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註:陳秋男老師將於本月自系上退休,故本期特別轉載陳老師於日前所發表的文章,與各位系友分享。)
一、 開場白
有人說「人生的歷程是,三十歲以前看學歷,三十歲以後看經歷,五十歲以後看病歷。」,我頗有同感。但要緊的是要「歷事鍊心」。人生是分段學習的歷程,能事事用心,迴光返照,便有所得,而只要能「得理安心、心安理得」,則「細推物理應行樂,何用浮名伴此生」(註:物理即事物之常理)。告訴你一個秘密:人一出生,所有的言行、舉止、思想、念頭,都有「自動錄影存檔」,永遠累積,讓你時常放映給自己玩味,像看電影一般,「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善惡無聊」統統都有。
我這前半生,真正所做的事只有台灣的作物保護一事,是「身不由己」的偶然(chance)或命定的必然(necessity)不得而知。在這世界的關係網絡中,世事都是牽連決定的,人只能在情境中作抉擇,不管怎麼說,我的命好,隨緣任運就好。信不信由你,我在1953~54(國小4~5年級)就在做作物保護工作。先父任職玉井糖廠的楠西鄉原料區,週末、暑期常帶我到甘蔗園協助丈量蔗作面積、剪除甘蔗葉燒病病葉及測量糖分等工作,我樂在其中。
二、 學行歷程
高中為升大學,我選擇乙組,想唸外文系,畢業當英文老師。到要報名大專聯考,先父只叮嚀一句話「為什麼不唸植物病蟲害或唸漁業?」(我祖父那一代是養虱目魚的)。從此改變了一生。1961年僥倖地(偶然)考上了台大植病系昆蟲組,走向了人生的必然。1969年9月出國進修,主修經濟昆蟲,副修植物病理與動物生態學。1973年2月「台灣植物保護中心」主任孫雲沛博士,為徵才到伊利諾大學來會晤,決定聘任回台,立即趕寫博士論文。1973年8月通過美國伊利諾大學昆蟲學系的學位口試,10月9日回到農復會的台灣植物保護中心報到,真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而「機會偏愛有準備的人」,就是這麼幸運。
在植保中心「學以致用」的磨練九年,之後因緣際會地轉任農發會、農委會學習行政管理十四年,爾後於1997年(已屆看病歷階段)轉進母系「悟(誤)人子弟」又十載,天天學習,「只知事逐眼前過,不覺老從頭上來」,再回想,真是「事如春夢了無痕」。雖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其實也只是留在「時間」沙灘上的腳印而已!閣下同意嗎?
三、 心得分享
1. 學以致用
凡所學必有所用,我把所學的皆用於研究、行政、教書及待人接物上。學習貴在「學而時習之」,要學習也要發問,問別人、問自己或向大自然發問(試驗、研究),且要「溫故而知新」,溫習已知,更求新知,「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若能長一智即「得理安心」。應用科學一定要「得理安心」,「理」如物理、生理、病理、毒理、藥理、管理…,比比皆是。「事無理不成,理無事不顯」,凡事必有理,理須解悟,事須漸修,理須在歷事中解悟,解行並重才能證悟。事成則「得理安心」,事不成也知原因為何,下次改進,也就「心安理得」了。要「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尼采如是說)。先know-why才知know-how。
「學貴專精,一門深入」是不錯,但到解決實際問題時往往會一籌莫展,所謂「學然後知不足,教而後知困,用而後知窮」,才相信「當專家似乎是很得意的事,其實是很不得已的事」。我認為應「專精、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再博學」,以專精為博學的基礎,以博學來強化專精,形成回饋環(Feedback loop),才能使學問增進(螺旋式的上進),是終生學習的要領,閣下以為然否?
2. IPM心得
專業的「有害生物整合管理」,一向聚焦在Pest biology(體內生物學)、Pest ecology(體外生物學,即生態學)及Technology部分。但從宏觀管理的角度來看,應更強調Policy (Politics)、Environmental ecology 及Socio-economics,即完整的PEST四個面向。作物保護為作物經營管理的重要一環。而作物生產力之提高,有賴六大因素,即資源(Local的土地、水、氣候及生物多樣性)、勞力、資本、科技、資訊及管理,前五項的最佳利用均有賴管理。依據管理科學,管理是經由企劃(或規劃Planning)、組織(Organizing)、領導(Leading)及控制(Controlling)的不斷決策過程,以融洽整合應用有形資源(人力、財力、物力)與無形資源(資訊、科技、專利、商標、法規),以有效達成事業目標。所以應確定目標,俾能做好績效評鑑與目標管理是IPM的要件。IPM有立即目標,即控制pests在所設定的經濟上能容忍的受害水平(EIL)之下;有即期目標,即確保一期作物之產量與品質之穩定與食用安全,另有附加目標,即使防治措施對人畜野生動植物及環境品質之負面影響降至最低。IPM還應設定遠程目標(或願景),以達成經濟利益、社會大眾利益及生態保育三者的最大綜合效益,邁向永續經營的目的。
由此觀之,IPM應同時關注四大思維即系統思維、生態思維、社經思維及管理思維。「要整合微觀化約(Reductionism)及全觀總合(Holism)的研究結果」(喬治亞大學生態研究所主任Prof. E. P. Odum所言)。史丹佛大學生物系教授Schneider,S.H.也說;「…… 我們顯然需要大量獲取各種不同(時空)尺度的研究結果,來避免認知上的膚淺,需要綜合眾多研究方法來迎接現實世界各種問題的挑戰。」誠然值得研究與教育同仁深思。要解決IPM問題,不但要深入Cell biology、Molecular biology、Genomic biology,更要有個體生理行為生態、Population ecology、Community、Ecosystem,甚至Regional ecology 等知識的整合,才能有效滿足「IPM服務社會人群」的要求。
3. 服務報恩
有知識才有服務人群的能力,服務人群即是知識的責任,服務即是感恩與報恩。要感念「人人為我」的恩情,以「我為人人」的態度去報恩。所謂服務,其實也只是為自己安心而做而已。服務要有成,其實都是靠眾人協助,「因緣和合具足」而成的,「因緣和合」是必要條件,「具足」是充分(Sufficient)條件。在人生歷程與人相處或同事,以「和為貴」、「廣結善緣」才是上策。對別人好即是對自己好,為難別人即是跟自己過意不去,所謂的「庸人自擾」而已。我很慶幸一生都能與人「和睦相處」,這也是「命好」吧!感恩不盡!
4. 何處安心?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無處安心心自安」,凡事只要能一心一意,活在當下,「事來心始現,事去心隨空」,則恬淡隨緣,日子好過。您說是嗎?
四、 退休即轉學
齊克果說人生有三階段,即唯美生活、倫理生活及宗教生活三階段。許多親戚、同事、朋友,甚至連台大醫師、護士(我最近三年三度住進台大醫院)都問我,「退休後要做什麼?有沒有規劃?人生至少還有二十年喔!」,我說「我要轉學了!」「啊!轉到私立大學去嗎?」「不是啦!我要轉學佛法啦!」。「假我二十年以學佛」,專志於一事,庶幾人生無憾,則於願足矣!其實佛法只是佛陀的教育方法,其中有世間法(科學的)、哲學及各種離苦得樂的方法,這些內容基本上就是要「叫醒夢中人」而已。既知下半生也要「專志於一事」,則應精進。謹恭錄《普賢菩薩警策文》與大家共勉: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