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主題書展】 mtmay Taroko, mkla Truku 走進太魯閣,認識太魯閣族
|
提到「太魯閣」,會讓人立刻聯想到的,不外乎是那座擁有壯麗峽谷風光的國家公園以及主要居住在花蓮北部的太魯閣族。名聞遐邇的「太魯閣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東部,東臨太平洋,西接雪山山脈,座落於花蓮、南投與臺中三個縣市,境內山巒起伏,氣勢雄偉,其中更有27座高山名列「臺灣百岳」。國家公園內的河流以立霧溪為主流,河蝕劇烈,下切作用強,到處呈現標準的峽谷地形。
一直以來,太魯閣族人便是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發展出他們獨特的生活樣貌。歷史上,太魯閣族與賽德克族有共同的祖先,西元16世紀前後,太魯閣族人由南投,翻山越嶺至今宜蘭南澳及花蓮一帶,成為獨立族群。在2000年前後,居住在花蓮的太魯閣族人,因為發展出自己的文化認同,向政府要求正名為太魯閣族,終於在2004年通過。隨後,居住在南投一帶的族人,則爭取稱為賽德克族,在2007年通過。在法律上成為兩個不同族群。
現在適逢春夏旅遊旺季,美麗的太魯閣一向是許多遊客青睞的景點。原圖中心特別將本次館內書展的主題訂為「mtmay Taroko, mkla Truku」,這二句話是太魯閣語,意即「走進太魯閣,認識太魯閣族」。針對這個主題,本館也特別挑選了許多與「太魯閣」及「太魯閣族」相關的館藏,包括圖書與視聽資料,期盼能讓讀者藉由閱讀來感受「太魯閣」充滿自然與人文的生命力,有機會再到太魯閣一遊時,或許能有更多不同的體會。
點此觀看內文與書單。
展出時間:2016年5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
|
|
編織「醫」願:看見部落的醫療需要
|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
時間︱105年5月4日(三)
文/古文君、圖/臺大社工系
本次活動是由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生會學術部及原聲帶社共同主辦一系列共三場次,分別邀請了國立政治大學王增勇教授及臺東縣達仁鄉衛生所徐超斌主任蒞臨演講,讓我們了解目前臺灣原住民族面臨的困境及以及未來可以繼續努力的方向。徐超斌醫師自2002年回到家鄉──臺東縣達仁鄉衛生所服務至今逾14年,這次他特地從臺東到臺北,親臨現場分享他目標實現的過程及一路上為族人服務的點滴,讓人十分期待。
徐醫師一開始先分享他學生時期及家庭背景,外婆是受人景仰且法力無邊的巫師,父親為了增加他的競爭力,讓他國小到高中從達仁鄉到高雄縣念書……
點此觀看全文。
|
|
|
尋找雲豹的足跡-魯凱族好茶部落歷史之研究
|
地點︱國史館四樓大講堂
時間︱105年5月18日(三)
文/林恬慈、圖/國史館
2016年5月18日在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舉行了臺灣原住民史系列專題演講第26場,主題為〈尋找雲豹的足跡──魯凱族好茶部落歷史之研究〉,主講人為義守大學民族學院院長台邦‧撒沙勒。撒沙勒老師為美國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博士,日前接下了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的研究計畫「魯凱族好茶部落歷史研究」,本次講題與內容便是根據這次研究計劃而來。撒拉勒老師本身也是好茶部落的族人,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裡,老師向觀眾介紹了好茶部落的族群文化與部落變遷。
老師的專書照時代順序共分八章,並且用魯凱族,而非漢人的角度撰寫自己族群的歷史,章節共分為「好茶部落的我群認知與傳統領域」、「古好茶時期」、「舊好茶前期(1928年之前)」、「舊好茶後期(1928-1977年)」、「新好茶時期(1977-2009年)」、「禮納里時期(2009年之後)」、「好茶部落的文化遺產與古物」、「結論」……
點此觀看全文。
|
|
|
交織‧Snuwil-臺灣大學原聲帶社第21屆年祭
|
地點|臺灣大學
時間|105年5月22日
圖、文/原聲帶社
年祭,長達約半年的籌備過程,年祭籌備團隊從上半學期開始由社團幹部籌畫、組織,由社員選擇參加,接著選出或是指定總召集人、副召集人(慣例為四年級社員),以及各部門部長(慣例為二年級社員)。
這個籌備團隊的運作,環環相扣,經過好幾次的籌備會議精密的審查以及討論,再由各部門互相幫助、運作以達到活動的順利。
「年祭」,不同於社團的成果發表,因為他的核心價值並不在於成果的展現,而是「成果」的內化。而他核心的價值不是簡單來定義的。籌備過程中除了嚴謹的籌備會議,還有訪部落、歌舞學習、部落田野調查、成年禮、晉階禮、宣誓以及等等……
點此觀看全文。
|
|
|
|
【圖書】加禮宛事件
《加禮宛事件》
康培德, 陳俊男, 李宜憲原著;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
文/廖偉辰
《加禮宛事件》是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康培德、陳俊男、李宜憲三位作者,共同研究噶瑪蘭族加禮宛社對抗清帝國武力侵略,以及事件之後所造成影響的專著,總共分為七章,主要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從地理環境、文獻史料和社會文化,嘗試以多方面的角度,重建加禮宛事件發生前,北花蓮地區的總體面貌。
在地理環境方面,在花東縱谷地帶,荖溪(位於壽豐鄉)以北地區,由於地勢開始變得平緩,形成河川沖積扇,並可進行農業耕作,於是開始出現聚落……
點此觀看全文。
|
|
|
|
【圖書】雨季的孩子:來自亞洲底層的苦難印記
《雨季的孩子:來自亞洲底層的苦難印記》
大衛‧希門內斯(David Jimenez)著;林品樺譯;木馬文化,2015
文/鄭依芸
直到閱讀完本書的幾週後,雨季的孩子的苦難印記依然縈繞在腦海中,歷歷在目,時不時便會想起波蒂、莊無敵、泰迪、益喜…的故事。本書藉由11個發生在亞洲地區的故事,引導出重要且發人深省的問題。
深為一個派駐亞洲的專業資深記者,作者希門內斯對於各個故事並不會刻意渲染或加油添醋,而是詳實、完整的呈現每一段經歷的來龍去脈,且順勢點出該國家的歷史背景,豐富了讀者對當地的情境脈絡。但有時候描述的太過真實,反而比愛情小說更來得刻骨銘心、更顯淒涼。如同作者在本書開頭所述,他選擇報導的,是那些在雨季的國度無法搭載上充滿機會的火車之人,因為這些人比一般人需要更多的勇氣來維持現有的生活……
點此觀看全文。
|
|
|
|
【圖書】人類時代 : 我們所塑造的世界
《人類時代 : 我們所塑造的世界》
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著;莊安祺譯;木馬文化,2015
文/蕭如雅
全球暢銷書《感官之旅》作者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以獨特的眼光及文采豐富的筆觸,書寫在人類為主宰的世界觀下,現處的地球社會觀察。書中以諾貝爾得獎主保羅‧克魯琴(Paul Crutzen)的主張為引子,認為人類已成為地球變化的重要媒介,因此有必要將我們生存的這個地質時代『重新命名』成「人類世」(Anthropocene) 或人類時代。
探究本書的書寫脈絡,其分為五大章,每章各自有4-9篇不等的短文串成主題,不僅文章中所述讀來即是熟悉的生活景況,五大章中不同領域的演進,整合一起後也將人類時代描繪的相當完整。她列舉現在正在進行的種種先進發展,同時也是瞻望未來的基礎,推測出後期「人類世」可能的樣貌……
點此觀看全文。
|
|
|
|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f Africa Co-ordinating Committee (IPACC)
網站連結:http://www.ipacc.org.za/en/
整理:林恬慈
關於IPACC
非洲原住民合作委員會(簡稱IPACC)擁有135個原住民組織會員,分別分佈於21個非洲國家中,因此IPACC是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原住民團體。IPACC法定上成立於1997年,起始成員組織在瑞士日內瓦的聯合國原住民作業協會通過了草擬法規。
IPACC是由原住民組織所建立起的網絡。每三年會員會選出一個18人執行委員會代表六個非洲地理文化區,其中包含一位地區原住民女性代表。IPACC歡迎任何由非洲原住民運行並提倡原住民權利與福利的立案組織,申請成為會員。在申請時,必須提供該團體的組織法規。
IPACC在2015年新成立了一個諮詢團:耆老委員會。該委員會由會員選出三位有聲望的講者,並由他們來為組織提供指導與團體核心理念的傳達。現任的委員為Hassan Id Belkassm (摩洛哥), Zephyrin Kalimba (盧安達) and Jeniffer Koinante (肯亞)……
點此觀看全文。
|
|
|
|
原JOB-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力資源網
網站連結:http://iwork.apc.gov.tw
整理:曾薔
原住民族委員會為提升原住民就業率,穩定原住民家庭經濟收入,歷年來致力於各項就業服務工作的推動,除於各縣市配置原住民就業服務員,提供走動式、個人化的就業服務;另設有0800-066-995免付費就業服務專線,延伸了就業服務的觸角;更鑑於網路世界四通八達,特別建置「原job-原住民人力資源網」,在既有人的服務、電話的方便性外,更加上網路的即時性,讓原住民就業服務網絡更為周全……
點此觀看全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