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本期目次分隔線
111
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
活動報導
館藏導覽
item01
電影海報圖
分隔線
新進館藏
新進館藏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主題書展】 Yaku ka Kaxabu a saw:噶哈巫的復振之路

content-1-2-img

有一群人在百餘年前翻山越嶺來到埔里的東北隅居住,這群人被稱做「四庄番」、「平埔仔」、「姓潘的人」、「散毛仔番」,而他們則自稱為「大湳仔人」、「牛睏山人」、「守城份人」、「蜈蚣崙人」,也有學者認為他們是「巴宰族」,但很少人知道,這群人有著美麗的名字:「噶哈巫」。

噶哈巫族和眾多平埔族群一樣同為臺灣的原住民族群,原本生活於現在的臺中新社、石岡、東勢一帶。19世紀後,在日本殖民視力的脈絡下被歸類為巴宰族的亞族,但噶哈巫族人多保有強烈的我族認同,自稱為「Kaxabu」。由於種種歷史因素,噶哈巫族不願被漢化,不願受清朝統治利用,於是族人陸續遷徙進入埔里,並建立牛眠山、守城份、大湳與蜈蚣崙四個主要部落。

儘管經歷長久社會文化變遷,噶哈巫族中多數的老人家仍可流利地說著族語,使用傳統名字,在屬於自己的節日中祭祀祖先,是少數族語及文化保留完整度較高的平埔族群。然而當我們翻閱文獻時,卻很難尋找到噶哈巫的相關紀載,因為在歷史文獻中,噶哈巫被歸列於巴宰族的一個支族。

本期主題書展「Yaku ka Kaxabu a saw:噶哈巫的復振之路」搭配「在地發聲 ‧ 我是噶哈巫」特展一同展出,在介紹噶哈巫族文化內涵之餘,亦挑戰學術界將噶哈巫視為巴宰亞族的既定印象。展出內容除了來自原圖中心已有的館藏外,還包括南投縣噶哈巫協會贈與及出借的十數冊珍藏書籍,誠摯邀請讀者朋友們一同來閱讀噶哈巫族,相信能更加理解他們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復振之路。

點此觀看內文與書單。

展出時間:2017年11月11日至2018年3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回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原圖中心2018年1-3月「館藏導覽」徵稿

content-1-1-img

原圖中心為鼓勵讀者使用中心資源,並增加「館藏導覽」專欄文章的多元性,開辦館藏導覽徵稿,歡迎對原住民族議題、閱讀與寫作有興趣之讀者,一起加入原圖中心的開卷者行列,並領取專屬獎勵!

2018年1-3月的館藏導覽徵稿的書單已經出爐(點此看徵稿書單),歡迎有興趣投稿的讀者於於3/20(二)之前,以標題「原圖中心館藏導覽投稿_您的姓名」,將稿件寄至承辦人信箱:tzlin@ntu.edu.tw。

點此觀看詳細辦法

回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Lmuhuw語典・泰雅族口述傳統重要語彙匯編》新書發表會

content-1-1-img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及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將於2018年2月8日上午10時共同舉辦《Lmuhuw語典・泰雅族口述傳統重要語彙匯編(1) 》新書發表會,此專書的出版,代表泰雅口述傳統由保存者、藝生和族中耆老透過長時間努力,所展現的重大成果。文資局於2012年指定WatanTanga(漢名林明福)為「泰雅史詩吟唱」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並於次年起展開為期四年的傳習計畫,本書是該計畫的傳習成果之一。在保存者Watan Tanga林明福帶領下與 Batu Watan林恩成、Tasaw Watan達少瓦旦、Atung Yupas阿棟優帕司、Yuhaw Piho林約道、Pagung Tomi芭翁都宓、鄭光博6位藝生及泰雅族區域的19位深諳傳統知識的耆老共同戮力完成。

期待此次新書發表會能將訊息周知社會各界,藉此拋磚引玉,將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口述傳統的特色彰顯,除了提高社會大眾的認識並啟迪原住民族人本身對於文化保護意識,讓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資產的文化記憶能夠世代綿延傳承、保存與發揚外,更豐富多元臺灣的文化面貌。

時間:2018年2月8日(星期四)上午10時至11時
地點: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B1臺大總圖書館左側)
※本活動無需報名,歡迎自由參加!

點此觀看活動內容與流程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正視大學的歷史與責任:從臺大與原住民族談起」系列演講(一):奴隸制度、販奴與布朗大學

#

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時間︱2018年1月8日,16:30-17:30
講者︱Caroline Frank (美國布朗大學美洲研究兼任助理教授)

記錄/林恬慈

2018年1 月8日,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下稱臺大原研中心)舉辦了年度系列演講「正視大學的歷史與責任:從臺大與原住民族談起」的第一場:奴隸制度、販奴與布朗大學,本場演講由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一同合辦舉行,邀請到美國布朗大學美洲研究兼任助理教授Caroline Frank擔任講者。Frank教授近日參與了教育部的合作交流計畫,與課堂學生一同到訪臺灣各原住民族相關機構,藉此機會配合臺大原研中心今年的講題來到臺大校園,向讀者朋友們分享布朗大學身為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如何以身作則,處理過去為人忽略、淡忘的黑奴販賣歷史。

在談論布朗大學之前,Frank教授先向讀者提供過去布朗大學的所在據點──羅德島黑奴販賣的背景。羅德島在美國獨立建國前,是十三個殖民地中的其中一塊,18世紀左右,黑奴貿易在當地十分活絡,羅德島則是大西洋三邊貿易中的其中一個重要據點,黑奴作為貿易中的一環,在無止盡的利益循環中承受不公平的苦難與剝削,因此發生許多的抗爭與反動,其中以1764由西非返航的貨船「莎莉號」上的奴隸反抗與疾病傳染所導致的死傷最為血腥慘重。美國獨立革命成功後不久,羅德島的商人掌控了約九成的黑奴交易市場,從黑奴吃的食物、穿的衣料等食衣住行,幾乎每個羅德島的居民都加入了黑奴貿易活動的一環。雖然羅德島在1794年禁止了黑奴貿易,相關的產業活動也隨之沒落,但與此同時,原本居住在羅德島的非裔居民也被驅逐出境……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伊能嘉矩再發現系列講座:族群、歷史與《臺灣文化志》

#

地點︱誠品書店敦南店 2F 藝術書區閱讀桌
時間︱2018年1月17日
講者︱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正慧(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國史館薦任協修)

記錄/KT

「族群、歷史與《臺灣文化志》」為「伊能嘉矩再發現」系列演講的最後一場專題講座,由誠品書店敦南店與大家出版主辦,並邀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詹素娟、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與國史館薦任協修林正慧兩位老師擔任主講。伊能嘉矩在《臺灣文化志》中對原住民族群與客家族群的調查描述,皆為近代研究臺灣史的重要資源,本場演講由兩位老師從各自的研究領域的出發,分別從平埔與客家族群的角度探討《臺灣文化志》這部歷史巨作如何影響後來的族群研究與認同。因受限於篇幅,本篇活動報導主要記錄詹素娟老師對於《臺灣文化志》與臺灣平埔族群關聯的分享。

詹老師首先提及,要了解臺灣原住民族的歷史與知識體系,不能不認識伊能嘉矩這位重要人物,而談《臺灣文化志》不能忽略伊能嘉矩作者本身,因為他在臺灣的研究事功與《臺灣文化志》這套書的形成息息相關。原住民族領域中,伊能嘉矩的龐大身影無所不在,針對此次演講的主題,詹老師將從三個重點來分享:一、作為人類學家的伊能嘉矩;二、作為歷史學家的伊能嘉矩;三、歷史的復返(舉例說明伊能嘉矩如何影響百年後的當代臺灣)……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浪濤

本書封面圖《浪濤》
巴代(Badai)著;INK印刻文學,2017

文/布朗

原本與世隔絕的臺灣島嶼,17世紀後在西方海上強權競逐下被迫進入近代的世界史──大航海時代。歷經荷蘭與明鄭的盤據,清朝康熙年間在驅逐明鄭勢力後開啟「臺灣棄留」的爭論,從一開始的「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到1684年確定納入版圖,又在1985年簽訂馬關條約時將臺、澎割讓給日本。清朝對臺灣從「可有可無」到「開山撫番」的態度轉變,原因為何?以及日本對殖民臺灣的念想是起於何時?從1974年牡丹社事件(日本稱「臺灣出兵」)的相關文獻資料中可見端倪,擅長以史為本進行小說創作的卑南族作家巴代於2017年9月出版的長篇小說《浪濤》(2017.09),便以「牡丹社事件」作為一縮影,描繪、投射出當時代下的臺灣命運與島內外情勢錯綜複雜的糾葛。
《浪濤》在巴代嚴謹的歷史文獻研究下以雙線推展故事脈絡,臺灣方面聚焦於琅嶠下十八社,尤其是涉及八瑤灣事件的主要部落:「牡丹社」、「高士佛社」,以部落為主要視野,如牡丹社大族長之子亞路谷、高士佛社的大族長之子卡嚕嚕,四格林社的阿帝朋等人為主要視角進行鋪陳。故事從琅嶠下十八社聯盟總指揮卓杞篤死後,聯盟的分裂與南北勢力爭霸為起始,逐步回溯八瑤灣事件中,高士佛社在牡丹社的支援下因誤會殺害宮古島民,造成北方勢力之首的牡丹社成為日本「臺灣出兵」的主要對象。日本方面,則以薩摩藩(今九州鹿兒島縣)的流浪武士與懷有野心的軍人為主:前者如藤田新兵衛以及田中衛吉,兩人表現了明治維新前後,長達六百多年的武士封建制度的結束後末代武士心中難以舒張的憤慨,而這些失業武士後來都成為西鄉隆盛收募的自願兵,搭乘軍艦準備謀求建功立業的機會,進襲臺灣;後者則如樺山資紀及違抗日本政府「中止出兵臺灣」之令的西鄉從道等對琉球、臺灣別有心思的軍人 ……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鯤背行旅:屏東與臺東山脈海岸札記

本書封面圖 《鯤背行旅:屏東與臺東山脈海岸札記》
楊政源著;屏東縣政府,2017

文/鄭秀敏(讀者投稿)

《鯤背行旅》是大武山文學獎得主楊政源書寫行旅屏東、腳踏海濱山隅的十年紀行,包含射鹿部落、北大武山、瓦魯斯溪、浸水營古道、瑯嶠卑南古道與後山東海岸等,讓人一窺平日罕見的屏東。期間有作者面臨工作轉折的低潮獨白,又有百年前的牡丹社事件、潘文杰傳奇,構成引人入勝的精采篇章。
本書共分十卷,透過虛構的19世紀人物──正文,與清末日治時期統領恆春、臺東東南海岸各族群地方領袖潘文杰(Bunkiet)的對話,展現潘文杰的高聲望和做生意的手腕。並且藉由講古人許丁述說瑯嶠上的石塔燈由來,娓娓道出百年前的牡丹社事件。故事情節從正文、Bunkiet等一行人頂著大太陽,從八瑤灣走了60里海灘到大竹蒿開始,突然畫面一轉,切入作者和禮錒斯為了尋找一間原汁原味的石板屋民宿而來到射鹿部落,這個部落海拔約900公尺,無汙染、無光害;屋子主人是排灣族獵人,加上所在地本身是傳統獵場,因此房間裡擺飾許多陶甕及獵物頭骨。在作者和石屋主人的對話中,讓人了解原住民的狩獵習俗與文化。卷四作者南行到大武山,這座山是屏東平原許多溪河的源頭,算是屏東平原的生命之母,因此和大小鬼湖一樣是排灣族和魯凱族的聖地;入山前,原住民會做簡單的祈福儀式。由於大武山是南臺灣唯一3000公尺以上的山岳,壯闊的雲海與特有鳥種齊聚,吸引許多人慕名而來;因此假日上山時,竟然人滿為患,彷彿在荒野裡開嘉年華會。作者在攻頂過程中,看見號稱世界最大的鐵杉林與廣大的紅檜巨木相互輝映,並且在與禮錒斯的對話中,看見心目中最美的屏東風景……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億萬年尺度的臺灣: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

本書封面圖 《億萬年尺度的臺灣: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
林書帆等著;許震唐,黃世澤攝影;陳文山、王文誠專文;新北市: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衛城,2017

文/廖偉辰

《億萬年尺度的臺灣》,是以臺灣現有九個地質公園為主體,嘗試從當地的地質環境為切入點,除了講述在地質公園裡發生的地質景觀外,並從其間所發生的人地故事,思考在氣候劇烈變遷的現在,人與環境間要如何拿捏才能取得平衡,並使我們的星球永續存在。
首先,在臺灣東北部,野柳地質公園的女王頭是臺灣最知名的地景之一,蓬萊造山運動後的差異侵蝕,除了形成天然良港,並塑造名聞遐邇的地景景觀外,也滋養在地居民的生計,但對於居民而言,觀光,尤其是風景區的設立,只是與民爭利,使得他們和風景區有著解不開的心結。
在距離野柳不遠的鼻頭龍洞地質公園,長年的海潮侵蝕造成雄偉的海蝕門與海蝕崖,並有著豐富的海洋生態,吸引眾多的浮潛客、釣客前來此處遊玩,但由於對海岸地形與地質變化本身認識不足,曾發生許多憾事,現在公園管理者便積極推動安全扎實的浮潛課程,以天然礁石為界,在海灣內規劃出一塊遊客可以放心活動的安全水域,從推廣水域安全觀念著手,從根本解決憾事的發生……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New Zealand Archaeological Association (紐西蘭考古學協會)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s://nzarchaeology.org/
整理:林恬慈

紐西蘭考古學協會(New Zealand Archaeological Association,NZAA)是紐西蘭的考古學組織,會員身份含括對紐西蘭考古及遺址有興趣的專家學者、業餘人士、學生、組織、企業和學術單位等。NZAA以舉辦年度論壇、研討會和工作坊等形式,積極致力於集結對考古有興趣的人士,一起討論考古學知識理論與實務操作的未來展望。
NZAA成立的宗旨是為了提升並促進紐西蘭與其他地區的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紐西蘭的考古歷史跟其他遠古文化相較來說不長,但是仍然擁有八百年之久的豐富文化及考古遺址。除此之外,NZAA還發行系列學刊《太平洋考古學刊(the Journal of Pacific Archaeology)》以及協會季刊《紐西蘭考古(Archaeology in New Zealand)》。
對於紐西蘭國內,協會的角色是遊說中央及地方政府,希望藉由規劃諮詢協商和直接的介入參與,協助紐西蘭的文化遺產受到保護和認定。例如,紐西蘭的遺址列冊計畫(the Site Recording Scheme)在1950年代由NZAA發起,就保存了超過6萬筆的紐西蘭考古場址紀錄資料,作為研究以及保護、管理考古場址之用。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看見小林・Mahanru Taivoan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www.taivoan.org/
整理:吳慈恩

莫拉克災後,舊小林部落的大武壠族人,因為各自的考量與選擇,原本同為一個部落的族人,分居三地重建,大家各自展開新部落生活。
日光小林部落,屬小林二村,五里埔小林部落為一村,這兩處的永久屋基地,同為紅十字會所援建。而小愛小林部落則為小林三村,屬慈濟援建。
這是由小林部落大武壠族人運用原民會活力計畫經費補助製作的文化網站 ,其網站主要刊登部落之相關活動、旅遊資訊、原民文創等部落藝文資訊,並記載了部落之生活點滴,透過此網站可以看到小林部落大武壠族人們正用心的與這塊陌生的土地,重新培養感情。
看見大武壠,看見小林,更多感動人的生命故事會一一登場。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10
circle pakialalang 裝飾的路──巴瓦瓦隆家族展
circle 瑰麗文化:古甕服飾聯展
circle 「地圖很有事:地圖的臺灣史」特展
circle 編染・編籃──106年度海端鄉布農技藝研習成果展
circle 107年原住民族藝術人才出國駐村交流徵選
circle 大山地門地區藝術創作計畫案
circle 2018~19 LUMA 原住民師長遊學計畫
circle 2018 LUMA原住民學生遊學計畫
circle 原味美食體驗──搗麻糬
circle 天・地・人首部曲《Mainay・男人》及映後座談
circle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第一屆共識營
circle 「原住民族特定區域計畫暨土地及海域使用管制機制」北區、南區第一階段工作坊開跑
circle 天・地・人第二部曲《巴拉冠誓約》及映後座談
circle 布拉瑞揚舞團BDC「路吶Pathway」
回本期目次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