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電子報第五十六期
::如果您的收信軟體不支援html格式的文件、或是您無法正常看到以下內容,請按此::
第五十六期 2013.06.26 |
|
中心首頁
|
我要訂閱
|
取消訂閱
|
各期目次
|
|
本期目次 Contents |
【中心近期活動】 |
|
【活動報導】 |
|
【館藏導覽】 |
|
【好站推介】 |
|
【原民快訊】 |
|
|
【中心近期活動】
放映日期:7/6、7/7、7/13、7/14、7/20、7/21、7/27、7/28
放映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Thunderheart
播放時間:10:00~11:59(119分鐘)
雷李沃(方基墨)因為具有蘇族印第安人的血統,因此被長官派去協助警官法蘭克偵辦一樁在保留區發生的命案。剛開始時,雷非常盡力協助科特辦案,但越深入調查卻發現案情並不單純,而原本的嫌犯極可能是被陷害的,此外科特的行為也頗為可疑。在辦案過程中,雷經歷了自身性靈的覺醒,因而被迫正視自己以往刻意忽略的印第安…
排灣人撒古流
播放時間:14:00~15:15(75分鐘)
排灣族青年撒古流自幼跟隨祖父學習木雕,曾在平地舉辦多次展覽,最後意識到自己的部落才是最適合展出作品的地方。回到故鄉後,除了傳承傳統雕刻技藝,撒古流也積極進行田野調查、向長老學習傳統文化,並參考其他民族的製陶方法,復興了排灣族失傳的製陶技術。
|
撰文/鍾承育 Cheng-yu Jung
航海,一個在遠古時期就開始萌芽的夢,是人類欲探索藍色未知世界的開端,口述傳統裡古老水手的英雄事蹟,是現代書上的史詩。看似孤立的島嶼,透過海水,連結了不同島嶼的生態與文化,而語言也隨著洋流在不同的島嶼間旅行著。浮動在旭日與晚霞之間的浪紋,孕育出作家們多樣的敘事方式。在這次為期兩個月的「與心共舞、航向大洋」主題書展中,我們挑選了中、英、日文的館藏,囊括文化、文學、史地、藝術等等領域,希望把不同面相的太平洋呈現給讀者。這些書籍、影片以臺灣為出發點,刻劃臺灣與環太平洋地區原住民與海洋之間的關係。有學者從農業與語言擴散理論,推測臺灣極有可能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早期的人類乘著舟船遷徙到太平洋諸島,這類的研究突顯了臺灣在南島文化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也有作者從地圖學的角度,探討在大航海時代西方國家逐漸掌握海權後,其繪製的地圖呈現的不只是政治地理疆界,背後所隱藏的是西方國家對新世界的想像與地理空間的權力掌控。世界原住民運動的興起順勢推動了原住民相關的研究,因此有作者探討原住民如何建構族群的認同,或是努力延續瀕危中的族語等議題。除了論述性書籍,本次書展也選入了一些入門圖書,介紹太平洋諸島的原住民與文化,這類以環太平洋區域為主軸的圖書,在本次的主題書展均有展出,歡迎各位讀者找個時間來本中心一起閱讀大洋,想像大洋。
展出時間:2013年6月3日–7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主辦單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詳全文
|
|
【活動報導】
《城市殘酷》新書發表會暨原民會原住民族圖資中心部落贈書活動
報導/鍾承育 Cheng-yu Jung
5月25日在臺中市和平區的Mihu部落(雙崎部落)有一場瓦歷斯.諾幹《城市殘酷》的新書發表會,這是首次臺灣原住民作家在自己的部落舉辦的新書發表會。這次發表會的主辦單位「南方家園出版社」特地選在瓦歷斯老師的家鄉發表新作品,象徵原住民作家的創作歷程與故鄉土地之間的緊密連結,同時,也讓與會讀者有機會跟著作者一起走在部落中,聽他描述部落的文學地景。瓦歷斯.諾幹的國小老師吳進祿先生受邀為發表會開場,追憶起往事,吳老師說道瓦歷斯自幼就有寫作的天分,文筆甚至比平地的小學生還好。吳老師也提到瓦歷斯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曾告訴他將來要當老師的志願,而瓦歷斯能有今天的成就,百分之九十九是靠自己努力念書得來的,對於瓦歷斯成為一名多產且著名的作家,吳老師也十分引以為傲。吳老師致詞結束後,由自由國小的學生朗誦他們創作的故事與二行詩。學生受到瓦歷斯.諾幹的影響,對閱讀與寫作產生了興趣,顯見瓦歷斯多年來不僅在部落用筆辛勤耕耘,也在部落裡種下文學的種子,培育新一代的原住民小作家。
......詳全文
|
歷史機遇──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文獻重現臺灣特展 系列活動
報導/莎歷瓦勞.布朗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在5月21日舉辦「歷史機遇──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檔案重現臺灣」特展記者會,記者會在台灣文化園區的原住民歌手以國語與印尼巴達語所演唱的《船歌》揭開序幕。原民會主委孫大川致詞時指出「文獻」對臺灣原住民文化的重要性,並表示原民會不只是服務當代原住民,更要為將來臺灣原住民的後代累積屬於他們的文化資產,強調「文獻作為一種民族防禦手段」的重要性。本次記者會與會者有來自荷蘭、印尼、匈牙利、澳大利亞、紐西蘭、尼加拉瓜、智利、教廷、諾魯、泰國、越南、帛琉等國的使節及代表、立法委員、考試委員、學者專家等等,在此共同見證350年前珍貴的歷史文獻重回臺灣。這一批典藏在雅加達「印尼國家檔案館」的臺灣史料,沉寂350年後在2002年被荷蘭的檔案員發現。這些是在臺灣西部平原三大語區:新港語區、華武壠語區、放索語區的教會檔案,裡頭有各部落母語教學、外語教學的調查等等資料,這些都是有關臺灣原住民祖先的記憶,而這批資料的出現,是臺灣原住民族文獻徵集、研究的新里程碑,亦為原住民文化海外交流的新指標。
......詳全文
|
與心共舞,航向大洋:太平洋南島航海文化與藝術交流活動(上)
報導/楊子頡
太平洋,不僅是一個具體空間,更是孕育故事與傳說的神祕空間。海洋的寬廣與越洋的經歷,譜寫著南島民族的神話、詩歌、音樂與歷史,正如浪潮不斷衝擊海岸,太平洋上的島嶼共同見證了文化傳統的起落。隨著潮起潮落,臺灣成為起點、中介點,同時也是故事的終點。本次活動是由臺灣太平洋研究學會與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主辦,並由人籟論辨月刊(www.erenlai.com)、中華利氏學社、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太平洋研究中心與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共同合辦。於6月5日 (週三)上午9時,在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的國際會議廳展開「Embrace the Pacific──太平洋南島航海文化與藝術交流活動」,透過此交流活動講者將向大家分享他們在傳統文化傳承工作上的心得與成果。當日活動流程,上午放映《潮浪譜寫共鳴》、《我在這裡看見你》兩部紀錄片(於所羅門群島、新喀里多尼亞、臺灣原住民部落等地拍攝);下午則是由來自斐濟的航海家Setareki Ledua和薩摩亞舞者Tupe Lualua擔任座談會主講。兩位在當天活動之後也將啟程臺灣各地進行為期六週的交流活動。
......詳全文
|
與心共舞,航向大洋:太平洋南島航海文化與藝術交流活動(下)
報導/楊子頡
下午的座談會由斐濟的航海家Setareki Ledua揭開序幕,他帶來的紀錄片預告和航海紀錄短片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良久。來自斐濟的Setareki Ledua是船隊中最年輕的船員。他的船名為”Uto Ni Yalo”,意為「神靈之心」(Heart of Spirit)。今年二十二歲的他出身於航海家族,他的父親、祖父、曾祖父……都是航海家,也都精於造船。2011年,他加入了Pacific Voyagers──以復興太平洋傳統航海文化為宗旨的團體──開始了他為期兩年的海上旅程。Setareki說:「我迫不及待要與臺灣的原住民年輕人分享我的航海經驗」,「我們也希望藉由航海來傳達海洋永續的價值,我感到責任重大。」七艘來自太平洋不同國家的玻里尼西亞vaka大船,以傳統航海術航行了將近兩年21,000哩。這些船完全不依靠現代導航科技,以風帆為主要動力在海上航行。他們從斐濟啟航,至紐西蘭安裝太陽能板後,途中停泊大溪地、夏威夷,以及美國西岸的舊金山、聖地牙哥、墨西哥聖盧卡斯岬等地,最後回到南太平洋。
......詳全文
|
|
【館藏導覽】
|
【好站推介】
|
【原民快訊】
重要新聞回顧
|
近期推薦活動
|
|
發行單位: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版權所有 Email:ntutiprc@ntu.edu.tw
電話:(02)3366-3776 傳真:(02)3366-3770
地址:10617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