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在地認同,創造文化價值─陳其南教授專訪
|
採訪/撰寫 林侖靜 |
採訪/撰寫 林侖靜 |
現職:
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
學歷
美國耶魯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1984)
美國耶魯大學文化人類學碩士(1978)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碩士(1975)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1970)
重要經歷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行政院政務委員、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員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總統府國策顧問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教授兼院長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人類學系客座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主任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員
|
|
你曾留意過兩廳院廣場上,不定時舉辦的創意市集嗎?春夏之交的四、五月,你又曾遊覽過苗栗的油桐花節嗎?最近締造四億票房奇蹟的國片〈海角七號〉你買票進電影院看了嗎?你參加過台北許多社區的劇場活動嗎?這種種發掘台灣在地特色,鼓勵文化創意的活動,幕後的推手,正來自於歷任許多國家文化機構重要職務的陳其南教授。
陳其南教授來自屏東,他回憶起自己高中時代,就對與土地相關的自然人文極感興趣,當年他的聯考分數雖然極高,但由於台大地理系為自然組,就讀社會組的他便捨棄其他台大的系所,選擇了師大地理系作為第一志願。四年的大學生涯充實了他對自然環境的掌握,而在蘭嶼擔任實習教師的一年,更開啟了他想繼續探索原住民的興趣,便選擇台大人類碩士班繼續在人文部份耕耘。之後他又申請上耶魯博士班,深造關於漢文化及日本方面的研究,陳教授提到,他在耶魯的時候,在語言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課業份量很重,整體的壓力比台灣大了許多;而興趣十分廣泛的他,還選修許多歷史、政治相關的課程,因此之後寫了許多觀察台灣的東西,都跟政治、歷史發展相關;回到台灣後,更將焦點放在文化創意產業與社區總體營造上,陳教授笑稱,他的研究生涯就是不斷在開發新領域、新興趣。
從耶魯畢業以後,陳其南教授先在香港執了八年教鞭,因為持續關注台灣的文化發展與社會現況,寫了許多關於台灣的評論文章,在一九九三年被延攬至文建會。當時台灣正處於民主方興、社會快速轉變的時期,充滿各種可能性,懷抱著改革理想的陳教授,便希望能推動「公民社會」的理想,讓社區居民主動參與公共事務,由下而上的凝聚「社區共同體意識」,進而對自己的國家與文化產生認同。
因為這個概念的推動,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社區廣泛的以撰寫各類刊物、實地規劃參訪路線、紀錄口述歷史等等的方式來打造社區的共同記憶。而很多社區尋找到在地文化特色以後,也發展出相應的文化產業,例如觀光休閒農業、在地特有的文化節等等,使得傳統產業在面臨新時代生存困境的時候可以成功轉型。
談到藝術的就業市場狹小,陳教授以出國念藝術管理的學生為例,很多人回國之後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就業大環境整體的不景氣,藝文團體被影響的更為嚴重;另一方面則因為臺灣的藝文環境和國外是兩種不同的土壤,國外許多藝文產業主要是由民間基金會在推動,而非國家全額負擔,經濟基礎的立足點與台灣不同;台灣的民間藝文團體倚賴官方很深,又缺乏足夠的市場,沒有經費能夠聘僱專職行銷管理人才,國家方面每年提供的文化行政名額也有限,導致國外所習得的藝術管理專長,到了國內必須面對狹小的就業市場與無法適用的困境。故陳教授認為,台灣的藝文產業在尚未轉型之前,藝術管理人才想要尋找相對應的職位是較困難的。
從這一點出發,陳教授提醒學習藝術人文的同學,在適應台灣的社會生態時,要摒除自己學術專業的成見,例如說社區文化營造的工作機會,就需要建築、藝術等人才的投入,如果學藝術的人願意放棄菁英主義的思想,彎下腰跟人民一起努力,不因專業知識而傲慢,可發展的工作模式和領域也就擴張,有更多的就業機會。
在這個快速全球化的年代,陳教授也指出台灣不見得每一件事情都要和國際看齊,例如在外來產業競爭下,該如何保護台灣本土產業有限度的保護是必要的,以舞台劇和電影為例,如何分配檔期,讓民眾不至於選擇了國外的製作之後,就產生排擠效應,不願意再花錢看國內的製作,這就是制訂妥善文化政策的重要性所在。此外,而台灣商品或文化產業的市場也不見得都要瞄準全球,自己國家的人民肯定是最重要的,許多國家像挪威、丹麥也沒有什麼世界知名的品牌,但他們有高度的本土文化認同,擁有自己的工業;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能做出愛丁堡的藝穗節,美國的百老匯,文化工業的國際化應該是自然的溢流到國外,而不是一開始就把企圖心放在全球的國際市場,卻忽略了本土的市場。 面對藝術家的經濟問題,陳教授指出純藝術和物質基本上是有所矛盾的,這並不是指所有搞藝術的都要餓肚子,而是如果所追求的東西是純粹藝術的,鮮少人能夠在世的時候就獲得物質上的高度享受,多半都還是要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或是必須的工作來維持生活,例如教書等等,純藝術絕對是沒辦法賺大錢的,因為藝術本身就是超越世俗性的,藝術從精緻到通俗,會成為一個自然的分配;而做為一個文化產業工作者,若是想要增加更多的消費者/觀眾,就必須跟民眾有更多的互動,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文化工作者,怎麼有辦法說服觀眾買票進場或是能夠拿到補助?這都是必須想辦法和更多的民眾接觸,去累積民眾的認同而願意消費,不是只有政府補助就能夠解決一切事情。
最後陳老師也鼓勵同學,在這個變動快速的年代,其實消費本身就帶有文化性,一件商品設計上的美學、理念等,都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的關鍵,對文化的認同與信心,就能夠建構出品牌的價值;因此人文藝術科學生必須跨界,多元靈活的去找發展空間,反過來說,理工科學生在這個科技迅速變遷的時代裡,也必須有其他的專長與文化素養,以因應在職場上十年、二十年後必須面對的工作轉型;剛畢業的年輕人充滿各種潛力,未發展完成其實就是一種可能性,當認為自己的專業和成就還不滿足時,都還可以繼續補足,尋找對自己最有幫助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