直接的結合科學家與藝術工作者,在同一空間中分享彼此理念、互相學習,實現真正的跨界交流。


《結晶體工作坊》活動資訊

活動時間:2011/10/30 (日) 9:00~17:00?
活動地點:台大綜合體育館-247會議室&韻律教室
報名方式:下載並填寫報名表寄至dancecology@gmail.com
(Email主旨:我要參加舞蹈生態系結晶體工作坊)
更多詳細資訊>

-TOP-

 

『居禮夫人的一生』海報特展

今年是2011國際化學年(IYC, 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也是居禮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百年紀念,為了慶祝這個歷史性的時刻,法國在台協會特別與臺灣大學化學系以及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合作,舉行「居禮夫人的一生」海報特展,展期自10月19日起至11月22日止,歡迎前往觀賞。

本次展覽將以13張中法雙語海報來回顧居禮夫人的一生,包括她在華沙的童年時期、巴黎的求學歲月、與居禮先生的相遇、放射性物質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獎以及她的研究得到國際肯定……等等不同階段,帶您追溯一個偉大而動人的生命與靈魂。

另外,自11月7日(居禮夫人的生日)起,將同時加展臺大化學系金必耀教授的串珠分子模型,晶瑩璀璨,敬請期待。




(圖片來源:musée Curie (coll.ACJC) / Institut Curie )



(圖片來源:musee Curie (coll.ACJC) / Institut Curie )


展覽訊息
主題:『居禮夫人的一生』海報特展
日期:2011年10月19日至11月22日
地點:週一~週五08:00~17:30,臺灣大學化學系正門大廳
週六下午12:00~16:00,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探索】講座活動會場
主辦單位:法國在臺協會、臺大化學系、臺大CASE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有任何問題,請撥02-33661145 洽詢臺大化學系王小姐

-TOP-


【化學大未來】微物探偵:鑑識鏡底下的無私真相

撰文 ∣ 林欣怡

今年CASE探索講座在內容主題上響應國際化學年,也為了紀念居禮夫人榮獲諾貝爾獎一百週年,第五期探索講座曾舉辦一系列以女性科學家為主題的特別活動。而本期探索講座的第二講請來的也是女性科學家,這位女性科學家不僅擁有優秀的鑑識專業,更有過人的獨到觀察力,以及一絲不苟、鍥而不舍的精神,往往能及時針對許多案件中的細微線索進行追蹤,終於得以循線偵破懸案,不僅為受害者主持公道,更解救了不少被誤認為嫌犯的無辜者——她就是刑事警察局法醫室兼鑑識中心的程曉桂主任。

何謂CSI?

「CSI」可能會先讓人聯想到近年來轟動全球的熱門美國影集,而隨著影集的走紅,「CSI」也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名稱,但你知道究竟「CSI」代表什麼嗎?其實「CSI」是「犯罪現場鑑識」(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的縮寫,而「CSI」之所以成為近年來的熱門研究議題,則是因藏身其背後的鑑識科學(forensic science)有了長足的發展。今天的鑑識科學已經逐步建立起一套標準流程,而在現場鑑識專業進一步受到重視,專業鑑識人員及部門也在警察機關內有一定的普及度之後,能有效從犯罪現場各式微物跡證中發現更多有力而客觀的線索,讓許多原本證據線索可能不足的案件有機會得以真相大白,也能排除掉人為主觀形成的錯誤決斷,程主任語重心長的說:「科學鑑識是非常公正的,絕不會偏頗任何一方。」鑑識結果永遠是最大公無私的證人,絕不會因為偏見或包庇而錯放或誣陷任何人,正因為如此,為了替被害人伸張最後的正義,科學鑑識可說是最後的把關者,讓證據在鑑識科學的放大鏡檢視下說出真話,就是程主任最大的心願。





圖片來源:mphotoi│gettyimages


正如CASE教育發展中心的陳竹亭教授在講座開場時所言,科學對於現代生活而言,有時候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有時候又讓人覺得距離很遙遠,事實上科技有太多層面可以服務社會,如何把握創造性思考,來讓科學與社會能有進一步的結合,才是未來人類發展的關鍵之處。因此CASE講座規劃的講座內容,希望能把科學、科技與社會緊密結合,讓與會同學能了解科技在未來的影響,也思考當科技介入生活時,該如何判斷新科技能否值得信任。而鑑識科學正是科學與社會事務緊密結合的絕佳範例,鑑識科學使辦案人員得以藉由系統性的科學實驗與數據整理,對犯罪現場留下的各項線索做出進一步的推估判斷,或從細微痕跡或元素中找尋破案的關鍵,往往能補強傳統偵辦過程中的不足之處,讓許多難解案件透露出一絲曙光,也再次證明成功結合科技與社會需求,才能讓科技的價值展現得淋漓盡致。



繼續閱讀>>
趕快加入CASE PRESS臉書粉絲團>>

-TOP-



 

【科學人】智慧型城市
撰文╱拉堤(Carlo Ratti)、湯森(Anthony Townsend)
翻譯/王怡文

■當市民及他們手上的眾多電子裝置,一同成為日常生活的即時感應器時,真正的智慧城市才會因應而生。
■以網路串聯起無所不在的感應器,並把它們連到政府資料庫,就能提升城市的創造力、效率與服務。

2011年1月25日,埃及開羅街上擠滿抗議人潮,反對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的高壓政權。接下來的72小時,埃及政府關閉了該國的網際網路及手機系統,企圖制止反動行為,但徒勞無功。臉書、推特及聊天室等豐富的互動圈,已將數百萬開羅人民集結起來,義無反顧地推動社運。最後埃及政府讓步,恢復該國經濟賴以維續的通訊系統,但民眾繼續施壓,直到14天後穆巴拉克辭職為止。

在那數週之前,即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期間,異議份子、部落客兼社運策劃者安曼姆(Slim Amamou)利用行動社交服務「四方廣場」(Foursquare),通知友人他於1月6日被捕的消息。安曼姆被拘禁在突尼斯監獄,由於他在四方廣場的虛擬突尼斯監獄上「打卡」,使得全球的支持網民得知他身處何地,也立刻成為國際注目焦點。新聞報導引發了更多社運,在位已久的班阿里(Zine ElAbidine Ben Ali)不久後被迫下台。

在「阿拉伯之春」反政府浪潮所及之處,公民利用新興的網際網路應用程式以及無所不在的手機,在網路世界與「城市世界」之間來回運送資源,掀起城市精神之戰。我們可以將這些轉變過程,和一些競逐未來「智慧城市」典範的大型都市發展計畫相比較。最極端的當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馬斯達(Masdar),這個封閉社區位於阿布達比城外的沙漠中,預計容納五萬居民,每個建築、路燈和個人運輸工具「艙車」(pod),都預先經過規劃、配備高科技零件,在在追求能源效率最佳化。無論是馬斯達、南韓的新松島(New Songdo)或葡萄牙的普蘭尼特谷(PlanIT Valley),不動產開發者、全球資訊科技公司及政府都試圖從零打造充滿高科技基礎建設及服務的都市中心。設計者說,這些偉大的構想將成為未來城市建設的方針。






發揮城市創造力與創新潛能的最佳方式,
就是用網路串起人們,然後任其揮灑創意。


但是就典範來說,新興的型態是藉由網路串聯數百萬網民,進而從中爆發出智慧,相形之下,那些上級主導的計畫就遜色多了。真正有智慧而真實的城市,不是像軍團一樣聽將軍命令、整齊劃一地行動,而比較像成群移動的鳥群或魚群,在群體中,個體會回應鄰居社交與行為的微妙暗示,來決定移動的方向。雖然開羅和突尼斯群眾看似亂無法紀,他們的行動卻是以數位方式協調出來的人類活動,其規模前所未見。出現在開羅塔利爾廣場(Tahrir Square)的數十萬民眾,是受簡訊與推特召喚而來,這正是另一種極民主強大且富生命力的智慧城市樣貌。

網路硬體的設置與控制不是重點,政府、科技公司和都市計畫顧問可以利用民眾所推動的策略,讓民眾擔任改革的推手,創造更有智慧的城市。在適當的科技設施相助下,民眾就能比中央治理更有效率地處理能源利用、交通壅塞、醫療照護和教育等問題。網路化城市的居民可以運用分散式智慧,創造新的社區活動,以及新型態的公民社會行動。

前往《科學人》>>

-TOP-

 
going to CASE PRESS...... going to開放式課程影音平台 going to高瞻教學資源平台 going to Megichem魔幻化境 going to 科文整合人才培育 going to 教育部人才培育 going to 高中科學班
 
國立台灣大學 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
Tel:(02)3366-2801/Fax:(02)3366-2805
E-mail:ntucase@ntu.edu.tw
 
going to CAS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