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本期目次分隔線
102
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
活動報導
館藏導覽
item01
電影海報圖
分隔線
新進館藏
新進館藏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原圖中心「館藏導覽」徵稿試辦中!

content-1-1-img

原圖中心為鼓勵讀者使用中心資源,並增加「館藏導覽」專欄文章的多元性,將於2017年3月至6月試辦每月一次的「館藏導覽」徵稿,歡迎對原住民族議題、閱讀與寫作有興趣之讀者,一起加入原圖中心的開卷者行列,並領取專屬獎勵!

5月的館藏導覽徵稿的書單已經出爐(點此看書單),歡迎有興趣投稿的讀者於於5/19(五)之前,以標題「原圖中心5月份館藏導覽投稿_您的姓名」,將稿件寄至承辦人信箱:tzlin@ntu.edu.tw。

點此觀看詳細辦法

回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主題書展】原住民族好食書展

content-1-2-img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類自古以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原住民族自然也不例外。大自然就像是原住民族的母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祖先流傳下來辨別食材的技能,深深影響原住民族的捕食態度與料理方式。除了自然生活環境,歲令時節、祭典儀式的不同,不同場合需要不同的料理,也使得臺灣原住民各族發展出獨特的飲食文化。

這次,「原住民族好食書展」展出許多與臺灣原住民族飲食文化相關的書籍,像是《新野菜主義》便告訴我們原住民各族如何採集與烹調野菜,以及各種食譜,介紹原住民各族獨具特色的風味料理,也能了解阿美族人的飲食之美、泰雅族與賽德克族人的食物與典故、以及芋頭這樣再單純不過的植物為何對達悟族人有著不可言喻的重要性,還有很多從食物中可以告訴我們的事,就留待讀者到書展中自行挖掘。

「原住民族好食書展」期待與您一起藉由「閱讀」更了解原住民族特有的美食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意涵。展期自2017年5月9日至2017年8月31日,歡迎大家來館感受「原住民族好食」!

點此觀看內文與書單。

展出時間:2017年5月9日至2017年8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送書到部落──屏東縣獅子鄉丹路國小

#

文/高紫瓊

「播下希望的種子──部落贈書」是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以下簡稱原圖中心)歷年持續舉辦的推廣活動之一,希望將原圖中心的館藏資源分享至原鄉地區,充實部落的圖書資源,並藉此讓原圖中心與部落間的聯繫更為密切,建立互助合作關係並帶動部落的閱讀風氣。

2017年原圖中心第一場「播下希望的種子」部落贈書來到屏東縣獅子鄉丹路國小,抵達高雄後,到丹路部落尚需約兩小時的路程,而丹路國小位於楓港往臺東的南迴公路上,沿途風景與海相望,前往路途中已滿心期待與小朋友們見面。一下車踏上丹路部落,隨即有種回家的感覺,部落總能讓人感到安心、踏實。客運下車地點離丹路國小不遠,徒步即能到達,雖然微陡的上坡需要一些腳力,但在路途中遇見了騎著摩托車的部落青年,詢問我的目的地之後,很熱情地載我一程,族人的熱情就好比今天的天氣一樣熱情!

抵達丹路國小時,小朋友們還在教室裡上課;下課後,小朋友很有禮貌地對我說:「客人好~」,部份的小朋友看見新面孔的出現壓抑不住好奇心,無數個問題在我耳邊盤旋……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部落書寫體──針路》工藝職人共同創作歷程分享會

#

以針代筆,以線代墨,部落裡頭最溫柔的書寫方式。

地點︱河邊生活(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16-1號)
時間︱2017年4月21日(五)

文/莎歷瓦勞 ‧ 布朗

22017年4月21日河邊生活 Liv’in Riverside邀請了《部落書寫體──針路》作者之一,卡塔文化工作室的林秀慧來分享本書的創作歷程。卡塔文化工作室以排灣族花紋珠子的族語正式稱法qkata而命名,以琉璃珠創作為主,執行長林秀慧是臺東的排灣族人,致力於排灣族文化工作。談起《部落書寫體──針路》的發行緣起,秀慧回溯到卡塔文化工作在五年前發起的活動──為孩子親手做件文化衣裳。

以排灣族為例,在以前,為了讓家族兒女能在圈舞時展現自信並表現家族身分,女性長輩精心製作服飾,服飾圖文鑲嵌著各種神話傳說、部落故事,針針縫製的是對穿衣者的愛意,但由於現今許多婦女並不熟稔縫製衣服,加上工作室林立,便常以購買取代親手縫製,從而也衍生出一些問題。秀慧談起某一次偶然看見朋友父親所繡的一件卑南族男子上衣,其領口做工的精細與雅緻程度令人驚豔,她因此發現不過一個世代時間的流轉,服飾上圖文繡工的雅致與美感卻已走味,在這樣的啟示下發起「為孩子親手做件文化衣裳」這個活動,邀集臺東各部落有志一同的人找回原住民衣飾刺繡圖文與針法,為孩子縫製一件延續祖先叨叨絮語的衣服……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早田文藏:臺灣植物大命名時代

本書封面圖《早田文藏:臺灣植物大命名時代》
吳永華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文/廖偉辰

本書總共有九章,大體上可分成兩大部分,分別從早田文藏教授等人在臺灣的田野調查,以及如何用這些所見所聞,發展新的植物學分類學理論,來看臺灣植物學發展的過程。
第一部分是臺灣植物研究時期(1904-1921),1895年之後,臺灣成為日本明治政府建立以來的第一個海外殖民地,豐富多樣的樣貌,吸引了許多的日籍菁英前來進行研究。1904年以降,隨著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的統治趨於穩定,尋找可利用的自然資源,也成為殖民政府的政策主軸,臺灣植物調查的發展則與總督府的理蕃開發物產政策有著密切關係,因為總督府急於了解,臺灣高山地區除了已為人熟知的樟腦之外,還有那些資源值得開發,可以用於挹注官方財政,於是在殖產局下設立「有用植物調查」的臨時單位,由川上瀧彌主持,並雇用中原源治和森丑之助兩位進行植物標本採集,川上並推薦東京帝國大學助教早田文藏協助植物標本內容的辨識與分類。而在這幾人之中,除了川上與早田外,尤其是森丑之助,得到了許多珍貴高山植物的標本,因為他願意深入一般人不願進入的蕃社進行植物標本採集,這些標本日後也成為川上和早田與植物學相關論著的主要材料,對臺灣植物學的發展貢獻極大……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本書封面圖 《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花亦芬著;先覺,2016

文/翁稷安

「轉型正義」是近來臺灣社會的熱門議題,無論政界、學界,甚至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都成為經常被提起或使用的詞彙。暫不論這樣概念流行的「有效期限」和所能發揮的實質作用,能風靡一時,說明了人們對上世紀80年代末臺灣所經歷的民主轉型中建立的體系和價值,感到深深的不滿,認為有重新進行檢討的必要。「轉型正義」四字看似簡單易懂,但中間還有太多灰色地帶有待釐清,不論從定義到具體落實,諸如「轉型」的具體所指?又或者什麼是「正義」?由誰或如何去界定?「轉型」和「正義」兩者之間是否能共存而非排斥?都仍留有很大的爭論空間,也替轉型正義一開始那直接而素樸的理想是否能獲得實現,增添了無窮的變數。也或許,「轉型正義」最關鍵的並非結果,過程中的反覆追索和省思,才是最有價值的遺產。
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花亦芬所著《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一書,或許是現階段臺灣摸索轉型正義的過程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透過了對二次戰後德國所進行一系列反省的描述,提供了可以攻錯、參照的他山之石……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電影】逐風少年

本書封面圖 《逐風少年》
胡美芳、Mark Ford 導演 ; 王子維監製;飛行國際,2016

文/高紫瓊

《逐風少年》是一部耗時將近十年拍攝的作品,真實呈現並紀錄臺灣第一位風浪板奧運選手──張浩,他與風浪板的生命故事。
張浩,出生於臺灣唯一不靠海的南投縣,他在六歲之前,從沒見過海的樣貌。六歲時,他們一家人與二十五歲從澳洲隻身一人來到臺灣的Alex相遇,張浩小學二年級時,跟著Alex到了澎湖,就這樣,他與風浪板有了第一次的接觸。剛開始,張浩只是對風浪板充滿好奇的孩子,但逐漸地對風浪板產生興趣和熱情,之後Alex每個月都會帶著張浩從南投到澎湖玩風浪板,持續整整三年的時間。張浩原本未曾想過參與比賽,然而,在小學六年級時在一場全國比賽獲得冠軍後,張浩愛上了競賽的感覺。他想成為選手的想法開始萌芽,正式開啟了張浩的選手夢,踏上了這段逐風旅程……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Root Tongue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beta.root-tongue.com/
整理:林恬慈

世界上約6,000種語言,平均一個月就消失了兩個。
Root Tongue是紀錄片《天堂的語言》(Tongues of Heaven)的計畫平台,《天堂的語言》是一部協作的紀錄片,內容為四位來自臺灣與夏威夷兩個不同背景的年輕原住民女性互相交流合作,討論她們學習即將失傳的族語的過程。
Root Tongue平台從紀錄片中擷取部分內容,帶領參與者體會紀錄片中的四位導演在臺灣以及夏威夷進行母語學習所面臨的議題。每一段的影片有對應的主題,影片時間約介於1分鐘至4分鐘之間,在影片播放完畢後接續的是跟影片相關的問題,如母語的重要性、學習母語的社群、誰帶給你對母語的啟發等等,參與者可以選擇文字、影像、照片分享自己與母語的關係與經驗,而這些分享會發佈在社群中供大家觀看與回覆。Root Tongue希望藉由影片引導參與者思考的方向,帶領他們發想語言瀕危與語言重振所會面臨的挑戰,並邀請參與者分享關於語言流失或復振的經驗與現象。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lokahsu.org.tw/
整理:吳慈恩

「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 網站提供族語之線上練習、測驗及相關資源下載。網站的主要功能有:線上學習、考試題型、線上測驗、資源下載。

  • 線上學習
  • 可以在網站內針對考試的42種語言及方言進行初級(升高中考生)及中級(升大學考生)的線上學習。
  • 考試題型
  • 模擬考題類型供讀者練習,以熟悉考試題型。
  • 線上測驗
  • 由電腦亂數組題,以線上學習之內容為題庫,讓考生可以在線上進行模擬測試,以熟悉考試狀況,並且快速掌握學習重點。
  • 資源下載
  • 分別有「教材檔案」、「離線系統」、「歷屆考題」可供下載使用。教材檔案部分可選擇需要下載的方言版本,網站內共有16族42方言,每個方言皆有初級及中級兩種版本;離線系統則是可以下載安裝到家用電腦上執行。在沒有網路環境的電腦,也可以使用此系統進行學習和測驗;歷屆考題包含了42種方言各有初級、中級、高級及優級四種難度的檔案,每個檔案皆包含試卷與音檔。此外資源下載還有提供App下載之服務。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10
circle 原住民族人權與主流化
circle 臺灣學系列講座.第121場:分而治之──日本時代原住民的集團移住
circle 2017九昱人文講座「記憶洄游──泰雅在呼喚1935」
circle 2017 PULIMA講堂
circle 原樣.邦查──源,南勢邦查的信仰文化 講座推廣
circle 徜徉山林‧鄒遊獵國 鄒族狩獵文化展
circle 「擴增實境:史前漁獵情境體驗」與「虛擬實境:卑南遺址公園360度環景」
circle 「皮雕藝術新視野──葉沛玲師生展」特展
circle 原真珍藏──台灣原住民文物收藏展
circle 台湾原住民族の装飾イメージと美(台灣原住民族紋飾印象之美)
circle 第十屆全國大專院校原住民族音樂大賽
circle 第一屆vusam文學獎活動
回本期目次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