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本期目次分隔線
121
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
活動報導
館藏導覽
item01
電影海報圖
分隔線
新進館藏
新進館藏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主題書展】臺灣原住民族文學

content-1-2-img

臺灣原住民族因為沒有文字,長久以來依賴口耳相傳,將歷代的神話、傳說與歌謠等內容流傳保存下來,荷西時期後,雖有羅馬拼音、漢字以及日語假名可借用,但仍未成為能普遍使用的文字系統,嚴格定義之下的臺灣原住民族文學,一般認為在1980年代後才逐漸形成。

這樣的轉折,與1970年代臺灣退出聯合國後,一連串的本土化運動有關,本土意識崛起鬆動了原來的威權體制,開始肯定多元價值。臺灣主體意識也在文化層面上展開深遠的影響,歷史方面,專家學者重新評價臺灣與南島海洋的關係,漸漸擺脫以身為中國史為主的邊陲立場,17世紀以來,臺灣不僅面對了荷蘭、西班牙、漢移民和日本人,也「發現」了臺灣原住民。

大環境的變化,是1980年代起臺灣原住民主體自覺、部落復振與文學創作的背景。但對原住民而言,沒有有效的書寫系統,創作不易交流,經過多方考量與嘗試,漢語的使用成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啟航的重要工具。從早期的陳英雄、拓拔斯‧塔瑪匹瑪、夏曼‧藍波安、莫那能、瓦歷斯‧諾幹,到後來的亞榮隆‧撒可努、巴代和更年輕世代的作家,經過四分之一世紀的努力,有越來越多的原住民加入創作行列,題材也更加寬廣多變,他們的作品不但由知名出版社出版,也有多部英、日、韓文等譯作問世,為整體臺灣文學注入全新的生命與活力。

本次書展以「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為題,期盼和讀者分享臺灣原住民作家們筆下們獨特的人生經驗和思想情感,展期自2018年8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歡迎大家一同來感受何謂「臺灣原住民文學」……

點此觀看內文與書單。

展出時間:2018年8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回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原圖中心2018年10-12月「館藏導覽」徵稿

content-1-1-img

原圖中心為鼓勵讀者使用中心資源,並增加「館藏導覽」專欄文章的多元性,開辦館藏導覽徵稿,歡迎對原住民族議題、閱讀與寫作有興趣之讀者,一起加入原圖中心的開卷者行列,並領取專屬獎勵!

2018年10-12月的館藏導覽徵稿的書單已經出爐,歡迎有興趣投稿的讀者於12/10(一)之前,以標題「原圖中心館藏導覽投稿_您的姓名」,將稿件寄至本中心信箱:ntutiprc@ntu.edu.tw。

點此觀看詳細辦法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鄒族Mayasvi的變與不變──部落人的文化相簿

#

主講︱浦忠勇(中正大學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
時間︱2018年10月31日14:00
地點︱凱達格蘭文化館

文/KT

凱達格蘭文化館於今年10月24日起展出「鄒族Mayasvi的變與不變──部落人的文化相簿」特展。展出阿里山鄒族出身的浦忠勇老師長年對Mayasvi(戰祭)場內場外的影像紀錄,讓所有觀賞者能感受鄒族傳統文化因應當代社會變遷與外來文化衝擊下而做出的改變,以及在這些改變中,Mayasvi仍舊維持不變的重要精神。

相片的拍攝者浦忠勇老師一再謙稱自己並非攝影專家,只是這麼多年來在部落裡不停地拍照,所用的也不過是傻瓜相機。三十多年來,累積了數量相當可觀的影像紀錄,凱達格蘭文化館的人員也因此建議可以舉辦攝影展,浦老師強調這並非專業的攝影展,只是一個部落人用照片來記錄與傳承鄒族的重要祭典活動,除了靜態的影像展,館方更邀請老師於10月31到場主講,讓更多人能了解鄒族重要祭典Mayasvi的面貌與意涵……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國史館演講:都市原住民族的發展與結社

#

主講︱尤天鳴(大葉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助理教授兼執行長)
時間|2018年10月18日14:00—16:00
地點|國史館

文/mercury

國史館2018年10月18日的原住民族史系列專題以「都市原住民族的發展與結社」為題,邀請大葉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的尤天鳴老師以「都市阿美族在桃園縣的結社」為例,將主題聚焦於都市單一地區的單一民族,並於開場時即列出四大問題意識:一、桃園縣的都市阿美族的形成與變遷;二、都市阿美族在桃園縣結社的概況;三、不同類型的結社組織產生背景、運作內容及特色;四、都市阿美族結社的意義,透過四大問題來說明都市阿美族人遷徙到桃園的過程,及其結社組織之功能、運作方式以及意義。同時講者也特別說明由於該研究內容期間為桃園市升格為直轄市之前,故名稱仍以桃園縣為準。

民國五十年後,臺灣經濟快速發展,由農業為主題的社會經濟結構轉變為工商業為主,大量的人力需求及相較高於農業的薪資收入,誘使阿美族人大量湧入都市謀生。原住民的都市遷移主要是移入基隆市、臺北市、臺北縣、桃園縣及高雄市等地,因阿美族深受集體觀念影響,由原居地遷到都市時仍大多群居在一起,因而形成所謂「都市原住民」的主幹……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種下希望的種子──臺中市梨山國民中小學

#

時間|2018年10月23日
地點|臺中市梨山國民中小學

文/圖:Djupelang

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下稱原圖中心)107年第三場部落贈書來到了全國海拔最高的國民中學,以及海拔第二高的國民小學──臺中市梨山國民中小學(下稱梨山中小學)。梨山中小學位於臺中市和平區梨山風景區內,鄰近雪霸國家公園與太魯閣國家公園,該校海拔2012公尺,學區涵蓋臺中市梨山地區與南投縣仁愛鄉。其所在位置於梨山部落(slamaw),是西部至東部的重要轉運站,亦是中部橫貫公路最早開發且最熱鬧的風景區。主要居住泰雅族、客家人、閩南人等族群所組成的聚落,以梨山為中心,由梨山、松茂、佳陽及環山等部落所構成的生活圈,涵蓋和平區東半部(梨山里、平等里),合稱「大梨山地區」。

清朝時期泰雅族人在此建有四社,一稱kiyae奇雅伊,結社於大甲溪上游(今梨山加油站稍西下方臨溪台地),因面積約五甲,故又稱為五甲地。之後有部分族人遷至kayo卡瑤(又稱pelimoan玻里莫灣,今稱佳陽),結社於kayo對岸的台地;此兩社並稱為沙拉茅群,於三百餘年前自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遷徙至此……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只有大海知道

本書封面圖 《只有大海知道》
崔永徽;臺北市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

文/EN

本書作者崔永徽導演於2010年五月至蘭嶼旅遊,意外走進蘭嶼的民族生命史,從此便決心要把屬於蘭嶼的故事拍成一部電影。於是在2011年開始著手撰寫電影劇本,期間往返蘭嶼進行田野調查與採訪。崔永徽導演選擇了類紀錄的電影形式,並以田調後的事實修正戲劇的表現方式,堅持用島上的孩子演出真實的自己,也因此舉辦了四年的夏季戲劇營,然而導演的這些堅持深刻的轉化在創作中,顯得樸實、細膩而不矯情。
本書描述了一場堅持六年的文化行腳,以導演崔永徽所採的「窮人拍片法」出發,從故事原型、劇本、人物側寫、舉辦蘭嶼戲劇營隊、籌措資金,以及拍攝至殺青後,一路走來化險為夷的心情札記。這是一部電影的導覽,更是導演崔永徽於蘭嶼田調後的深刻體悟,運用細膩的筆法,緩緩道出蘭嶼的人、事、物,時而感傷、挫折,時而破涕為笑,讓人著實地感受到了蘭嶼人的樸實與熱情的生命力。透過此書亦凸顯偏鄉地區所面臨的文化、教育、隔代教養等問題……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秀姑巒溪河口漂流記:遙遠的歸鄉路

本書封面圖 《秀姑巒溪河口漂流記:遙遠的歸鄉路》
小林豊著,林真美譯;聯經出版公司,2018

文/陳俊豪(讀者投稿)

《秀姑巒溪河口漂流記:遙遠的歸鄉路》一書係由繪本作家小林豐,改編《享和三年癸亥漂流台灣チョプラン島之記》而成的繪本作品,這作品有臺灣版魯賓遜漂流記之稱。內容描述一艘從北海道出發的船「順吉丸」,因在海上遭遇暴風雨,導致船隻漂流至臺灣,而船上的人上岸後,與臺灣當地大港口阿美族原住民共同生活的故事。浩劫重生的日本人因無法適應環境,接二連三的逝去,最終僅剩船頭文助,及男孩市松存活下來,融入當地阿美族生活。
在小林豐細膩的筆觸下,清楚描繪出阿美族的漁獵、農耕及狩獵文化:以漁網及魚刺的捕魚方法,以捕捉鹿、野豬及種植芋頭當作食物、小米做酒的飲食文化 。小林豐所描繪的阿美族部落,如細心觀察,會發現諸如集會所、倉庫及存放穀物之處等地皆出現在其中,可見作者考究細微。
此外,亦描繪出阿美族與不同族群的互動情況。在當時,除了當地的漢人商家外,尚有季節性自恆春、枋寮等地來此往返的商人,繪本中的恆春商人「馬安」即屬之。阿美族人沒有錢,向來都是以物易物,就連與較深山的原住民族交易也是如此……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原住民族繪本:朋友

本書封面圖 《朋友kaviaz》
臺東縣初來國民小學師生 圖/文;臺東縣政府文化處,2017

文/吳均上

《朋友kaviaz》一書是由臺東縣政府出版的臺東縣原創故事繪本系列的第一本,它是一本特別的繪本,全書的圖畫與文字皆是由臺東縣立初來國民小學的師生所共同合作完成的。「Kaviaz」在布農族語中解釋成「朋友」,同時也有「百步蛇」的意思。「朋友」與「百步蛇」在布農族語是同一個字,有其歷史悠久傳說的由來,也是這本繪本所述說的故事。
本書講述布農族「人蛇大戰」的傳說故事,講述一名布農族婦人生下雙胞胎後,部落開始災害不斷,於是長老便要她將其中一個孩子帶到山上丟棄,之後部落果然恢復平靜。半年後,十分想念孩子的婦人與其丈夫前去山上看孩子時發現竟有一條百步蛇守護著他們的孩子,感激之餘,婦人驚嘆於百步蛇身上的美麗的菱形花紋,並向百步蛇媽媽借了一條小百步蛇回家織布。婦人不停地織布,卻不小心將小百步蛇餓死了。百步蛇媽媽心中悲憤交加,號召了全部的百步蛇前去布農族部落復仇,許多布農族人被咬死。有一名布農族男人爬到樹上,對樹下的百步蛇道歉,百步蛇這才放他一馬。後來,布農族人與百步蛇訂下了互不侵犯的條約,成為了朋友(kaviaz)。布農族人如果在路上遇到百步蛇,要割下身上的一塊紅布置於路邊,請百步蛇移動到紅布的位置。時至今日,布農族人與百步蛇和平相處,布農族的織布上也一直留有百步蛇美麗的菱形紋路圖案……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American Indian Business Leaders (AIBL)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www.aibl.org/
整理:諸長瑾

美洲印第安商業領導人組織成立於1994年,是唯一一家以美國商科學生為對象,致力於支持和促進未來美國原住民領導人的教育和發展,同時也保持和融入文化價值觀。讓學生參與能刺激增強和擴展傳統學術方法之外的教育體驗活動課程,無論種族,學術專業或職業目標如何,都鼓勵所有學生參加這組織的培訓。該組織的使命是經由教育和領導力的發展機會,能既不失文化傳承之道,又能使美洲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在商業和創業企業中的卓越表現具有代表性。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臺大原住民土地正義倡議與調查小組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s://mfissue.wordpress.com/
整理:吳慈恩

本小組於2013年12月成立,主要調查臺大梅峰農場與賽德克族人之土地爭議,以了解雙方立場、成為雙方協調管道之一,至2017年期間,名為「梅峰小組」,其中成員包含臺灣大學原住民族學生、政治大學民族所、地理所學生等等。
至2018年2月,臺大梅峰農場又再度與族人爆發土地爭議,2013年至2018年間,臺大山地農場、實驗林不斷與原住民族發生爭議,為倡議原住民族土地正義,期望能將個案以通案解決,本小組於2018年3月改名為「台大原住民土地正義調查小組」,期望透過調查與溝通,促使臺大能落實土地正義,並透過倡議讓各界對原住民土地有更多的認識並了解原住民土地的價值與文化。
(節錄自臺大原住民土地正義倡議與調查小組網站)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10
circle 【鄒族Mayasvi的變與不變】特展
circle Micawor翻動──2018 Pulima藝術節
circle 「翻動MICAWOR──2018 PULIMA藝術節」【系列講座】
circle 2018與部落結合特展系列「 金黃色的記憶 kacedas.vaqu.liqu」
circle 文化根──再現排灣風華
circle 歸途Taluma’七腳川戰役一百一十周年特展
circle 山鷹與桐花之衣舊情深特展
circle 台灣青年研究者講堂
circle 2018年卑南族教育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circle 「Pakongko」故事工作坊
circle Minanam:2018原住民族青年樂舞工作坊
circle 「原音重現:原住民族文學轉型正義」特展教育推廣活動
circle 「原住民族學校法草案」公聽會
circle 南澳鄉泰雅文化物館 十週年系列活動
circle Kapah!我們一起圍火聽/說故事──尋找部落故事攝影展
回本期目次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