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如果您的收信軟體不支援html格式的文件、或是您無法正常看到以下內容,請按此::

第三十七期 2011.10.27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電子報
中心首頁 | 我要訂閱 | 取消訂閱 | 各期目次
本期目次 Contents
【中心近期活動】
【活動報導】
【館藏導覽】
【好站推介】
【原民快訊】
【中心近期活動】

放映日期:11/5、11/6、11/12、11/13、11/19、11/20、11/26、11/27
放映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靈魂的旅程 #靈魂的旅程播放時間: 10:00-11:10(70分鐘)
這是一段古泰雅靈魂誤入現代社會,與現代泰雅族人對話的故事。在古泰雅部落中,為了族人生存問題,帶著族人在雲霧山中遷徙飄浪,尋找新住地的頭目"BUDA",在一次雲霧中迷路,誤入現代一座拆遷的城市,而現代城市中一名泰雅族"原民局局長-達袞",因為縣府拆遷原住民違建問題,在行政體系中左右為難,充滿無力。在原民部落被怪手粗魯摧毀後,達袞滿懷歉意來到部落中,卻不幸遭受意外昏迷臥病。於是,昏迷臥病的達袞與BUDA,開始展開一連串的對話。在對話中導引出一段原住民族在現代社會中的生活樣貌以及特有原住民文化和哲學意涵。全片故事繞著這段特殊的對話情節,抽絲剝繭的引領觀眾,進入另一段文化的故事裡......

司馬庫斯 #司馬庫斯 播放時間: 14:00-15:26(86分鐘)
遙遠而寧靜,在群山層層圍繞下,司馬庫斯的生活就如世外桃源。縱使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司馬庫斯依然用著自己的方式,維持部落的美麗。公視國際合製團隊長達15個月記錄深山部落"司馬庫斯",以HD高畫質真實呈現大自然四時變化的繁茂生態,以及交織著淚水與歡笑的生命故事。生命的喜悅與憂愁,衝突與和解,在這一年,不斷交錯上演......

【活動報導】

◆「八八風災下的原住民女性」主題影展活動報導

「八八風災下的原住民女性」主題影展文/趙瓊文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假民國100年10月24日於國立臺灣大學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禮堂舉行「八八風災下的原住民女性」主題影展。本次活動邀請到影片拍攝者阿美族馬躍比吼導演布農族莎瓏‧伊斯哈罕布德導演,與國立臺灣大學謝志誠教授及國立交通大學林文玲教授一起與談,並開放現場觀眾進行映後座談的互動。今年度播放的影片為《山裡的微光》、《Alis的心願》及《移動布農》,三部影片的主角皆為八八風災重創的高雄縣那瑪夏鄉及桃源鄉的當地原住民族人,藉由這三部影片的呈現,清楚地表達出族人想要重建受創的家園或是不願遷離想要返回家鄉的願望。
本次影展在播完每部影片之後,皆安排了一段導演及學者與談及觀眾Q&A時間。謝志誠教授分享了在921震災的經驗中,推揚女性在重建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比起男性在檯面上的口水戰,女性常常才是實際默默重建家鄉的支柱。而林文玲教授更就專業的拍攝手法,來分析每部影片的技巧,以及內部深層的社會意義。兩位教授也同聲地感慨,原住民的議題及聲音總是被埋沒在臺灣社會之中,不被受到重視。 ......詳全文

◆「全方位的民族考古學者-國分直一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報導(下)

全方位的考古學者-國分直一國際學術研討會撰文/范郁玟、楊筑鈞 整理/趙瓊文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假民國100年9月22日(四),於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全方位的民族考古學者-國分直一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分直一教授為二次大戰戰前研究臺灣原住民族的學者之一,師承鹿野忠雄、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及金關丈夫等人。主要的學術領域遍及中、日、韓三國,其重要著作有《環中國海民族文化考》、《臺灣考古誌》、《臺灣的歷史與民俗》及《臺灣民俗誌》等。民國34年二次大戰結束後,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國分直一教授為臺大所留用,人類學界的巨擘陳奇祿教授與宋文薰教授均為其得意門生。   
活動報導(上),將由日本熊本大學木下尚子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楊南郡博士、國立臺灣博物館李子寧博士緬懷國分直一教授的偉業。研討會最後舉行「日本民俗文化誌」新書發表會,由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陳雪華館長致感謝詞,由國立臺灣大學陳有貝教授發表序文,讓研討會精彩地落幕。 ......詳全文

◆側記「撒來伴,文學輪杯! 100年第二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論壇」文化國土.歷史的臺灣(孫大川演講)

撒來伴,文學輪杯! 100年第二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論壇文/盧育嫺
我真的相信,除非我們像原住民一樣勇於遺忘,否則我們永遠無法交會,無法在這塊土地上創造屬於自己的歷史。相信嗎?原住民有一天會是臺灣歷史的母親! ~摘自:孫大川《久久酒一次》   
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與「山海文化雜誌社」承辦的「撒來伴,文學輪杯!100年第二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論壇」於100年10月15、16日於台北國際藝術村舉辦,現場邀請到原民會孫大川主委以「原住民是臺灣歷史的母親」與「我們的文化國土─部落‧歷史與文學」進行演講。活動的主題「撒來伴」〈saraiban〉,是卑南族語「一群志同道合夥伴」之意,「輪杯」則是布農族聚會時輪遞酒杯的分享方式。活動的主辦人孫大川主委一上臺,果然盡顯原民坦率本色,幽默又感性,與志同道合夥伴分享他對「歷史的母親」與「文化國土」的觀點。 ......詳全文

◆「從郁永河的《裨海紀遊》窺見早期臺灣原住民」楊南郡演講報導

從郁永河的《裨海紀遊》窺見早期臺灣原住民文/盧育嫺
看過郁永河《裨海紀遊》的讀者,若也讀過楊南郡與徐如林的《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台灣百年前的足跡》、《與子偕行》...等報導文學著作,定會心有所感,這位於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年)二月抵達臺灣的清朝文官,與楊南郡、徐如林有著相同的披荊斬棘、冒險犯難精神,且都留下了傳世著作。因為這樣的神似性,十月二十二日星期六下午,臺南圖書館邀請楊南郡演講「從郁永河的《裨海紀遊》窺見早期臺灣原住民」。楊南郡老師上台演講,徐如林老師在台下播放自製投影片,喜愛探險與著作的兩人,夫唱婦隨共同演繹出三百多年前的探險老玩家─郁永河,與早期臺灣原住民風貌。
葉石濤曾說郁永河《裨海紀遊》與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是臺灣文學「散文雙璧」,兩本書記錄了十七末-十八初臺灣的風土民情,尤其是對當時居住於西部的平埔族描述篇幅相當多,保存了非常珍貴的原住民族史料。在文學方面,《裨海紀遊》對近代文人產生的影響持續至今,如:西川滿《採硫記》、葉石濤《採硫記》、林海音〈採硫人─ 一箇冒險家的故事〉、楊龢之《遇見300年前的臺灣-裨海紀遊》、許俊雅《裨海紀遊校釋》…等。難怪有「臺灣文學活字典」之稱的黃得時曾稱《裨海紀遊》為「臺灣文學史上隨筆文學裏最出色的作品」。 ......詳全文

◆2011純原樣原住民文化節開幕會後報導

2011純原樣原住民文化節文/盧育嫺
9月30日星期五下午二點,在台北光點咖啡廳二樓,一場豐富的原住民文化節熱鬧登場,「2011純原樣原住民文化節」由美食作家韓良露主持開幕,邀請到魯凱族歌手陳世川演唱自創魯凱歌謠開場,清亮舒柔的嗓音獲得熱烈掌聲。接著由泰雅族文化藝術家尤瑪‧達陸展示罕見的泰雅族珍貴貝織衣。製做這件貝織衣,需將十多萬顆貝珠一一琢磨,編織成串,過程需遵守諸多禮俗禁忌,工法非常繁複,幾近失傳,尤瑪‧達陸特別帶到現場展示的這件保存非常完美,難得一見,她邀請大家參加接下來的講座活動,可以聽到更多泰雅族編織的故事。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林江義副主委與臺灣文史學者莊永明老師先後上臺致詞。林副主委面對滿場的媒體記者,以自己年輕時受到歧視的親身遭遇,對比現今最火紅,各式各樣的原住民族活動,他笑說:「現在太多人搶著要當原住民,今非昔比,我這種老一輩的還真有些不適應。」。 ......詳全文

◆2011地理資訊與數位典藏研討會活動報導

2011地理資訊與數位典藏研討會文/賴世敏
這次地理資訊數位典藏討會,以學科區分數個不同的廳場來進行發表會。第一天的早場,在"臺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進行專題的討論,主軸強調的是GIS(即”地理資訊系統” )及Google Maps在各種地理人文等資訊的調查運用及其他加值服務的延伸。當天第一主場由中國大陸籍在美國專攻地理系的隋殿志教授發表GIS系統及Google Maps等類型網路地圖在各種氣象、人文、社會、生態範疇的運用,其中特別強調即時上傳及更新最新訊息的特性,這方面還涉及了社群網站及手機的地圖追縱功能。第二主場由矢野桂司教授特別以日本的古都京都,利用GIS及Google Maps來將京都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樣貌,做一個比較與3D方式的呈現。還有藉由數位博物館來將京都的許多文物以數位化的方式保存,非常具有前瞻性。第三場林琿、閭國年、賴進貴等二岸三地的地理權威亦即本活動的催生者,分別就其各人研究專長領域發表論文演說。
......詳全文

◆夏本奇伯愛雅新書《雅美族歌謠》發表會活動報導

夏本奇伯愛雅新書《雅美族歌謠》發表會文/賴世敏
10月22日下午臺大第二活動中心對面的五南文化廣場進行了一場原住民著作『雅美族歌謠』的新書發表會,此次活動的主辦單位交通大學邀請到了原書作者夏本奇伯愛雅先生(漢名周宗雄)出席。在主辦人郭良文教授的介紹之下,夏本奇伯愛雅先生發表了他創作過程中的一連串心路歷程。
根據夏本先生表示,夏本先生已經有將近20年的時間沒有踏足過臺灣本島了,此次再度踏上臺灣本島,對於臺北這20年來的高度發展,他感到無比的驚奇與讚歎,並且對於第一次參加這樣公開慎重的場合,感到些許的靦腆與怯場。不過在全場熱烈的氣氛帶動下,夏本先生逐漸放開了胸懷,對自己與主辦人郭良文教授接觸的始末與編寫歌謠的過程,侃侃而談。最後在主持人盛情的邀請之下,夏本先生當場唱起了書中他自己所編寫的歌謠,接著另一位同是來自蘭嶼當地的中學老師,同時也是夏本先生的好友也當場現藝,唱出充滿蘭嶼當地風情與氣息的情歌,讓在場所有的聽眾為之動容。 ......詳全文

【館藏導覽】
新進館藏導覽
# 吟唱.祭儀:當代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祭儀歌謠

本書封面圖 # 書名:吟唱.祭儀:當代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祭儀歌謠
# 作者:巴代
# 出版社:新北市:耶魯國際文化
# 出版日期:2011年
# ISBN:9789578323858
館藏連結

文/賴世敏
[內容簡介]
一位擅長文學撰寫的作家投入一項音樂曲調編寫及民俗儀典考察工作,真的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本作品即是由這樣的一位原住民文學作家巴代所執筆,再與眾位部落耆老合作,並藉由音樂研究專家的協助所編寫而成的一本書。也因此,本書擁有二項特色,它既是一本記實類的著作,又是兼具歌曲樂譜的特質,相當特別,書後尚有音樂光碟可供讀者聆聽。作者自述本作品不在商業價值而在於他有感於家鄉大巴六九部落的吟唱及祭儀人才逐漸凋零,故急切的想幫部落留下一些文獻史料,以供後人在傳承,或者研究部落文化及歷史時可以做為參考依據。
本書文字其實並不算多,但字句間的順序表現都看得出作者有經過相當的考證及啄磨才下筆的,再加上還必須動員部落的耆老及後輩進行哼唱表演,並且編寫成樂譜,故字數雖不多(根據作者在自己PC-home上部落格的記載約8000字左右),但耗費的人力物力就不是單單可以以字數這樣的數據來衡量的了。由書名可知,本書可以分成兩部份,一是儀典的描述,二是歌謠的解說與編寫,針對每一項祭儀在撰寫時,通常都會依照儀典的時代背景、進行目的、歷史記錄、表演場地的安排、人力的動員、表演的流程及表現方式,這樣的順序來描述與解說,最後再將該祭典的歌謠編寫成曲譜而成。...... go 圖書導覽

# 別睡,這裡有蛇!:一個語言學家在亞馬遜叢林

本書封面圖 # 書名:別睡,這裡有蛇!:一個語言學家在亞馬遜叢林
# 作者:丹尼爾‧艾弗列特
# 出版者:大家出版社
# 出版年:2011年
# ISBN:9789866179174
館藏連結

文/楊筑鈞
[內容簡介]
一開始見到這本書時,本以為只是一個人類學家對於一個未知的民族做長期的觀察,所完成的一本普通的民族誌而已,可能和其他的民族誌讀起來很類似,一定包括著些許生活的不適應、文化的衝擊、和當地人交流而變得親近,最後融入了當地社會等諸如此類的故事。但這本書讀著讀著,彷彿開始能夠感受到作者那種由外至內徹底的衝擊及深刻的反思,因為這本書所介紹的皮拉哈(PIRAHAS)族實在把我們所能夠想像到的想法、價值觀徹底顛覆,讓我們在看著他們的文化時,忍不住要反思我們現在所存在的社會給予我們的一切思想觀念,是否真的對我們而言有存在的必要?
皮拉哈族是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的一個小小族群,作者丹尼爾‧艾弗列特原本為一名基督教的傳教士,由於政治因素,他必須利用做語言學研究的身分才能持續待在皮拉哈族的地區,而透過語言學的研究,讓他更加深刻了解皮拉哈人的世界觀,而這樣的世界觀,徹底粉碎了他的信仰,也讓他從一位傳教士,變成了無神論者。 ...... go 圖書導覽

# 聞眾之聲:霧社事件80周年特展

本書封面圖 # 書名:聞眾之聲 : 霧社事件80周年特展
# 出版者:臺南市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出版日期:2010年
# ISBN:9789860248470
館藏連結

文/廖偉辰
[內容簡介]
電影「賽德克.巴萊」可以說是臺灣電影史上劃時代的史詩鉅片,其所述說的『霧社事件』,再度引起國人的關注,而國內也舉辦許多的展覽活動,臺灣歷史博物館也在去年(2010)霧社事件滿80週年之際,巡迴臺灣各地舉辦了名為『聞眾之聲:霧社事件80週年特展』的展覽並出版展覽手冊一本。
和一般展覽,以策展人的意志為主導的展覽不同。此次,臺灣歷史博物館則嘗試使用以下幾種聲音來重現『霧社事件』。
首先,是從當時最具有官方色彩的《臺灣日日新報》上的言論,來理解臺灣總督府眼中的『霧社事件』。其次,則是從日本本地的報紙,如《讀賣新聞》等來加以討論。最後,則是在解嚴之後,由於原住民內部各式各樣不同的聲音得到釋放,如何重新看待『霧社事件』本身,並期望從上述三種不同的聲音,來重建『霧社事件』本身。 ...... go 圖書導覽

【好站推介】
# American Indians美洲印第安民族

網站快照 這是美國印第安民族的文化網絡主要介紹印第安國度的歷史、文化、考古學、帝國、部落、工藝品、珠寶和征戰。讀者可用兩大標題來搜尋這個網站:1)印地安民族的歷史 和 2)印地安民族的文化。
This is an American Indians' Cultural Network presents history, culture, archeology, empires, tribes, arts and crafts, jewelry, expeditions to the Indian country. Search can be under three subjects on this web site: 1) People 2) History 3) Culture.
http://www.american-indians.net

# Indian Legend印地安傳奇

網站快照 美洲印第安文化雖經歷代移居與同化仍能掙扎存活至今,而所有的故事和傳說一代傳接給下一代不曾消失殆盡,這些有可能是基於他們的共通性,以及與大自然融合永無止盡的和平信念,逐年息息相關的傳遞下去的關係。既使文化和習俗上有多樣性,所有美洲印第安原住民族的信仰仍根植於萬物有靈論,這意味著他們認為宇宙跟來自大然界的精神是結合成一體的,包括動物、植物、人類、海洋甚至地球本身。這個網站有著不斷擴充成長的資源,用來保存各種原住民文化中的故事與傳說。這些古老傳說包括了Algonquin, Cherokee, Cheyenne, Chinook, Choctaw, Chumash, Comanche, Creek, Hopi, Iroquois, Lakota, Lenape, Mohawk, Navajo, Seneca, Sioux 等等部落。並請讀者在論壇上賜教。
While Native American culture has struggled to survive through centuries of displacement and assimilation, the stories and legends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refuse to die; this is perhaps due to their common, timeless message of peace and harmony with nature, which is now more relevant with each passing year. While cultures and customs varied, all Native American Indian beliefs were rooted in Animism, meaning that they believed the universe was bound together by the spirits within all natural life, from plants, animals, humans, water, and even the Earth itself. This website is an ever growing resource designed to keep the stories and legends of various aboriginal cultures alive. These legends include the Algonquin, Cherokee, Cheyenne, Chinook, Choctaw, Chumash, Comanche, Creek, Hopi, Iroquois, Lakota, Lenape, Mohawk, Navajo, Seneca, Sioux, and others. Please to share your comments and ideas on our Forum.
http://www.indianlegend.com/

【原民快訊】
# 重要新聞回顧
# 近期推薦活動

發行單位: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版權所有 Email:ntutiprc@ntu.edu.tw
電話:3366-3776 傳真:3366-3770 地址:臺北市10617羅斯福路四段1號 臺灣大學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